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驻京办主任三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

国际资本市场的洗礼,这种洗礼的最好方式就是到美国上市。长痛不如短痛,在我看来,国企的尾巴太多,很多尾巴缠在一起,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砍掉这些尾巴。东汽集团美国上市就是一把刀,不要计较什么牺牲、流失,要有信心赢,杀出一条血路出来,不这么走,国有资产流失得更严重,甚至因严重亏损而导致破产。”

    吴东明的一席话,让夏闻天深有感触,他摘下眼镜习惯性地擦了擦镜片,又重新戴上,目光炯炯地说:“同志们,经济要想真正跨出国门,思想必须先走出国门,改革绝不能作茧自缚,绝不能搞思想上的闭关锁国,古人讲:处非常之时,干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东汽集团已经处在非常之时,到美国去上市就是非常之事,但非常之人不是我们,是纪东翔和金伟民。从英国长达两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从苏联—东欧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探索,到‘东亚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不难得出结论:资本配置必须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有限干预是必要的,但必须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就是尊重规律,如果把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比作四条牛腿,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牛鼻子,同志们,古人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说,西出阳关天地广啊!”

    “闻天同志,我不是说上市融资不好,海外上市的路很多,为什么不选择操作起来可以更加便捷的香港而非要舍近求远,弃易趋难,非要选择美国呢?你们就没想过,一旦失败的后果吗?”赵国光阴着脸质问道。

    “老赵,”吴东明接过话茬说,“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有明确对立面,如‘两个凡是’,也正是因为去除了后者,改革开放大幕才得以开启。改革要冒风险,发展要付成本,稳定要花代价,我就是要通过以东汽集团在美国上市为龙头,形成一个新的振兴东州装备制造业的冲击波,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清除一切影响发展的制度瓶颈。说句心里话,我从昌山市调到东州,只身一人,无牵无挂,所以我会无恃无畏地推动国企改革突破雷区。我会用累不垮的精神、耗不尽的精力、干不厌的激情、折不挠的毅力,和同志们及全市人民一起,拉动东州装备制造业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快速平稳地前行!”

    吴东明的话很动情,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19.沟通(1)】

    散会后,夏闻天请吴东明到办公室坐一坐。自从吴东明到东州后,这是夏闻天第二次请吴东明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一坐。

    第一次是吴东明上任后不久,两个人就东州装备制造业发展在夏闻天的办公室深谈过一次,那次谈话两个人虽然都有鲁肃探营的心态,但是都不谋而合地认为,装备制造业立市是东州这个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根本。两个人谈到了制博会,谈到了东汽集团的改制,两个人都认为抓东汽集团改制可以起到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但是是技术改造先行,还是资本运作先行,两个人产生了分歧,谈话不欢而散。

    夏闻天毕竟是经济学博士,他深知只带着东汽集团的欧华汽车厂去美国上市,成功了再折返回来从头开始搞汽车的生产管理,以至于再搞轻型客车或轿车、发动机的研究开发,这是一条和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发展方向相逆的路径。然而,但凡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没有办法知道在这条路上哪些地方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陷阱的,何况这么一个变数重重的年代,谁都是如履薄冰,任何判断都往往被结果所嘲笑。好在夏闻天与潘政召深谈后,又见了金伟民,夏闻天觉得吴东明亲自选的这个人是个抢先一步在全球下棋的人。金伟民不是凭借产品在全球落子,抢占棋盘,而是利用资本杠杆撬动全球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迅速向自己靠拢,为我所用,极力改变传统说法中“中国制造”薄利润、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形象,要给“中国:世界大加工厂”的说法以金伟民式的一击。

    夏闻天的思想转得很快,他不仅接受了吴东明的观点,而且保持谨慎的乐观。他希望金伟民和纪东翔能把握行动超前现实的分寸,既追求过程的轰轰烈烈,也要结果的圆满。他这才在赵国光和张宏昌的争论中召开了常委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必须杀出一条血路的观点。

    吴东明走进夏闻天办公室时,夏闻天的秘书龙小波已经为两位领导沏好了茶。

    “东明啊,你知道这茶是谁给的吗?”夏闻天卖关子地问。

    “这味道好像是铁观音,这么好的茶,你是从哪儿受贿来的?”吴东明开玩笑地问。

    “告诉你吧,上次我到省委汇报工作,这是林书记送的。”夏闻天一边呷着茶,一边笑着说。

    “我明白了,林书记是想给你败败火,你呢,是想给我败败火,对不对?”吴东明敛起笑容逗趣地说。

    “东明,你没发现,今天的常委会上林大可一言未发吗?”夏闻天话锋一转,语气深沉地问道。

    “闻天,我一到东州就发现林大可对我有抵触情绪,这个人是不是权力欲望太强了?”吴东明不满地问。

    “东明,你还不太了解大可同志,大可的确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但他谋的并不是乌纱!”夏闻天把茶杯往茶几上轻轻一蹾,语气坚定地说。

    “那他谋的是什么?”吴东明不屑地反问道。

    “和你一样,想在东州干一番事业,做一个合格的纤夫。”夏闻天首肯地说。

    吴东明没有想到夏闻天这么为林大可撑口袋,心里很不舒服,他毫不隐讳地说:“闻天,我知道你当上市委书记后,林大可接任市长的呼声很高,我也知道当初你向省委和中组部推荐的接替你做东州市市长的人选是林大可,只是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你们谁也没有料到,这顶乌纱帽落到了我吴东明的头上。闻天,我这个人有个特点,不来则已,一来就扎根,我劝你还是和大可好好谈谈,真要是抱着当纤夫的心理就不要对我这么耿耿于怀的,组织上对东州的人事安排,一定经过了仰观俯察,不是我吴东明挡了林大可的仕途,这是组织上慎之又慎的决定。”

    ●【19.沟通(2)】

    吴东明显得有些激动,话说到这份儿上,夏闻天不得不安抚一下吴东明的情绪:“东明,你想得太多了,大可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再说一个拥有八百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的市长,没有点统筹全局、运筹帷幄的文韬武略,怎么能驾驭得了?当初听说你要来接任市长,我就多了个心眼,对你这个搭档做了一些侧面了解。说实话,东明,你在改革上看似特立独行,但始终很好地遵守着体制内的游戏规则,别看你对事很严肃,但对人是极具亲和力的,你在昌山市任市长时就跟省里职能部门保持着充分的沟通,在大可的问题上,我看你还是继续发挥沟通能力强的特点,主动沟通沟通,话说开了,工作配合起来也顺,你说是不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