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202章 英雄冢

第202章 英雄冢

汗——大汗饶命啊!——左贤王,施罗德王子饶命啊——”勃那尔哭泣的喊道,然而,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作为勃那尔的主子施罗德更加不敢言语。

    颉利可汗在看到勃那尔被拖出帐外之后,目视了大帐中的诸人一眼,大帐中的诸人都是颉利可汗的心腹,而他身边的三大悍将因为和西突厥关系紧张,被他调到了和西突厥的边境上,他将目光停留在了施罗德的脸上,而与此同时帐外传来了一声惨叫,亲兵用铜盘端上勃那尔的头颅时颉利可汗看了一眼,摆手让他退出去,沉默了片刻后说道,“李恪既然已经回到了大唐,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吧!算他这次命大,你们都下去吧,施罗德留下!”

    帐中众人如蒙大赦般的出了大帐,帐内就剩下颉利可汗和施罗德两个人。

    沉默,颉利可汗没有说话,施罗德更加不敢说话。

    沉默了片刻,颉利可汗终于说道,“李恪心机和智谋都不是你能对付得了的,今后你不要『插』手关于他的任何事情!”颉利可汗说这句话时脸『色』阴沉,语气冷酷,让施罗德心惊不已。

    “父汗,儿臣明白!”施罗德战战兢兢的说道。

    “你能够跟大唐那边的人取得联系,能够得到李恪出兵幽州这样重要的消息,可见他在大唐的地位不低,今后要好好的跟他保持这个关系,你还要尽量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要让他以后成为我们在大唐的眼睛!”颉利可汗态度依旧,没有丝毫的变化。

    “儿臣明白!”施罗德恭敬的答应道。

    “下去吧!”颉利可汗说完,便不再言语。

    施罗德巴不得颉利可汗说这句话,他一说完,施罗德便逃一般的离开了王帐。颉利可汗看了一眼逃离的施罗德,又想到了智谋不凡、勇略超群的李恪,微微的叹息了一声。

    “大汗,你还是想李恪的事情?”赵德言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颉利可汗的身边,躬身询问道。

    “李恪这么年轻就显『露』出枭雄之姿,本汗就怕再过十年,本汗不在了,到时候我突厥恐怕就真的没人再是他的敌手啊!”颉利可汗一扫以往霸气的一面,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大汗,关于这件事情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中原历代帝王家定下的规矩和突厥是不一样的,不是通过武力就能够决定的,他们的规矩是能够继承皇位的必须是嫡长子,然后是嫡子。现如今,李世民有嫡长子李承乾入主东宫,他之后还有嫡子李泰。”赵德言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听说最近长孙皇后又有身孕,如果他能够顺利诞下男婴的话又是一个嫡子,大唐就有三个人可以有资格继承皇位,根本就轮不到李恪。只要李恪不做大唐皇帝,他对突厥的威胁就不值一提!”

    “恩!“颉利可汗点头道,“但愿如此吧!”

    赵德言的一席话让颉利可汗心中舒畅了不少,他面『色』缓和了不少,跟赵德言问了一些关于大唐最近的情况,赵德言跟颉利可汗汇报的很详细。然后,两人又谈论了一些关于最近大唐的朝局情况,赵德言这才从王帐中退了出来。

    王帐中和颉利可汗的对话让赵德言捕捉到了一条让他欣喜的信息,颉利可汗说他不在突厥的时候突厥没人会是李恪的敌手,他这句话的意思不就隐喻的说出以后施罗德会继承大汗之位,而施罗德不可能是李恪的对手吗?

    “恩!看来我是要为自己谋划一番啊!”赵德言如此一想,本想回自己驻地的他改道骑马来到了左贤王的驻地,施罗德的王帐。

    赵德言不知道和施罗德密谈了什么事情,至少两人在帐中说话的时候,施罗德下命令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靠近他的寝帐半步。而两人密谈的时间长达两个时辰,直到傍晚时分,赵德言才从施罗德的寝帐走了出来,而一向孤傲无礼的左贤王竟然会亲自将赵德言送出了帐外。由此可见,两人相谈甚欢,而从施罗德一脸的笑容就可以看出赵德言和他所谈的事情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颉利可汗针对李恪的计划破灭,不得已气愤之下只能拿自己人的头颅顶罪,而真正的肇事者李恪,大唐的汉王殿下已经迂回绕了一个大圈。率领手下的三千鬼面骑顺利的进了云州城。

    经过了突厥寇边,突利袭击云州城的事件,李世民便借机撤掉了云州主将,世族大家在云州的代表林全勇的职务,任用自己的心腹,当初参与玄武门政变,被称为玄武门政变九大先锋之一的杜君绰,而副将仍由杨若担任。毕竟,杜君绰信任云州守将不熟悉云州军务,他需要一个像杨若这样的副将,而杨若对军务的熟悉,以及跟随在杜君绰身边之后的表现,让杜君绰很满意。所以,经过思量之后他便上书朝廷建议兵部留任杨若。李世民对杜君绰非常信任,杜君绰的建议李世民只是象征『性』的通传了一声房玄龄、李靖等人一声便答应了。

    所以,当李恪率领三千鬼面骑踏进云州城的时候,迎接他的除了云州守将杜君绰之外,还有一个是他出使突厥经过云州时有过一面之缘的杨若。李恪骑在马上看着眼前身形魁梧,年约三十,方形大脸,浓眉大眼的杜君绰时心里不由浮上了他的一些资料:杜君绰,玄武门政变的九先锋之一,高宗朝官左戎卫大将军,封怀宁县公。

    “恩,杜君绰确实有才能,对于一个武将能够在李治当皇帝的时候做到左戎卫大将军,封怀宁县公,可以预见他的武略!”

    “云州主将杜君绰见过大都督!”杜君绰躬身对李恪施礼道。

    “云州副将杨若见过大都督!”杨若看到杜君绰给李恪施礼,同时上前说道。

    杜君绰不愧是李世民的心腹,不愧是玄武门政变的九先锋之一,对李恪施礼言语不卑不亢,顿时让李恪颇为欣赏。他快速跳下马背,将两人扶起,跟随两人进了云州将军府。李孟尝和杜君绰都是李世民的心腹,都参与了玄武门政变,都是玄武门政变的九先锋之一,两人私交不浅。因此,有了李孟尝,李恪和杜君绰的谈话气氛比较活跃,而通过李孟尝的诉说,杜君绰对李恪也颇有好感。

    然而,李恪以前就曾下过命令,命令在五月中旬,并州大都督府所辖州府诸将都要到他的太原都督府述职。现在已经是五月初五,李恪要在述职的当年检阅孙贰朗和李孟尝的新军,而这次出兵幽州回来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他在云州只待了一个晚上,鬼面骑稍微做了休整就开始急行军,终于在三天后的黄昏出现在了太原府。

    回到太原,李恪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在太原府修建英雄冢。

    不管他是士兵还是将军,不管他是否立下了赫赫战功,只要他是大唐军人,只要他为大唐献身,他就有资格进英雄冢。英雄冢要供奉所有为大唐的利益而牺牲在战场上的军人,本王要让他们的英灵在这里得到永远的安息!

    这是李恪对于修建英雄冢的一段话,而修建英雄冢的钱财李恪没有让刺史府出,而是以他个人的名义捐赠的。

    而他下达的第二条命令就是所有跟随鬼面骑参加了战斗的校尉以上的将领都要写一份战争总结给他,他要通过这份报告了解每个参与了这次战斗的将领们对这次突厥作战的理解。

    第三条命令就是核实战功,他要为战争中的勇士颁发作为军人而在战争中付出的努力,用自己的表现体现了军人品质的奖励,这个奖励就是他设计出来的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