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浴火重生西路军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军政分离

第二百九十六章 军政分离

zhōng yāngzhèng fǔ岂能容许地方自行其是、公然对抗?”

    陈海松看了看颇为赞同、表情落寞的周围几个人,盯着龙云看见他消瘦的脸上因云南内部军阀混战而残疾的左眼,想起同样在川滇混战中失去右眼的刘伯承,心中不免一声长叹:武装割据军阀混战葬送了多少仁人志士、损害了多少民众、士卒的身心。

    龙云是彝族人,祖父曾是土司,他出生后家境渐落,四岁丧父,在舅家长大,粗通文墨、武艺高强、急公好义、喜欢打抱不平,带着表弟卢汉在川滇各地闯荡,惩恶除霸侠名远播,被人称为‘昭通三剑客’,经商失败后加入滇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是朱德的学弟、叶剑英的学长,快毕业时带病上擂台打败前来挑战的法国拳师,受到唐继尧赏识步步高升。

    此后西南地区风起云涌,川滇、滇黔、滇桂、滇军内部各路诸侯打着革命的旗号相互攻伐,乱局甚于北方,凭着坚毅沉稳的xìng格、果敢顽强的作风赢得云南各界的推崇,几经周折扫除了其他军头,担任省zhèng fǔ主席,战乱不断的云南终获统一归于国民zhèng fǔ领导之下。

    主政以来巧妙与蒋先生周旋,与广西、山西一样处于半**状态,表面忠诚于国民zhèng fǔ却不允许zhōng yāng军进驻,保持军政绝对控制权,十余年来致力于省内和平、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力主抗战出兵十万参加各大会战,动员数十万民众修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

    对这样有一定进步思想和领导能力的地方豪强陈海松还是很敬重的,他一直认为中国除了少量的革命者、反革命者之外,大多数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各阶层民众,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试图远离主义之争,有时也被形势所迫被恶势力裹挟参与对革命力量的打压,可他们同样爱国、同样在寻找强盛国家、造福百姓的发展之路、同样遭到**统治的猜疑打压,具有革命的倾向和动摇xìng,但中国社会的进步不能缺少这些积极力量的参与。

    龙云的担忧和见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大规模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不但会招来国民zhèng fǔ的激烈反压,还有可能把这些充满封建旧思想的中间力量吓着逼到革命对立面上去。

    他理解地点了点头:“龙主席几十年来历经坎坷苦苦支撑滇境政局,对中国政治看得很透彻,看来也是深受其害、心有余悸,海松能感受到你老心中的凄苦和无奈。

    但是海松还是认为中国社会不能一直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贫穷落后混乱下去,军政分离、mín zhǔ参政看似幼稚却是摆脱乱局的唯一办法。无论是欧美、rì本还是苏联其军队不参与地方事务、不干涉行政法令,社会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这是中国政治未来发展的方向。

    国内因为历史的原因革命并不彻底,法制不健全、zhōng yāng没权威,国家财力有限,无法杜绝地方拥有军队、军队把持地方,错误的观念反倒成了习以为常的生存之道,似乎没有自己的军队就没有自己的一切,有了军队就有了一切,看看今天中**队的狼狈、地方的残破就知道这个错误的观念具有多么大的危害,既损害了地方也损害了军队最终损害的是国家。

    我也知道中国大部分军人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包括蒋先生、冯老总、阎长官、龙主席在内多多少少都受这些思想的影响,猛地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却又没有令人放心的制度充分保障自己的地位和待遇的确让人不敢尝试,所以现在全面推行确实不太可能。

    但我们不能因为当局反对、战事频繁就放弃在局部地区进行这样变革的尝试,社会总是要进步的,过去的弊端大家感同身受并不认同,该变得还是要有勇气变得!就算是为了给当地百姓减轻负担、让家乡经济恢复和发展、给国家摸索新的管理形式也是值得做一做的。

    目前淮河秦岭以北基本被zhèng fǔ放弃,行署逃散、官员一空,上亿民众孤苦无依需要组织、数十万军队孤悬敌后需要生存,社会组织、民众管理、经济恢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政策,还是回到过去松散、粗放、缺乏任期目标、缺乏有效监督的老路上去,百姓的生产生活难以恢复、地方经济难有起sè,民穷国贫还要延续下去。说实在的每一个有远见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不可能安然面对、坐视不理、任其颓丧下去。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家乡是咱自己的家乡,看着她在天灾**、外敌内jiān的摧残下益发虚弱、了无生机而囿于传统、恐于**不置一言、不举一措那真是中国、家乡的悲哀。”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