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82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82部分阅读

样也落不到好了,谁让他们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呢。

    时朗可以说是瘫着身子被带出饭店的,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到那些期望之中来救他的人,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已经生命终结。

    等时朗被带走之后,楚琛叹了一口气,这种人还是惩治的太晚了,以致于不少女孩子毁在了他的手中。(未完待续。。)最快阅读小说大主宰,尽在百~万\小!说啦文学网,欢迎登陆< href=”knshul” trt=”_blnk”>knshul阅读全文!

    第三百零六章 同治彩

    四天后,楚琛总算接到了那位“骨特白”的电话,约楚琛去他的古玩店商量一下鉴宝节目的事情。

    这几天楚琛因为那时朗的事情,心情有些不好,正好趁此机会出去散散心,于是和母亲打了声招呼,就往京城古玩城出发了。

    要说那时朗真是罪孽深重,这几天调查下来,发现那几位因他而染上了毒瘾的女生,其中已经有两位不堪毒瘾的困扰,而自杀了,而其他人中只有两位戒了毒瘾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之中,剩下几个则还是继续沉迷在毒品中不可自拔。

    至于那些被胁迫拍下照片的女生,则多少有些心理问题,甚至有些更是破罐子破摔,干脆就走上了歧路。

    这样的情况,让楚琛不胜唏嘘的同时,对罪魁祸首时朗更是无比的厌恶,这种十恶不赦之徒,还是让他早点下地狱去忏悔他的罪行吧。

    当然,庇护如此罪恶多端之人的时启山,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人,表面上看上去这人作风不错,不过私底下不但包养了好几位情妇之外,更是贪污受贿了数千万,还有其它以权谋私的事情,也没少干,当然,他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比他的儿子好多少。……

    楚琛走进“骨特白”的古玩店,看到一位三十多岁长的有些胖乎乎的男子,手中拿着一只粉彩高足盘,在那仔细的打量着,另外,桌子上还放着一只相同的高足盘。而他的对面,则坐着一位中年男子,正神色显得有些焦急的看着对方。

    看两人的模样。楚琛猜想那位胖乎乎的男子,应该就是那位网名叫作“骨特白”的冯正坚了。

    男子不动声色的把手中的高足盘重新放回桌子上。正打算拿起另外一只高足盘时,正好看到对面的楚琛。于是客气的问了一句:“这位先生,不知道您需要点什么?”

    楚琛微微一笑,问道:“请问,您就是骨特白吧,我是之前跟您约好的坚宝人生。”

    之前,冯正坚就感觉楚琛应该很年轻,没想到本人根本就年轻的过分,看上去应该才二十岁左右,这么年轻。要说会是一位鉴定古玩的专家,那实在让他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虽然如此,冯正坚还是很有礼貌的和楚琛打了声招呼,并给他泡了杯茶。

    “老板,不知道我这东西对不对啊?”中年男子有些着急的问道。

    “这位先生,另外一个我还没看呢,麻烦您再稍等一会。”冯正坚客气的说道。

    “老板,这对高足盘之前可是请知名专家鉴定过的,而且还有证书。”说着。中年男子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鉴定证书,递给冯正坚,说道:“您看看,这绝对是真品。要不是我家里急用钱,我都不会想到卖的。”

    冯正坚把证书打量了一眼,说道:“这位先生。实在是抱歉啊,我们这一行。就算是故宫出具的证书,该看的还是要看。如果您实在等不急,那还是到别家店看看吧。”

    “这……”中年男子闻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而后挥了挥手道:“看吧!看吧!不过快点啊!”

    冯正坚摇了摇头,准备拿起另外一只高足盘时,对楚琛说道:“楚先生,麻烦您也给看下,行不行?”

    中年男子对此明显有意见,不过他想到东西最终还是要卖给对方的,于是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行!那我也看看。”眼前这对高足盘,楚琛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因此,他对冯正坚的提议并没有矫情。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眼前的粉彩高足盘,确实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只不过是清末同治年间民窑生产的大路货色,“同治彩”高足盘而已。

    同治年间,虽然我国的制瓷业有了短暂的好转,但是清王朝制瓷业的黄金时代是一去不返了。粉彩是同冶时期彩瓷中最常见的瓷器品种,以黄地粉彩为多。官窑器中出现了用料彩堆绘的品种。民窑瓷中多见一种厚重的粉彩绘图纹,古玩行里称之为“同治彩”,一般釉色浓重,独具特色。

    而眼前的高足盘,就是典型的“同治彩”,虽然比一般的“同治彩”要精美一些,不过看上去民窑的特征还是相当的明显,胎体稍显厚重,色彩过冷,稍稍缺乏层次感,显得有些线条不清,呆板生硬。

    这种民窑的高足盘,存世量还是很多的,像这样品相好的,也不过一千块钱左右而已,就这一对,也不过两千。

    有朋友或许要问,在古玩里,不是成对的贵吗?一般来说,成对确实要贵一点,但也要分什么东西,就这种存世多、艺术品位一般的大路货瓷器,肯定是入不了藏家精品lwen2lwen2收藏之列的,所以就算是成对,也贵不了多少。

    况且,这种高足盘其实是当时普通人家用来装水果的,一般一套有八件,这两件的价值,各位可想而知了。

    当楚琛放下手中的高足盘的时候,旁边的冯正坚同样也把手中的高足盘放了下来,并笑着对楚琛做了个请势,楚琛微笑着点点头,而后拿起另外一只高足盘,仔细打量起来。

    “老板,我这东西对吧?”中年男子马上问了一句。

    “东西是对的。”

    看到冯正坚点头确认,中年男子松了一口气,而后问道:“那您这收吧?”

    “价钱合适的话,我就收。”这种大路货其实小摊上很多,在店里并不是太好卖,冯正坚原本是不太想收的,不过毕竟人家找到门上来了,收一下到也无妨。

    “老板,价钱我肯定包您满意。”中年男子高兴的说道:“这对高足盘,是我半年前请专家鉴定的,他的估价是十万块,我知道最近古玩的行情涨了很多,不过我还是以十万的估价卖给您,您觉得怎么样?”

    听了中年男子的报价,楚琛和冯正坚不禁是面面相觑,这人不是脑子坏掉了吧,这种大路货的瓷器,居然开价十万,也只有傻子才会买!

    看到两人的表情,中年男子疑惑的说道:“怎么,老板您觉得这个价格太贵了?我可请的是孙红育老师帮忙鉴定并且估的价格,而且都已经过了半年了,如果按正常的行情来说,涨个百分之五都很轻松,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冯正坚摇了摇头道:“这位先生,我先问一句,您知不知道您的这对东西是什么?”

    “同治年间官窑的粉彩花鸟纹高足盘啊,怎么了?”

    “官窑?”冯正坚失笑道:“您是拿错了吧,这对东西怎么可能是官窑的?”

    “怎么可能拿错!”中年男子闻言顿时就急了,拿起高足盘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没有拿错,就对高足盘就是我让孙红育老师鉴定的那对。”

    冯正坚摇头道:“那真是抱歉了,我认为这对东西就是同治民窑的产品,如果您觉得是官窑的,那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不可能的!”中年男子斩钉截铁的说道:“怎么可能是民窑的呢,要不您再看一看?”

    “不用了,民窑和官窑我还是分的出来的。”冯正坚拒绝道。

    中年男子满脸不信的说道:“怎么可能啊!这可是孙红育老师鉴定的啊!他可是上过电视的专家,怎么可能出错呢?你们不会是看错了吧?”

    冯正坚听到这话,就有些不乐意了,如果是其它东西客人说看错了,到也无所谓,但说他连这种大路货色都看不准,那不是说他连初学者都不如吗?不过他想了想,觉得实在没必要和这种人置气,于是说道:

    “这位先生,既然您认为这是官窑的东西,那您就按您认为的,到别的店去出售吧,小店实在收不了您这样的“官窑”器。”

    “民窑的就民窑的吧,民窑的总也有个价吧?”

    其实中年男子之前已经去过很多家古玩店了,无不例外的都说这件东西是民窑的东西,不过他实在不能相信这样的结果,最后就来到了冯正坚这边,而结果让他非常的沮丧,无奈之下,他也只能认命了。

    “两千!”冯正坚伸出两根手指道。

    “两千!”中年男子惊叫道:“我买到手都要两万五的,你居然出两千!你们的良心都给狗吃啦!混蛋!”说着,他就非常气愤的拿起那对高足杯,准备往外走去。

    “你这人脑子有问题吧!就你这样的高足盘,两万五也只有傻子才会买!”

    说实话,两千块已经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了,冯正坚见他好像有急事,所以才没有先开个低价,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居然换来了对方的辱骂,这如何不让他感到生气。

    “呸!你个死j商,有本事你能两万五买一对这样的高足盘来给我看看!”中年男子回过头骂了一句。

    冯正坚冷笑道:“好啊!别说一对了,这种相同品质的,我成套八件给你,同样只要两万五,咱们可以签协议,假一赔十!”(未完待续。。)最快阅读小说大主宰,尽在百~万\小!说啦文学网,欢迎登陆< href=”knshul” trt=”_blnk”>knshul阅读全文!

    第三百零七章 土锈和土沁

    像中年男子那样的“同治彩”高足盘,就算是成套八件,最高价格也不过一万左右,冯正坚还巴不得中年男子答应他的提议呢。

    中年男子只是当局者迷,并不是真的笨,看到冯正坚这么说,他就算再傻也知道这对盘子的价值,并不会比刚才那个价格高多少了,而这样的结果是他根本无法接受的。

    要知道这对盘子,可是前几年他花光了积蓄,再借了一些钱才买到手的,而且当时家人全都不赞成他买,最后是他偷偷摸摸买下来的,现在的结果无疑是给了他当头一棒,这让他如何对的起家人,又如何面对家里那几双渴望期盼的眼睛?

    想到这里,中年男子大叫一声:“你们都是j商,都是骗子!”说着,他转身就往外跑了出去。

    见此,楚琛和冯正坚对视了一眼,随即摇头叹一口气。

    冯正坚叹道:“现在的某些专家啊,真是不靠谱!”

    楚琛也吁叹道:“没办法,现在有些人就是钻到钱眼里了,这种当“托”的专家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甚至连文物鉴定常识都不顾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误导相信他们的藏友,实在太可恶了!”

    “哎!是啊!”冯正坚摇了摇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

    “行,还要请冯老板指教一下啊!”楚琛笑道。

    冯正坚连忙摆手笑道:“指教不敢当,咱们相互学习。”

    “那冯老板。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呢?”

    “这样吧!”冯正坚想了想说道:“我去拿件东西来,咱们先看看东西再说。”

    古玩这一行,理论再好。也比不得实践来的重要,如果只会按书上讲的标准答案,去比对纹饰、器型、发色等等之类的内容,以现在的科技发展和造假水平的不断提高,恐怕理论专家也会被搞昏头。

    因此,冯正坚想先想看看楚琛的眼力再说,眼力好。再问些理论上的问题,如果理论也通过了,那就行了。

    没一会。冯正坚拿着一个锦盒从里面走了出来,放到桌子上,打开后,笑道:“楚先生。还请麻烦您先看一下。这件东西如何?”

    “咦!”

    盒子里面放着的是一只小碗,楚琛定睛一看,轻咦了一声,道:“这是耀州窑的作品吧?”

    冯正坚笑道:“楚先生好眼力,这确实是一件耀州窑的青釉刻花花卉纹碗,还请您鉴定一下它的制作年代。……”

    得到冯正坚的授意之后,楚琛拿起盒子里的小碗,仔细打量起来。

    耀州窑也是宋代名窑之一。其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终于元代。其窑址位于宋代时的耀州,故名“耀州窑”。耀州窑在唐代时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

    楚琛手中的这只碗,就是典型的耀州窑青釉碗,直口,弧腹,圈足。胎体略显厚重,胎质细坚,灰白色胎,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

    耀州窑瓷器釉色翠绿、釉质细润,施釉亦较薄,釉色深浅多变。有的稍绿一点,有的稍黄一些,但均为青中闪黄|色,不管釉深浅都富含黄的成分,不然就不是耀州窑而是其它窑的青瓷产物了。

    而这也正是刚才楚琛一眼看到小碗,就觉得八成是耀州窑的一个原因。

    从胎釉上看,这应该是宋代的耀州窑作品,这是因为,唐和五代时的耀州窑作品,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而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

    另外此碗的釉面光泽度强,釉虽薄但硬度大,基本没有唐五代尚有的流釉、堆釉和干釉现象,而且胎釉结合的非常紧密,因此,楚琛判断,这只碗应该是宋代中期时的耀州窑作品。

    宋代的耀州窑施釉工艺尚有缺乏,因此器物反面挨近足部及底部经常呈现漏施釉的状况。这些漏釉的露胎处,呈现出一些酱色的氧化铁所造成的小斑块。因为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较高,在器身之外的下部釉薄处,也经常隐约透露出一些淡褐色。这些特征都是后仿品无法仿出的,也是判定真假的一个重要依据。

    而这只小碗,就有这样的真品特征,另外,楚琛用高倍放大镜来打量,胎体也无铁质小颗粒,不施化妆土,但有明显的白色介面层,这都符合当时的工艺特征。

    看完了胎釉,楚琛又仔细的打量了此碗的纹饰,此碗外壁有刻花装饰。其以直刀和斜刀交替使用的“半刀泥”技法来表现缠枝花卉纹样的阴阳向背,刀法圆活、犀利、流畅,有力而肯定,立体感强,具有简洁豪放的装饰效果。

    看到这里,楚琛基本有八分的把握,认定这是一件真品了,不过此碗应该是一件出土器,碗上还有一些土锈和土泌,既然是鉴定,那这些应该也仔细观察过才行。

    他用指甲刮了刮土锈,确实如一般认为的真品那样刮不掉,再仔细观察土锈,却让他觉得这土锈总有一些怪异的感觉,这不禁让他皱起了眉头,要知道,他的身体经过异能的改造之后,感觉已经越发的敏锐了,突然出现怪异的感觉,让他瞬间就觉得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于是他连忙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泌,却清楚看到釉泡有大量沁土,而且和自然形成的沁土很不一样,看到这里,他知道,这只碗很可能是件赝品。

    土锈和土泌是假的,碗却看起来是真的,这让楚琛多少有些奇怪,于是他干脆的就使用上了灵宝眼,而异能的结果却让他非常吃惊。

    于是他连忙重新对此碗仔细观察,马上就根据灵宝眼指出的地方,发现了一丝蛛丝马迹,这让他心惊之余,也不由感叹作伪者的手艺之高。

    “楚先生,我这只碗你觉得怎么样?”见楚琛把小碗放回盒子之后,冯正坚就问了一句。

    “这东西,我看不准!”楚琛摇头道。

    “什么!怎么可能不准啊!”冯正坚满脸惊讶的说道:“我这只碗可是正宗的宋代的耀州窑真品啊!你看看这釉,这胎,它哪点像是赝品?”

    楚琛连忙说道:“冯老板,您先别急!东西对不对,我指几处地方,您就知道了。”

    说着,他把小碗拿重新拿到手中,打开强光手电,对着碗内壁的一处地方照了过去:“冯老板,您看这里!”

    冯老板顺着手电看了过去,马上脸色发白,在强光手电的映射下,那处地方可以隐约的到看到一条痕迹,而经验丰富的他,当即就明白,自己的这只碗,应该是老胎新接了。

    冯正坚呆愣了半响,才摇着头苦笑道:“没想到啊,我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一次捡漏,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