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浴火重生西路军 > 第四百零七章 清理冗员

第四百零七章 清理冗员

足无措张嘴结舌的顾祝同冷冷地问:“你的计划是什么?不会是坐等鬼子来攻,收拾细软家私继续向西南撤退吧!”

    顾祝同前边被骂的焦头烂额,兵力部署的变动让他方寸大乱,天xìng犹豫彷徨的他被蒋先生这么一逼彻底六神无主了,嗫嗫呆呆说不出话来,战区参谋长邹文华是中国陆军大学第六期的毕业生,22年毕业后就投奔了广州zhèng fǔ,参与北伐,是顾祝同的老搭档忙出面解围。

    “委座宽心,第三战区上下一心保国志坚,已就浙闽赣边区形势做了细致研讨,卑职以为华中rì军屡受重挫,2军伤亡惨重、11军两任司令官兵败被俘,不得不撤往江南休整补充,我军前期也是损失巨大编制不整,此时对于双方都是宝贵的休养生息调整军力的时候。

    敌人龟缩江南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我第三战区兵力单薄、火力低微只宜坚守浙西仙霞岭不便主动出击,万一招惹rì军以浙赣线为进攻线路重兵突击,哪怕只有三个师团试想以本战区的实力能做几rì抵抗,最终不得不放弃浙西、赣东北。甚至是南昌。那就得不偿失了。

    卑职等正是有此顾虑方才示弱于敌、暗中积攒力量。等部队整补完毕会陆续进入仙霞岭加强防御纵深、扩大防御正面。第三战区不敢象第七战区那样自诩杀敌几许、出战几何,却敢于承诺尽己所能守好南昌东大门,依托山区阵地击退rì军进攻,绝不轻易后退。

    然卑职觉得将24集团军调往浙北对内有削弱战区实力之嫌、对外颇有挑衅之意,仓促组建的孤军深入敌后难免又是第二军的下场,自毁长城甚是可惜,卑职还请委座三思!”

    官场经历丰富的邹文华看了看沉默不语的蒋先生,抢在白崇禧反驳之前接着说:“卑职以为正统民心在我。何必与无根飘萍似得**争一时之短长,华北清剿说明rì军已将打击重点慢慢转移到**身上,华东也快了,咱们谨守家门看rì共争斗岂不快哉?

    诚如委座所言,前期长官部迁徙来赣、事务凌乱,头绪繁多,编练部队、整顿地方、清点物资等方面确实存在疏漏,卑职等内心苦闷确有督导不力、放任自流之错,然卑职等并未忘记先总理谆谆教导、委座的殷切希望、救亡图存的根本使命,当尽快整改恢复秩序。

    白总长的建议不失为一种增加兵员的好方式。可卑职觉得**不可过于推崇八路军的做法,需知**家大业大、负担沉重。上马打仗下马安民,头绪之多岂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可比,他才有多大地盘、统辖多少军队、管制多少百姓、经手多少物资?当然不需要太多人手!”

    白崇禧实在没想到**将领中还有这样不正视现实、孤陋寡闻、自我陶醉的榆木疙瘩,苦笑了两下说:“邹参谋长真的不知道**发展到什么规模了吗?全国十个战区他们掌控了四个,数十万部队分布在华东、华北、西北、东北,而那里几乎没有**的存在,控制面积两百多万、治下民众超过一亿,撑起了中国抗rì事业的半壁江山。

    你说他们一穷二白那是以前,现在他们完全摆脱了对zhèng fǔ的依赖,粮食、弹药自给有余还在支援正面战场的**,收容数百万民众建立两大工业区,他们既要打仗又要建设还要安置流民,而且没有出现第三战区这样的混乱,具体的你听听戴笠的介绍吧!”

    一旁正襟危坐的戴笠一向以校长的马头是瞻,委座此次出巡就是要整顿各处的官场流弊,他自当给委座提供充足罪证,可厚厚一摞卷宗放在委座案头,第二天又送回来命令封存,只是对几十个没有什么背景的蠹虫下手惩处,让对顾祝同颇为不满的他心里很不舒服。

    见白崇禧点名让他介绍八路军的情况,他自然要让固步自封毫无危机感耽于享乐疏于本职的老朽们开开眼,看了蒋先生默许的眼神起身说:“委座、诸位长官,**抗战以来目标明确、见缝插针,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的确成了可与党国比肩的强大力量。

    军事方面从关中战役、宿北战役中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人认为其战力超过**,卑职不敢妄加评判,主要介绍一下各位长官不太熟悉的八路军后勤军需方面的组织情况。

    其总后勤部原在延安现在迁至太原,**最大的军需、经理两大部门在八路军后勤编制中是最小的,因为他们的所有经费全部留在总部统筹使用,各部队很少发放军饷仅发放少量菜金和公用经费,经费使用量确实很小,经理部门业务较少、人员所需不多。

    军需部门就更简单了,他们没有外援基本靠战场缴获,各部缴获物资自留一部分其他上交内部调剂补充,大部分在团以下作战部队手里随军携带或在各自游击区储备,以便随时取用。所以总部、各军区、各军师不需要设立大型兵站、军需仓库,人员自然很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