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盗宋 > 盗宋第127部分阅读

盗宋第127部分阅读

的争吵声立即便没了踪影,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在了他的身上。

    高怀远大致扫视了一下大堂之中的人,这里面的人基本上他都认识,其中大部分都是殿前司各班直的统领,刚才吵吵的声音最大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一些文官,只是粗略的看一下,便知道其中基本上都是太子那边的人。

    高怀远知道这是兴师问罪来了,不管怎么说,这次他护圣军封锁内城,都当了一回出头鸟,想要不受到一些人的攻讦的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也不怵这样的事情,毕竟他上面还有夏震顶着,夏震才是整个行动的最高首脑,于是他大步走入大堂之后,便先上前对夏震参谒道:“卑职护圣军都统高怀远,参见都殿帅大人!”

    夏震这会儿脸色有点尴尬,刚才一帮文官几乎要打到他脸上了,从高怀远的护圣军封锁内城开始,这般人便被堵在家里面不得出来,后来不知道怎地,这帮人居然还是跑到了殿前司,一进门便狂骂他夏震擅权专行,意图谋反作乱,声称再不让他们参谒太子,他们便要撞死在他的殿前司大堂之上。

    夏震被搞得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也没了办法,毕竟这帮文臣都是朝廷命臣,眼下局势不明,宫中那边也没罢黜太子赵竑,他也拿这帮人没一点办法,于是便推说这次的事情乃是护圣军所为,居然将责任直接推给了高怀远,并着人将高怀远叫来,替他顶缸。

    高怀远刚刚对夏震施礼过后,还没有起身,一个老臣便冲了过来,一把揪住了他胸口的甲胄,怒骂道:“姓高的,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派兵围困太子府,难道你想造反不成?你只不过一个小小的都统制,居然敢以下犯上,软禁太子,还不快快撤兵,让我等参谒太子!”

    高怀远还没来得及说话,便闹出了这么一出,当即便被搞得也很狼狈,但是却被这老臣搞得有些没办法,像他那样的老骨头,一把推过去恐怕就要散架了,于是赶紧解释道:“韩大人息怒,恐怕韩大人是误会下官了!请先放手,听下官解释!”

    夏震在上面坐着,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刚才他也被这帮文臣给折腾的够呛,这会儿正主来了,他总算是可以透透气了。

    这个姓韩的大臣一点也不放松,几乎要吊在高怀远的脖子上了,大声的叫道:“休想,今天假如你不撤兵的话,老夫便决不放手,老夫问你,你到底撤兵不撤?”

    高怀远被这个老家伙给闹得真是有些哭笑不得,真搞不明白这几个老家伙是从什么地方跑出来的,居然闯入了殿前司闹事,以前人家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现在反倒成了兵遇到秀才,有理说不清了!

    但是由着老家伙这么闹也不是办法,高怀远于是只得双手握住了这老臣的手腕,轻轻一掰,便将他的手掰开,顺势将这个韩姓老臣稍稍推出去一点,这才开口说道:“韩大人息怒,此事并非下官所愿,而是今日白天下官接到了线报,说有人潜入城中,想要谋刺于当今太子,而内城守卫乃护圣军辖内之事,下官不敢大意,故此才会在内城宵禁,正在抓捕刺客,待到拿住了刺客之后,自然会撤除宵禁的!”

    “呸……”

    这个时候几个支持太子的老臣纷纷朝高怀远啐了一口吐沫,要不是高怀远伸身手麻利的话,保不准就被啐了一脸了,他立即跳到一旁叫道:“诸位太放肆了,这里乃殿前司大堂,并非朝堂之上,你们岂能如此侮辱本官?何况此事干系重大,又有殿帅钧旨,下官不过奉命行事罢了,诸位如此胡闹,难不成要高某无视军规不成?”

    一听高怀远的话,这帮文臣便指着他破口大骂了起来,纷纷痛骂他想要造反,接着又把矛头指向了上面坐着的夏震,要不是有侍卫拦着的话,他们保不准就扑上去将夏震揪下来了。

    高怀远现在算是知道了宋代武将的地位之低了,按理说这帮人的官职都没夏震的大,好歹夏震也算是个二品大员,但是这帮文臣一点也不把他放在眼里,指名道姓的破口大骂,而夏震在没有明确的谕旨下,却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平日里看起来十分威严的殿前司大堂,这会儿简直被这帮家伙闹的快成了菜市场了,而一帮武将们却各个干瞪眼,都拿他们没一点办法。

    夏震扛不住他们这般胡闹,赶紧招手让高怀远过去,高怀远凑到夏震身边之后,夏震立即压低声音对他问道:“宫中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

    高怀远这才知道夏震尚未得到宫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于是赶忙小声答道:“启禀殿帅,娘娘已经传了懿旨,册封贵诚为皇子,加封他为武泰军节度使,成国公!而官家现在还没有苏醒,此事恐怕还要拖上一些时间!”

    夏震可是混迹在京城很多年的老人了,一听便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当即腰杆便硬朗了起来,回头大声叫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殿前司之所以在内城实行宵禁,也实乃无奈之举,本官身负京畿重地守御要责,也乃是尽本分而已,诸位假如有意见的话,大可明日上朝弹劾本官便是,来人,送诸位大人暂时回家,无事不得再闯殿前司!”

    于是一群侍卫顿时有了底气,上去七手八脚的便将这群文官给架了出去,几个人一队,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愣是将他们直接拖着送回了各自家中,总算是平息了这场闹剧。

    这一下殿前司才算是消停了下来,夏震擦了一下额头的毛毛细汗,狼狈的摆手让众人暂且退下,严令散直统领要看管好这些住在内城的官员们,万不可他们再冲击殿前司了。

    殿前司的诸将也都赶紧接令各自下去忙活去了,只剩下高怀远一人被夏震留下,夏震对高怀远说道:“此次我等奉史相守御,在内城宵禁,你的护圣军行动可以说最快,但是其它班直兵将那里,多有一些人心不稳的情况,眼下正是非常时期,高都统要特别留意内城中的诸班直的情况,万不可让内城出了任何纰漏,否则你我到时候都无法向相爷交代!”

    高怀远皱皱眉头,他也知道太子赵竑在朝中还是有些支持者的,但是像殿前司系统里面的诸班直,应该大体上都是夏震一系的人,本不该出现军心不稳的情况,而夏震这个时候提及这个,看来情况还真是不容乐观呀!

    “但不知眼下诸班直之中哪支兵马不太本分,下官也好提前有点准备,加强一下人手!”

    高怀远于是赶紧问道。

    夏震颇有点不自在的感觉,今天可以说事发突然,让他有点措手不及,要不是高怀远的护圣军最先控制了内城各门的话,他还真不一定今晚便将内城的宵禁布置妥当呢!

    而这次他下令之后,金枪班和招箭班两班都未能依照命令到达他们指定的位置,以至于让这些大臣钻空闯到了殿前司闹事,而且诸班直的统领这次过来,其中数人都说手下难以控制,军心多有不稳的情况,而眼下夏震也只能依仗兵力最盛的护圣军来帮他弹压诸班直之中的这种不安定情况了。

    “这个……这个眼下还不好说,主要是金枪班和招箭班两班,其它还有长入袛侯班和骨朵直班等班,总之眼下诸班直之中除了你的御龙直和拱圣直、内殿直班以及东西直班之外,其余诸班直各有人员不稳的状态,故此你要多加小心一些,这些太子一党的人这些年也没闲着,诸班直之中恐怕也有人支持太子一党!今天这帮人闯入殿前司,显然和金枪班的疏漏有关,眼下我等在没有得到相爷钧旨之前,倒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太子府那边你要盯紧一些,以备应付不测之事!”

    夏震开始有些吞吞吐吐的将有关内城中的情况告诉了高怀远。

    如此一来,高怀远还真是有些感到头疼了起来,因为护圣军虽然在殿前司中兵力最盛,战力最强不假,但是毕竟护圣军也只有区区五千不足,控制内城各门倒是问题不大,而且他还要分兵围困太子府,加上皇宫外围警戒,做这些事情倒还没什么问题,但是要再让他小心防备着这些军心不稳的诸班直兵马,兵力倒是真有点捉襟见肘了一些,而且照夏震所说的情况,这几个有问题的班直兵马数量也远超过两千,一旦真是闹事的话,他想要凭借护圣军一己之力,将这些班直镇压下去,还真是要有一番苦战不可。

    朝堂之争 第373章 先下一城

    高怀远脑海中急转了起来,开始思索眼下应付的办法,稍微思量了一番之后,高怀远便拿定了主意,抱拳对夏震说道:“眼下要是让卑职分兵去监控这些班直,显然会引起他们的防备,而且很容易发生摩擦,一旦本不该出事的时候,反倒容易出事!而且卑职眼下要控制多处内城城门,还有太子府以及皇宫外围,最多也只能抽调一营人马,来作为应急使用,尚不足以对付这数个班直,眼下只有殿帅出马,将这几个班直的统制乃是正副将先调入到殿前司侯命,然后暂时将他们滞留在殿前司,如此一来这几个班直群龙无首之下,自然也就闹不出太大的事情!卑职只要再加强一下对这几个班直的监控,料定也出不了大事!另外神勇军那边也可抽调一些兵力,加强对这几班人马的监控,将会更加安全一些!”

    听罢了高怀远的主意之后,夏震思量了一下,觉得高怀远的这个办法不错,现在虽然内城之中已经是厉兵秣马,但是整体上还算是安稳,没有大乱起来,而且这几班人马虽然态度不明朗,但是也并未作出太过分的事情,只是眼下有些执行军令拖延罢了,他毕竟还是殿帅,调这些人到殿前司问事倒也符合常理,先控制住这些主将,剩下的人也就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于是夏震点了点头:“高都统倒是很有办法,就按照你说的办吧,你尽量抽调一些人,在诸班直营盘之外侯命,一旦发现有人闹事的话,就地进行弹压!我这便派人招这些人过来!至于神勇军那边,我会抽调一些兵马过去的!你特别要注意一下太子府的动静,假如有人想要兵变的话,那么他们的首要目标便是太子府!此乃重中之重呀!”

    高怀远点点头离开了殿前司,而此时早已是快到了天亮时分了,高怀远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华岳带了一营兵马,直接进驻到了诸班直营盘之外的一个临时强征的大宅之中,作为应急的一支队伍,随时防备诸班直那边出什么岔子,而他自己马不停蹄的在城中各处要害之处进行巡视,生怕这个时候再出了什么纰漏。

    眼看黎明将近,早朝时间临近,外城的一些朝官开始聚集在内城各城门处等候入城,大家站在诸门之外议论纷纷,许多人都不清楚内城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所有人都有些人心惶惶,感觉得到内城之中定是发生了大事了,连外城的侍卫亲军步军司的方书达,在昨晚也加强了对外城的兵力,总之临安城之中可以说是乌云压境,让人开始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而这个时候史弥远才传令给诸门,只开偏门小门,放这些朝官入朝,不得其他人等入内城。

    当内城诸门打开之后,这些朝官小心翼翼的在护圣军的盘查下进入了内城,随即城门便立即又被关闭了起来,将内外两城再一次隔绝成了两个世界,朝官们惴惴不安的朝宫中垂拱殿走去。

    虽说当今圣上龙体欠安,早已不怎么亲临早朝听奏了,但是早朝却依旧没有停止,京中朝官还是要按时上朝,将各自的奏本呈交给中书省,然后领取各自已经批阅过的奏本,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但是真正把持着朝政的却是史弥远一党,说白了,这段时间南宋朝廷的运作可以说完全被史弥远掌控着,大家不过是来走走过程罢了。

    随着朝中诸官员基本到齐之后,一个黄门太监出来,当众宣布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当众宣读了昨晚刚刚由史弥远等人炮制出来的那份诏书,诏告朝臣从今往后,原来的沂王养子贵诚被册封为皇子,赐名其为赵昀,擢升其为武泰军节度使,同时册封其为成国公。

    诏书宣读之后,立即引起了朝堂之中一片惊声,许多大臣立即就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这个消息对许多大臣来说都很意外,不知道平白无故之中,为何忽然将沂王养子贵诚立为皇子,虽说当今圣上已经没有了亲生儿子,但是不是还有一个沂王的儿子赵竑吗?怎么突然间又把沂王养子赵贵诚册封为皇子了呢?

    不少大臣可以说还都被蒙在鼓里,但是所有人根据昨晚内城宵禁一事,在这件事中嗅出了浓重的阴谋的味道,但是却没几个人敢站出来表示反对。

    只有支持太子的那些大臣们立即便知道此变故中蕴含着的威胁,于是那个韩姓大臣立即出列,对站在文臣前列的首辅大臣史弥远开口说道:“此事下官有异议,当今圣上龙体欠安,岂会发此诏书,另立皇子,难不成圣上身体已经痊愈了不成?下官认为此事不足以服众,请史相给诸臣解释一下吧!”

    史弥远抬了抬他有些浮肿的眼皮,他这年纪熬了一夜,也算是难为他了,这会儿他的脸色更加白了许多,眼袋也看上去肿了一些,他翻翻眼皮冷笑了一声道:“韩学士此话何讲呢?难不成认为此诏书有假不成?”

    这个韩姓大臣不由得有些语塞,毕竟这里是朝堂之上,而且宣旨的乃是内侍省的黄门太监,要说这诏书是假的话,还真是有些说不过去,但是他最终还是强硬的答道:“下官不敢,只是对此诏书心存疑虑罢了,想请史相给诸臣解释一下此诏的由来,也好让诸臣明白此事!”

    史弥远也早料到这份诏书颁布之后定会引起朝中一些人的诘问,早已想好了一套托词,扭头在殿中上朝的大臣脸上巡视了一遍,其中不少人也正在看着他,等候他的解释,但是当他们的目光和史弥远的目光碰到一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立即垂下了眼皮,他们这些人岂敢像这个韩学士一般向史弥远诘问呀!故此只能低着头等着史弥远对此事解释了。

    随着史弥远的目光,朝堂上大部分人都低下了头,这让史弥远颇有点洋洋自得,论权势,现在纵望南宋朝堂,可以说绝对无人可与他相比,只有区区数人支持太子,这让他不由得信心大增了起来,开口轻咳了一声之后,答道:“此事既然韩学士问起,那么本相也就解释一下好了,当今圣上龙体欠安不假,但是正因为如此,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着想,当今皇后娘娘才会下懿旨收成国公为皇子,此行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的未来着想,此乃杨皇后懿旨,难不成韩学士还要找皇后娘娘问诘不成?”

    史弥远直接将杨皇后抬了出来,要知道现在赵扩病重,后宫之事都由杨皇后一手打理,何况立皇子之事乃是人家皇家的家事,只要抬出杨皇后,自然可以堵得住悠悠众口,这种事情也由不得太子党的人反驳什么。

    韩学士听罢之后,便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知道此事已经无法逆转,史弥远这个老贼定是又说动了杨皇后,要重新立一个皇子出来和太子赵竑直接相抗了,而不用问,这个沂王养子贵诚则早已是史党那边埋下的伏笔,这个史贼果真老辣,这件事看来他早就开始运作了,直到现在才将那个在京中从不怎么现山露水的贵诚给推到了前台,可以说他们太子一党这一次再失一局,又让史弥远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于是太子一党的众官员立即脸上露出了一片苦涩的表情,他们知道这将使那个赵贵诚获得了一个和当今太子分庭抗礼的身份,接下来的事情他们真的有些不敢想了。

    就这样太子一党的人带着灰暗的心情在退朝声中离开了大殿,眼下他们面对着史弥远一党的祸心,却毫无一点办法,别说与之对抗了,即便是他们想见一面太子,现在也成了一种奢望,但是这也并不代表他们就此服输,史党虽然权倾朝野,但是也不见得就滴水不漏,毕竟朝中还是有许多人不愿看到史弥远这次废立成功的,一些忠良之士很希望太子赵竑登临天下,能将史弥远一党扫出朝廷。

    史党虽然可以控制内城乃至皇城,但是他们却不能完全封锁宫中一切消息,支持太子的那些人自有途径查知宫中的情况,而且他们在帮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