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新晋武大帝 > 三国之新晋武大帝第8部分阅读

三国之新晋武大帝第8部分阅读

县衙大堂之后便是偌大的庭院和居所,庭院内杂草遍地、枯叶满园,正房、别院亦是残掾破壁琳琅满目。李羿看到城墙时稍稍变好的心情在看过县衙的状况后消散的无影无踪,不过他脸色平静无比,让人看不出如何情绪。

    就职交接过程很简单,县衙门前的三人把一颗县长大印交到李羿手上,然后再从破罐烂椅中拖出两个连铜锁都没有的大木箱,说是里面装着本县的户薄和账册。就这样,李羿就算是正式上任五原县的县长了。这一幕看得吕布等人心中暴怒不已,眼光凶狠地在三个穿着满是补丁的粗布衣汉子扫过,但是主公李羿平静如水的表情使得众人不敢妄动。自古主辱臣死的规矩让吕布等人感到眼前的一幕就是对主公的侮辱。李羿对麾下诸人的表情自是看得分明,而他自己内心里又何尝不是窝火非常,不过他不能发作亦不能有任何情绪外露,眼前的三个男子一看就知道具是贫苦人家出身,所以要发火也不能拿他们出气。相反,交接完之后他很是和气地向三人询问了一些事情,甚是很有诚意地留他们在县衙吃午饭。三个长相老实且甚为精壮的汉子被吕布等人身上的煞气所威慑,见新县长为人和善又诚心相邀故不敢推辞,连声应诺。

    县衙加上后方的四开大院面积着实不小,好在李羿此次带来的骑兵甲士也不少,所以大伙一起动手打扫县衙各处,一一个多时辰后便收拾干净了。李羿待大家忙完后,安排王泰带领一个百人骑兵队前去接管城门,蒙纲则是带人将整个县衙的沟栏旮角重新检查修缮一遍。安排完这些事情后,李羿便拉着三个五原县青壮谈起了家长里短的琐事,起初多是李羿说他们听渐渐地话就开了,变成了他们在说而李羿则完全成了一个很好的听众。

    李羿通过三个本地青壮的讲述知道了五原县眼下的大致情况,再结合白哲等人数天来巡查全县各处所看到的情况,两相对比分析之下他对全县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一分析使得李羿对前任蔡县长甚为恼火。

    蔡县长弃官而去的行为影响十分恶劣,他这个县长前脚一走,后面县丞也随之而去,而县尉则是在与匈奴交战时阵亡了,这三人一去整个县衙就成了空壳,其他人等作鸟兽散全数都走了。如果仅是如此李羿反而乐见其成,反正这些人他也有可能要换掉,可是这些人走之前将县衙内所有的值钱物品尽数拿走或是卖掉,可谓是掘地三尺亦不惜力呀,若非是这房子太大拿不走又卖不掉的话,恐怕现在连县衙都没有了。

    说实话,李羿压根就没指望前任县长能留下什么家底,可是他们将偌大的一县治所给搬个干净就太过份了。对这些李羿尽管很生气但是都还能容忍,最让他无法容忍的是这些官僚跑了也就罢了,可是其行径带来的连锁反应太大了。自蔡县长等人走了之后,城中有数个颇有家资的富户也冒着大雪举家搬走了,其后还有不少人也流走他处,至李羿上任时至少有五百余口人在这两个月里从城中搬走,城外的村落中有多少人做了流民现在还未统计出来,但是李羿估计也不会少。此外,由于大雪封路不少人想走也走不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待冰消雪化之后就搬往中原内地的念头。这一下可是击中了李羿的软肋,五原县的人口本就不多,拢共不到三万人,像这样的大举搬迁三搬两搬之后恐怕县里就没人了。

    对于很多人想搬到内地居住的想法,李羿能理解但却不能接受。他想了很久之后,心里有决断,对如何挽留住这些人有了解决的办法。许多人想要搬迁入内地,其根本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缺乏安全感,面对匈奴等异族的劫掠县里或是整个五原郡没有能力和军队能保护他们,保证不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自然要搬到没有战争和异族侵扰的内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日子实在是太穷困,草原异族的不断抢掠使得他们大多不愿农耕劳作,促使大量的土地荒芜而无所获,日子自然是越过越穷,以至于快要活不下去了。于是,流落他乡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李羿知道要想留住已生离意之人必要先留其心,然而留住人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办到,但是必须要让全县的人们尽早地看到希望,否则一切免谈。

    于是,李羿就任县长后的第一项政令便是奖赏此前与匈奴骑兵征战之中所有的守城甲士。政令如下:“奖赏战死的守城将士铜钱一千,粮食十石,肉百斤;存活下来的守城将士铜钱三百,战马良驹一匹,铠甲一副,兵器可自选一件。凡大汉青壮男子若愿意保家卫国者,皆可报名成为五原县将士,普通兵士月俸百钱,武艺出众者数倍之,月末发饷,概不拖欠。凡本县长麾下之将士阵亡抚恤比照上述并加倍之,另由军队赡养其孤老与无亲子祠。此令吾有生之年皆有效。五原县长,李羿。”

    第三十章 修缮民生

    此告示一出,仅半日时间里五原县城内外老少奔走相告,全县人都知道了。李羿的奖赏令放在中原士族大户眼里可能算不得什么,区区千钱何足挂齿,但是在并州这样的长年边患贫瘠之地却是十分优厚的重赏了。于是有关县长李羿的身世背景众人纷纷打探询问,一番细心的探询后还真让百姓们知道了一些新县长的情况。人们了解到新县长很年轻,举孝廉入仕,西凉北地郡人士,刀圣李雄之嫡长子,自幼文武双修,武艺极为高强。如果这些情况还不足以让平民百姓们对新县长刮目相看的话,那么有人认出了九原城吕氏双雄吕布和吕岳二人在新县长帐下当差的消息传出后,全县的青壮男子皆是震惊不已。(注:1金=10两银,1两银=100铜钱。1石=120斤。)

    九原城吕氏双雄的名号在整个五原、云中、雁门三郡之游侠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而五原郡的青壮男子则是都听过吕家兄弟二人的勇武,知道他们二人天生异禀,力大无穷,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为人豪气干云,恩怨分明。

    所以,九原吕家兄弟二人既然都拜入县长李羿麾下了,全县青壮皆是对新县长的为人和武艺再无怀疑,一时间报名参军的青壮甚多。边境之民民风甚是剽悍,尚武成风,而儒学文士不为其所喜,但武艺高强之人则是云集于此。就因为如此,李羿首次意识到名声在这个时代的强大效应,也明白了此后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名扬天下了。

    半个月后奖赏令已经落实完毕了。五原县县兵的招募事宜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一共招募了青壮两千名,其中就有原来守城的三百余兵士,此外还有两百多名来自各地的游侠。李羿把练兵事宜直接交给白哲和吕布二人负责,他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奖赏令让全县百姓看到了保住家园的希望,那么李羿的第二项施政令发布的时机就成熟了。

    于是在时隔奖赏令颁布的半个月后,县长李羿颁布了第二道施政令名曰修缮民生令。修缮民生令内容是:一、招用大量男女劳工修缮城墙和民宅。凡十四岁以上至五十岁的大汉百姓,男女不限,皆可报名加入其中;男丁每年千钱,女子八百钱,一日包两餐,一家主劳力均做工者分其住宅。二、凡本县百姓或愿意搬入本县之汉人,每户皆可在城墙内或关外拥有一处住宅,但其必须于春种之前在本县辖区内每个成年男丁均开垦十亩耕地,先到先得。本县承诺,任职期之内绝不会放入一个匈奴人进入本县境内抢掠,以保证尔等种下的粮食颗粒无失,一年内免征所有赋税,此后赋税为十税四。五原县长,李羿。

    修缮民生令的告示由十余名骑兵四处张贴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五原县的所有百姓乃至周边郡县之人闻讯后彻底了。随之而来的是沸沸扬扬的一片质疑声,诸如县衙重酬劳招收百姓做工、男女不论,自垦十亩耕田便白送一处县城中的住宅,赋税十税其四等等法令皆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然百姓们眼下最在意还是政令中新县长的一句承诺,此后不会让一个匈奴人进入本县内劫掠,这句话是人们最希望听到的话,又是最不可思议的承诺。五原县遭受边患袭扰之事由来已久,全郡乃至整个并州亦是边患不休。

    去岁,匈奴人秋季劫掠时占据了大半个雁门郡和半数云中郡的地域,数十万汉人百姓在其马蹄下遭受奴役和杀戮,至今这些地方仍旧掌控在匈奴手里。如今并州的边陲四郡中朔方郡已经陷落于匈奴铁骑之下,五原、雁门、云中三郡早晚也会是匈奴人的牧马之地;而东北面的定襄郡已经全境沦落至鲜卑人的马蹄之下,如此情景使得边民们都知道匈奴和鲜卑二族今年的掠夺攻势将更加猛烈。

    至此时,新任五原县长李羿却大放阙词扬言自今年起不会让异族踏入五原县境内。此语一出似是晴天霹雳般震得周遭百姓螳目结舌,若非看到新县长的麾下目前已有两千名甲胄兵士的话,百姓们必然破口大骂其黄口孺子误人性命。

    但是边境之民久经战祸而不绝,可见其对故土的依恋程度远胜于中原内地百姓。边地民风剽悍,秉性刚烈,重承诺、讲义气,恩怨分明;长期的异族侵扰使得他们贫穷异常且仇视敌人,报仇雪恨之心从未断绝过。因此,县长李羿的修缮民生令虽然看起来不大可信,但是大多数百姓还是甘愿赌一回,哪怕是押上他们的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修缮民生令颁布后,在经过数天的议论和沉淀之后最终还是落实了下去,而且成果巨大。一个月内五原县招收的劳工人数约六千余人,男女皆有,劳工们大多是拖家带口而来,老弱孤寡和孺子弱女的总数共计一万五千余人。这些人当中本县居民占了七成,余下三成|人口皆是周边邻县之民。

    李羿将将这些人集中统计归类后,根据需要划分为四部,分别安排已经教导好的人手带领四部劳工修建了四个大作坊;这些作坊是:瓦窑坊、家具坊、铁匠坊和建造坊。这些作坊技术要求不太高,稍加讲解及指导劳工们便能学会,并且取材也方便,所需的材料是石头、黄土、黑铁石、木材等物,在五原县城内外举目皆是。

    四大作坊的骨干人员都是李羿带来的李家村族人,所以一切都开展的很顺利。作坊是一边招人一边开始修建的,是以等到全部人员训练完成到位的时候,已经能够正式开工使用了。瓦窑坊是制作青砖和泥瓦的作坊,劳工们此前大多都做过这方面的活计,所以上手很快。家具坊则是个全新的行当,负责制作各种精美的木式家具,太师椅、圆桌、靠椅、躺椅、木制大床和小凳等家具,这是五原县今后的主要经济来源。铁匠坊则是打造兵器和农具的专营作坊,对五原县以后的发展干系重大。建造坊其实就是后世的建筑工人,他们经过具体详细地教导学习之后就开始动手修缮民宅,从县衙的周围开始一家一家地修缮或重建,加宽街道并铺成了石板路。

    在建造坊重修民宅的时候,李羿将一千多名正在训练的新兵甲士也派到建造坊帮忙,兵士们上午操练半天,下午则加入建房大队伍之中充作劳力帮手。

    与此同时,李羿的开垦耕田赐住宅之法也成效显著。在冬雪消融后的一个多月里,先后有一千多户百姓到县衙登记报录了各自开荒出来的耕地数目,经过实地查证后他们都领到了粮食种子和分给他们的住宅地址,只等房屋建造好了之后便可入住。据统计,自政令颁布后的两个月里全县共有一千四百余户约一万余人参与开荒造田,开垦出的耕地约为七万亩,加上五原县城原有的耕地后全县耕地合计约有近四十万亩。

    并州多山且干旱,所有的耕地均为旱地,适合种植小麦和豆类作物,同时也适宜养殖家禽和牲畜。李羿对这些都有详尽的计划,只是目前只能尽己所能地先把耕地种上粮食作物,其它的只能逐步慢慢地发展完善。

    第三十一章 剿匪练兵

    五原县城占地甚广,但是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内的空间也随之缩小。因此,当建造坊准备修缮城墙时李羿发话了,城墙不修了,改为在五原县四周通往外界的险要之处修建关隘。

    五原县城地处相对平坦的空旷之地,但是它的四周却是群山环绕,所以与其在平地上建城墙不如直接在山谷栈道之间修筑关隘。这就是李羿针对五原县的地理位置所作出的长远发展设想。一旦关隘全部建成,那么五原城的面积将扩大近十倍,所能容纳的人口也会增长七到十倍,即可容纳人口达到四十万人以上,到那时这里将变成一个放眼天下亦是数得着的大城。虽然前景十分美好,但是要实施起来却是不易。凭着眼下城里不足五万人的微薄之力,短时间内是建不了四处险关的,年之后关隘或许可成,不过那时五原县还存不存在还尚未可知。

    李羿欲建关隘自然是有周全的计划,他准备现在只修东北和西面这两处隘口,两处关隘地势较为险峻,修建起来也容易,三月之内必能竣工。想到便要做到,这是李羿的做事习惯。为了修建关隘他亲自带队入山勘察地形,几经甄选之后,方才选址动工建关。此后,他便一直和建造坊的众人一起修建雄关,身体力行而不惜劳苦。在这期间他的地道机关之术得到了施展验证的机会,两处关隘均被他做了一些隐秘的布置,使得这门技能没有荒废掉。

    历时两个月,两处险关终究落成了。两关各高三丈、长两百余米,女墙、箭楼、垛口等一应俱全,关隘全部由大石铸成,坚固无比且持久耐用。李羿为两处关隘取名为苍狼关和黑虎关,苍狼关在西面以抵御匈奴,黑虎关居东可当鲜卑。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枯木逢春,生机盎然。

    五原城内,上万人齐动手,抬石扛木、盖房铺路,众人同甘苦;军校场中,三千甲士威武,骏马长枪、尘土飞扬,骑射战阵,精兵已渐成。李羿自就任县长以来,花出去的钱粮颇多,现在一切都初见成果了,所以他准备把将这些兵士放出去进行实战练兵。

    在两处关隘竣工之后,李羿召集吕布、白哲等人商议剿灭本县及边境四周的盗贼事宜。他将自己的清剿盗贼和响马的想法说出来之后,本想让大家都说说各自的想法,可惜他错了。众人一听有仗打都兴奋不已,齐声应诺后便等着他直接下命令了。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忠勇悍将们,李羿一时间既感动又深感无奈,他发觉自己在吕布等人面前展露的锋芒太过了,以至于完全掩盖了他们这些人自身的才能,所以才有了这般唯命是从的情景。同时他发现自己需要找些擅长政务和谋略的文士回来了,否则以后他会活活累死的。

    麾下众人惟命是从的举动让李羿颇感无可奈何。事已至此,当即他便直接下令;命曹性带领三百弓弩手和两百步兵驻守苍狼关,并收剿四周流窜之匪患;令马征带三百步兵驻守黑虎关,严守关隘,对所有逃难之人许进不许出;县尉吕布与王泰二人带领一千骑兵出苍狼关向北扫荡,县丞白哲与蒙纲二人一路带领近卫军与八百骑兵出苍狼关向西行进;而李羿自己则留守在五原县城并巡防南下太原的两处关口。此次剿匪的主要目的是练兵和收编盗贼与响马,同时收缴财物及牲畜,若遇到异族亦可伺机诛杀并掠劫其财物,出剿时间定为一个半月。

    五原县周边的山林险峻之处盗贼众多,响马匪类亦是不少,他们百十人一群亦或数百近千人为一伙因为受不了饥饿贫困而啸聚山林为祸四方;盗贼们打不过横行的匈奴骑兵,但是他们面对过境的商家和乡邻百姓们却是凶残无比。

    攘外必先安内。李羿为了实现将异族挡在县境之外的承诺,在春意正浓之时便点将出兵征剿四方匪患,其目的就是想在仲夏到来之前将五原县周边的所有匪患全部收剿殆尽。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一是通过剿匪实战来操练精兵,有了精兵后才能将匈奴骑兵挡在辖境之外;二是收缴财物,此前他一直是大把地挥霍钱粮,长久下去终会入不敷出,继而面临钱粮短缺的危机,是以必须要有所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