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修仙〗道阻且跻 > 〖修仙〗道阻且跻第11部分阅读

〖修仙〗道阻且跻第11部分阅读

,随即安慰道:“你自责什么啊,你给我出主意的心是好的,建议也是好的,我也从中明白了不少东西。”

    陶夭眨了眨眼睛,见纪启顺真的没有丧气的样子才松了口气,开始说起别的事儿来。

    因为二人都已经养气的原因,是以纵这石阶纵有千阶,两人用了小半个时辰也走到了尽头。待到跨过最后一阶石阶纪启顺回过神来,却见身边的陶夭还在说些什么。她心中叹气:自家师妹好是好,也很可爱,就是……实在太能说了!

    陶夭满面的愤愤不平,小手插在腰间,语速极快的说完了一溜话,随后看向纪启顺:“师姐!你说是不是?”

    是不是?纪启顺可不知道是不是,她可压根没听着小祖宗说话啊!但是人家自有妙计啊,却见她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淡淡一笑道:“然。”

    陶夭一愣,默默的思考:“然?到底是同意我呢,还是不同意呢!还是说,不可置否呢?”

    看着陶夭纠结的皱着小眉毛的样子,纪启顺无良的笑了笑,露出八颗雪白闪亮的牙齿。纪启顺悠然想到,幼时曾经看到魏王在高高的殿上回应臣子:“然。”那时候她不明白这个“然”所代表的意义,也不敢问魏王。直到现在她才明白,这个“然”根本没有意义,不过是魏王不想回答罢了。

    看着陶夭纠结的皱着小眉毛,她无良的露出八颗雪白闪亮的牙齿。为了继续保持自己正直的形象,她收起笑容拍拍自家小师妹的脸颊:“别想了,先去交任务吧。”

    陶夭看着近在眼前的执事堂,又看了看一脸云淡风轻的纪启顺,只得撅着嘴跟着自家师姐进了执事堂。

    弄月小筑。

    推开自家小院的篱笆,便见一个清秀的女弟子立在院中,她转过头来对着纪、陶二人露出一个微笑:“启顺、陶夭。”

    纪启顺一边活动了一下脖子,一边答道:“可吃饭了么?”

    此人正是曾是杂役弟子的白英,她在两年前便晋升养气了,大约是底子打得牢,现下她的修炼速度也是不慢,恐怕要不了一年就可以小周天圆满了。陶夭是一年前的考核前夕晋升养气,顺利通过了考核。

    “之前见你们未回来,我便和苏师姐一块去吃了,这不我前脚回来你们后脚就来了。”白英前些年做杂役弟子也是受了一些苦的,故而看着也是沉稳内敛的,不再是以往沉默的样子。

    听闻此言,陶夭可不开心了,轻声嚷嚷道:“那今儿我就吃不上饭了?”

    白英摇摇头,从身后取出一个乌漆食盒:“我是那么不厚道的人?师妹须得放心,饿着谁都饿不着你的!”

    陶夭见了食盒中白花花的米饭哪里还顾得上和白英拌嘴,三步并作两步就拿起了饭碗,也不看他二人自己径直就吃了起来。见此纪启顺和白英心中都不禁出现两个大字——吃货!

    纪启顺看了看院子,轻轻皱眉问道:“怎不见师姐?”

    白英似乎一愣,随后面上的笑意散去,浮起些许担忧:“方才吃了饭,师姐就回屋了,大约是在修炼罢。”

    纪启顺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随后便捧着饭碗吃了几口,软糯喷香的米饭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胃口,而是莫名的味同嚼蜡。

    见她才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陶夭咽下口中的米饭,眨着眼睛道:“师姐不吃了吗?我觉得今天的红烧排骨很好吃啊。”随即夹了一块油亮的排骨放在纪启顺碗里。

    她盯着陶夭看了一会,还是无奈的端起碗筷。她还记得两年前,她和陶夭才认识没多久的时候,她曾经给陶夭带过一次早饭,那是三个白面馒头。吃完第二个的时候陶夭已经撑得不行了,但是还是把第三个硬塞下去了。陶夭对于粮食的执着之情可见一斑。

    “如果我不把饭吃完,恐怕她也会帮我吃完吧。”吃完最后一口饭时,纪启顺如是想。这时候陶夭正在努力的吃着剩下的一些菜,白英显然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仗,有些愣怔的看着陶夭。

    纪启顺无奈的拍了拍白英的肩膀:“习惯就好。”随后便回了自家屋子。

    推开门靠在竹榻上,她扭过头透过窗户,看向院子另一头的一间屋子,那是苏方的住处。她在榻上坐正,担忧的皱起眉。苏方和徐金风差不多大,也是现在这个院子里最大的了。

    这几年来,纪启顺已经小周天圆满了,白英、陶夭也都养气了,要不了几年也会渐渐小周天圆满。只有她,这么多年来毫无进展,还是小周天圆满。

    自从自家小周天圆满,纪启顺就渐渐发现苏方的变化。这个曾经温婉的师姐半年来愈发沉默,想必白英也发现了不然不会如此担忧。她收回目光,这种事儿她没办法帮苏方,但是就怕苏方在这时候走错了路。

    一边担忧苏方,一边又想到了自己也没摸到大周天的门槛,不由嗤笑自己五十步笑一百步。

    纪启顺敛了敛表情,虽说现下离及笄还有几乎两年的时光,但是如果还是这样日日耗着恐怕不美。凝眉想了许久,她忽的展颜一笑,其中有三分的跃跃欲试,六分是下定决心后的放松,最后一分则是对于未知前路的忐忑。

    第六章 ·红尘令

    凉风从初夏的淡蓝天际刮过,吹乱了鬓角的碎发。

    纪启顺有些烦躁的将碎发拢在耳后,脚下的步子没了以往的不紧不慢,而是有些急促的大步向前。如此这样走了两步后,她忽的停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乎要把心中的躁意全部吐出。

    她做了一个深呼吸,右手紧紧地握成拳状,心中暗道:“虽说已经下定了决心,但是毕竟还是有些不安啊……”随即晃了晃脑袋,努力沉稳从容的向前走去。每向前走一步,心中的躁意就被压下去一分。

    待到纪启顺停下步伐,她已经站在了松饶峰的多宝阁前了。大约是已经事到临头,她反而没有方才的忐忑了。

    对向自己行礼的两位杂役弟子轻轻颔首,纪启顺稍微一整衣襟,随后便迈步走进了多宝阁中。

    多宝阁和三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还是满架流光溢彩的玉简。

    纪启顺环视一圈,便在值守处看到了一名身穿朱红道袍的女冠,随即敛容走上前去。走近后感受到了女冠身上的天地灵气威压,自然也就知道了对方乃是引气弟子,她便恭敬的一揖:“外门养气弟子纪启顺见过这位师叔。”

    那女冠阖着眼淡道:“可有什么事?”

    纪启顺深深吸了一口气,平静道:“弟子想要兑换一柄俗世利剑,以及红尘令。”

    闻言那女冠蓦地睁开眼,扫了纪启顺一眼,平淡的问道:“为何兑换红尘令?我瞧着你尚未突破大周天。”

    “师叔说的不错。”纪启顺又是一揖,恭敬答话:“不瞒师叔所说,弟子现今只是小周天圆满,但是积累了半年都未有寸进。”

    听至此处,那女冠点点头,面上浮现些许赞同之色:“想法不错,不过你才小周天圆满,是以若要红尘令,须得用三百功绩来兑换。”

    纪启顺知晓如果突破了到了大周天,自然而然就可以领取一块红尘令,但是她已经下定了决心又怎会被三百功绩吓退?更何况她身上可有一千点功绩呢,自然是爽快的将弟子令牌递给那女冠。

    女冠见她并无犹豫之色,便也干脆利落的扣去了三百点功绩。随即便见她手上红光一闪,掌上便蓦地显出一块黑沉沉的木质令牌,其上浮现两个似虚又实的道种文字。

    接过触感温润的红尘令,下意识低头打量手中之物。却见木牌表面无数禁制纹路缓慢的沉沉浮浮,随着禁制的或聚或散、或沉或浮,一幅幅不同的场景在纪启顺脑海中浮现:

    有随处可见的乡村城郭,富丽堂皇的庄严宫殿;有老者含孙弄怡、坐享天伦,也有被不孝儿孙丢弃山间;有夫妇和合儿女双全,也有同枕异梦貌合神离的,更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如此种种,令人不禁沉沦其中。

    直到女冠的咳嗽声惊雷般的响起,纪启顺才猛然惊醒。她稍微深呼吸了一下,才勉强压住心中心绪起伏。

    却见那朱红道袍女冠面色一如方才古井无波:“你若要挑选俗世利器,尽管去北边的角落看看罢,一会挑好了再给我就是。”话毕便阖上了眼。

    见此纪启顺便只得深深一揖,随后悄悄离开。向着北边的角落走了两步,这时候她才有些心有余悸的将红尘令收了起来,心中暗道:“这种复杂的禁制果然不是现在的我能看的!”

    用袖子擦去满额的冷汗,快步行至北边的角落。绕过丛丛玉架,便见那处角落里一处长桌上密密麻麻放了不少兵器,刀、剑、戟、鞭、枪、矛、锤各式各样,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因为纪启顺习的便是剑诀,是以她倒是省力不少,只用在剑中选一柄合心意的就好。至于像陶夭、徐金风这样并未明确擅长路数的弟子来说,要选一柄俗世兵刃就有些头疼了。

    将诸多非剑类兵器排除后,就只剩下十来柄或长或短的剑器了。首先被排除的就是那些太过沉重的巨剑,就算纪启顺扛得起来,那也不适合使《逍遥踏歌诀》啊。随后排除的便是那些太过猎奇的,什么镀金镶镶玉的、什么水晶宝石的,她又不是暴发户。

    一些用法极端的,类似袖中剑云云排除。这么一来就只剩下三把剑了:含光剑、承影剑、宵练剑。斟酌一番后纪启顺拿起中间的那把左侧的承影剑,这把剑乍一看十分普通,但只要挥舞而起便不见剑身、唯剩剑柄!

    快步走回那女冠身前,对方都未睁开眼便道:“你这丫头倒是有眼光,这乃是古时名剑。若是平常剑器至多二十功绩,你这柄须得五十功绩方可取走。”

    纪启顺自然不会拒绝,笑着将令牌又递给对方。待到女冠扣去功绩后,将令牌系回腰间,忽想起还不知对方叫什么,便恭敬开口询问道:“弟子愚笨,不知师叔名讳是何?”

    女冠平淡道:“贫道宋斐然。”

    拿着承影剑以及红尘令,纪启顺步履轻快的想着自家小院走去。就在院子近在眼前之时,忽的远远传来三道悠扬清越的钟声。

    “当——当——当——”

    她脚步一顿停在原地,微微侧脸看向远处云雾缭绕间的松饶峰顶。钟声十分洪亮,在铜陵山的十座山峰间激起层层回音,余音不散。

    换做别的弟子可能会疑惑,但是纪启顺却是一片了然:还能为了什么呢,自然是为了庆贺宁桥晋升神魂呗。

    她悠然转身继续向院子走去,又不是她神魂,干她何事?

    推开院门,便见苏方倚着门向着松饶峰远眺。许久才收回目光,看到纪启顺的瞬间似乎愣了愣,但是随即便淡笑道:“师妹。”

    纪启顺脸上浮起一层笑意:“苏师姐。”

    苏方似乎有点心不在焉的询问了一声:“难道是哪位师叔晋升神魂了?”

    太虚门钟声的数量是有不同意义的,例如:有弟子晋升神魂是三声、急促的两声则是大敌入侵、五声是有弟子成为密传、六声是有人成就金丹宗师、九声是有贵客来访、十二声则是有人成就元神。

    因此,方才钟鸣三声之后,只要是在门内的弟子几乎都知道是有人成就神魂了,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位弟子。

    别人或许不知,纪启顺却是知道的,却见她微微一笑:“若我料得不错,乃是宁桥师叔。”

    苏方点点头,似乎并不在意的样子,她看了一眼纪启顺手中拿着的承影剑道:“这是师妹方才去兑换的么?”

    “不错。”纪启顺含笑点头:“我还兑换了红尘令,恐怕不日就要下山游历了。”

    话音未落便见苏方一愣,有些勉强的笑笑:“师妹这就要下山游历了?”

    纪启顺叹了口气:“是啊,下山……”不知怎么,想到马上要下山了,反而没有之前的轻快了。毕竟是住了三年的地方啊,她心中如是叹息。

    之后陶夭知道了这件事,倒是意外的红了眼眶:“师姐怎么要走?”

    纪启顺看着自家师妹红红的眼眶有些无奈道:“下山游历啊,唉你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还哭鼻子!叫人看到了,可不要笑掉大牙?”

    陶夭扁扁嘴,泫然欲滴的模样:“我舍不得师姐啊!”

    纪启顺一愣,心口也不由得软了下来,抬手摸了摸陶夭的发顶。有些不自然的安慰道:“别哭,我又不是去死,怎么哭的和送葬似的?”

    “呸呸呸!”陶夭猛地抬起头有些惶恐的啐了几口,“师姐可不许乱说,这会触霉头的!”

    纪启顺心中忍俊不禁,但面上还是温和的安慰:“是了是了,不说了不说了。”如此这般哄了一会,直到陶夭破涕为笑。

    原本陶夭想让纪启顺留几日,待到观了宁桥成就神魂的礼再走也不迟,纪启顺却觉得没什么必要,隔天就收拾好了包裹,又准备了些许干粮、灵石等物,就这样养精蓄锐了一天。

    翌日,天还未大亮,纪启顺就寻了孙执事说了自己欲要下山游历之事,孙执事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告别孙执事,她顺着盘旋而下的青石板路慢慢来到山门处,在通过山门的那一个瞬间,她看到远处那不同于太虚门内的广阔天地。

    无垠、浩大。

    第七章 ·云水会

    白日里的中舍城格外繁忙热闹,每条道路上都有面貌不同的修士擦肩而过。他们脚下的青石板路或宽或窄,但是都毫无例外的通向中舍城的中心,那里有一座建筑拔地而起。

    这建筑不似太虚门众多宫殿那般清雅宏大,也不似东都皇城那样的富丽堂皇。它通体由玄色黑铁所铸,其上闪烁着金属的冰冷寒光。就像一个铜皮铁骨的巨人一般,冷冷的伫立在那里。

    “不愧是云水会啊……”轻声的喟叹从少年唇畔溢出,话音慢慢的在空中消散,带来的是一个魁梧的人影。

    张三午饭喝了两杯酒,菜还未下肚就想起来今天是他当值。无奈之下只好一口闷了剩下的酒,带着酒意摇摇摆摆的走到值守的地方。大约是空腹喝酒更易上头,才站了一会就觉得脚踩棉花。

    晕晕乎乎的抬起头,便见一个头戴斗笠的颀长白色人影慢条斯理的走近。原本没吃午饭他就够恼火的,现在看到有人送上门来当出气筒焉有推却的道理?

    张三摇摇晃晃的走上前去,有些蛮横的骂道:“这是哪儿来的乡巴佬,不知道云水堡十丈内不准进入么。快快走开,不然大爷的刀可不长眼!”说着就胡乱的挥舞起刀鞘来。

    谁知那少年模样的人却也不是吃素的,右手一握就架住了他的刀鞘,随即轻喝一声:“阁下怎么忽然就刀剑相向?在下不过是来问路罢了,难道这就是你云水会的待客之道?!”

    张三心说你是什么东西,竟也敢说自己是客?别是哪个穷乡僻壤钻出来的乡巴佬吧!却见那人蓦地从怀里掏出一方乌沉沉的木牌,其上刻着两个似实还虚的道种文字——“红尘”。

    看到这木牌张三的酒立刻就醒了,瞬间就冒了一头的冷汗。他好歹也是华州唯一的散修联盟“云水会”的守卫,虽说是个实打实的酒囊饭袋,但是该知道的还是知道的。

    这木牌乍一看黑不溜秋的没什么值得瞩目的,但光是其上所刻二字就代表了持牌人的身份——七大门派的精英弟子。

    一般七大门派持红尘令的弟子都是奉宗门敕令,去俗世执行宗门任务的。俗世和蓬丘之间隔着一座蓬莱山,且蓬莱山不仅高于万丈,还有非金丹修士难以突破的禁制。是以,修为低一些的弟子若要去俗世执行任务,也只能用传送阵了。

    然而去俗世的传送阵也会更加费用昂贵一些,一方面是俗世与蓬丘实在距离遥远,另一方面则是去俗世的传送阵上还会叠加一些防御术法。其中缘由无外乎是:穿越蓬莱山的途中有一些危险因素,类似山中妖兽等等。

    所以呢,去俗世的传送阵肯定会更加昂贵的多,七大宗门的高层们一商量就琢磨出了“红尘令”这么个玩意。也是为了便利出去执行任务的弟子们,坐传送阵之时主要出示一下红尘令,灵石什么的也就都免了。

    说到此处,便一点不得不提的:红尘令之上还加持?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