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名门贵妻 > 名门贵妻第20部分阅读

名门贵妻第20部分阅读

也没有,若皇后是那心胸狭隘的,只怕会认为福王妃这是在借故搪塞,纵然是不能将福王府如何,可对沈家的印象只怕会非常差,好在皇后是没有实权的,短期内不会对沈府有什么害处,但时日久了可就难说了。

    沈紫言隐隐也听说,皇上的身体似乎一日不如一日,而这中宫太子之位自发生七皇子叛乱的事情后,一直悬而未决……

    这样的情况下,只怕宫中那几位妃子,包括皇后都蠢蠢欲动,太子之位一日不定,人心就永远是浮躁着的,毕竟那张华丽的龙椅,对每位皇子都有着无边的吸引力。皇后此时提出要和福王府联姻,只怕这司马昭之心是路人皆知,若持续这样下去没有太子,恐怕不久的将来,金陵城就是一场血雨腥风。

    皇帝有七个儿子,除去病故的太子和被处死的七皇子,现在只有五位皇子,这五位皇子的生母的娘家,在金陵城早已形成了一股错综复杂的势力,其中,六皇子的生母皇贵妃,还是福王妃的表姐……

    沈紫言光是想一想都觉得头疼。

    总而言之,若福王府和皇后的娘家联姻成功,按照沈二老爷的性子,多半会将自己许配给许家。若是福王府和安乐侯联姻不成,那自己就会嫁入福王府,而且也将会卷入一场看不见的争夺的漩涡中去。

    沈紫言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这些事情,早已不是她自己所能左右的了。

    说到底,她能左右的,不过是沈府这内院罢了,外面的天地何其广阔,而那种广阔偏偏是她无法触及的。她就像是风雨中的浮萍,明知道等待着自己的前方是什么,可偏偏无能为力,只能顺着水流不断的漂泊,现在,她也只能静静的等待,若是没有福王府的涉入,或许她还可以借着小女儿脾气去哀求沈二老爷,可现在,明显的连沈二老爷都无法掌控她的婚事了。

    永乐宫内,皇后几乎没有给福王妃说话的余地,就立刻吩咐宫女:“去偏殿将侯大小姐请过来。”宫女应声而去,福王妃屡屡欲说些什么,但都被皇后打断,这次深知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忙笑道:“娘娘赐婚,是天大的荣耀,臣妾本应领受,但臣妾府上不成器的三儿已有了婚约,只怕是辜负了娘娘一番美意。”

    皇后面色一沉,眉头蹙了蹙,冷笑道:“这事本宫倒不曾听说过,只说福王府的三公子一直未娶,也没有婚约在身……”言下之意就是说福王妃有意欺瞒了。

    福王妃态度愈发的恭谨:“臣妾愚钝,为着三儿的婚事操心了这些年,也无甚结果,后来在慈济寺遇见沈尚书的夫人,见了她家的三女儿沈紫言,恭顺大方,知书达理,进退有度,又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也有起了这份心思,后来沈夫人过世,这事也就暂时放下了,等到沈三小姐出孝后,这事才又被重新提起,也是臣妾的小意思,想着事情还八字没有一撇,就一直没有做声,后来福王就去上门提亲,沈尚书也是爽快之人,立刻答应将沈三小姐下嫁……”

    福王妃说着话的时候,宫女已去偏殿请了候静静来,不想她站在门口刚好听见了福王妃的这番话,她进宫时安乐侯夫人就千叮呤万嘱咐的,说她必是要嫁入福王府的,她想着福王府门第尊贵,倒也是满心欢喜,眉宇间颇为自得,但听了福王妃一席话,哪里还不明白,人家福王府分明是无意求娶她,一张脸顿时胀得通红,羞赧的给皇后行了礼,垂着头立在一旁,再也不肯抬头见人。

    皇后也觉得面上无光,冷笑了几声,还未来得及说话,就见太后身边的戴公公赫赫然走了进来,“启禀皇后娘娘,太后娘娘想请福王妃过去一趟。”这出现的可真是时候

    皇后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隔着屏风狠狠瞪了福王妃一眼,横竖打量福王妃也瞧不见的意思,努力使自己声音听起来平稳些:“既然是太后娘娘宣召,福王妃这就去吧。”

    既然被打断了,这婚事自然是不会再提起了,福王妃松了一口气,恭谨的行了礼出去了。

    路上就问那戴公公,“也不知道太后娘娘宣召我,是为了什么事情?”福王是太后的幼子,自然是百般宠爱,福王妃也就常常进宫来给太后娘娘请安,和太后身边的宫女内侍们都十分相熟,问起话来也得心应手,少了几分拘谨。

    戴公公满脸是笑的答道:“太后娘娘一听说您被皇后娘娘招进了宫,立刻就命奴才去永乐宫招您过去。”福王妃会心一笑,多半是太后怕皇后给自己难堪,所以这才叫了人去传召自己了。一面和戴公公说着话,一面塞给他一个荷包,“有劳公公了。”戴公公眉眼也没有动一下,迅速将荷包塞入了袖子里,领着福王妃到了永寿宫。

    太后正歪在美人榻上,下首几个宫女正安安静静的给她捶腿,见了福王妃进来,太后也不起身,招了招手,“坐到我身边来。”福王妃知道太后最是和善的,也不推辞,行了礼,就径直坐在了西面的绣墩上。

    太后微眯着眼问她:“皇后找你是所为何事?”在太后面前,福王妃自然不会隐瞒,就将皇后所说一五一十的全部倒出:“说是安乐侯的女儿候静静,才貌兼备,要许给我们家瑾儿。”

    太后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慵懒的问:“那你怎么说?”福王妃抿着嘴微微一笑,“我自然是不能答应了。”太后这时才露出了满意的笑,“你做得对,旁的都好说,这事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说着,话锋一转,“瑾儿现在怎样了,我也数月没有见他进宫了。”福王妃笑道:“成日跟着他老子骑马射箭,逍遥得了不得了。”

    太后就叹了口气,“我看见他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就同当日先皇一个稿子”不由流下泪来,“我这两个儿子,并这么些孙子,也没一个像先皇的,也就只这瑾儿还像他爷爷。”福王妃见勾起太后的伤心事,忙笑道:“母后,我正有一事要讨您的信呢?”太后一听,来了兴致,“什么事?”

    福王妃就笑道:“沈尚书家的三女儿,年方十六,模样儿自是不必说,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得上瑾儿,我就和福王商量了下,想要结下这门亲事,您看着如何?”太后眼里掠过一丝惊喜,笑道:“这么说,瑾儿那没有脱了缰绳的野马,也要说亲了?”

    福王妃笑着点头,掩袖而笑,“别说是我们,就是瑾儿他自己,只怕也十分在意,也不怕您笑话,我们云儿和那沈三小姐十分要好,有一日邀了她来家里做客,可巧遇见瑾儿,瑾儿那脾气您是知道的,对他老子给的那桂花酒宝贝得了不得,后来听说沈三小姐要饮酒,二话不说的就叫人抬了桂花酒出来。我听到这事,可笑了好一阵。”

    太后也忍俊不禁的笑了,打趣道:“你回去后可得教训教训那个眼里没有老子娘的小子,怎么平日里和猴儿似的,现在也知道收敛了”福王妃笑着应是,太后欢喜的说道:“哪天你可得领着那姑娘进来我瞧瞧,看看是怎生模样儿,叫我们瑾儿也在心了”

    正文 第九十四章 花明(二)

    第九十四章 花明(二)

    福王妃忙笑着应了,太后想了一回,就问:“若是我没有记错,沈尚书的父亲应该是文渊阁大学士,赫赫有名的诤臣沈方。”福王妃笑着点头,“您记性可真好,沈尚书的夫人是出自扬州宁家,有一年我去慈济寺烧香时与她相识,当时就对沈三小姐上了心,不过瑾儿当时年纪还小,沈三小姐也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我想着再等上几年也不晚,哪知道沈夫人前几年病逝了,直到今年才开始说亲,沈三小姐的长姐是许给了李阁老的二公子……”

    福王妃一面说着,一面打量太后的脸色,见她依旧是满脸笑意,松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我们瑾儿年纪也不小了,再有几个月也就十九了,我又听说沈三小姐的继母,虽然是杭州知府的妹妹,可却没有那大家闺秀的气度,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就怕沈三小姐在她手下不好过,就想早些结了亲,您看如何?”

    一席话说得太后连连颔首,“正该这么着,继母到底不比生母,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也是人之常情,你既然说定了沈三小姐,她也就是福王府上的人了,自然不能看着她叫人欺负了去,平日里也该多派几个妈妈走动走动才是,也叫她继母看看,沈三小姐可不是那任人欺凌的人。”

    福王府知道太后最是慈悲和热忱的,闻言微微一笑,“我还用您说,这亲事还没有作准的时候就派了两个妈妈去探望,这孩子也是个厚道的,纵使有什么委屈也不说,光是那份从容就叫人不敢小觑了,她横竖也不说她继母个好歹,倒是沈府下人对这新夫人评论非常差。我还听说现在沈府上上下下都由沈三小姐打理呢,井井有条的,比沈夫人在世时还要有规矩些。”

    太后一听对这未来孙媳妇更是充满了兴趣,“看来你这幺媳妇也不是那任人拿捏的,到时候你可得叫我看看她的庐山真面目。”福王府笑着打趣道:“这沈三小姐倒有几分母后当年的风度”太后呵呵直笑,忙命宫女端了几盒糕点过来,“这是新出的各色糕点,你带回去这几盒,再送些去沈府给三小姐尝尝。”

    得到太后的认可,福王妃自然十分高兴,满口答应了,“那我可就借花献佛一回了。”逗得太后哈哈大笑,又赏了一块西汉时流传下来的玉阕,“拿回去送给沈三小姐,就当是我送给她的礼物了。”太后赏赐,无论东西贵重与否,都是天大的荣耀了,更何况这玉阕一看就是价值连城之物,福王妃忙接过了。谢恩不提。

    坐在回宫的马车上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事可算是过去了,谁能想到皇后娘娘竟然有那样的心思”林妈妈替她揉捏着小腿,“那也是我们三少爷一表人才,得了众人的欢心。”福王妃听着笑意就一直到了眼底,“瑾儿生得好倒是其次,只怕那皇后娘娘是看中了我们福王府的名声了。”说着,脸色一正,“这婚事不能再拖下去了,我看应该让福王和沈尚书去说说,好歹赶在这几日就将事情定下来,也好有个章程。”

    林妈妈笑道:“我还不知道您的心思,盼这一日不知道盼了多久了,只恨不得明日就将沈三小姐迎进门才好”福王妃呵呵一笑,“别说是我,就是福王,心里也没有不着急的。”主仆二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回到了福王府。

    福王正坐在正房内等着,见了福王妃,手里的白玉珠子顿了顿,福王妃抿着嘴自得的笑,“您打量皇后召我进宫是为何何事?”大有让福王猜上一猜的意思。

    福王哈哈大笑,仰头站了起来,“莫不是为了结亲?”“您呀”福王妃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你就不肯哄哄我。”福王收敛了笑意,一脸正色的问:“是不是要将安乐侯的女儿许配给瑾儿?”福王妃点了点头,“我没答应。”

    福王凤眼微闪,刀锋般的寒光从眼底一闪而过,“像我们这种站在风头浪尖的贵胄之家,这结亲一事自然不能马虎,倒是宁可低调些,虽不是一味的伏低做小,可也不能不管不顾的去样样都去出风头。我看中沈家,也是看中当年沈大学士自有一番傲骨,又不遗余力的提携后辈,但与旁人并无过密往来,沈尚书是他悉心栽培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差这样的人家,通常恪守中庸之道,与我们家正是不谋而合。”见对面的福王妃怔怔的望着他,面色黯然,福王轻轻一笑,“你眼光倒是不差”

    福王妃就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皇后既然这次有了这个意思,我们不妨将婚期提前些,这样我也好早日安心。”福王自然不会在这小事上驳了福王妃,“你说的也有理,你看个好日子,我再去和沈尚书说说,沈尚书也是那通情达理之人,不会如何在意的。”

    沈紫言正坐在榻上问墨书:“大富怎么说的?”墨书就将从大富那里听说的悉数说出:“说是皇后娘娘召见福王妃进宫,就是为了赐婚,皇后娘娘的侄女,安乐侯家的嫡长女与福王府的三公子十分相配……”沈紫言就问:“福王妃什么时候进宫的?”若是早几日的事情,这时也该有消息传出来才是,这福王妃最后到底答应了没有?

    墨书就说道:“听说是几个时辰前刚进的宫。”沈紫言大奇,有些疑惑,“既然是才进的宫,怎么会有这样的消息传出来,此时还不知道福王妃出宫没有,照理说消息不可能传得这样快。”墨书想了一回,也觉得在理,“要不,我再去找大富问问?”沈紫言微微颔首,“这事可得打听得明明白白才是,别是那子虚乌有的事情,倒叫我们自己乱了手脚。”墨书知道其中轻重,马虎不得,忙应了一声,就匆匆出去了。

    很快就折转了回来,“大富说不是从福王府和宫里传来的消息。“沈紫言微微一愣,除了这两处,她想不到还有哪里能得知这种消息了,墨书看出她的疑惑,及时的解答道:“是从安乐侯府上传出来的。”沈紫言一惊,有些难以置信。

    墨书也觉得十分荒谬,“这事可不是今天传出来的,是三日前安乐侯府上就开始传,说皇后娘娘有意召福王妃进宫商谈赐婚一事,传的风风雨雨的,大富有个表弟在安乐侯府上做事,就告诉了大富,恰巧大富又听人说福王妃进宫去了,这才急巴巴的跑着来告诉老爷。”

    沈紫言不由抚额,怎见得这安乐侯府上就有如斯的信心,觉得自家女儿一定能嫁入福王府,这才没有丝毫忌讳的就将这事传了开来……

    墨书心内也觉得安乐侯府上做事不成个体统,事关自家姑娘的名声,也没个遮拦,但这话又不好说,就安慰沈紫言:“这事还说不准呢,毕竟只是谣言,俗话说三人成虎,有些话传来传去的,也就失了本意了。”

    不过才过了一个时辰的工夫,就从外院传来消息,福王再次登门拜访。

    是来解释的,还是来退婚的?

    沈紫言想着,心里有些纷乱,但内心深处觉得,福王妃没有理由会答应皇后娘娘的赐婚,但也只能是这么想想而已,毕竟皇家的事情她所知道的也不过是皮毛,又怎么能说得准呢?

    沈二老爷听了大富的话,正觉得心里有些不安,突然听人来报福王到访,忙迎了出去。福王见着他就立刻说明了来意,“……儿女们年纪都不小了,我们府上想将婚期提前,也不知道您这边是否方便?”

    沈二老爷心内也明白所为何事,想到不管早晚总是要嫁入福王府的,也就没有了当初的矜持,满口答应,“我回去再看看有什么好日子……”福王见事情进行的这样顺利,也不急着走,和沈二老爷又细细商谈了一回,拿出了对这门亲事十分看中的态度,直到留在沈府用过晚饭才回府。

    沈二老爷自然也是不能小视,当晚就翻了黄历,仔细想了一番,因着沈紫诺是明年春日的婚期,就将沈紫言的婚期提前到了明年的六月初六,是三年来最好的日子了。原本是定在明年十二月下聘,第三年一月过门的,现在足足提前了半年,自然就要加快进度了。

    第二日一大早的,沈二老爷就拨了五万两银子给内院的王妈妈,让她帮忙置办嫁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王妈妈战战兢兢的接过了,她是沈紫言一手提携出来的,听说给沈紫言置办嫁妆,正是还这份恩情的时候,哪里敢马虎,恨不能件件都亲自盯着才好,也不敢自作主张,请了五六个有经验的妈妈忙着一起拿主意。

    这样一来,沈府上下都知道沈二老爷将沈紫言许给了福王府的三公子。

    沈紫言自然是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没有预想中的如释重负的感觉,但也没有觉得失望,只是有一种肩上的担子顿时重了的感觉。

    多谢秋水珊儿,如烟的丝雨投出的粉红票

    也感谢小熊宝宝526,秋水珊儿的打赏

    还有十二张粉红加更一章,嘿嘿。

    正文 第九十五章 花明(三)

    第九十五章 花明(三)

    福王妃用过晚膳后就听到了安乐侯府那边传来的谣言,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这都是什么事儿,没影没踪的也好拿出来乱嚼舌根子”林妈妈知道福王妃一向瞧不起安乐侯那群人,只觉得他们就如同一夜之间暴富的人一样,没有根底,自然也没有大家该有的气度,就笑道:“安乐侯夫人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一点子小事也能嚷嚷个半天……”

    福王妃嘴边就有了讥讽的笑意,“那话在我进宫前就传出来了,看来这安乐侯夫人打量我是那面软心慈的人,没个计较,只当我是不会驳了皇后娘娘的面子,焉知我就一定会答应这门亲事呢?不过是仗着皇后在宫中,为所欲为,将全天下人都不放在眼里……”

    林妈妈在福王府时日已久,也知道其中的厉害,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皇家的事情自然是越少议论越好,忙拿了别话岔开,“这婚期就定在来年的六月初六,也没有多少日子了,您是不是也要差人好生装饰新房?”

    提起杜怀瑾的婚事,福王妃满脸是笑,“我还用你提醒,这事我心中早有计较,将听雨园重新整治整治,分给瑾儿做新房。”想了想,又问林妈妈:“你说听雨园会不会太小?”林妈妈忍不住直笑,“听雨园若是小,只怕我们世子住的地方那也叫小了”

    杜怀瑜的院子是七进七出的,位于福王府的东面,十分气派,与杜怀瑾的院子比邻,二公子杜怀珪的院子是在福王府的北面,很僻静的地方。而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