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短篇〗巫梦缘 > 〖短篇〗巫梦缘第1部分阅读

〖短篇〗巫梦缘第1部分阅读

    巫梦缘

    作者:(清)不题撰人 排版:zlyl 字数:67002字 包:

    据【思无邪汇宝】本 参照日本中尾松泉堂 藏本校勘排版sxz06290

    第一回二试神童后必达

    晴丝漾碧东风袅,九十风光易老;何处闲花闲草,耽搁人多少。

    欢娱忽复生烦恼,恰遇落红啼鸟;刚把新愁却扫,又是愁来了。

    右调《桃源忆故人》

    这一首词,大概说春色恼人,眠不得,坐不得,也只为春风一吹,人人骨里 就有无情的也动情。何况多才情种,为此千古才人,伤春悲秋,总是春气秋气,

    使他骨酥神颤;如今要说一个极风流、又极贞洁的女儿;先说一个极有才、又极

    有情的男子。这两个生在何府何州何县,做出那样事来。

    且说山东东昌府,临清州地方,明朝成化年间,设立了钞关,天下客商聚集 于此,是一个大大码头。凡是官船、粮船、货船到这所在,必定停泊几日。故此 开行开店的,都做了人家。南边游学、处馆的,来来往往,本地读书的人,都比 前越多越好了。原有新旧两个城,旧城读书的多,却没有客商,觉得冷静些;新 城三街四巷,都是富商大贾住着,十分奢华。

    偶然有读书的,却又敏而好学,会得中举、中进士。有个丁字巷的王秀才, 名唤文人,生得一表非俗,娶了妻房李氏,说不尽她的美貌,只是眇了一目,王 文人却爱她得紧,常常对她说道:「我看天下妇人,都只该一只眼,就是我也标 致,反觉多了一只眼,倒不更俏了。」

    因此朝弄夜弄,弄成了怯症。做了三年亲,才养了个儿子;为这年是辰年, |乳|名唤做辰哥,长成三岁。王文人怯症再发,日重一日,烧纸服药,一些无效。

    腊月廿五日复病,廿八日就呜呼哀哉死了。

    李氏守着儿子,苦苦的度日。况兼娘家父母俱亡,又无兄弟;只一个妹子, 嫁在天桥冯家,是个万金的财主。妹子时常送银送米,照管姊姊一家。妹夫是个 廪膳秀才,唤做冯士圭;平日与与王文人会文吃酒,极说得来的。因此也凭娘子 周济那孤孀穷姊。

    就在王文人死的那年,八月中秋,冯家养个女儿,|乳|名桂姐,又叫做桂仙, 取蟾宫折桂的意思。李氏守节,真个是冰霜坚操,人人闻知,皆都敬重于她。

    不觉过了三年,辰哥已六岁,送与一个蒙师施先生,教他读些《三字经》、 《神童诗》,他只消教一遍,就上口了。学名唤做王嵩。施先生见他聪明,与众 不同,就替他取个表字,唤做高山。

    朝去晚回,不消两个月,《三字经》、《神童诗》,就读熟了。

    一日,先生出一个两字对,命他对。道是:「举人。」

    王嵩应声对道:「进士。」

    先生十分欢喜,来对他母亲说了。竟买《大学》、《中庸》与他读,增到每 日四行,又每日五行。只是午时就背,再不忘记了。

    一日,先生又出一五字对,命他对。道是「只有天在上。」

    王嵩应声对道:「更无山与齐。」

    先生惊问道:「古诗原有这两句,你小小学生,如何知得?」

    王嵩道:「我只觉有先生上句,就有我的下句,连我也不知道。」

    先生道:「这等看起来,你前世必竟是个饱学,再来投胎的了。再读几年, 必然是个神童。」

    从此,不时讲几句《大学》教他,复讲也都明白。一连读了三年,四书读完 了,又读些诗。这年九岁,先生教导他做破题。不消两月,竟有好破题做出来。

    又教导他做承题,越发易了。只有起讲,再做了半年,方才有些好处。

    先生道:「我虽是秀才,却已老了。」兹对他母亲道:「令郎十分聪明,必 成大器;明年须送与考得起会做文字的先生去。学生我过时的了,不可误了令郎 大事。」

    李氏道:「先生说那里话,小儿还是蒙童,求先生再教导他几年。且待他十 二三岁,再作区处。只是束修微细,明年再议加些便了。」

    先生道:「学生岂为束修多少,只因令郎忒聪明了,是个伟器。恐怕学生过 时的学究,误他大事。既承王奶奶美意,学生领命便了。只是令郎聪明,又肯读 书,可在大寺里卖书的去处,买一部南方刻的小题文字,待学生精选它一精选, 一面与他读,一面与他讲,或者也当得明师了。」

    李氏欢喜不胜,就在头上取一根小金簪子,递与施先生,道:「求先生在书 店里抵他一部,说定了多少价钱,过日去取赎。」

    正是:

    卖金买书读,读书买金易。

    施先生接了簪子,道:「如命。」即时辞了出去,果然取了一部小题文章, 把与王嵩读,又讲与王嵩听。

    倏忽光阴又过了二年,王嵩已是十一岁,竟开手作文字了。不但四书五经读 得烂熟,讲得明透,连韩柳欧苏的古文,也渐渐看了好些。此时窍已大开,夜间 在家里,毕竟读到一更才睡。

    但有个毛病,小小年纪见了小丫头们,他便手舞足蹈,说也有,笑也有。偶 然邻舍有小女儿,到他家顽耍,他悄悄躲在门背后,看前后没人,就一把搂住, 或是亲个嘴,或是扯开那女儿的裤子,摸她那件东西。略大些的,知道害羞,被 他搂了搂、摸了摸,飞跑去了。若是六七岁的,不知缘故,他便左搂右摸,不肯 放她。立待她喊叫起来,方才放手。

    有一日,邻舍金家一个十一岁的闺女,生得俏丽,也有些知觉的了。被这王 嵩甜言美语,哄到自己读书的小房里,扯掉她裤子,把自己笔管粗的小阳物,在 她两腿缝里只管搠;再搠不进,一般两个都流滑水,只是都不曾破身。

    有一曲《挂枝儿》为证:

    小学生把小女儿低低的叫,你有阴,我有阳,恰好相交。

    难道年纪小,就没有红鸾照;姐姐,你还不知道,知道了定难熬。

    做一对不结发的夫妻,也团圆直到老。

    且说王嵩把金家的女儿,正擒倒着弄,被李氏撞来,不管三七廿一,一把揪 着头发,扯过来乱打,骂道:「小贼囚!你爷因为贪色,早早的去了,你这个贼 囚,又这等不长进。」

    金家女儿提着裤腰飞跑去了,再也不敢上门。

    从此,母亲防备着儿子,除了先生那里去,不轻易放他出门。朝也读,夜也 读,又读了二年,已是十三岁了。做的文章,不但先生称赞,连别人见了,真个 人人道好,个个称奇。

    适值提学道按临东昌府,先打从州县考起。临清州官出了告示考童生,一般 纳卷保结,到这日五鼓,已冠、未冠约有千人,齐赴试场。点名领卷,州官见王 嵩矮小,只好十一二岁光景,问道:「你这小童生,也来捱挤做什么?」

    王嵩道:「童生小,文章不小。」

    州官诧异,便道:「口说无凭,你立在我身边,待我点名散卷完了,便要面 试。」

    王嵩不慌不忙,答应了一声,立在州官案桌边。

    不多时,点完了名,散完了卷,州官吩咐各去静坐听题。登时出了个题目, 都去做了。王嵩立着不见州官发放,知他事忙忘了,向案桌前,跪下禀道:「求 老爷面试。」

    州官笑道:「我一时倒忘了,你小小年纪敢求面试,也罢,我另出一题,你 在我桌边先做一篇。若好,我当另眼看你,若不通,先打发你出去。」

    沉吟了一刻,道:「求面试,求面试,我就出《如不可求》,你去做来。」

    王嵩不慌不忙,伸纸和墨,顷刻成篇。递上与州官看,州官展开一看,字划 端秀,已自欢喜了。

    看了题,起句道:「夫求,则未有一可者也,而况求富乎?」州官提起笔来 密密圈了。又看到中间,更加警妙,句道:「天下贪夫百倍于廉士,而贫人百倍 于富人。……」州官拍案叫绝,道:「世间有这般奇才,小小年纪,出想灵快, 一至于此。只怕你是记诵得来,偶合此题。你再把本日试题去做,若果与此作一 般样好,定然首取。」因问:「十几岁了?」

    王嵩道:「童生名虽十三岁,不得年力,还只得十二岁。」

    州官道:「神童二字,可以相赠。」

    王嵩一面同人做了两篇,午后先上堂交卷。州官看了越加称赞。及至出案, 竟是第一。

    因年小才高,得能面试。府考时,州官在场中散卷散完了,带了案首小童生 王嵩,上前禀道:「知州取得一名神童,求老大人面试。」

    太守看了一看,问了年纪,就教在堂上给桌凳,另出题考他。

    州官辞了自去。太守将信将疑,故意出三个理致理目,分明是难他一难。第 一个是《小德川流》;第二个是《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第三个是《且谓 长者义乎》。这三个题目,不要说小小童生,凭他那个饱学,也须费力。

    那知王嵩记性高强,读得时文,何止千篇。这三题都有好文记得,提起笔来 略略改窜,一挥而就。

    日才正午,太守看了道:「果是神童,只怕一府之中,更无敌手。」

    吩咐库吏,领去赏了酒饭,依旧补做本日考题。说道:「取你第一。」

    王嵩谢了,去领过饭,又补做了两篇,案出,又是第一。

    提学道到了东昌府,先考童生,后考秀才。临清是首州,头一日,就考临清 童生、聊城童生。一等童生点名搜检进去,到提学道案前领卷。领卷至王嵩,灯 光之下,愈觉矮小。

    提学道叫:「住了!」问道:「大大一个州,偏是你一些孩子领案。」

    王嵩作揖,禀道:「只论文字,不论年纪。宗师老爷,若以年纪取人,岂不 失之。」

    提学笑了笑,道:「小时了了,大未必然。从第二名派卷,留这夸嘴的小童 生,在我案前面试。」

    不消一个时辰,唱名散卷完了,各依号数坐定。提学道先出了众人题目,才 唤临清小童生到面前,出一个题目是「童子见」三字。

    王嵩就立在案桌边,磨起墨来,也不起草,提笔就写。

    提学道见他写过了破题,叫:「取来看。」

    只见破题道是:「圣人之见童子,见以童也。」提学道点点头,道:「有些 意思。发与他,做完了拿上来看。」

    不消一个时辰,王嵩已做完了,送与宗师看。看到中间二句,道是「童子之 互乡,则习相远;习相远,不可见也。互乡之童子,则性相近,性相互乡,不可 见也;互乡之童子,可见也,童子之近,可见也。」提学道不由大加称赞,便吩 咐:「天色尚早,可归本号,做完了本日二题,若果如法,仍当首取。」

    王嵩领了卷子,照号坐定,去做那两篇文字,还是他头一个纳卷。

    提学道看了,叹道:「神童!神童!」就面取第一。

    有诗为证:

    谁道童心乍离胎,居然锦标尽入怀;

    文章处处逢青眼,报道神童得意来。

    且说王嵩连考三个案首,谁个不知,那个不爱。喜得母亲李氏,手舞足蹈, 姨夫冯士圭也道:「外甥大才,不久必成大器。」对他娘子与女儿道:「此子果 好大才,但从来神童每每夭折。看他五六年,若像个有福禄寿的,便把我家桂仙 配他。」

    这个口风,冯家娘子传与姊姊李氏知道,故此临清势利的人家,常常央媒人 来说亲,要招王嵩为婿。

    李氏道:「我只得一个儿子,又且年幼,还不是定亲的时候。」就大家停住 了。说便这般说,冯家看得王嵩比前大不同,心里愿招他为婿,凡攻书赀本、进 学使费、谢师礼仪,都从这姨父家送来。

    迎送了新秀才入学,王嵩领了谢礼,先到施先生家叩拜了。次日就去拜见姨 娘、姨父,拿一个愚甥名帖到冯家来。先让姨父、姨娘请坐,以孩儿晚辈叩见。

    夫妻二人不肯坐,却也同受了他四拜。王嵩又请表妹见了,冯士圭只为要招 他为婿,回言道:「那有不相见哩!桂仙尚未梳洗,贤甥且到书房里少坐。」

    王嵩随了冯士圭到书房里过午,不题。

    且说桂姐已十一岁了,读了几年书,通文识字,也是一个女中才子。听得说 表兄是个神童,一连考了三个案首,心上已抵慕他,又听得父亲前日的话,巴不 能够见他,便看看近来长成如何了。那知冯士圭回了,不得一见。

    桂姐叫大丫头露花,吩咐她看王家小官人,在哪里留饭。露花去不多时,回 覆桂姐道:「在书房里留饭,只得老相公独自陪他。」

    桂姐年小,还不晓得什么,只是爱才的念头,却比私心反急,忙忙叫露花跟 随了,走到书房门口去张望那表兄。只见:

    眼含秋水,肌映春花,清素之中,微流丽藻,风尘之外,

    独秀瑶林,叹天骨之多奇,喜人姿之偏挺。

    行见士林耀彩,百尺无枝。但逢笔阵交锋,一战而霸。

    桂姐看了一看,叹道:「两三年不见,长成得恁般俊伟,他日定是个举人、 进士,我爹爹却愁神童每每夭折,岂不是过虑?」

    露花问道:「王家小官人,今年几岁了?」

    桂姐道:「大我两岁,今年十三岁了。」

    露花道:「桂姑娘嫁了这样一个姐夫,也不枉了聪明美貌。」

    桂姐笑道:「这丫头坏了。」

    那知笑得响了些,被王嵩耳快,已听见了。举眼往门外看,但见:

    四尺身材,十分颜色。腰如约素,肩若削成。皓齿内鲜,

    丹唇外朗。如池翻荷而流影,宛风动竹而吹衣。

    忽露面,则出暗入光;乍移身,则含羞隐媚。

    有情有态,如合如离。安得夜托梦以交灵,敢望昼聘心以舒爱。

    王嵩本是多情种子,见了这般美貌,魂飞天外,魄散九宵。心上想道:怎得 表妹这样女儿为妻,也不枉了人生一世。

    只因姨父冯士圭日前的言语,母亲为有「夭折」两字,不曾对儿子说,所以 心神恍惚,惟有羡叹。两下里正看个不了,姨娘走出来,叫了女儿进去。

    王嵩一心对着娇姿,不觉手里酒杯,竟脱落在桌上了。冯士圭回头一看,桂 姐已去,并不见人,也就大家不觉了。王嵩辞以不能继饮,用了午饭,起身又入 内里,谢了姨娘,告别前去。

    回家思思想想,只恋着表妹桂姐,还亏未知女人情趣,想了几日,也就丢开 了。只是桂姐心里时时刻刻,指望爹爹心回意转,招表兄为婿。

    正是:

    白云本是无心物,却被东风引出来。

    第二回雏儿未谙云雨事

    春光帘外还依旧,惟有这耐春人瘦。花片易消残,正值清明后。

    莫将闲事和人厮斗,随分消磨春尽。谱到乱红飞,谁耐眉儿皱?

    右调《海棠春》

    这一首词,也只说风情大概,春日间倍觉关心。尚未知孤男寡女,有许多做 又做不得,忍又忍不住的苦处。

    且说王嵩在冯家回来,想那桂姐,也只几日忙,就丢开了。他那丁家巷里, 隔得十来家,有个刘秀才;秀才亡过了两年,妻房卜氏守寡在家,倒也是冰清玉 洁。只是生得俊俏,又识一肚子好字,闲着时节,把些唱本儿看看,看完了没得 看,又央他哥弟们,买些小说来看。

    不料他兄弟买了一本《天缘奇遇》,是祁羽狄故事。上面有许多偷情不正经 的话,卜氏看了,连饭也不想吃。直看到半夜,才看完了。心里想道:「世间有 这风流快活勾当,我如今年纪已二十四岁,这样事,只好来生做了。」

    说便这等说,好不难过。睡上床去,再睡不着。对着里床,空荡荡的,没个 人儿。对着外床,只见桌子上点的灯儿,半明不灭,好不孤凄,叹口气道:「我 又无儿子,只养得一个女孩儿,前年出天花又死了,本不消守得寡,受半世的苦 楚,只是舍不得丢了家私嫁人。」这一夜就睡得迟些,不觉大寺里,又撞钟了。

    有《桂枝儿》为证:

    熨斗儿熨不开眉间皱,快剪刀剪不断心内愁,

    绣花针绣不出合欢扣。

    嫁人我既不肯,偷人又不易偷。天呀!

    若是果有我的姻缘,也拼耐着心儿守。

    卜氏想了叹,叹了想,一夜不得安眠。毕竟想道:「且偷个标致人儿,再做 理会。家里雇的人,不消说是粗蠢,一个小厮只十五岁,倒也伶俐。叫他寻个把 人儿也好。只是他寻来的未必中我的意。须等自己看中一个,叫他去走脚通风, 这便用得着了。」打算定了,反睡了去,直到巳牌时候,方才起来。

    从此以后,把十五岁这个小厮也待得越好了,每日无事,常到门首,闪在门 背后,看那来来往往的人,指望看上个好的,叫小厮做脚。

    那小厮叫做存儿,原是永平县人,十二岁时节,来到临清,雇与刘家使唤。

    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