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梦醒入戏 > 梦醒入戏第35部分阅读

梦醒入戏第35部分阅读

出瘟疫的来源呢!”杜若兴致勃勃。

    奇人、奇事、奇地,有如此有趣的地方,为什么不去?

    第一百二十九章安全感

    杜若决定要去那个村子,但也不是说去就能去的。

    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补给。一般的可以交给等待他们去准备,杜若则带上一些特制的高级药品和烹饪。考虑到这次大概要去很久,杜若依然像上次去七星洞一样,准备了几个商人行囊,里面装满了材料,这样即使有人半途挂了,其他人行囊里的材料也大概足够他们用一段时间,不至于弹尽粮绝。

    另外村子里的瘟疫如果不解决,也是个大问题,这意味着如果杜若不想挂的话,每两三天就要出来一次。而且杜若进入游戏这么久,诊病时多见的是各种内外伤,至于疾病时疫这些……她是医师榜第一,却不等于她就已经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中医了啊,她平时诊病靠的是技能,而她的切脉能不能查出病况还真不好说。

    为此,杜若专程回了一次千金堂。这段时间,按照华大夫的嘱咐,她一直是逢五才回去一趟,尽管她没有出师,却已经类似出师了。那个“寻道之旅”的见鬼任务她很久都没有管了,这次回去的车上,杜若偶然拿出玩家日记一看咦?这任务的完成度什么时候已经达到40了?

    关于这个任务,杜若只从六扇门福伯那里得到过一个相关提示,就是“救人”。杜若回想自己之前救过的人,没什么特别的啊,除了她自己给自己疗伤,打怪时帮过队友疗伤,另外……就是在桃林帮楚红那三只疗过伤了。

    orz!

    这个“寻道之旅”不会是要她玩什么割肉饲鹰、以德报怨的圣母玛丽苏吧!那几只可是她的敌人啊!

    杜若嘴角抽搐,她有点明白了,这个“寻道之旅”的医道讲究的就是一种博爱精神,博爱一切生命,在病患面前,什么私人恩怨都要给医德让路。

    具体完成任务的方法,大概就是要去救治敌人——虽然得知完成任务有望,杜若很欣喜,不过居然会搞出这么……让人无语的任务条件,杜若觉得很无奈。

    回到千金堂,华大夫还是老样子,杜若跟他说过那个村子的瘟疫之后,华大夫皱皱眉,抚着胡子道:“这症状,似是瘟疫,又有些不同,不过若真是瘟疫,这天下可真是有难了。徒儿你先去看看,查查病因源头,如果解决不了,再回来找为师。”说罢拿出一些药给她。

    寒食丸:特殊药品,调阴阳以抗外邪,可防治普通疾病瘟疫真玉碧兰珠:奇珍药品,其本身散发特殊芝兰幽香,清心定气,长期携带可抵御大部分毒药,外邪辟易。

    杜若一看,这两样药从来没有见过,寒食丸有一瓶那么多,里面足有二十颗,有了这些,她和等待他们进入村子也有底气一些。真玉碧兰珠有婴儿拳头大小,虽然是药,但貌似不是用来吃的。

    她心中一动,“师傅,这真玉碧兰珠……”

    “就是你上次拿回来那株寒潭幽兰制的,”华大夫淡淡道,“也是你的机缘,那株寒潭幽兰算不上什么千年万年的天材地宝,但生长条件极其奇妙,千年也难得一见,你那株勉强也算成熟了,只是药效未到巅峰,却只能制出这么一颗真玉碧兰珠来。”言下之意,就是她暴殄天物了。

    杜若摸摸鼻子,傻笑一下,问:“这个真玉碧兰珠,只需要随身携带就可以了吗?若是病重,可不可以……”

    “自然是可以的,”华大夫颔首,有些心不在焉,“因疾病疫症而起的重症,服下此药,起码可以拖住三天,不过此药珍贵,长期佩戴在身上则可养药,年时越久,药效越好,这世上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颗,若是轻易服用就可惜了。”

    哦,原来还可以以人养药啊,听起来和一些珍稀古玉的传说类似,不过这药养人的效果则更好,怪不得叫“真玉”呢。

    杜若这次回来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得到了华大夫一个承诺和这些药,顿时觉得底气足了不少。她得寸进尺道:“师傅,那村子里染了疫症的人不少,徒儿此去,这寒食丸的方子……”

    “这寒食丸不遇疫症也无大用,这次还未确定是否是疫症,不过若真是疫症,及早防疫也是好事,若儿你这段时间出去后,心性倒长进了不少。”

    华大夫点点头,拿出一张薄纸,上面无疑是寒食丸的配方,杜若高高兴兴收下了,却听华大夫似乎无意地说:“你最近忙于此事,老驼子那件事便不用多想了,最近江湖上颇有些动静,你现在身在六扇门,若无它事,便不要搅和进去。”说完就挥手让她退出去。

    什么意思?主线任务失败了?还是过期了?

    杜若乖乖听话退出书房,拿出玩家手册一看:没问题,任务显示正常。

    那么这就是新的任务提示了。

    江湖上有动静,她身在六扇门——难道是华大夫知道了什么,而且与朝野之争有关?

    不过老驼子的事情本事也与朝野之争有关,看来她最近除了村子的事,还要关注一下各大npc门派与六扇门的动静了。

    居然选在比武大会期间搞事,真是……麻烦啊!

    杜若发信息给莫玉和六扇门的朋友们,跟他们说了在华大夫这里得到的新任务提示,让他们要注意一下最近的游戏动向。

    六扇门的朋友们纷纷答应,莫玉却回信问她:“你最近没有空?”不是刚刚被淘汰了吗?

    杜若读出了他含蓄背后的语义——这人确实从外表举止到言辞修养无不符合君子守则,前提是你不要明白他说话行为背后的含义——暗骂不带这么揭人疮疤的,即使她是自愿淘汰,回道:“夏天他们回来了,我去陪他们。”

    等待他们的发现涉及到一个巨大的利益,即使现在利益还不能化成现实,杜若也有必要做好保密,这不是欺骗,而是她本身就不是能够决定这个利益的归属的人,真正可以做决定的是等待他们三个——还有老书。

    自己人也好,私交甚笃也好,杜若在正事上一向分明严谨——事成后她倒是可以为莫玉从中牵线,在此之前,这件事不能从她这里漏出去,不然大家都会有烦。

    莫玉毫无异义地接收了这个解释,不过没过两分钟,江城的信息让杜若知道,莫玉不但是个伪君子,而且还不介意在她面前做个赤l裸的真小人——这人居然打小报告!

    “若儿,你要去哪里?”

    杜若一看到这条信息就开始咒骂莫玉,即使她对他来说只有挡箭牌和广告牌的作用,也不要用完就扔,还拿她来称斤论两的卖好吗!

    看在江城是她的顶头上司和六扇门的自己人份上,杜若不介意回给他信息,但是口气难免生硬一些,因为对方强势的口吻,也因为她其实和他并不熟悉。

    “有事,私事,无可奉告。”

    江城那边沉默了许久,杜若不理他,打发npc小学徒去帮她拿药,然后自己又去系统商业协会那里,买了足够材料把几个商人行囊装满,然后在襄阳城里东奔西跑,买了她自己需要的东西,银针、火把、修复油等等。

    “若儿,你……很讨厌我?”

    江城的信息又来了,语气很虚弱,简直不像杜若印象中的江城,自信、强势,即使竭力收敛也掩不住的侵略感。

    说实话,婚礼那天的表白来得突然,江城的强势带给她极大的不安全感,杜若在本能的控制下拒绝了,但杜若心里也并非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涟漪,尤其是在这几天他都一直跟在她周围的情况下。

    江城相貌英俊、身价不凡,本身也并不缺乏能力,说是天之骄子、钻石王老五也不为过。杜若可以感觉到,江城的性格是真实的,对她的表白是真实的,行动中流露出来的感情也是真实的,按理说,江城外在内在的条件,都可以让人满足了,即使是天生石女,也会为之心动。

    杜若是天生石女吗?当然不是。

    所以她也心动了,一瞬间。

    这也没什么好可耻的,她二十三岁了,生理心理都已经成熟,会被异性吸引,会期望爱情,这再正常不过了,哪怕她有过一些奇异的经历,也不是她能够抗拒春心萌动的理由。江城很完美,所以她当然会因此而心动。

    可惜这种程度的心动,并不足以压倒她长久以来形成的理智。

    江城的背景家世,应该和莫玉类似,并不是什么普通人家,杜若自己本身出身平民,即使现在并不普通,但也绝对不是和他们一个圈子里的人。那样的背景家庭,一想到就会觉得束缚麻烦,让杜若望而却步。

    而且江城的个性强势,独占欲控制欲极强,如果杜若只是以前那个单纯安然的女孩,她会很愿意成为他爱情的俘虏,被他的羽翼所包围。

    但是现在,她已经习惯了不去依赖任何人,除了自己。

    江城能给她所有,除了安全感。

    第一百三十章石碑

    “不是讨厌,只是不喜欢。”

    江城看着杜若的回复,淡淡苦笑:她不知道,这短短九个字,已经足以将一个人的勇气抹杀殆尽。

    爱情像一场战争,谁先陷落,谁就注定是输家。

    也许是他之前赢得太多,老天看不过眼,所以在他最毫无防备的时候把他推进战局,然而他的对手就在视线所及,目光却没有落在这场棋局之上。

    他叹了口气,耳边比赛的倒计时读秒已经开始,他回了一个信息“等你回来,我们谈谈吧。”

    ……

    从地道中钻出,杜若头上脸上落满灰土,眼睛一扑朔好像都可以掉落一层粉尘,转头去看等待夏天,他们也差不多如此。

    无人区没有刷新,钻地道真是个杯具。

    这个村子不大,比杜若出生的稻香村小一半,土地看起来很贫瘠,没有种粮食,只是在屋边有稀稀疏疏的几条菜畦,上面的作物都枯死了,仅存的几棵枯黄蔫败,不像能入口的样子。

    杜若看到不少屋子旁都斜挂着猎弓,做工粗糙简略,却很长很高,杜若猜想拉开应该需要不少力量。有几把猎弓旁边挂着一些硝制过的皮毛,杜若甚至还在一家屋外看见了一个狰狞的狼头。这条村子靠山,村民大概靠打猎为生,不过杜若所见的猎弓上都已经落满了灰,仿佛它们被荒废在那里很久了。

    村子里没有人气,连鸡鸣狗吠都听不到,出没的人都面目呆滞、干瘦枯黄,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像是被什么东西抽走了体内的生气,连小孩都是如此。

    整条村子暮气沉沉,荒凉至此,想必也不会有npc在这里开店,难怪等待说这里没有补给。

    村子很小,杜若五分钟可以全部逛个遍。她看到了杂货铺和药店,不过大门紧锁,铁锁锈迹斑驳,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进出过了。

    杜若重新回到村中央的空地上,几个男人正坐在一个火堆边,火堆上垒砌起一个简易土灶,上面的铁锅中正向外溢出阵阵蒸腾白气。

    正打开锅盖搅拌汤食的那个三十许的男人就是老书。

    老书的形象和杜若想象的差不多,精力十足,即使独自一人在这样死寂的环境里呆了不少时间,杜若从地道出来后第一眼见到他,他依然十分精神,双目炯炯,高昂的劲头极易让他人受到感染。

    老书看到她跟着等待他们来时很高兴,眼神有些好奇地看着她,但并不过分,是个有阅历而知分寸的人。

    杜若他们带来的食材很多,老书急忙砌灶生火。他们在这里食物紧缺,老书出于野营习惯,赶紧补充体力,等待他们则是等着享受美食,杜若回来后也加入进去。

    吃着吃着当然会问到村中的情况,看这村子里的模样,确实感觉死气沉沉,不过他们怎么知道这一定是瘟疫呢,杜若大概猜得到,不过还是要问问老书这半个医师。

    本以为老书会说从面相饮食等等,不过老书一嘴食物没有咽下去,夏天抢答:“那些npc说的。”

    “那些npc会理人?”杜若怪道,“我刚才问他们,他们都不说话。”

    “在这里死过一次就会理了,”等待手里拿着一根骨头,粗鄙不文的动作被他演绎得十分斯文,“死的次数越多,npc对你说的话越多。”

    “等待死了第三次之后,我们才问出那边那个方向的地下是泥土,可以挖地道出去。”老书补充,他吃东西的速度很快,吞咽得也快,喜爱美食的冬天对这点很看不顺眼,正在和他抢食。

    杜若脑门流汗,游戏策划的恶趣味,永远在你以为遇到奇遇时,告诉你这后面是条绝路,然后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给你留一条不是生路的生路——奇人的考验是如此,七星洞是如此,这个子也是如此。

    这个村子在山中,地下大部分地方是石质的,只有杜若过来的地道那个方向是泥土,可以挖地道。无人区没有刷新这一说,所以即使不是机关师,不会陷阱术,也可以挖得出地道,只不过是慢一点而已。

    “那个石碑是怎么回事?”杜若想起他们来时,进入地道之前作为指向标志的那块石碑。

    因为杜若是打算弄清楚这里的奥秘的,所以将一切可能的线索都查了个遍。那块石碑立在他们的来路上,那么明显的线索标志,杜若当然不会放过。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夏天低声念道,他的脸上有种诗人的忧伤,纯粹的音质在这萧瑟的环境中更显低迷。

    “你们走了之后我继续去问那些npc,不过他们说的不多,”老书吃饱了就放下碗不再和冬天抢,作风十分务实,也不排除他故意气冬天,“不过据说那里是一座坟碑,地下有一个墓室——不是你想的,下面没有什么宝藏。”

    老书看见杜若眼睛亮起,摇摇头擦了一把油亮的嘴唇,道:“这里的地下到处是挖不动的石头,地道那里的泥土是游戏策划故意留下的,能挖得出那么长一段地道算不错了,”他摸摸嘴,回忆着,“那个npc说得很模糊,不过给我感觉,他好像认为瘟疫是从那里传出的,是对这些村民的惩罚,他们罪有应得。”

    毫无疑问,这其中肯定有故事,配上那句“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其中内情定然相当悲惨凄恻,足以严重到能让村民记忆许久,且把瘟疫的来源归咎于它。

    “那还等什么,还不去看看,”夏天就要跳起来,顺便拉着杜若,“也许在那里还会有什么发现。”

    于是五人再次弓着腰穿过地道,依旧是满身土尘,衣服上落满黄泥土块。

    来到石碑边,原本落在上面的枯枝败叶,因为杜若来时的查看,已经被全部弄掉了,碑面有些斑驳,但上面的字体细看还很清晰,笔迹触角光滑,足有半截指节深。

    扫开附近的落叶和腐殖,老书拿出机关师用的钢镐,弯而坚硬的镐尖在地面上一阵狂挖,挖到半米左右,就开始叮叮当当,薄薄的泥土层下是坚硬的石质,钢镐在露出的石质上凿出一个个白印,然后再无进展。

    老书对杜若他们几人耸耸肩,刚要收起钢镐,目光落在那块立起的石碑上,于是走过来也叮叮当当了一阵,石碑碑面上出现了和地下石质一样的的白点。

    “我倒!这块石碑和这里的石质一样!”老书收起钢镐,摸着那块石碑道,“不会是从地下起出来的吧!”

    “很奇怪吗?”夏天蹲在老书挖出的那个坑旁边,闻言回头,“你不是说这下面还有一个墓室,我们正踩在死人上面!”

    “我!”老书一下跳开三四丈,双手合十,“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有怪莫怪,有怪莫怪!”

    闻言杜若跟着老书退出那片地方,她旁边跟着亦趋亦步的夏天,等待还站在原地,冬天则一直抱胸靠在不远处的树下。

    杜若当然不是怕鬼,这只是个游戏而已,七星洞那么诡异的地方都去过了,这里更不在话下,她只是好奇地看着老书的行为。

    夏天笑着亲了亲她的耳侧,引回她的注意,解释道:“这是老书的习惯。他们驴友平时漫山遍野地跑,经常会遇到一些荒坟野墓之类的。而且有些坟墓还是一些遇难的驴友留下的,所以他们这种人一般会对这些比较敬重。”

    这些杜若以前也曾经听说过,驴友和登山者所去之处人迹罕至、凶险处处,极易遇到自然灾害及一些意外,而且行走在外的人总会有些门道和讲究,认为对这些地方的“人”恭敬,他们就会保护自己不遇危险,从而更加坚定意志和信念——有时在深山陷入绝境时,能支持到最后靠的就是这股意志和信念。

    所以但凡碰到这类坟墓,不论时代远近,驴友和登山者大多会对此比较恭敬,甚至在一些有名的险山下的坟墓群,人们进山之前还要专门进行集体拜祭,使之成为一种传统,比如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就有这么一个坟墓群落及相关的拜祭活动。

    不过这到底只是个游戏,坟墓都不是真实的,老书的意思到了,精神意念也就完满了,接下来就不用过于戒忌。

    五人重新回到石碑前,等待道:“如果这石碑真是从地下起出来的,那做这个石碑需要的功力可不浅。”

    这里是无人区深山之中,按照逻辑,总不会有什么雕刻大师特意进山来给人雕墓碑,除非这个村子里正好隐居了一位石雕大师若是自己临时做的话,单凭武力来在这里就地凿石、修整并刻出字的话,所要的功力确实不低,杜若现在的内力翻十倍大概可能可以做到——不过不轻松“下面还有一整个墓室呢,”这可是大工程,老书把右手食指插进字体的凹陷处,笔画宽度基本符合手指粗细,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