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正说清朝十二帝 > 正说清朝十二帝第2部分阅读

正说清朝十二帝第2部分阅读

博尔济吉特氏成为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清宁宫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登上皇帝宝座后,妻以夫贵,博尔济吉特氏就成为中宫皇后。

    皇太极宠爱的还有四位皇妃:

    第一位是关雎宫(东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是中宫皇后的侄女,也是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的姐姐,天聪八年(1634年)同皇太极结婚。这时她已26岁,皇太极也已43岁。

    第二位是麟趾宫(西宫)贵妃那木钟,为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她原是蒙古林丹汗囊囊福晋,林丹汗死后,投顺后金。同年,皇太极娶囊囊福晋为妻。那木钟贵妃后生下一子名博穆博果尔和一女。她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及其王妃,日后演绎出一段生动离奇的故事,留待谈到顺治皇帝时再讲。

    第三位是衍庆宫(次东宫)淑妃巴特马·璪,原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林丹汗死后,她携部众降金,不久被皇太极纳娶。她抚养蒙古一女,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娶焉”。

    第四位是永福宫(次西宫)庄妃,俗称大庄妃,名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又是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侄女,关雎宫宸妃的妹妹。庄妃14岁嫁给皇太极,这年皇太极34岁。皇太极即皇帝位后,封她为永福宫庄妃。庄妃作为一个女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生下一个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这年她28岁。庄妃的故事后面再讲。

    皇太极为了联络蒙古,以次女下嫁林丹汗之子额哲,命济尔哈朗娶林丹汗遗孀苏泰太后为福晋,长子豪格及二兄代善、七兄阿巴泰分别同察哈尔部联姻,从而构成错综复杂的姻盟。

    松锦用兵,精于谋略。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开始在辽西同明军进行决战。清军围困锦州,明守将祖大寿告急。崇祯帝派洪承畴为总督,率8位总兵、13万步骑、4万马匹,解

    锦州之围。洪总督采取“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待敌自困,一战解围”的兵略,于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进军至松山。两军初战,“清人兵马,死伤甚多”,清军失利,几至溃败。败报传到盛京,皇太极带病急援。史载:“上行急,鼻衄(nu)不止,承以椀(碗)”,鼻子流血不止,用椀接着,马不停蹄,昼夜兼行500余里,赶到松山。他部署:埋下伏兵,断敌退路;袭劫积粟,断敌粮道;高桥设伏,击敌逃兵;大路列阵,截敌援兵。经激战,获大胜。《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骆驼六十六、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洪承畴退缩到松山城中。清军破城,洪承畴被俘。明朝得报洪承畴殉国,朝廷祭奠、褒扬,结果洪承畴却投靠了清朝,闹了一个大笑话。

    自万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抚顺第一次交锋,至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在近30年间,对明清兴亡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主要是三大战役,这就是萨尔浒之战、沈辽之战和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正式军事冲突的开端,标志着双方军事态势的转化——明辽东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军由防御转为进攻;沈辽之战是明清激烈军事冲突的高嘲,标志着双方政治形势的转化——明朝在辽东统治的终结,后金在辽东统治的确立;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清辽东军事冲突的结束,双方辽西军事僵局的打破——明军顿失关外的军事凭藉,清军转入新的战略进攻,为定鼎燕京、入主中原奠下基础。

    设反间计,除袁崇焕。天聪汗皇太极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件事很值得大书一番,这就是巧设反间计,除掉袁崇焕。事情要从源头说起。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攻而未克,不久郁郁而死。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战史上这场最惨痛的失败。父汗死了,皇太极要报仇!于是,发动了宁锦之战。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在宁远、锦州战败。宁远、宁锦两役失败,皇太极认识到:袁崇焕是他经山海关进入中原通道上的“拦路虎”。所以,皇太极用了一计:绕道山海关,攻打北京城;调动袁崇焕“勤王”,实施“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山海关,绕道内蒙古,进攻北京城。这时的袁崇焕被崇祯帝重新起用为兵部尚书、蓟辽督师。他曾奏报,辽东防守坚固,敌军不会通过;但蓟镇一带防务空虚,应当加以重视。朝廷对他的奏报未予理睬,而尘封起来。当袁崇焕在山海关巡视的时候,得到皇太极进攻京师的军报。他急点九千骑兵,日夜兼驰,前来救援,同敌决战,保卫北京。

    袁崇焕驻兵在北京广渠门外,兵无粮,马无草,白天作战,夜间露宿。袁崇焕身先士卒,中箭头的衣甲,像刺猬皮似的。袁崇焕连获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捷,京师转危为安。皇太极就使用《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盗书使曹操中反间计的手法,设计陷害袁崇焕。此计,《清史稿·鲍承先传》记载:

    翌日,上诫诸军勿进攻,召承先及副将高鸿中授以秘计,使近阵获明内监系所并坐,故相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自敌中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经略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内监杨某佯卧窃听。越日,纵之归,以告明帝,遂杀崇焕。

    十二月初一日,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议军饷为名,命袁崇焕到紫禁城。当时,北京城戒严,九门紧闭。袁崇焕坐在筐里,被人吊到城上。袁崇焕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祯帝并未议饷,而是下令将他逮捕,下锦衣卫狱。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将袁崇焕在北京西市被凌迟处死。《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受刑时,人们咬牙切齿,买从袁身上割下的肉就酒喝,喝一口,骂一声。这个记载,未必可靠。但说明当时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误认为袁崇焕“通敌”。事情一直到清朝修《明史》,在满文档案中看到当时的记载才真相大白。事过100多年后,袁崇焕的冤案由乾隆帝给予平反。

    皇太极用反间计使得大明崇祯帝“自毁长城”。《明史·袁崇焕传》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皇太极心机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这自然与其先天禀赋有关,但所处环境和人生经历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皇太极出生那年,父亲努尔哈赤34岁,生母那拉氏18岁。他的生母是叶赫部贝勒扬佳努的爱女,名孟古,称孟古格格。14岁嫁给努尔哈赤,29岁撒手归天。12岁的皇太极自此失去母爱。那拉氏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心情抑郁所致。孟古从结婚到患病、逝世,建州同叶赫部一直敌对。古勒山一战,孟古的堂兄布斋贝勒,战马在厮杀中被木墩绊倒,死于非命。努尔哈赤命将布斋的遗体劈作两段,将其一半归还。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孟古病危,觉得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要求见生母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叶赫迎接,但叶赫贝勒不许。孟古终未得见生母,抱憾九泉。

    皇太极少年丧母,又没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以说是孤苦伶仃!而他的家庭,却是一个大家族。他有4个叔父,仅二叔穆尔哈齐门下就有11个堂兄弟,三叔舒尔哈齐门下有9个堂兄弟,其中阿敏贝勒门下有6位侄子、济尔哈朗贝勒门下有11位侄子。而他又有15位同父异母兄弟,亲兄弟的子侄多达一百四五十人。他的7位同父异母的兄长由5位福晋所出,这5位福晋都是建州本部人,唯独其生母是叶赫部,而叶赫又同建州结下血海深仇。这种家庭环境,对皇太极少年时代的成长有着许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第一,皇太极外公为女真著名领袖,生母那拉氏是一位聪明灵秀的格格。受遗传的影响,他聪敏过人。而其他兄弟的外公(除多尔衮外公)都名不见史传,这个背景增强了他政治上的自信心。

    第二,少年丧母,使他在生活中遇到过多的艰难与困苦,磨炼了他的独立性格与顽强意志。

    第三,没有母亲呵护,没有同母兄弟姐妹,格外势孤力单,养成他慎言少语的性格,锻炼了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第四,皇太极因舅父同建州有世仇,长期冤怨相报,使他在家族中处于不利地位,促成他长于心计。

    泰化否,否生泰。少年丧母,自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然而,挫折于懦弱者会磨损意志,于坚强者会愈挫愈奋。以清初的四位君主来说,太祖努尔哈赤11岁丧母,太宗皇太极12岁丧母,世祖福临6岁丧父,圣祖玄烨8岁丧父、10岁丧母。努尔哈赤虽少年丧母,却锻炼了独立品格。同样,皇太极失去母亲的关爱,却促使他学习、仰慕父汗,也更锤炼他独立、慎思、顽强、拼搏的品格。似可以说:皇太极在对内辖制和对外征服的过程中能够挫败群雄,是同他挫折长智慧、困厄磨意志的特殊家庭环境和人生经历分不开的。

    这样一代英杰,本来应该能够创立更大的功业。但是,皇太极在52岁的盛年(1643年)却遽然辞世,他离世的当天,还在进行政务活动。天不假年,使他无缘端坐在紫禁城的宝座上,实现其终生为之奋斗的定鼎燕京的美梦。他死后葬在昭陵,陵前的石像中有一对石马,就是“昭陵二骏”,相传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喜爱的坐骑——大白、小白二骏雕制的。

    皇太极的死,标志着大清皇朝一个朝代的结束,也标志着大清皇朝奠基工程的完结。太祖、太宗两代整整60年的奋争,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奠下了基础,准备了条件。《清史稿·太宗本纪》中对皇太极的评价是:“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这个评论,大体公平。但是,杰出英雄,也有失算。《清史稿》道出他“储嗣未定”和“大勋未集”两大遗憾,这一点留待下面讲到“顺治帝”时再详述。

    皇太极个人小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出生: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

    属相:龙卒年:崇德八年(1643年)

    享年:52岁谥号:文皇帝

    庙号:太宗陵寝:昭陵(沈阳北陵)

    父亲:努尔哈赤母亲:那拉氏,后尊为孝慈高皇后

    初婚:22岁结婚,配偶博尔济吉特氏,配偶:16人,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为皇后

    子女:11子,14女继位人:福临(世祖)

    最得意:松锦之战夺得胜利最失意:兵败宁锦

    最不幸:生母早亡最痛心:爱妃早死

    最擅长:韬略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3年

    (2)阎崇年:《袁崇焕研究论集》,(台)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3)阎崇年:《清朝通史·太宗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顺治帝福临

    清世祖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6岁登极,是清代历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年号顺治:顺,意顺利;治,意治理。就是顺利治国,华夏一统的意思。

    少年福临的命运,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福”从天上降“临”。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大清皇位,从天而降。如前文所说,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亥刻,皇太极带着“储嗣未定”的遗憾猝死。皇太极在白天还处理政务,夜里就离开人世。他死之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也没有交代由谁继位。由于事出突然,诸王贝勒也没有一点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忙乱和哀悼,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宫崇政殿打响。那一天是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极死后的第六天。

    努尔哈赤有遗诏,规定皇位的继承要满洲贵族来讨论。当时主要有七个人的意见举足轻重:四个亲王,就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还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当时,最有希望夺得大位的是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

    豪格(1609~1648年)的有利条件主要是:第一,为皇太极长子,35岁(比多尔衮年长3岁),正值壮年;第二,人才出众,史称他“容貌不凡,有弓马才”,“英毅,多智略”;第三,久经战阵,屡获军功;第四,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大臣拥护豪格继位,尤其是两黄旗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尔衮(1612~1650年)的有利条件主要是:第一,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时年32岁;第二,受到父亲的钟爱。史载,努尔哈赤曾留下遗言:九王子(多尔衮)当立而年幼,由代善摄位。而代善鉴于当时情势,转而拥立皇太极;第三,多尔衮兄弟为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旗主贝勒,这两个旗支持多尔衮;第四,有二位胞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支持,在上述七王中,多尔衮兄弟占了三个席位;第五,多尔衮多次统军出征,“倡谋出奇,攻城必克,野战必胜”,屡立大功。

    八旗甲胄从实力对比看,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的支持,多尔衮有正白、镶白两旗的支持。那么,其余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红和镶红两旗、济尔哈朗掌管的镶蓝旗——的意见就至关重要。

    十四日黎明,两黄旗大臣在大清门盟誓,拥护豪格继承皇位,并部署两黄旗巴牙喇(即护军营,为禁军中护卫皇帝的部队)张弓挟矢,环卫崇政殿。图尔格、遏必隆又传令其牛录下的护军,备好甲胄弓矢,护卫大清门。议商皇位继承人的贵族会议在崇政殿的东庑殿举行,由年纪最长(61岁)、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主持。黄旗索尼和鄂拜首先倡言“立皇子”,多尔衮以其资历不够,令他们退下。索尼和鄂拜虽然退出,但两黄旗巴牙喇包围了宫殿。两黄旗暂时占了上风。但两白旗并不示弱,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弟兄发言,力劝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见形势紧张,正在犹豫。多铎声言:“你如果不答应,应当立我。我的名字在太祖遗诏!”多尔衮不同意立多铎,说:“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遗诏里,不独王(多铎)也!”多铎又说:“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礼亲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提出豪格为“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豪格觉得有两黄、正蓝和两红旗的支持,大局可定。于是,表示谦辞,说:“福少德薄,非所堪当!”他本来是假意谦让,想让众人“坚请不已”,然后顺势登上皇帝宝座,这样不是显得既谦恭又众望所归吗?但是,两白旗并不相让。他内心愤懑,随即暂退。在争执激烈的气氛下,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说:“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宁可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这时,礼亲王代善见形势不对,以年老不预朝政而离席,英郡王阿济格随后以不立多尔衮而退出,豫郡王多铎沉默不发一言。这就出现“定议之策,未及归一”的僵局。

    在这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表面憨厚而内心机敏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权衡利弊:如果自己强行继位,势必

    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并,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豪格登极,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而让年幼的福临继位,则可收到一石三鸟之利——打击豪格,自己摄政,避免内讧。所以,多尔衮说:“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皇子当中豪格提出他不继位,那就请福临继位。福临年纪小,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辅政。”豪格也不好反对。

    于是,6岁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