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73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73部分阅读

疑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好,我去找医生来帮您处理一下。”

    “好的!”

    楚琛点点头,又问道:“对了,刚才那一枪有没有打到谁?”

    齐保林苦笑道:“打到李蓓蓓了!”

    “什么!”

    楚琛闻言愣了愣,马上急问道:“那她伤的怎么样?”

    虽然他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李蓓蓓,不过毕竟他们也是一起从京城过来的,阴阳两隔并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齐保林连忙说道:“还好,并不是太严重,只是伤到胳膊,要不是楚先生您反应快,估计这一枪肯定要击中她的要害部位,这次真是多亏了您啊!”

    听到是这样,楚琛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说道:“呵呵,这是我应该做的,齐队长我这里也没什么事情,您去忙你的吧。”

    “好的,那您先在这里休息一会,我去帮您叫个医生过来。”

    “行!”

    齐保林对着楚琛郑重的敬了一礼,然后就匆匆忙忙的去处理事务了。

    这次抓捕张厚生团伙,可谓伤亡惨重,之前因为那起连环爆炸,就有七八个警察因此受伤,之后又被齐保林杀了两个,伤了一个,最后不但李蓓蓓受了枪伤,那群人质也被爆炸波及到了,好在因为距离比较远,受的伤都不是太严重。

    最后加上受伤的楚琛,足足来了四辆救护车才把伤员全部运走。当然,这么多伤员,其中又都是枪伤和爆炸引起的伤害,并且还有几位重伤员,因此,以本地医院的医疗条件,也没办法处理,于是直接把伤员送到了市里。

    齐保林听着汇报的结果,神色显的非常黯然,虽然这次的事情是因为犯罪分子太狡猾了,但这么多人受伤,还有两人死亡,最后搞不好还要定他一个指挥不利。

    而且现在张厚生这个团伙,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一网打尽,如果还有漏网之鱼,那他真的是无颜面对父老乡亲了。……

    楚琛的伤并不重,简单的处理一下就行了,而且他还牵挂着他的那只常满杯,就没有坐救护车一同去市里。他和秦教授打了声招呼,就搭了个便车回到了镇上。

    至于秦教授,他现在满脑子古墓的事情,给他的学生们打了个电话之后,就住在了村里,准备明天一早就开始对古墓进行勘察。

    楚琛回到旅馆,急忙问服务员拿回了自己的手提保险箱,东西确认无误之后,他的心也算放下了。之后他在这里又住了一晚上,就随着警车去了市里,住进了有关部门给他安排好的房间。

    今天早上起床之后,楚琛又喝了常满杯中的灵液,虽然味道还很可口,不过比起昨天来,就差了很多,而功效更是差也不知多少倍,对现在的他来说基本没什么感觉,增加的异能进度,更是九牛一毛。

    虽然如此,不过楚琛对常满杯中积累的灵液,还是觉得非常满意。这也是因为他考虑到母亲的身体,觉得现在这个浓度对母亲来说应该是正好,效果如果再好一点,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大补如大毒。

    因为想尽快给母亲用上常满杯,楚琛现在恨不得立刻就回到京城去,不过李蓓蓓现在却还在昏迷之中,使的他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回京。

    李蓓蓓真是既幸运又倒霉,虽然那一枪并没有击中她的要害,不过手术取出子弹之后,她却倒霉的碰上了并发症,一直高烧不退,到现在都还在昏迷之中,如果再因为高烧而产生了其它的并发症,那她就相当危险了。

    楚琛到了市里,整理好了自己的东西,就去医院看望了李蓓蓓,不过到那之后,却听到医生说,她的病情不但没有什么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估计得转院到金城去治疗。

    楚琛听了医生的介绍的情况,暗自有些担心,不过这事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希望李蓓蓓自己能熬过这一劫吧。

    看望了李蓓蓓,楚琛就觉得有些无聊起来,在秦州,他也没什么朋友,现在他又不想回房间里呆着,于是就想着到去哪个景点去玩一下。

    不过因为昨天的事情,再加上李蓓蓓现在又是这么一个情况,楚琛也没什么玩的兴致,想了一会,还是决定去秦州古玩城逛一逛。

    从医院到古玩城并不是很远,打个的才几分钟就到了。

    秦州有厚重的历史底韵,古老的文化积淀,独特的风情韵味,这些既可以从城市的风土人情之中感受的到,又可以从秦州出土的古玩上了解,一枚小小的玉器,一件古老的青铜器,一些古老的家俱,无不体现着秦风汉韵。

    秦州古玩城虽然比不上西京的古玩市场,但也突出了它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这里的陶器,特别是各种风格的彩陶,看的楚琛是叹为观止。

    彩陶,又称为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彩陶这东西,虽然古玩市场上并不怎么贵重,但不得不说它的艺术水平确实非常的高,楚琛看着眼前琳琅满目彩陶,也忍不住找了处摊位看了起来。

    小摊老板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笑就是一口黄牙,他看到楚琛驻足于他的摊位前,连忙招呼道:“老板,看看有什么中意的没?”

    楚琛呵呵一笑,说道:“我先看看再说!”说着,他就拿起了一个马家窑的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存在于约公元前3300到2100间陇西西部、青省东部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她创造了辉煌的彩陶文化,达到了世界远古彩陶史的顶峰。

    由于这些遗址与文物于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陇西临洮的马家窑村,因此而得名马家窑文化,实际上是马家窑彩陶文化遗址。(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四章 蓝釉陶俑

    一般来说,陶器在古玩市场上,并不怎么值钱,收藏也是属于小众类别,这是因为陶器制作相比起瓷器要来的简单的多。

    像陶器的烧制温度最低甚至达到800c以下,最高也不过1100c左右。而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c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c左右。而且大部分陶器的用料和做工也并不像瓷器那么讲究。

    这几点因素相加起来,使得即使是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一般也没多少人问津,更别说后面的秦汉时期的陶器了。

    不过万事当然不能一概而论,陶器之中也是有精品的,近的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唐三彩,而远的则像是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等等,这其中都不乏精品,收藏价值很高。

    而马家窑文化就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又延续发展数百年的时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未有的高度。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可以说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像楚琛捧在手中的这件彩陶壶,就是典型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风格。

    此壶薄唇敞口,短束颈,溜肩,鼓腹两侧附有一对扁环耳,小平底。壶体装饰以黑彩描绘的神人纹。此纹饰构图奇特,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装饰,纹饰在橙红色陶衣的衬托下,色彩的对比更显强烈。

    除此之外,壶体上还有一些白色的物质。这些应该就是因为彩陶在含碱性、酸性化学物质较严重的地下,埋放了长达千年以上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皮壳。

    这种皮壳,就算反复清洗都会重复出现,只有用利器反复刮取,后用盐酸力口水清洗,方可达到满意的清除效果。

    当然。只要是有价值的古玩,总会作伪的,像伪造这类皮壳者,一般会使用农药中的二铵、尿素、化肥或醋类含碱较强物质,再掺上水,进行多日浸泡后也会出现类似状况的皮壳。但存有刺鼻的气味,而真品则是一股地气味,不呛人。

    此外,选择含碱性较强的阴湿地带,埋下赝品,经多日后也会出现这种白色粉末状的皮壳。不过使用这种作伪手法,因为时间短。以致浸蚀浮浅,稍加清洗就可以清除掉。

    虽然从宝觉中已经得知,这件彩陶壶应该是件真品,不过楚琛还是凑上去闻了闻,结果是正常的土气味,又用指甲轻轻一刮,也确实是真品的特征。

    接着楚琛又仔细观察了一番,确认这东西应该就是一件马家窑的真品,而且看品相,可以说是比较少见的精品。

    随手拿的一件彩陶。居然就是一件精品,这让楚琛的心里非常高兴,也让他扫除了心中的一些阴霾。如此一来,他心中的购买也提了起来。

    不过放下手中的彩陶之后,楚琛粗略的看了一眼小摊上的东西。却是一阵无语,这些东西其中大部分都是赝品,有些干脆就是臆造品。

    就说这里的另外几件马家窑的彩陶,看起来胎质光滑、坚硬,外观整齐、规整,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赝品。

    要知道马家窑文化属于还处在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还很简陋,受到手工制作或慢轮兼制局限,陶器的胎质厚度不均匀,器形多不规整,有歪口、左右腹凸起、凹进变形或整体外倾现象。

    当时就算做的再精致,这种现象也只会不那么明显,仔细看还是看的出来的,哪会像眼前这样的表现?

    楚琛暗自摇了摇头,又装模作样的看了看那几件马家窑彩陶赝品,而后指着其中一件赝品问摊主道:“老板,这个马家窑的彩陶多少钱啊?”

    摊主憨厚一笑,给楚琛竖了个拇指,说道:“老板,您的眼力真好,这还是我从一个老太太那收来的,不但做工非常精致,还是几千年前的老东西,你想想啊,几千能保存的这么好,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楚琛见摊主还要啰嗦下去,连忙说道:“老板,您说的我也知道,麻烦您给个痛快话吧!这东西到底多少钱啊?”

    摊主笑咪咪的说道:“我和老板您也有缘,我给您便宜点,五千块怎么样?算下来一年才一块钱,很合算的。”

    楚琛一听,心中冷笑一声,如果东西是真的,五千到也不贵,不过你这东西假的不能再假了,我又不是冤大头,会花五千买这么一件赝品。

    他假装皱着眉头想了想,而后摇了摇头说道:“太贵了,那这个呢?”说着,他指了指边上一个小一点的陶罐。

    “那个啊,四千!”

    接下来,楚琛又问了几个彩陶器,问的摊主都有些不耐烦了,才指着那件真品问道:“那这个呢?”

    “哎,我说兄弟,你到底买不买啊?”摊主皱着眉头问道。

    楚琛说道:“买啊,不过老板您开的价都那么贵,我也买不起啊!”

    摊主听他这么说,心里就有些哭笑不得,我这又不是一口价,你不会还个价吗,得了,这是遇到新手了,不过碰到这样的新手才能赚到钱嘛!

    想到这里,他装作不悦的说道:“这个两千!”

    楚琛假装惊讶的说道:“啊!这种歪瓜裂枣也要两千啊!便宜点行不行!”

    “那你能出多少?”

    楚琛想了想,弱弱的说道:“四百吧?”

    “四百!”

    摊主高喊了一句,假装有些生气的说道:“我说兄弟,你也太狠啦,四百我拿都拿不到,就一口价,一千二,你要就要,不要就算了!”

    摊主做生意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对付这种新人只要咬住不松口,他肯定会买的。

    果然,他看到楚琛表情犹豫的想了想,就答应了下来。这让他心里当即乐开了花,两百块钱进的货,一转手赚了一千,这两个月生活费就有着落了,果然,还是古玩生意的钱来的快啊!

    不过他却不知道,此时楚琛心中也同样尽是喜悦之情,用一千二买了件价值五万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让他满心欢喜?

    完成了交易之后,楚琛看着这个差不多有四十厘米高的家伙,有些犯愁,虽然这东西并不重,抱着也不吃力,不过毕竟表面比较脏,抱在杯里实在有些不方便。

    “老板,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装一下啊?”

    做成了这笔生意,摊主的心情不错,他瞄了一眼那个陶罐,然后站起身来,从屁股下的箱子里,拿出了两个黑色塑料袋来,递给楚琛道:“给你,用这个套两层应该不会有事了。”

    楚琛谢过之后,憨笑着问道:“老板,刚才看到你的箱子里好像有两个陶俑,能否给我欣赏一下?”

    摊主闻言微微一愣,而后笑道:“兄弟,你这眼神到挺好使的,行,我就给你看看!”说着,他就把那两个陶俑从箱子里拿了出来,并随手递给了楚琛。

    不过楚琛却并没有接,而是微笑着指了指地上,这让摊主马上反应过来,一边把陶俑放到他的摊位上,一边尴尬的笑道:“哈哈,真是不好意思,习惯了!”

    楚琛摆了摆手,笑道:“没事没事!我也是被别人骂过几次,才记得这个规矩的。”

    其实经过刚才买彩陶时的试探,楚琛也知道,这位摊主的水平应该不怎么样,现在看他这样的表现,楚琛猜测这人做这一行的时间应该并不是太长。当然,这对楚琛来说,是一件好事,不然他哪来的漏好捡呢?

    楚琛弯腰把那两个陶俑拿到手上,仔细观察之后,马上肯定了之前他的猜测,这两个陶俑,就是在唐三彩中非常珍贵的蓝釉陶俑。

    唐三彩是在综合东汉以来的绿釉和黄釉陶的基础上,又引进波斯蓝釉技术创烧而成的,而其中又以蓝釉最为贵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彩贵蓝”。

    唐代蓝釉三彩釉陶器之所以被称其为极品唐三彩釉陶器,其原因是非常特殊的。据说,在盛唐时代,蓝彩釉料是唐朝政府派外贸使者从波斯一带用重金或茶叶、丝绸、古陶瓷器等购买或者等价交换而得来的。

    在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唐代,能够享用这种釉料做为三彩明器的人不是名望贵族就是高官显达。能够享用大型蓝色三彩釉陶器做为明器的,生前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宰相重臣。

    可想而知以蓝彩釉做为主要色调,而制作烧造的唐代三彩釉陶器是多麽的珍贵。无论是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是经济价值以及稀有程度,可以说都是顶级的。

    而在目前现实当中、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馆藏唐代三彩釉陶器、还是私人收藏的唐代三彩釉陶器中,所藏有的蓝釉三彩器的确是并不多见的。那麽大型的蓝釉唐代三彩釉陶器更是凤毛麟角,如同大海捞针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五章 景泰蓝

    楚琛手中的这两个陶俑,就是典型的唐代蓝釉仕女俑。

    这两个仕女俑的身材、服装和尺寸相差不大,只有发型不同,一个是双髻,还有一个则为百合髻。

    盛唐时的仕女,以丰肥为尚,这两个唐代蓝釉仕女佣,面容圆润,体貌端庄,丰腴多姿,神态自如大方,开衫低胸,彩衣长裙,华丽鲜亮,双手拢袖置于腹部,面部表情柔和细腻,表现出宫廷皇家礼仪下仕女的高贵气度。

    人物衣纹线条简洁流畅,釉色自然垂流,互相融渗,色彩绚丽,朦胧典雅,亦真亦幻,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水平。

    看完之后,楚琛把手中的两个仕女俑又重新放到摊位上,而后笑道:“老板,不知道这两个陶俑你卖不卖?”

    摊主笑容满面的说道:“卖,当然卖了!”

    “那,不知道价格是?”

    摊主瞄了两个陶俑一眼,而后说道:“兄弟,咱们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这样,两个陶俑六千块,怎么样?”

    “六千?”

    楚琛一听,装作惊讶万分的模样,大声的说道:“老板,你当我是冤大头啊!这两个陶俑这么新,明明就是两个工艺品而已,我也只是觉得这两个陶俑很可爱,想把它们送给我妹妹,你开的价格也实在太不地道了吧?算了,东西我也不要了!”

    “等等!兄弟你别走啊!咱们价钱好商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