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医道通天 > 医道通天第218部分阅读

医道通天第218部分阅读

 “威望算得了什么。”老人淡淡笑了笑:“人死一堆白骨。虚名何用。就像眼前的旅社,住哪都一样,何必争论。”

    “说得好。”对面那位老人赞赏了一句,向七爷爷竖了竖拇指。

    “好什么好,那是七爷爷不屑和你争辩。”年轻医师撇了撇嘴,面对那位老人嚷道:“就我的水平也超过你。”

    “是吗?”那位老人撇了撇嘴,语气带着讥讽:“你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我来问你,这世上被传为最神奇的药物是什么?”

    “最神奇的药物……”年轻医师一时语塞,神奇的药很多,最神奇的一时难以决断。

    那位七爷爷原本要转身离开,听到对方那位老人的话又转过身来,目光闪动,就像棋逢对手那样微微激动。年轻医师感到一阵心慌,随口说道:“最神奇的是传说中的千年灵芝。”

    几个人一起望着年轻医师,年轻医师有点发毛,结结巴巴接连说道:“天山雪莲,冬虫夏草,熊心豹胆……”

    “还狼心狗肺呢。”对面那位老人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年轻医师脸红脖子粗,大声嚷道:“你说是什么,那么多药材,哪个称得上最神奇。”

    “不懂就别乱说话。”七爷爷瞪了年轻医师一眼:“最神奇的药材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不,不,不可能吧。”年轻医师更加诧异,也更加结巴起来:“那岂不成了人吃人。”

    “这只是一种传说。”七爷爷声音拉长,看得出有说故事的习惯:“中医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药性,皆可入药。那么,作为万物之一的人当然也可以入药,不过不是那种随便运用的入药,一般医生也没有这种想法,很久以前,谁也记不得哪位医生提出了长生不老药的事情,其中两味药就是人,但不是普通人,纯阴和纯阳,”

    “什么叫纯阴和纯阳。”年轻医师忍不住好奇,插了一句。

    “纯阴就是十二条经脉都是阴性。纯阳是十二条经脉都是阳性。”七爷爷晃了晃脑袋:“俗话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纯阴纯阳终究是个迷,所以最神奇的药也就是一个传说。还有一个传说就是长生不老药,只要这种纯阴纯阳的人出现就是长生不老药出现的时候。“

    “长生不老药。”年轻医师再次惊叫起来,比起刚才听到最神奇的药物还要惊讶百倍,长生不老如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理想中的最高境界,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对面那位老人不屑地白了年轻医师一眼,哼了一声:“再让你见识一下,据我所知纯阴纯阳的人已经出现。”

    “在哪?”这次就连楚家的七爷爷也惊讶地叫起来,研究药物的人一辈子都梦寐以求见识一下,纯阴纯阳千年难得,关键是想知道纯阴纯阳如何存活。

    “在哪我不清楚,但是纯阳的是一位姑娘。”那位老人语出惊人。阳在中国一直代表着男性,怎么会是女人。七爷爷脱口而出:“不可能吧,女人怎么会是纯阳。”

    “谁说女人不可能是纯阳。”那位老人呵呵笑起来:“那个姑娘因为身体纯阳,家里人把她送到纯阴苦寒之地,让寒气滞留,竟然硬生生改变过来。”

    “能改变先天体质,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也不简单,出身入化,是哪个家族?”七爷爷脱口而出:“当今之世除了天医一脉就是药王一脉,天医名存实亡,那么就是药王一脉。”

    “绝对不是药王一脉。”那位老人摇了摇头。

    “你怎么肯定?”七爷爷微微有点奇怪,川藏药王比较神秘,对方的语气却非常肯定,难道和药王有什么关系?

    答案马上就有了,那位老人淡淡笑了笑:“我叫陈海……”

    “久仰。”七爷爷拱了拱手,语气忽然非常恭敬:“药王的大弟子,川藏一代有名的神医。”

    “神医不敢当,只是徒有虚名。”老人摆了摆手,语气很淡,听起来很谦虚,却流露着不容小视的威严。川藏药王的弟子,当然有资格住进这家宾馆的最高级地方,谁能与他相提并论,那位年轻医师眼睛瞪得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张大嘴不发一言。

    “陈神医客气了,干我们这一行的谁不知道药王,知道药王的谁又不知道你。”七爷爷态度更加恭敬:“不知道可不可以赏光到我们那边,让我们讨教一二。”

    “没心情。”陈海摆了一下手,回答很干脆:“我担心瘟疫区里面的人,我是来帮的。竟然不让进。”

    “是谁邀请到陈大神医帮忙?”七爷爷皱了皱眉,陈海一直在川藏高原活动,最近在研究药物,闭门不出,能让他风尘仆仆千里迢迢赶来的当然不是寻常人。

    “是我师妹陈雨轩。”陈海也不隐瞒,陈雨轩是药王的弟子众所周知,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陈雨轩要他来当然是为了保和堂,也为了凌威。

    “不让进是为了大家好,据说瘟疫太厉害,有进无出。”年轻医师在一旁插言,态度变得有点献媚,药王的弟子当然值得巴结:“大家先住下,我想办法打听里面的情况。”

    “这种事靠打听有屁用,中医师治病要在实地观察才能掌握微妙的变化。”陈海说话有点粗,声音低沉:“难道你认为我是怕死吗?明天我想办法进去。”

    “好,明天我们几个老不死的陪陈神医一起进。”七爷爷也不甘落后,声音提高了一点:“不解除瘟疫,我们几根老骨头就扔在里面。”

    “我可不想扔在这里。”陈海的态度和七爷爷迥然不同,朗声大笑起来,只有绝对的自信才能说出这种豪迈的话来。

    陈海的自信来自于师门,药王不是浪得虚名,论药物天下没有几个人能和他们相比。他又听二师弟阴雨提起过,凌威是针灸的天才,而且是掌握神农尝百草的人,有他和凌威联手,就不会没有办法解决掉这次瘟疫。

    但是,如果陈海知道里面的真正情形就不会这样想了,凌威不仅帮不了他,还躺在病床上。几乎奄奄一息

    瘟疫流行传说来自中国因保存疫病首次出现记录

    2010年11月09日13:48青年参考

    常被“传说”为疾病源头史上三次瘟疫大流行来自中国?

    实习生许薇

    一场可怖的瘟疫降临在美丽的佛罗伦萨。这座曾经繁荣的意大利城市一下变得十室九空,人心惶惶。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只好在周围掘一些又长又阔的深坑,把后来的尸体几百个几百个地葬下去,直到装满才用土封起来。而瘟疫还在一处处地蔓延开去……

    这是薄伽丘在他的代表作《十日谈》中描述的发生于14世纪的一幕。这场突然爆发的黑死病夺走了欧洲近三分之一人口,而瘟疫的来源却一直存有争议。日前,一项国际性研究从遗传学角度提出论证:黑死病源自中国。

    英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日前发表研究报告,称3次横扫欧洲大陆、带走数千万生命的黑死病是经由丝绸之路,从中国传播到西方的。这项研究由来自中、英、美、德、法、爱尔兰和马达加斯加的科学家合作,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参与完成,它揭示了一种细菌引起瘟疫的详细历史信息。

    研究人员从全球采集了17种鼠疫耶氏菌,比对它们的基因组,并用高性能dn分析系统筛选了286个鼠疫耶氏菌菌株,发现933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变异的结果,dn双螺旋结构上的碱基就像积木一样组成基因,基因变异就是“积木”发生变化,如调换位置、插入一个新的或拿走其中一个)。

    变异数据就像一个家族的人会有某种传承下来的特征,从同一个原始菌株变异出的菌株会有同样的特征。研究人员根据这一原理得出结论:鼠疫耶氏菌在中国或其附近发生变异,之后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欧洲、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并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留下该地区特有的菌种“血统”,而这种“血统”可以通过各菌种特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追踪。

    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目前全美存在的626个菌株来自同一原始菌种,马达加斯加存在的82个菌株则来自另一菌种。研究人员制作了一幅谱系树图,标出从一个原始菌株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异。图中显示,约728年前有一个菌种分支大量变异,与黑死病爆发时间相近。

    黑死病是由鼠疫耶氏菌引起,主要是从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到人体,患者的皮肤会因皮下出血而变黑。14世纪的黑死病爆发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它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

    此外,鼠疫耶氏菌还引起了另外两次大规模瘟疫。一次是爆发于6世纪拜占庭帝国君主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持续了4个月,夺走君士坦丁堡近半人口的生命。还有一次爆发于19世纪后期的中国,当时瘟疫沿着从香港驶出的航线传播,于1900年蔓延至美国旧金山。研究人员还表示,导致1409年非洲地区黑死病蔓延的菌株分布地区,与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吻合,推断该菌株是由混入船队中的老鼠传入的。

    据报道,研究团队中的病理学家表示,虽然瘟疫来自中国,不过这与当时的中国人口并无关联,而是源自在中国土地上跑来跑去的老鼠等小动物。因为黑死病病菌对人类“没兴趣”,它们通常会寻找老鼠或土拨鼠等进行感染,让人类感染并死去属于“意外”。

    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孙力舟介绍,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曾有一个叫加法的被意大利商人控制的城市,它附近则是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而14世纪的黑死病源头,就是金帐汗国和加法之间的一场战争。金帐汗国军队攻城不下,便将瘟疫患者的尸体用投石车丢入加法,将病菌带入城中,之后加法的船只又将病菌传到西方。金帐汗国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与元朝中央政fu是附属关系,其领导人虽与元朝统治者有亲属关系,但金帐汗国并不属于中国,与中国本土也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此外,孙力舟还介绍,很多疾病的源头传说都在中国,其实不然,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中国保存了许多疾病出现的首次记录,因为中国有记述历史的传统,并保存了大量相关文献,现在许多国家的历史还需从中国人的记录中寻找线索。

    第七百一十章凌威病倒

    第七百一十章凌威病倒

    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茶几上,淡淡艳红,反射在黄思羽的眼眸中,艳红加深了几分,但已经不全是阳光。秀发披在肩头,有点凌乱,俏丽的脸颊略显苍白,嘴唇抿成一条圆弧。就算绝世佳人也会变得憔悴,刚强任性的姑娘此时显得沉默凝重。瘟疫在中国并不少见,历朝历代都有发生,随着医学的发达和国际交流的扩展,作为一种病毒的瘟疫很容易就会被掌握和消灭。崔溪镇这次的流行病毒并不是太强烈,可以说有点柔和。黄思羽主动到这里来也是想建功立业,省得京都的人说她是凭借爷爷的威信,大树底下躲阴凉。

    让黄思羽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瘟疫竟然出奇的难缠,凌威的出现给她带来一丝惊喜,也让她觉得曙光在前,但这种欣喜没有保持几天,情况陡转直下,共和堂和保和堂束手无策,她把绝密的文件偷偷传给他们,没想到转眼就泄露出去,引起空前的马蚤动。这时候一切解释都是徒劳。唯有用武力封锁外围,激动的民众闹了一夜,可能也累了,天亮的时候各自回屋,街道上看起来一片宁静,黄思羽却感觉到空前的压抑。

    “我去问问,是谁泄露了秘密?”黄思羽柳眉倒竖,有点气恼地站起身。坐在对面的林依凡向着她摆了摆手,声音因为焦虑有点嘶哑:“别激动,现在不是追究谁的责任,关键是如何控制局势。”,

    “没法控制。”黄思羽烦恼地摇了摇头:“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出不去,等死。”

    “别那么悲观,我们里面不是还有很多药材和医师吗,一定会有办法的。”林依凡比黄思羽沉稳得多,轻声提醒了一句。

    “对啊,我想在就去问问。”黄思羽立即向外走,嘴里继续嚷嚷:“那个死凌威,还称什么神医,一连几天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黄思羽把希望寄托在凌威身上,这样的结果让她措手不及,自然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凌威身上,下楼的脚步很沉重,咚咚作响。林依凡并没有阻止她,而是跟在黄思羽的身后,他也好奇凌威为什么一点行动也没有。

    走过回廊,远远看见凌威的房间门外站着几个学生,旁边一位姑娘正在和他们交谈什么,一条大辫子轻轻摇晃,黄思羽认识,是小雪。小雪看到黄思羽,有点意外:“黄姑娘,你怎么在这里?”

    黄思羽无暇顾及小雪的疑问,指了指房间门口严阵以待的几位学生,语气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童姐姐的意思,不让凌威外出。”小雪也是一脸疑惑,她接到童婉茹的命令就立即执行,想法很直接,童婉茹不会害凌威。

    “童婉茹在哪?”黄思羽并没有莽撞地冲进房间,童婉茹心思细腻,这样做一定有她的道理,需要问清楚。

    “来了,来了。”董建业紧跟在童婉茹身边,一边走一边嚷嚷着过来。。童婉茹依旧面罩薄纱,一身淡蓝色衣裙显得飘曳。向黄思羽和林依凡点了点头,似乎知道黄思羽的疑问,轻声说道:“凌威试图以身试病来寻找办法,我必须阻止他。”

    “以身试病?不行。”黄思羽轻声惊叫,以身试病是一种伟大而又无奈的方法。就像当年中药的鼻祖神农尝百草一样,以身试药,探求药性,写出流传千古的神农本草经。试病是医师根据病症在自己体内的变化而更加准确掌握病情,来探寻解决方法的一种手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最后一招,自然也是充满危险的一招。

    “所以我让小雪带人守住凌威。”童婉茹一边说一边看了看凌威的房门,语气停顿了一下,忽然转为紧张:“小雪,凌威一直在里面吗?”

    “童姐姐你放心,有我在绝对走不了,昨晚到现在他一直没有出来。”小雪笑了笑,对于自己的忠于职守非常满意。但童婉茹和黄思羽听到她的话表现出来的不是满意而是更加紧张,同时冲向凌威的房间,大声说道:“情况不对。”

    凌威并不是太安稳的人,不可能安安静静被守在屋子里。而且昨晚这个小镇闹得天翻地覆。作为一直关心小镇病人的凌威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反常往往就意味着意外。

    房门呯的一声被撞开,黄思羽瞄了一眼,倚在门框上深深松一口气,凌威静静躺在床上,似乎是太劳累,睡得香甜。童婉茹的反应和黄思羽不同,紧张的神情丝毫没有变,一直冲到床前,伸手摸了一下凌威的额头。低声惊呼,黄思羽靠近几步,童婉茹忽然伸手,做了个向后退的动作,尖声叫道:“不准过来。”

    童婉茹尖利的叫声立即把门外的人全部吸引进来,但没有靠得太近,挤在门口探头观望,小雪稍稍超前,大声说道:“凌威没事吧,都怪我,怎么没有进来看看。”

    “别紧张,让童姑娘瞧瞧。”黄思羽张开手臂拦在小雪前面。大家一起屏住呼吸,看着童婉茹。童婉茹伸手把了把凌威的脉搏,松一口气:“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虚惊一场,凌大哥一定是太累了。”小雪脸上露出了笑容,伸手挡开黄思羽的胳膊,向前一步。童婉茹立即摆手,神情严肃:“董建业,消毒,把体温计拿来。”

    “难道……”小雪愕然仰起脸,充满恐惧,自己不怕死的人往往更惧怕自己的亲人死去,凌威现在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没有人回答小雪的话,刚才一刹那的放松过后气氛变得更加紧张,甚至有点压抑。体温计递给童婉茹,童婉茹解开凌威的衣扣,把体温计插在腋下,然后用一个小瓶子小心收取一点凌威嘴角的吐液,递给正在用消毒水消毒的董建业,声音有点颤抖:“立即化验。”

    董建业小跑着走了出去,这里的化验设备是最先进的,很快捷,不一会儿董建业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