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裂日 > 裂日第60部分阅读

裂日第60部分阅读

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推进,老百姓看到了实惠好处,不断有当地人参与到政府的管理机构中,人心也渐渐稳定下来。

    就在德国为侵略苏联做最后的准备的时候,大汉帝国的北方军区也开始动员起来,部队的调动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大量的坦克、火炮和飞机调到了北部边疆,一点都不加以掩饰。自从方云执政以来,执行的政策历来都是反苏的。他从骨子里对苏联就有着深刻的反感,这和希特勒倒是有点相似,这些反感都体现到了他所执行的政策上,与苏联广泛接触的北部边疆,历来都是重兵陈列,就像一头红了眼的恶狼。

    国防部长黄维元帅对方云的这种做法有点不理解,这不是明白地告诉苏联人我要来打你了。方云笑着说了一句:“真亦是假,假亦是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至于苏联人是怎么想的,从来不是我考虑的事情。”

    美国和英国的情报加上大汉帝国自己的情报收集,再结合柏林方面的情报,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德国对苏联的战争已经是一触即发,而方云选择这个时候往北部边疆增兵,对苏军进行牵制,用心及其险恶。套用一个老词,那就是:够黑!

    希特勒的军队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时候,苏联和大汉帝国在远东地区就因为边界和领土问题摩擦不断,为换取战备时间,苏联政府忍痛承认当年从大汉帝国侵占的海参崴是不合理的,并予以交还。

    在大汉帝国进攻日本的时候,苏联人矛盾的心态暴露无遗,即希望大汉人狠狠地教训日本人,又希望大汉人在攻打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中遭到重大损失。日本人也可以说是苏联人的世仇之一,仅次于头号敌人英国人。

    在外交上,苏联人自相矛盾的做法引起了大汉帝国政府的反感。它先是站在日本人的立场,希望大汉帝国政府能够慎重考虑满洲政府问题;随后在大汉帝国胜局已定的情况下,对大汉帝国驻莫斯科的大使说:“苏联政府谅解大汉帝国被迫采取的措施。我们祝愿大汉帝国在它采取的措施中取得完全成功。”

    在去年的南海事件中,苏联人甚至派出舰队进入日本海,以参加对大汉帝国的军事威胁,期望依靠英国人和法国人,让大汉人在外交上受到羞辱。结果是大出苏联人意料,大汉人的舰队不但在南沙群岛狠狠地教训了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联合舰队,而且还打着民主的旗号,出动军队横扫了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在亚洲的殖民地。

    有感于大汉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不得不再次显示起矛盾的外交策略,他说:“苏联政府对大汉帝国军队的光辉胜利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对大汉帝国在推行民主思想、消灭殖民主义方面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并称“现在有必要结束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远东地区之间散布大汉帝国和苏联之间不和与不信任而进行的一切阴谋。”

    尽管如此,方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苏联人。大汉帝国的军队在其北方军区集结的消息,让斯大林感到忧虑。

    第八卷 第一章

    也仅仅是几个月,大汉帝国政府立即感到了南亚和东南亚资源的富足,橡胶、石油和粮食等等物资以及其低廉的价格涌进大汉帝国,换取大汉帝国在军事、经济上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别的不说,就是帮这些新成立的国家重整军备所带来的收益,就是一个令人不敢想像的天文数字,中华币在这些国家里面,逐渐成为了继英镑和美元之后的坚挺货币。

    嗅觉异常灵敏的大汉帝国商界,不顾这些国家战乱初定,纷纷携带资金涌入南亚和东南亚,寻找商机。这进一步刺激了西南和西部各省的经济繁荣,西云省成为了西部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西云省的发展,还带动了与其相连的西藏、新疆和四川发展。

    随着大汉帝国法制的健全,监督政府部门工作的职能部门也日益完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大汉帝国的新闻自由程度日益提高,随着几起影响颇大的官员腐败贪污案被媒体曝光,新闻媒体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为此,大汉帝国制定了严格的《新闻法案》,对从事新闻媒体报道的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大汉帝国国会通过决议,把汉语作为我国的民族语言写进了宪法,并硬性规定,凡是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任职的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使用汉语口语为工作语言。汉语的口语水平,将是政府部门选拔工作人员的一个必备标准。

    方云的看法就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语都说不好,如何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曾有专家提议,在大汉帝国全国范围内推行英语语系。这个提议遭到了方云的反对,他指出,在大汉帝国国内允许推行的只能是汉语和汉语语系文化,其它语系的文化只能是在附属地位,由帝国人们根据需要有选择自愿学习。

    西元1941年5月,是一个令人烦躁的时期。

    世界局势的变化依然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可是,在这些表面变化的流光溢彩下面,方云他们已经敏锐地看到国际局势隐隐流动着一股潜流,一股隐忍抵抗的潜流,德国法西斯虽然表面风光,处在颠峰,其实已经是衰败的开始。欧洲和亚洲不同,不同的政治文化、人文文化注定了希特勒法西斯统治的不成功,光靠强权统治不知道安抚,注定是不能成功,再加上欧洲国家建立已久,国家、民族观念非常强烈,压制得越厉害反抗就越猛烈。而在亚洲,大部分民族近百年来都被外族所统治、所压迫、所剥削,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很淡薄,有一种潜意识就是被奴化了。

    大汉帝国向处在困境中的英军输送补给,这对盟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件事情也通过某些渠道传到了克里姆林宫,这让斯大林还是减少了一些疑心。历来,克里姆林宫对大汉帝国的提防之心甚过对德国的提防。尽管斯大林一直都怀疑德国人对苏联的野心,但是他还是坚持认为德国人不会在击败英国人之前对苏联发动进攻,他也是千方百计地小心翼翼地执行着对德的外交政策,以避免德国的借机挑衅。

    “一切行动都证明了希特勒的野心——在波兰东部集结德国部队,100多万的纳粹军队驻扎在附近的巴尔干半岛,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占领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斯大林在他的办公室里面苦苦思索着,“希特勒肯定不会同时在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我们应当提防的是大汉帝国,在远东地区和中亚地区边界大汉人动员了不下150万的一线部队。我们应当维持对德国的友谊,我们之间有互不侵犯条例,希特勒在42年之前不会发起进攻。”

    斯大林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宁愿相信自己的政治嗅觉而不相信桌上成堆的秘密报告。苏联的秘密情报人员不断地把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情报送回来,但是斯大林不愿意相信这些。后来,英国首相邱吉尔有点看不过眼了,在5月上旬,他让驻莫斯科的大使馆向斯大林提交了他本人写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了他从一名情报人员那里得悉的德军在波兰南部调动的消息,以及这条消息对苏联的意义。

    然而,斯大林更加相信从大汉帝国高层某位亲爱的同志、红色布尔什维克的坚定拥戴者的消息:大汉帝国总统方云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强调了和苏联一战的必要性,而且只允许在今后讨论如何进攻苏联。这位同志是经得起考验的,在此之前送来的情报都是非常准确的。

    在苏军的高级将领中,还是有人是清醒的。朱可夫说:“斯大林同志,从参谋部的情报分析来看,德国进攻我们的可能性要大过大汉帝国。从军事角度看,大汉帝国在其北部边疆和西部边疆大规模集结部队的行为,更像是一种牵制行为。反而德国军队的集结,更具有进攻性,因此我建议我们的部队应该在我国西部边界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斯大林摇摇头:“朱可夫同志,英国和外国报纸上普遍出现的关于苏德之间战争的谣言是不足采信的,是荒谬的,是反苏反德力量德笨拙德宣传伎俩。真正的威胁来自大汉帝国,这是一个卑鄙、无耻、下流、恶毒的国家。他们在国内一直都是奉行反苏的政策的,我们要提防的是他们的部队越过边界,可不能让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在远东地区我们部署了多少部队,战备情况怎么样?”

    “在远东和东部地区我们一共是部署了182个整编师,绝对可以应付任何突发事件。可是斯大林同志,即使是不让西部军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起码也要让西部军区的部队进行战时装备。”朱可夫脱口说道。

    “好吧,朱可夫同志,我同意你的建议。我们在整个西部军区共有多少个师?后备部队又是多少?”

    “在西部军区我们有152个师,但是都不是满员师,人数只有几千人。德国人目前调来了102——107个师,全是整编师,平均每个师14000——16000人,所以我再次请求您,斯大林同志,请同意让西部军区进行一级战备动员。”朱可夫忧心忡忡地说。

    斯大林有点生气地看了朱可夫一眼,用生硬的语气说:“同志们,假使我们被秘密情报牵着鼻子走,就容易成了别人的工具。而他们正盼望这样,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上当。”

    这位克里姆林宫的独裁者一言九鼎,一干官员各怀心事,表情复杂。朱可夫想要再说点什么,被铁木辛哥元帅在他身后拉了拉他的衣角,也就不再说话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希特勒在波森的地下作战室给他的元帅将军们详细解说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巴巴罗萨原指的是德国皇帝菲特烈大帝,他曾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五次入侵意大利。

    “……这次作战,德国将出动196个师,5000架飞机,4000辆坦克,编成三大突击集群,在北、中、南三个战略方向上展开进攻。我们的盟国芬兰、罗马尼亚,将为我军实施侧翼辅助突击提供方便,芬兰军队将和德国军队一同向列宁格勒和拉多加湖地区挺进,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线,占领苏联在北冰洋的不冻港。罗马尼亚也将派友军攻击敖德萨,并沿黑海前进。我们将在巴伦支海到黑海总长2000公里的战线上,投入共计726万军队对苏联实施毁灭性打击!”

    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德尔上将结束了作战计划的讲解,被委以重任的三大陆军元帅勒布、博克和龙斯泰德各自打量着沙盘,纷纷陷入了沉思。

    希特勒看了他手下的将领一眼,说:“我的将军们,这就是对苏作战计划的要点。我们将要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征服世界。我们直至到进攻前一刻,仍然要一如既往地遵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说完,希特勒忽然狂笑起来,亚洲东方的盟友确实做得不错,把苏军大部分精锐的兵力拖在了苏联远东地区。

    “不到进攻开始,我们的友谊不会消失,我们要尽可能地制造假相迷惑莫斯科,等他们明白过来之时,恐怕也就是沦为我们的阶下囚的时候!”

    美国决定参战,首选目标就是非洲,以援助在那里已经是筋疲力尽的英军。参战的提案被提交给国会,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但是获得通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与此同时,美国的陆军已经开始接到命令,进行了部分动员。而海军,已经开始着手抽调舰只组成远征舰队。

    对于大汉帝国在其北部地区名目张扬的调动部队,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担心。和方云打过交道的罗斯福是深深理解这位大汉帝国的统治者是经常不会按理出牌的,什么事情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欧文斯将军指出,大汉帝国这样的军事调动是令人疑惑不解的,但从效果上看,具备了打击苏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牵制了苏军的主力部队,间接地帮助了德军,非常不利于盟国。

    因为他们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希望德国去进攻苏联,以缓解盟国在欧洲其它地方的压力。在这种思想下,苏联坚持得越久,对盟国就越有利。

    可是,也有人指出,苏军在南部边界集结了约185个整编师的兵力,军队数目远远超过大汉帝国在北部边疆的军队数目,大汉帝国往其北部边疆调遣部队是非常正常的。

    西元1941年6月上旬,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带领一个军事代表团来到了北京。在京其间,艾森豪威尔将军和黄维元帅就大汉帝国北部边疆的军事调动交换了看法。黄维对美国人解释说这是正常的军事调动,大汉帝国在北部边疆历来都是重兵防御的,就是为了防备某些人分裂国家的企图。再者,苏联人在南部边界集结了约有280万(182个师)的部队,5000门火炮、2200架飞机和1800辆坦克,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大汉帝国不得不在北部边疆集结部队,而且部队的总数也只是苏军的一半,150万人。所以单方面谴责大汉帝国制造紧张气氛是不恰当的。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大汉帝国还将向北部边疆调遣军队,而且所有的调动都是公开的,也说明了我们并不是挑起边界紧张气氛的主角。

    黄维元帅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会晤的谈话被登在了媒体上面。面对着这样的事实,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对大汉帝国获得苏军精准情报感到吃惊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大汉帝国这样的军事调动是必要的,没有人会忽视自己国家边境一侧集结的近300万军队。他也只有呼吁这两个相邻的大国保持克制。

    黄维元帅对美国客人说,大汉帝国的眼下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大汉帝国军方的倒戈一击,让斯大林非常郁闷,明明是大汉帝国先在边界挑起的紧张气氛,怎么到头来变成了自己的不对?大汉帝国高层对苏联的态度就是必有一仗要打,这总不能公开说明吧。

    斯大林指示莫洛托夫对这种说法予以了驳斥,指出造成这种对峙局面是大汉帝国历来奉行敌视苏联政策的恶果。

    大汉帝国常务副外长周卫国立即发表讲话进行反击,声称苏联不顾事实,无理取闹,在大汉帝国边疆布置重兵,居心叵测。

    就在两国大打外交口水仗的时候,希特勒同德国武装部队的最高官员们就“巴巴罗萨”计划举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希特勒定下了具体的进攻时间。

    6月17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一次政治局常委会议。在会议上,他做出了继续加强远东地区防御力量的决定,并要求所有的军事装备物资优先供应远东军区军队。

    在获知这一决定后,朱可夫拉着莫洛托夫来见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我们有确切的情报表明,德国将在西部进攻我们。在西部边境,德国飞机越过边境侦察的次数越来越多,有增无减。德国使馆人员及其家属这几天也开始大批撤离莫斯科等等,所有这些情报都表明,德国人的进攻迫在眉睫。”朱可夫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道。

    “远东地区的情况怎么样?”

    “一切正常,大汉帝国的飞机很少越过边界,在莫斯科的使馆工作一切正常。”

    斯大林有点犹豫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将军说的都是事实。他对莫洛托夫说:“莫洛托夫同志,我们不能无动于衷。你今晚约见德国大使,看他如何解释德国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大批离开莫斯科的。”听完斯大林的说话,朱可夫和莫洛托夫两人松了一口气。

    “朱可夫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在西部战区对30%的部队进行动员。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形势,眼下我们只能做到这么多了。”

    “一切都按照您的指示来办,斯大林同志。”朱可夫马上回答道。

    当天晚上9点,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接见了德国大使。

    “我请大使来,是想通过您提醒贵国政府,最近一个时期,德国飞机侵犯我国边境的行动有增无减。”莫洛托夫开门见山地说,“我国政府希望德国政府就此行为做出解释。”

    德国大使声明他同样不清楚。

    “至于德国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大批撤离莫斯科……”

    “这个请您放心,使馆人员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