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铁骑征西 > 铁骑征西第5部分阅读

铁骑征西第5部分阅读

    门),同时向城进书信一封,宣布不杀害法官、律师、司教和阿里家族人。哈里发遣其子及内政官欲见旭烈兀遭到拒绝。二月十日,哈里发只得出城投降。三天后,蒙古军进入报达城,没收了哈里发500年所积蓄的金银财宝,斩杀了哈里发及其家族。旭烈兀任命阿里把阿图儿为报达城长官,原国相阿勒迦密仍守其职,达篾干人法合鲁丁为内政长官,尼赞木丁为大断事官,亦勒哈那颜、哈剌布花率3万骑兵镇守城内(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

    报达的陷落使叙利亚举国震惊。叙利亚算端(国君)纳昔儿派其王子与国相到旭烈兀行营请求臣服。旭烈兀将使者遣回,要纳昔儿纳土归降。蒙古军继续西进。1259年九月,旭烈兀兵分三路,进军叙利亚,先后攻占美索不达米亚北部诸城,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向阿勒波。1260年一月,旭烈兀率军架炮攻克了阿勒波城。接着叙利亚其余城市相继不战而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守将也向旭烈兀献城。四月,蒙古军占领了大马士革。纳昔儿弃城逃奔埃及(一说被蒙古军俘获)。战争尚未结束,即传来了蒙哥汗的死讯,旭烈兀决定班师回朝,令切地布花率2万兵卒,继续攻略巴勒斯坦和埃及诸地。1260年,切地布花遣使劝告埃及国王(算端)忽都思投降。忽都思原为突厥人在埃及建立的马木鲁克朝的丞相,国王马合谋死后,忽都思继承王位。他收容了从叙利亚逃亡到埃及的札兰丁臣僚及部队,在他们的支持下准备与蒙古军决一死战。他们不仅杀死了切地布花的使者,并率兵出征。切地布花便亲自率军迎击,两军战于利利地区(阿音札鲁德)。蒙古军队遭到埃及军团的伏击,切地布花战死,蒙古军几乎全军覆没。埃及军乘胜进击,占领了叙利亚地区。切地布花的妻室儿女和亲族全被俘获,各地区的蒙古官员被杀,留在叙利亚的一般蒙古居民退到鲁木地区(几十年之后,伊利汗国最负盛名的合赞汗痛快地回敬了埃及和叙利亚)。

    旭烈兀回到波斯后,得知忽必烈已即大汗位(忽必烈在汉地以非正统手段夺得了汗位),且与幼弟阿里布哥发生了汗位之争(大部分蒙古王储选举阿里布哥为大汗),就决定留居波斯,不再东返蒙古本土。忽必烈将阿姆河以西直到波斯的国土封给他为领地。旭烈兀于是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了伊利汗国(也叫伊儿汗国)。伊利汗国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至小亚西亚,南抵波斯湾,北到高加索及金帐汗国(钦察汗国),都城为桃里寺(今大不里土),以蔑剌哈(今马腊格)为陪都。伊利汗国名义上和中央有藩属关系,但实际上拥有独立地位,并随着蒙古帝国的分散而进一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帝国的辉煌与失败:艾因贾鲁之战蒙古铁骑首尝败绩!!!!!!!

    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忽都思率领十二万大军从开罗出发,前往叙利亚去同蒙古军队决战。这几年来蒙古的西征大军在旭烈兀的统帅下,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波斯和两河流域。两年前巴格达陷落,阿巴斯哈里发帝国的末代君主、伊斯兰世界的精神领袖穆斯塔西姆被蒙古大军生擒处死,阿巴斯帝国灭亡;仅仅七个月前,阿拉伯人在亚洲最后的重镇大马士革陷落,至此埃及马木留克政权成为伊斯兰世界硕果仅存的一支武装力量。忽都思知道整个伊斯兰世界现在正站在悬崖边上,而力挽狂澜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生死存亡系于此战,倘若失败,则这个世界上的伊斯兰政权将不复存在。

    此次东征时机选择的相当好,几个月前,蒙古大汗蒙哥在中国死于钓鱼城下,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和阿不里哥为争夺汗位而发动内战,而旭烈兀率领十几万大军东归以助其兄一臂之力,只留下部将怯的不花率领两万军队镇守大马士革。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这正是决战的天赐良机,于是立刻将蒙古使臣斩首示众,然后征发举国之兵,准备前往叙利亚同怯的不花决一死战。出征之前,忽都思派信使去联络十字军在巴勒斯坦的据点,建议抛弃前嫌,合力抗击蒙古入侵。十字军骑士们因为刚刚被怯的不花击败,已经丧失斗志,拒绝了忽都思的提议,但也保证不会阻拦马木留克大军借道巴勒斯坦北上。

    马木留克骑兵全部是重骑兵,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身披锁子甲。马木留克骑兵的盔甲比欧洲骑士的全套行头轻便很多,但防护效果并不差。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马木留克强弓的尺寸比蒙古强弓还要大,『射』程远,穿透力强,不足点是『射』速稍慢。坐骑是世界闻名的阿拉伯纯种马,身高腿长,冲刺速度惊人,耐力也不错。但是,马木留克骑兵基本上是一人一马,因而机动『性』远远不如蒙古骑兵。

    马木留克军队的战术和蒙古军队也差异明显。马木留克军队打仗时通常先采取守势,骑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形,用强弓一波接一波地齐『射』打击进攻的敌军。马木留克骑兵箭术高超,能够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准确『射』中敌人。等到敌人被弓箭齐『射』大量消减,阵形散『乱』以后,马木留克骑兵才发起攻击。这时马木留克骑兵会以严整的队形冲向敌阵,接近敌人时先施放一拨弓箭,然后冲入敌阵,以长矛或马刀与敌人格斗。马木留克骑兵的刀法相当出『色』,而享誉世界的大马士革弯刀更让马木留克骑兵如虎添翼,在近距离格斗中势不可当。

    决战的地点在艾因贾鲁附近有一个大约六公里宽的山谷。虽然忽都思手下的马木留克骑兵不足五万,他以伊斯兰圣战的名义召集北非所有穆斯林部队,最后组成一支十二万人的大军。这些应召而来的轻骑兵来自埃及腹地和利比亚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由於消息闭塞,对蒙古人的军威一无所知,因而士气反倒比马木留克军队高昂。忽都思大军借道十字军控制的加沙地区,向叙利亚进发。怯的不花此时的可用之兵包括两个万人队的蒙古骑兵,和一些叙利亚地方部队。亚美尼亚国王海屯此时已经回国,但留下两千铁甲骑兵助阵。这样艾因贾鲁战役中参战的蒙古军队约为二万五千人。

    蒙古军队经过数十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患上了“胜利病” ,其症状就是骄横狂妄,轻敌冒进。蒙古军队的野战能力威名远扬,旭烈兀西征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阿拉伯人被蒙古军威所镇摄,不约而同地选择固守坚城,避免野战,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蒙古军队大大低估了阿拉伯军队,特别是马木留克骑兵的野战能力。怯的不花是旭烈兀麾下的头号悍将,在艾因贾鲁战役开局显得盲目自信。他领军仓促上阵,并率先发动进攻。

    拜巴尔军团的任务就是佯装退却,将蒙古军队引诱进忽都思设下的陷阱。这一万马木留克骑兵稍作抵抗,就向山谷内撤退,而蒙古军队紧追不放,冲进山谷。如果怯的不花细心的话,他应该能发现后撤的马木留克骑兵秩序井然,根本不象是战败的模样。可惜怯的不花和他手下的蒙古将士一样,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毫不起疑地闯进忽都思的包围圈。拜巴尔军团迅速回归本阵,这样马木留克阵营的全貌展现在怯的不花眼前。五万马木留克骑兵排成六公里长的阵线,中间厚两边薄,呈内凹的新月形,目的是充分发挥弓箭的密集火力。忽都思在中央指挥全局,拜巴尔统领右翼。部署在两侧群山里的七万北非轻骑兵这时也冲了出来,形成对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

    发现自己被包围以后,蒙古军队出现了短暂的慌『乱』,仆从的叙利亚部队更是逃离了战场。怯的不花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迅速判断战场上的形势,立刻命令蒙古军队的两个万人队以亚美尼亚铁甲骑兵为先锋,向马木留克阵营薄弱而突出的两翼突击。怯的不花亲率一个万人队,向马木留克阵营的左翼猛扑过来。冲锋的蒙古军队遭到来自前方和侧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齐『射』,损失惨重,蒙古士兵体现出高度的战术纪律,不顾伤亡向前冲击。马木留克阵营两翼的士兵看到蒙古骑兵舍生忘死,迎着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齐『射』冲了过来,有些蒙古兵身中数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胆战心惊。眨眼间蒙古军队就冲到跟前,亚美尼亚铁骑组成的前锋以楔形突进马木留克阵营两翼,而蒙古轻骑兵跟在后面飞快地放箭,重骑兵则拔出马刀左劈右砍。本来就缺乏信心的马木留克骑兵逐渐丧失斗志。拜巴尔统领的右翼还能勉强支撑,而左翼面对怯的不花亲率的蒙古骑兵,受到极大的压力,已经开始溃散。两翼士兵战斗意志的动摇象传染病一样扩散到中央,整个马木留克阵营都开始后退,局势危在旦夕。

    忽都思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大军已经接近崩溃。千钧一发时,忽都思气急败坏地将头盔掼到地下,亲自冲进蒙古军阵中,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大力砍杀,所向披靡,至少有十几个蒙古兵丧生在他的刀下。忽都思孤注一掷的英雄行为唤起了马木留克骑兵的勇气,他们只犹豫了片刻,就狂呼着冲了上去,用弯刀同蒙古骑兵进行激烈搏斗。事实证明,马木留克军队先前的败退纯粹是怯战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们恢复了自信心,立刻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古轻骑兵实在不擅长于近距离格斗,和马木留克骑兵较量刀法时占不到任何便宜。

    这一场混战从清晨打到下午,马木留克大军的人数优势渐渐发挥了作用,蒙古军队伤亡渐增,开始现出败象。怯的不花的随从劝他撤退,但他妄图扭转战局。怯的不花亲率自己的卫队发动反冲锋,结果身中数箭而亡。失去主帅的蒙古军队军心涣散,开始夺路而逃。马木留克骑兵追出十二公里,在一个叫贝珊的地方将蒙古残军团团围住。蒙古士兵全部下马,用盾牌组成环行防线,以强弓精准地『射』击敌人,给马木留克军队造成相当大的伤亡。蒙古士兵弓箭用尽以后,被马木留克骑兵冲破了盾牌防线,全部力战而死。

    怯的不花大军覆灭的消息传到大马士革,留守的蒙古将士马上逃之夭夭。没过几天忽都思就率领大军胜利开进大马士革。城里的穆斯林立刻反攻倒算,大肆扑杀基督徒和犹太人,搞得大马士革一片腥风血雨。可怜伊斯兰世界的救星忽都思还没能享受几天胜利果实,就被他的得力干将拜巴尔暗杀,这样拜巴尔就成为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新苏丹。

    ;

    书友必看(蒙古人的好与坏)

    本书从5号开始上传,在下有幸看到了许多书友提出来的中恳意见。

    就各位对蒙古人是好是坏而言,相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下将这段历史为背景来写这本书,其实目的只是对一种超级帝国军事力量的掌握和运用。

    一种力量的本身,无所谓善与恶,是与非。关键在于掌握它的人如何运用。

    请大家拭目以待本书的发展吧,在下不会让各位书友太过失望的。。。

    斩天敬上。

    同时,也请喜欢铁骑的书友,多多投票支持!!!!!!!;

    二十一章——止杀

    修改中

    外蒙古是如何从中国离家出走的

    沙俄在强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的同时,处心积虑地谋求霸占我蒙古地区,以实现其“黄俄罗斯”迷梦,其先后制定了“米勒尔计划”、“穆拉维耶夫计划”、“巴达马耶夫计划”,狂妄地提出要占领从西伯利亚到长城脚下的大片中国领土,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了一系列的卑劣手法,但1870年以前的中俄条约中,尽管严重损害中国主权,也没改变蒙古属于中国这一铁的事实。但沙-苏俄仍野心不死! 外蒙是如何从祖国的怀抱中分离出去,要重清初讲起。

    888 清初把蒙古分为三部分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其中漠南蒙古称为内蒙古,漠西和漠北蒙古为外蒙古,外蒙古有较大的自主权。为防止外蒙的割据,清庭在库伦(乌兰巴托)设置大臣,定期举行军事演习,保障疆域的稳定。

    8888清初,沙俄就不断侵扰蒙古地区,康熙年间,居于天山以北的蒙古一部勾结沙俄叛乱,在康熙的亲征下,1697年平叛。但沙俄仍在边境制造事端。1727年中俄签定的《恰克图界约》肯定了蒙古属于中国,但沙俄的势力也越过了西伯利亚,伸展到贝加尔湖一带,为后来的外蒙独立留下了隐患。

    888 清朝开始只想“分而治之”,并未想到今后会分裂出一个蒙古国。

    888 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沙俄认为分裂蒙古的时机已到,开始培植亲俄势力,并大批发放武器,准备制造外蒙独立。年底,在沙俄总领事的指挥下,驱逐中国官员,宣布独立,一年后签定《俄蒙协定》《商务专约》,这两个条约确立了沙俄实际统治了蒙古。消息传出,举国大哗,从政府到民间群情激愤,内蒙也发表了严正申明,不承认库伦伪政府的一切条约。 1913年,袁世凯卖国最高峰时期,沙俄利用袁政府的内外交困,与袁订立《中俄声明文件》,确认中国是蒙古的宗主国,改“独立”为“自治”。但中国政府不能驻军、移民外蒙,而沙俄可以,蒙古事务需两国协定解决。该条约使中国徒有宗主虚名,而仍由沙俄控制外蒙。1915年再订《中俄蒙协约》,确认1913年的文件,沙俄对此十分满意。

    888 1917年,俄国革命,“自治”的外蒙失去靠山,外蒙重回祖国的怀抱。1918年中国政府以防止苏维埃主义扩散和西伯利亚局势动荡为由,驻军库伦。1919年,驻军与外蒙上层达成《改善蒙古未来地位的64条》文件,要求取消自治,未获外蒙“议会”通过,11月中国政府强行通过政令,取消自治和废除1915年前的条约,并在库伦设置行政公署。然而俄国革命的胜利影响到外蒙,外蒙的共产运动、民族分离先驱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积极寻求共产国际帮助,谋求建立独立的蒙古国。列宁见过他俩后,在中国问题上出尔反尔,转而支持外蒙的分离运动。 1920年由苏和乔领导的蒙古共产党成立,积极从事分裂运动,首要任务就是肃清外蒙境内的“敌人”,即驻蒙官员、驻军、外蒙支持统一的人仕。1921年3月成立蒙古人民军和蒙古临时政府,6月苏俄派驻红军,7月人民军与苏俄红军开入库伦城,考虑到外蒙当时的特殊情况,坚定的“苏维埃分子”苏黑巴托尔与乔巴山主持成立了君主立宪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由王族势力的博克多格根任国君。为维持分裂政府,苏、乔要求苏俄势力庇护,同意苏俄驻军并协助围剿白俄匪军与敌对力量。1922年俄蒙签定一份协约,苏俄率先承认外蒙“独立”。1923年,苏黑巴托尔去世,1924年6月,乔巴山推出“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利属于大呼拉尔,不设总统,平时由政府处理国务。11月第一届大呼拉尔会议在库伦召开,确立亲苏俄为不可更改的国策,允许苏俄驻军,制定仿苏“宪法”,以1911年作独立纪元,改库伦为乌兰巴托(红色勇士城)。

    7777北京政府及民间人士感到不能容忍,希望出兵或借助英、美、日出面干涉,以曹琨和吴佩孚为首的北洋政府对事件十分恼火,但鉴于国力不张,形势不利,只发表了措辞严厉但无实效的政府声明,对外蒙独立不予承认。 外蒙地区的非法独立,遭到中国人民和政府的一致抗议和反感,鉴于此,苏俄政府玩弄两面派手法,一方面派重兵保护“独立”,并与外蒙签定互助协定,大规模驻军外蒙,另一方面,1924年签定的《中苏协定》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

    77771927年,蒋介石主持中央政府时,苏俄要求中国承认外蒙的独立,蒋介石回电严词拒绝,并责令外蒙执政者放弃“独立”,回归中国。1928年,苏俄以平叛为由进军外蒙,局势动荡中蒙古统一人士要求民国政府出兵外蒙,中苏军队在外蒙东部边界发生小规模战斗。苏军不愿搞大事端,宣布撤出外蒙,中国军队也没再进入外蒙。此后,蒋政府忙于在南方剿匪,之后的中日战争,使南京政府无力于外蒙事务。亲苏的乔巴山趁机又得到发展,加上日本也制造满蒙独立事端,外蒙甚至与伪满洲国签订“边界”协定,从事分裂国家的勾当。尽管如此,蒋介石忧心忡忡,但三令五申强调“外蒙事务为中国内政”。

    88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