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 >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30部分阅读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30部分阅读

华夏天的官员,辫子可以先不剪,官服也可以照穿不误,甚至,如果清军赶来,这里的华夏天一时不能增援,你还可以投降!你随便都可以,只要你能够保护住你的脑袋,也能够保护全城不乱就行,重点的是,要能够防御盗贼和少数可能窜犯的回军。

    “好!锐王爷,小的知道了!小的一定能够做好华夏天国的臣子!”知县热泪盈眶。

    解决了行政机关,罗阳又将雷正绾找来,询问了情况,请他出山,将战俘组建一支部队,归属于华夏天,“回军被我击败,陕西的回军主力均投降,你为什么不能呢?”罗阳还将骆秉章的例子讲出来,要他效仿。

    雷正绾当然有很多难言之隐,犹豫不决。

    “这样吧,你带领你的部分官兵,组成华夏天的边防旅,调集到陕西西部,准备进军甘肃,扫平回变!”

    罗阳开出了许多优厚的条件,还照顾了他们情绪,不使其和清军交战。雷正绾长叹一声,终于就范了:“既然锐王如此恩德,雷某人哪能不感激服从?”

    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解西安

    ()

    精明强干的曹克忠总兵,没有能够逃多远,因为两条兔腿再快,也逃不到哪里的,比起罗阳骑兵来说,劣势显然,所以,老曹只能隐藏起来,直到雷正绾派遣的人和知县派遣的人,到处寻找呼叫,才将他请了出来。百度搜索   看最新章节

    蓬头垢面,故意装扮成白痴乞丐的总兵大人,难以置信地返回了临潼,也受到了罗阳的亲切接见,又加恩官复原职。

    “锐王爷,卑职以后,就是华夏天的一条走狗!生生死死,都是天国的人!”老曹的嘴巴比较甜蜜,很流畅地表达了真实的感情。

    喜出望外的清军两将,带领没有了武器的士兵,随同罗阳军向西安一路行来,因为沿途没有了回军,也没有了清军的捣乱,大家相当放松,几乎是欢声笑语到了目的地的。

    途中,也略有一会儿紧张,因为到达西安城下时,遭遇了清军的扰乱。

    清军不断,也就是原多隆阿的骑兵军,作为第一机动部队,早早地赶到了西安城,这是一群狂热好战分子,一侦察到东北面有敌人行踪,这帮家伙就群起而攻之。

    是有点儿危险,千余名的清军骑兵,其战斗能力不是小可的。而且,知道了后续部队惨遭袭击,不幸覆没的消息,这帮多隆阿将军的忠实拥趸,义愤填膺,决心给将军复仇。

    眼看两军就遭遇了,清军跃跃欲试准备冲锋,罗阳方面,也紧急构筑临时防线,以炮兵等为主要打击力量,准备和清军决战,此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雷正绾见了情况,主动出面,向对面的清军解释,希望不要打了:“回军未灭,我等自相残杀,实在没有意思!”

    雷正绾是陕西的著名人物,一省的军事首脑称为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的地位,清军谁能不认识?一见之下,都惊疑不已,接着,罗阳向清军喊话,说多隆阿尚在华夏军中,还活着云云,立刻让清军的哀怨之气削弱了不少。

    罗阳军确实不愿意再战了,在临潼,炮兵的轰击战斗,消耗巨大,所剩余的炸药包不多了。而缴获的洋炮弹珍贵得很,真不先浪费掉。还有,清军的陕西部队,绝大多数是汉族,不想内部残杀。

    正在此时,华夏天的接应部队赶到,一千名骑兵冲了过来,远看去,地平线上尘土飞扬,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清军骑兵一见,恐怕遭到围歼,悻悻地撤退了。

    在部队接应下,罗阳小小的远征军,胜利归来。

    又一场胜利,将华夏天的军事武威在陕西的活动,推向了顶点。

    两战扫荡了清军在陕西的绝对精锐部队,前后歼灭一万三千人的正规军,缴获清军先进的大炮一百多门,炮弹众多,可以说,将能够增援西安的清军,统统死啦死啦掉了。西安城,已经成为孤立无援的困岛。

    渭城一带,还有清军的部队的,但是,都是粮饷运输部队等,没有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

    几天战斗下来,一万多的华夏天,已经取得了实际胜利,西安的破解,只是时间问题。而让这一问题的迅速解决,更加有利的是,增援军到了。

    从周至出发的华夏天主力,就是原太平军的淮王邱远才的部队,加上蓝大顺的部队,加上华夏军部分,三股合流,一万余人,在罗阳军凯旋归来一个时辰以后,赶到了西安,两军会师,声威更振,邱远才奉命在西安城的东面驻军扎营,蓝大顺和华夏天一部,驻扎北门外,罗阳又分出两千部队,驻守西安城的南门,四面围城,并挖掘壕沟,做出了长期围困的架势。

    这里有很方便的条件,回军十数万曾经在这一带苦围,沟壑什么的已经挖掘得够多了,许多营寨,也是现成的,所以,两万余华夏军一旦围攻形势成立,就加剧了西安城守将的恐慌。

    罗阳反复向多隆阿和雷正绾等人阐述和平解决西安问题的意愿,并向诸多被俘清将讲清楚,如何安置他们的未来生活。也对城中的清军将领,清廷的官员,给出了许多的许诺。

    要说服多隆阿投降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但是,要他带领部分清兵去甘肃围剿回军割据势力,他还是勉强愿意的。雷正绾则不同,爽快地答应了。

    陕西提督雷正绾成为华夏天的入城谈判代表,带着多隆阿的亲笔信,几名随从,回见了城中的官员,守将,阐述了华夏天的立场,条件。

    一,所有清朝官员,文职的,继续担任官职,不加任何改变,就是衣服,发式等,也可以保持不变,继续管理官府的事务。二,所有清军武将,军官,保持原有军衔,级别,加入华夏天序列。三,成立华夏天国的陕西省级政府,吸收原西安方面的清朝官员参加。对所有投降人员,不作任何歧视行为。四,对于此前的清军将领,军官,文员之于太平军等大残害打击行为,不再有任何的追究责任。双方要精诚团结。

    华夏天给出的条件,是异常宽大的,主要是罗阳不愿意以战乱伤害民族元气。其实,以目前的形势论,利用自己的炮兵,加上缴获的百门西式大炮,攻西安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一天以后,情况谈妥,雷正绾出城,向罗阳复命。

    追随雷正绾的西安官员,有十数人,到了华夏军营,毕恭毕敬,叩见了罗阳,也感受到了春风般的温暖,兴高采烈地投降了。

    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因为西安城中,还有城中之城,这就是满城!

    清朝建立以后,实行八旗驻防,将全国各地的要塞,名城,战略枢纽地带,都配备一定的八旗军担任守备,以监视当地的绿营兵,在各省城,理所当然的有满族八旗驻军,西安城就有一个满城,千余清军加上数千家属,相当大的一股力量。

    满城的正宗清军表示,誓死不投降!

    清军其实担心遭到欺骗,然后被无情地屠杀,反正,陕西战乱,回军和汉满军队之间,就是这样野蛮地屠杀的。

    罗阳的大军进城以后,以炮兵和步兵围困了满城,特别是那些虎视眈眈的洋炮,给了满军极大压力,接着,知道力量不足的正版西安将军多隆阿,理智地进城劝告,在罗阳做出了允许满军随意撤退,绝对不加袭击的保证以后,满城才降下了满清的军旗。

    随即,满军八旗兵携带家属,武器,在西安城提供的大量马车的帮助下,当天就整理物资,出城东去了。

    西安和平光复。

    第一百四十八章 敬爱太平

    ()

    四川的军报也时刻在牵动着罗阳的心,那是华夏天国的根基所在,如果不能抵御湘淮军八旗绿营的围攻,全部放弃,则陕西一带的军事胜利,也将失去了光彩,幸好,有了足够的火力,字张遂谋的指导之下,虽然川南各地的县城屡有丢失,湘军各部多有进展,可是,重庆等名镇牢牢地掌握在华夏军手中,翼王手下历练出来的几员大将,还是很有能耐的,黄再忠,韦普成,李福猷,赖裕新等四人和清朝进剿军苦斗,各有胜负,基本上稳定了局势。百度搜索   看最新章节

    四川的坚持,陕西的巨变,使清廷不得不放松了对东南太平军的围攻,将精锐部队源源不断地往四川边境,往陕西一带转移围攻,间接地起到了支援东南太平军的作用。

    经过四川之行,陕西之乱,罗阳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晚清之所以变乱频仍,不是洪秀全的痴心妄想,也不是几个野心家的阴谋和疯狂,而是社会矛盾积累的必然,别的不说,陕西省一带发生大规模的民族仇杀种族屠杀事件,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满清治下统治黑暗和腐朽的表现,还有,社会财富的严重不均,尤其是农耕时代土地的高度集中,绝大多数百姓的赤贫状态,才是许多人挺而走险的根本原因。

    因此,所有晚清巨变和战乱灾难的根源,不是太平天国,不是洪秀全,而是满清政府的糜烂统治。如果不是西北的长期挑拨离间,分而治之的政策,汉回矛盾不会那么大,如果不是汉族地主集团在沙苑为中心的地带和回族争执土地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差异信仰等等,又能挑起多大事端?

    还有军纪问题,太平军的军纪是相当严明的,不愧为老百姓的政权和军队,很少扰民,到后期,军纪有所松弛,那也是因为战局危险,各种势力反复无常造成的,比如,有的武装集团,今天清军,明天太平军,寿州的苗霈林的反叛还杀害了英王陈玉成。这也不是太平军的初衷。

    现代中国社会,对太平天国的无耻抹杀,让罗阳这样的底层人物,本能地反感,尽管也不由自主地顺从了其思路,看待太平军,可是,真实的从军生涯使他明白了,现代社会所有关于太平军的叙述,都是无耻的,无德的,阴险的。别有用心的。

    中国少了一亿人的罪过,要太平天国运动来背,这是倒打一耙,满清政府治理不好天下,放任矛盾,任由权贵集团垄断民生资源,造成社会基尼系数巨变,酿成祸害,才是根源,别说一亿,就是十亿,哪怕是农民军参与了屠杀,所有的责任,主要也应该由满清政府来承担,你是国家机器,你是社会正常发展的协调器,你干了尼玛事情?就会吃喝玩乐?你的遗老遗少还有脸对太平天国说三道四的话,只能奉送一句:尼玛真够厚黑的。

    这也是现代社会一些人,僵硬地从需要和立场出发,对历史随意地,恶意地解读。你说洪秀全有八十八个妻子,天王府里还有几千个妇女随意供应洪秀全的性生活,可是,你想想,这离谱吗?人家就是农民起义军首领,就算当了天王,当了皇帝,又有何罪过?要知道,当时的亚洲,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共和国!

    既然全国是封建的,帝王的,你何必苛求洪秀全?

    你要真心考虑反帝王,现在世界上有的是君主,你尼玛直接反去,别对历史歪歪几几,冷嘲热讽,显示你的小人,八卦,扯蛋本质。

    洪秀全有八十八妻子的消息从哪里来的呢?是满清,是湘军们流传下来的,据说是审讯战俘得来的口供,试问,中国什么时候的口供可信度极高?想想李秀成被俘时,清军大将曾国荃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其仇恨和歪曲程度了。因为李的坚守,湘军死伤极多,曾国荃一见李秀成,以铁锥刺着,血流满地!这就是兽性的清军及其将领,你还指望他们的话来认识历史?

    洪秀全真是有八十八位妻妾,也没有错误,好象其他王爷也有几位王娘,也是确有其事。但是,同一时期,满清的权贵同志们又怎样呢?皇帝的妃子少吗?现代网络上有很多人极力抹黑太平天国,还漂白满清,说清朝皇帝重德不重色,如何如何好,特别是满清几个帝王的皇后,极没有美色云云。

    这也是扯蛋,皇后等重名位,是给政治利益者留的,汉朝皇帝在吕后的安排下,还娶了自己的小外甥女呢,如此,诸位谁有置歪嘴?

    也许是因为清朝皇宫里的美女不足吧,所以,才有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觊觎南方的富豪,美色,此风流天子事迹,到处流传,不需多言。更有甚者,满清皇帝同一时期的,同治皇帝哥哥吧?皇宫不待了,跑到外面去逛窑子,结果,浸染了先进性的梅花毒素,乌呼哀哉了!

    洪秀全待在宫里伺候美女,也比到宫外风流感染脏病更有国家面子!

    还有天京之乱,自然是集团利益的争夺,可是,哪一时期没有争端?没有斗争?现代末黑太平天国者正在斗争,其用心险恶,腥风血雨,更加恐怖。天京变乱,不过太平军内部自残数万人,而现代精蝇,可以随意图涂抹数千万卷入的一场潮流运动,而得意洋洋,不喘不跳不改色。这也酝酿着更多,更危险的祸端,也许遭殃的中国人,不在数万,数十万之下。

    关于后期的太平天国混乱,也是有的,但是,远不是文痞们说得那样严重,真正的失败,还是列强和满清勾结起来,先进的武器装备,否则,没有三二十年,十年,满清别想再把全国当高级会所。

    太平天国的封王,虽然多而乱,也不是一无是处,洪秀全还是很能耐的,想以此来提振政治信心。

    还有太平天国的政策,土地制度等,只要实行,肯定比满清的好,肯定能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要知道。亚洲和欧洲的地理共同点,一个是东亚的中国,一个是离岛的日本,正好对应了欧洲的法国和英国,而法国的政治激烈变化,农业重要的土地革命行,同样宏大。

    这时候,罗阳在军事紧张的之中,也逐渐树立了对太平天国的崇敬敬爱心理,甚至后悔自己的莽撞,如果自己还是坚持太平天国的旗帜多好?也不会和陕西的太平军之间,有了一定隔阂。

    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护帝陵

    太平军中,居然有高级将领,为了整顿军纪,和下级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从而决裂而死的!如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为了捍卫军纪,和两湖为核心的部下发生冲突,最终他只带千人脱离大部队,西进寻找石达开,路上为地方团练所破,被俘牺牲。

    试问,清军有这样的将领吗?

    越来,罗阳越是敬佩太平天国,越觉得背离太平天国,实在是一种遗憾。不过,大错已经铸成,无法再挽回了。也许,华夏天国的旗帜,比太平天国更具有统战效果吧?

    对于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罗阳是无法苟同的,这一点几乎无法妥协。

    正在罗阳的思想褪变和军事胜利相伴随,华夏天国军在陕西气势磅礴的时候,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锐王,白彦虎正带领数万回军,向黄帝陵奔驰,意图不轨!”

    这不是别人,而是老回军战俘,现在的华夏军一部分。

    在编制成回军部队以后,这些回军,受到了罗阳部队宣传战士的重点教育,反正句是国家统一,各民族和谐的内容吧,讲多了,在回军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罗阳军以绝对没有悬念的优势击败了回军,反而施行如此的仁慈政治,这是绝大多数回军官兵没有想象到的,如果按照回军上层将领的原则,对等报复,罗阳军完全可以将回军连同家属,杀了干干净净!

    回军官兵尽管都有血性,也都有民族狭隘性,但是,也都是理智的,知道了罗阳和华夏天国的好处,对于华夏天国的政策,十分感激,已经在心里认同了这个国家政权,决心捍卫这个保护自己根本利益的集团。

    毕竟,回军是陕西一带的土著,地理形势熟悉,所以,罗阳很快就派遣了数百回军骑兵,向着陕北一带渗透,侦察,以获得更多的情况,所谓中国传统的统治术为“以夷制夷。”其实是利用同族人的情况熟悉条件,来控制那一族人。

    罗阳防范的重点,是回军的残余,避免某些逃亡的将领,纠集起新的势力,在陕西兴风作浪,祸害国家。

    这个做法被证明是正确的,逃亡的回军领袖很多,最典型的有两人,一是崔伟,此人足智多谋,二是白彦虎,因为哥哥被华夏天国军的炮火击毙,因为回军大帅任武被袭杀,耿耿于怀,年轻的他性情倔强,非要一逞英雄不可,所以,在稍事喘息以后,居然纠集了两万余回军,向着陕西黄帝陵进发。

    “挖掘掉汉族的祖先坟墓,与汉族不共戴天!”

    白彦虎的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