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火与冰 > 火与冰第3部分阅读

火与冰第3部分阅读

个批评具有某些合理性,正如我们在第三章所见,地面的实际温度并不仅仅取决于阳光对空气和核尘烟云的穿透。海洋和风对调节陆地和海洋、赤道和南北极的温差也起了重要作用。然而ttaps小组在他们的文章里自己已对气候预测的局限性说得很清楚,并且对海洋气温略有下降,以及陆地气温不会像他们的简单模型所预测的那样明显下降,也作了清楚的说明。他们声称,在内地,温度实际下降比预测的大约少30%;而在沿海,则少70%。这些估计与苏联和美国那些确实考虑过上述部分重要气象影响的地球循环模型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任何就核战争会给气候造成的后果所作的认真推测都没有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即核冬天效应根本不存在,纯属子虚乌有。因此,马多克斯的过于自信的结论是很令人费解的,即“如果按照到目前为止所公布的这些预测,一些人仍不会相信在核战争后会出现漫长冬天的说法,而且,要说服他们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

    马多克斯的第二篇社论登载之时,正值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发表题为《大量核子交换对大气层的影响》的报告。使马多克斯大为吃惊的是,这一有重大影响的调查报告证实了核冬天效应确实有存在的可能性。其结论是:

    总之,各种模拟计算和对同类自然现象有限的系统观察的一致结果,为得出下述结论提供了依据,这与国家科学研究会所提出的基线情况相似,一场核战争可使临近地面的温度在事件发生后大幅度下降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此外,放射性微粒有可能迅速被扩散到赤道,甚至南半球上空。

    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份报告中所讨论的尚未下结论的问题上,约翰·马多克斯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他早先的怀疑已被证实。

    爱德华·泰勒和约翰·马多克斯并不是核冬天仅有的怀疑派。虽然ttaps小组的报告在1983年华盛顿会议上受到参与辩论的美国和苏联科学家热烈地赞同,但理查德·特科、保罗·埃利希和尤里·果利特森于1984年11月在牛津对一些英国科学家所作的报告的结论却是不同的。虽然没有一个持异议的人曾亲自作过任何具体的测算,但许多英国科学家好像都对核冬天持否定态度。从总的方面来讲,英国科学家对核冬天效应虽不如美苏两国科学家那么积极关注,然而,有一些特别是在反对核武器科学家小组主持下进行的工作是干得极为出色的。几篇很有价值的有关核冬天的报告,有的出自于奥彭大学克里斯托弗·梅宵迪恩、欧文·格林、迈克·彭兹之手;有的是我的同事伦敦玛丽女王学院的伊恩·珀西沃以及其他人写的。

    在这一章里,我将充分利用上面所提及的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的报告,对核冬天预测中不可靠之处进行讨论。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由美国全国科学院和美国全国工程学会组成,受美国国防部的委托调查核战争对气候的影响。这项调查有18位科学家参加,由哈佛大学的乔治·卡里尔负责。他们对所设想的最有可能出现的核战争情景进行了仔细的阐述。他们说服空气物理学家和气候学家使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来检验核战争的后果。他们的调查报告长达200页左右,立论严谨,观点鲜明。

    核战争的构想

    在核战争后气候是否会发生剧变,显而易见,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争的规模和形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行的战略计划,就包含着以战术核武器回敬苏联坦克对西德的入侵。虽然官方的方针认为核战争的升级可以控制在任何特定的级别上,但很少有战略家真正相信这一点可以办到。局势紧张时,事态发展得迅速异常,一旦任何一方决定使用核武器,双方很难不全力以赴地给对方的武器进行先发制人的摧毁性打击。

    不幸的是,由于许多重要的军事目标都靠近城市或市区,因此,对这些军事目标的攻击就等于对北约和华约国家大多数城市发动一场全面进攻。所有研究全面核战争影响的努力在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即世界现存的5万枚原子武器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将会用于战争,其总爆炸力为130至150亿吨当量。ttaps小组以50亿吨当量作为他们研究的基线,并且也考虑了在一场核战争中100亿吨当量爆炸力所能产生的影响。发表在瑞士皇家科学院《环境》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作出的设想为57亿吨当量。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计算时采用的数据为53亿吨当量。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报告所采用的基线数字定得高一些,为65亿吨当量,他们认为采用这个数字是充分考虑有些武器失灵,另一些会被贮存起来这一情况。

    尽管对一场核战争中超级大国之间可能使用的总爆炸当量的看法非常一致,然而这些研究之间也还存在一些重大分歧。ttaps小组认为威力达1000万吨当量的武器很少能用于战争。美国国家研究学会则指出,美国和苏联都在提高弹头的精度和更换导弹有效负载,以获得数量较多而威力较小的弹头。这些武器的当量都不会超出150万吨。巡航导弹的出现加速了弹头小型化的趋势。国家科学研究会提出的意见是,“除非目前的趋势发生逆转,否则到1985年,不论美国还是苏联,即使要部署威力为几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器,数量也可能是极少的。”

    在被当作“地爆”或“空爆”的武器比例方面也存在分歧。在ttaps小组的基线研究中,虽然他们也研究从0到100的不同比例的效应,但他们认定的“地爆”的核弹的比例是57%。国家科学研究会则估计“地爆”的核武器仅为25%。他们是通过以下假设得出这个数字的,核武器主要用于进攻军事目标、导弹仓库、导弹基地、指挥部、控制中心、通讯和情报设施等。作为第二重要目标,他们认为是维持军事力量的经济基础,如军工厂、炼油厂、油库、发电厂、主要交通和运输枢纽等,也均会被列为攻击对象。他们假设城市本身不会成为轰击目标,并假设所采取的爆炸方式也是以摧毁军事目标为目的,而并非要造成最大伤亡。因此,他们规定攻击一座导弹仓库和其他“坚固”目标(也就是用混凝土等加以保护的目标),用一枚“地爆”核弹。

    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几种略有不同的假设产生了两种结果。第一,由于“地爆”的核弹较少,被抛入地球大气层的尘埃亦会减少。然而,由于尘埃在核冬天效应中并不起关键作用,这种减少对后果不会有多大改变。第二,正是由于“地爆”对造成放射尘埃危害起重要作用,国家研究学会估算的放射尘埃造成的伤亡比起ttaps小组所描绘的要小一些。国家研究学会没有承担估价一场核战争所产生的生物影响的工作,所以他们不去考虑所造成的伤亡,尽管他们极力主张应该使用他们的基线方案来进行这项工作。即使对所使用的武器的性质作的估计有所修改,其带来的伤亡也仍然是相当可怕的。

    国家科学研究会证实了ttaps小组的断言:造成核冬天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大火产生的浓烟。这样,用数量少得多的核弹,以市区为目标进行轰炸,其带来的后果与65亿吨当量的核能释放造成的后果差不多一样严重。 ttaps小组考虑的情况是,以1000枚每枚为10万吨当量、总量相当于1亿吨当量的核武器,全部用来攻击市区目标的一次袭击。设想像英国和法国那样算不上核大国的国家已近乎拥有进行这种攻击的能力,人们就会不寒而栗了。

    国家科学研究会还考虑了比基线方案更严重的设想,在这一设想中包括另外100枚,每枚2000万吨当量的“地爆”,总当量达到了85亿吨,这些核武器可用于进攻“超坚固”的目标。这些额外增加的大型炸弹带来的后果,使大气尘埃远远超过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基线方案所产生尘埃的数量。

    核战争产生的烟尘数量

    核爆炸所产生的尘埃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爆炸时火球是否接触地面。对100万吨当量的爆炸来讲,如果引爆高度高于两英里,这就意味着散开的尘埃便会迅速下降。因此,破坏性最大的“空爆”也只会卷起少量的尘埃。据估计一次“地爆”后升入固定云层中的尘埃量为每100万吨爆炸当量产生20万吨到50万吨尘埃。国家科学研究会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尘埃数量是每100万吨当量产生30万吨尘埃,这正好与ttaps小组的估计是一致的。国家科学研究会对升入大气层的尘埃总量估计为33亿吨至825亿吨,比ttaps小组估计的96亿吨低许多。这正好反映了国家科学研究会认为“地爆”所占比例较小的假设。

    然而,在国家科学研究会的85亿吨当量的设想中,又有4亿到10亿吨尘埃将被抛入大气层,并且,几乎所有这些尘埃都将直接卷入同温层。

    要估计一场全面核战争所产生的浓烟数量更加困难。毫无疑问,核战后,会发生熊熊烈火。但大火将蔓延到哪些地区,城乡的易燃物有多少会转化为浓烟,以及烟粒子冲出核蘑菇云的速度和规模等是无法确定的。联邦德国马克斯-普拉恩克化工学院的鲍尔·克鲁兹,是第一个把世界的注意力引向核战争产生的浓烟会对气候产生极大影响的人。他在一篇发表在瑞士皇家科学院《环境》杂志上的文章里,估计57亿吨当量的核战争将产生34亿吨浓烟。这比ttaps小组在基线方案中所估计的225亿吨要高得多。国家科学研究会估计,他们的最低方案中,65亿吨当量的爆炸可以产生高达18亿吨的浓烟。然而,由于存在许多不可靠因素,他们认为浓烟数量可能在2000万吨到65亿吨的范围之内变化。这正是国家科学研究会建议从事广泛研究的诸多方面内容之一。这样,人们对核战争中可能发生的城市以及森林、荒野火灾等便可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只有浓烟数量处在国家科学研究会所估计的范围内偏低的一端,比如少于5000万吨时,才可能避免对气候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几乎在国家科学研究会估计的整个数位范围内,都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烟尘会上升多高,它们又会停留多久?

    在对核冬天的可能性进行估计时,实际上我们关心的只是那些体积不到1微米(1/1000毫米)的尘烟微粒,因为正是这些微粒最有效地吸收和散射了阳光。

    甚至在大气核实验的初期,就通过有人和无人驾驶飞机从核烟云中收集到炸弹碎片标本。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的优点在于在原子弹爆炸后几小时内便可以采集到核烟云标本。进行了这些研究,一场核爆炸中被掀入大气层的尘埃微粒的分布便可以测出了。在稳定的核烟云中,半径不到1微米的尘埃所占的比重,典型的数字是8%。这是国家科学研究会所引用的数字。而在特科等人的研究中,也恰好使用了同一数字。国家科学研究会提供的这个比重,范围是百分之几到20%。

    确定核烟云中微粒大小的是燃烧物和火焰的种类。大多数浓烟是由很小(半径不到1/50微米)的石墨晶体和不同量的油类以及焦油组成。在不含水的浓烟中炭晶体凝结成了大小为1/10微米的链状结构。在含油的浓烟中,一滴滴有机重液粘着烟粒,可达2/10微米或更大。森林火灾烟粒的大小绝大部分不会超过1微米,城市火灾烟尘的情况可能也是如此。然而,另外有几种影响容易改变其粒度组成。烟粒易于凝结在一起,所以它们的平均粒度会随时间而增大。尽管如此,还没有人认为烟粒会增大到小于1微米这个临界值。国家科学研究会采用的典型的烟粒大小为1/10微米。另一个影响是,上升的烟柱中形成的水滴和冰晶体,在人们称为“净化”的过程中易于吸收烟灰和半焦微粒。而后,这些东西作为“黑雨”落到地面,这一现象曾在广岛和长崎出现过。即使水珠在云层里会再次蒸发,而这时烟灰微粒已经凝结在一起,烟粒的粒度组成也已改变。然而,森林火灾却不产生黑雨,而且这种净化过程对排除小于1微米的烟粒,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很有效。国家科学研究会估计,来自核烈火的浓烟有50%会立即形成黑雨,这是他们所进行的最低估计,并认为这是一种保守的假设。

    烟尘所达的高度对核冬天持续的时间将起关键性的作用。到达同温层(在中纬度大气正常条件下,高度约为8英里)的微粒不再因降雨而被冲到地面,只能靠地心引力缓慢下降。半径为1微米的微粒落到地面大约需要1个月。而半径1/10微米的微粒则需一年左右。

    ttaps小组估计,在核爆炸后,抛射进大气中的1微米以下的尘粒,有80%可能到达同温层。而国家科学研究会的估计却不到40%。这恰好反映了后者的基线研究没有包括爆炸量大于150万吨当量的武器,而ttaps小组却将威力高达1000万吨当量的武器计算在内。这种比较大型的武器能更有效地将扬起的尘埃掀入同温层。由于国家科学研究会的基线研究,包括许多威力较小的“地爆”,所以他们对被卷起来的尘埃总量的估计比ttaps小组要低些。他们估计在同温层,颗粒小于1微米的尘埃只有1000万至2300万吨,可ttaps小组估计的则有6500万吨。但国家科学研究会却也考虑过更为严重的情况,即还有100枚2000万吨当量的武器用于轰炸超级坚固目标,这样又会有3000万吨至8000万吨颗粒小于1微米的尘埃注入同温层。

    森林和城市火灾烟柱上升的高度业已测出。森林火灾的烟柱常可高达4英里或更高。猛烈的城市火灾的烟柱会上升得更高。国家科学研究会设想来自核火灾的浓烟柱会普遍地保持在6英里左右。他们估计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大面积的城市火灾才会把浓烟注入同温层。ttaps小组预计,森林火灾的烟柱可高达4英里,城市火灾的烟柱高5英里,而且有5%的城市火灾会酿成熊熊烈火。这时烟柱将高达12英里。

    要预测核冬天持续的时间,最重要的一步是要估计出被雨水冲刷掉的烟尘的数量。ttaps小组估计这种现象出现在整个大气层的下部(对流层)。在高度为8英里的范围内,冲刷速度与高度的上升成反比。在对流层上面的同温层,由于很少有雨云形成,估计不会有冲刷现象发生。但这种推测没有考虑含烟尘的核云会导致大气温度降低这一现象。正如尘埃吸收太阳的辐射那样,尘埃使大气层上部的温度增高,这种温度的逆转使对流层和同温层之间的交界面高度下降许多。这就意味着3英里高度以上的烟尘不容易被雨水冲掉。因此,国家科学研究会在他们的计算中是把这一变化列进去了。但是在低温层,他们采用的冲刷率比ttaps小组高许多。国家科学研究会还计算了“尘埃骤雨”情况,在此计算中他们按其认为合理的最大冲刷量确定了烟尘被冲掉的速度。

    为了估计核烟云的影响,现在有必要预测尘埃和烟粒吸收和扩散阳光的性能。国家科学研究会所采用的数值与ttaps小组的数字很接近,而且他们也指出所设想的数值的误差系数是2~3按这一估计,即使烟尘颗粒吸收和散射光线的效率要低一些,核冬天效应也是不会消失的。除非抛入大气中的烟量比他们基线研究所估计的还要低得多。

    根据基线研究关于烟尘数量及其在大气中的分布,冲降速度和微粒性能等方面的估计,国家科学研究会在忽略风和海洋影响的条件下,计算出核战争后不同时间,内陆地面可能出现的温度。假设尘埃只局限在北纬30~27度地区(因为绝大多数炸弹会在这里爆炸),并假设在这一范围内,尘埃均匀地分布在经线上,他们通过计算得出,气温在25天内将下降31c(56f),76天后温度又会再下降此温度的一半。如果这些烟尘被扩散到整个北半球上空,气温则会在17天内下降21c(38f),51天后则会再下降此温度的一半。尽管这些数字并不像ttaps小组的基线情况那样严酷,但也足以证实几个?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