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心灵鸡汤 > 心灵鸡汤第31部分阅读

心灵鸡汤第31部分阅读

皮夹,一只从来没见过的大虎猫在放钱的狭槽一旁睡着了。“你说猫会点数目吗?”凯伦问。

    “照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形,”丈夫回答说,“猫恐怕还会找钱呢。”

    他们拍拍那几条狗,跟它们道别。这时有辆汽车开来。“你们住在此地吗?”驾驶的人问。

    “不,可是它们会指点你们怎么做。”说着,头向狗猫那边点点。

    那人细读招贴上的指示,随即拎了一只篮子,跟着边叫边跑的狗去了果园。

    他们开着车慢慢的离去,回头一望——好一个淳朴的乐园。

    信任犹如生活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光彩。信任是人与人之间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没有了信任也就没有任何情感存在。

    善良的回报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仁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

    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危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小镇上最富有的人要数面包师卡尔了,他是个好心人。为了帮助人们度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的20个孩子叫来,对他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篮子里拿一块面包,以后你们每天都在这个时候来,我会一直为你们提供面包,直到你们平安地度过饥荒。”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面包,有的为了能得到一块大点的面包甚至大打出手。他们心里只想着要得到面包,当他们得到的时候,立刻狼吞虎咽地把面包吃完,甚至都没想到要感谢这个好心的面包师。

    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儿,她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她才到篮子里去拿最后的一小块面包。她总会记得亲吻面包师的手,感谢他为自己提供食物,然后拿着它回家。

    面包师想:“她一定是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那一小块面包,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第二天,那些孩子和昨天一样抢夺较大的面包,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昨天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后,拿着面包回家了。到家后,当她妈妈把面包掰开的时候,一个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妈妈惊呆了,对格雷奇说:“这肯定是面包师不小心掉进来的,赶快把它送回去吧。”

    小女孩儿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里,对他说:“先生,我想您一定是不小心把金币掉进了面包里,幸运的是它并没有丢,而是在我的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

    面包师微笑着说:“不,孩子,我是故意把这块金币放进最小的面包里的。我并没有故意想要把它送给你,我希望最文雅的孩子能得到这块金币,是你选择了它,现在这块金币是属于你的了,算是对你的奖赏。希望你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件事。回去告诉你的妈妈,这枚金币是一个善良文雅的女孩儿应该得到的奖赏。”

    接受他人的施舍并不应该成为人们丧失良知的借口,这一行为本身显现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处于困境的人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善良与慷慨。

    最好的消息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走运。”他说道。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

    “哦,对你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官员说道,“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我的朋友。”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这真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温森多说。

    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一条蛇抽一斗烟

    一般人的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富兰克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巴西外交部长阿拉尼亚在1942年1月27日的里约热内卢美洲国家特别会议上宣布,巴西决定与轴心国断绝一切外交和经济关系。不久巴西总统瓦加斯于8月22日正式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巴西参战后,不仅为盟队提供军事基地和大量的战略物资,而且巴西军队在前线也参加了反击法西斯的激烈战斗。1943年3月25日瓦加斯总统发布特别法令。根据该法令,一支由美国提供装备的巴西远征军迅速建立起来了。

    1944年7月2日,巴西远征军中的第一梯队乘坐运输舰,离开里约热内卢的瓜纳巴拉海湾,于7月16日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登陆。随后,巴西远征军的第二和第三梯队相继到达意大利,全部官兵共约5万人。巴西的各个种族和民族都有人参加这支远征军。远征军官兵深知他们代表着祖国与人民,他们士气高昂,决心与法西斯分子血战到底。

    就在巴西的远征军出国之前,德国的宣传机构大放厥词,说什么巴西军队都是些“看了令人作呕的、胆小怕死的劣等人种的代表”,还嘲笑说:“要是巴西军队有能力在欧洲作战,那么,一条蛇也就能够吸下一斗烟。”

    但是铁的事实无数次地破灭了德国法西斯的美梦。巴西远征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多次受到同盟国领导人的嘉奖和亲临慰问。更为有趣的是,巴西远征军的全体官兵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久,为了回击德国法西斯的嘲笑,一律换戴了一种颇为罕见的肩章,肩章上的图案是:一条蛇正在抽一斗烟!

    巴西远征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仅俘虏的敌军就有2万多人。他们占领了极为重要的卡辛诺山阵地,突破了轴心队在亚平宁山区的最后防线,并于1945年4月接受了德军第148榴弹炮师和3个残存的意大利师的投降。一直到1945年7月,巴西远征军才高奏凯歌班师回国。他们的远征用事实证明正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一条蛇有时也确实能抽一斗烟!

    嘲讽别人的人总摆出一副自认优越的姿态,却更容易激起众志成城的决心,激起的愤怒化为力量的源泉。一旦形势发生逆转,嘲讽别人的言行将成为自嘲的象征。

    ┃┃

    ┃┃

    ┃bsp;   ┃┃

    【……人生为何不同(2) ----网文字更新最快……】!!

    人生为何不同(3)

    迎接新生命

    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数人的结局是不幸的。

    ——培根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

    突然,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对神父说:“神父,快!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

    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深信上帝会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我有上帝与我同在!”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

    这时,又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洪水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相信我的上帝一定会来救我。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着教堂顶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丢下绳梯之后,飞行员大叫:“神父,快!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

    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你赶快去救别人,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后,见到上帝,便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

    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去找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又派了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上船;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是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生命中太多的障碍及低潮,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唯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够帮得上忙!放弃无谓的执著,伸出接受援助的手,是避免陷入困境的智慧选择!

    好习惯终身受益

    在世上要获得成功的方法有两种:通过自己的勤勉,或通过别人的无能。

    ——拉布吕耶尔

    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发生火灾的时候,馆里所藏图书被焚烧殆尽,但有一本不很贵重的书却得以幸免。有一个能识几个字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书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书页里面却藏着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所谓点铁成金石,是一块小圆石,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小纸片上写着:这块奇石在黑海边可以找到,但是奇石的外观跟海边成千上万的石头没什么两样。谜底在于:奇石摸起来是温的,而普通的石头摸起来是冰凉的。这个穷人于是变卖了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lou宿于黑海岸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

    他知道,如果他把捡起来的冰凉的石头随手就扔掉的话,那么他可能会重复地捡到己经摸过的石头,而无法辨认真正的奇石。为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石头,他就往海里扔。一天过去了,他捡的石头中没有一块是书中所说的奇石。一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他还是没找到那块奇石。但是,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没完没了。有一天早上,他捡起一块石头,一摸,是温的!他仍然随手扔到了海里,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这个扔石头的动作太具习惯了。以至于当他梦寐以求、苦苦寻觅的奇石出现时,他仍然习惯地扔到了海里。

    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服务于我们。否则,我们也可能把点铁成金石扔进海里,而且是不由自主的。

    孩子的“爱情”

    不同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常常大相径庭。

    ——吉姆

    约瑟和几个朋友谈起“男女之大防”,对于孩子的精神来说,真是一种扭曲。本来到了青春期,孩子会自然地意识到的区别,对于异有些神秘感是正常的。但是,传统的教育却把当作罪恶,以为这样就能挡住年轻人天的自然发展。

    就在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许多上了高中的女孩子对于青春期和第二征,还有一种恐惧感。束胸是普遍流行着的,和今天流行着的扩胸,到处是丰器的广告,恰恰相反。

    这事看来好像非常遥远,其实不然。约瑟说他的中国太太就告诉过他,她18岁的时候,还对男有恐惧感。有一次,她坐到了一张木头椅子上,感到那椅面有点温暖的感觉。她想起来这是一个男教师刚刚坐过的。突然,她感到了恐怖,担心就此怀孕,那该是如何的可羞。这事居然发生在大城市里,真是不可思议。

    传统的别恐惧,他本以为早已成了过去。没想到,就在不久以前,在德国,在一个日本留学生朋友家里做客时,他们家的女孩子一面在室内玩着溜冰鞋,一面闹着要转学。原因是,这个才9岁的女孩子,到一家德国小学里读书,第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子的出现,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到一个学期,居然有一个德国男孩子宣称他爱上了她。

    这在德国学校里是常见的事,可在这个日本小女孩身上,她的反应不是像西方小女孩子那样得意,而是十分愤怒。

    而那德国男孩却坦然地找尽一切机会来对她表示亲密。

    有一天,小女孩生病了,请了假没有去上学,德国小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来,说是没有这个日本女孩子,他就不能继续上课,他要回家。

    老师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阻挡他。

    到了家,他哭着对母亲说,他要和一个日本女孩子结婚。

    发生了这样可笑的事,在日本,家长就是不引以为羞,也要引起深深的忧虑的。

    约瑟问日本小女孩的父母,那德国孩子的家长如何反应。

    朋友告诉约瑟:“那孩子的母亲说,那很好啊。但是结婚要有礼服、婚纱、戒指,还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园,这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连玩具都是妈妈给你买的。你要和这位可爱的日本女孩子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希望得到这一切。”

    那男孩子居然擦干了眼泪,从此就十分用功起来。

    当时他朋友的女儿就在旁边,她一直很紧张地阻止着父母亲讲述这个故事。但是故事太有趣了,父母亲还是快速地讲完了。

    约瑟非常有兴致地问她对这个德国小男孩有什么感觉。

    她把嘴一撇,说:“神经病!”

    约瑟并不觉得非常扫兴,接着问她:“那男孩子的母亲呢,她不是很开明吗?”

    她更加不屑一顾地说:“更是个神经病!”

    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中,会培养出来不同的观念与行为。有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我们的观念是否永远是正确的。

    永远的怀念

    婚姻的价值不在于创造了孩子,而在于孩子创造了。

    ——德维瑞恩

    儿子勒克小的时候,总喜欢坐在父亲安德鲁膝上看电视。三岁的孩子已能够清楚地判断真实与虚幻的人和事。他知道车祸、火灾、宇航员是属于现实生活中的,而蝙蝠侠、蛙人、星球大战则属于虚幻世界。惟独恐龙,他似乎永远分不清它到底属于哪个时空。

    他无法理解这个曾经在地球上生存、而今却灭绝得不见踪影的庞然大物。安德鲁越是对他解释就越是平添他的困惑与愤怒,按他的逻辑:凡是现在看不到的东西就意味着它从未存在过。

    一天,电视中正在播放缅怀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生平的纪录片。当年轻的总统驾驶帆船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勒克仰脸问我:“那人是谁?”

    “约翰肯尼迪,以前的美国总统。”

    “现在他在哪儿?”

    “他死了。”

    “他没死!他不是还在比赛帆船吗?”

    儿子目不转睛地直视着安德鲁的眼睛,好像要看出父亲是否在戏弄他。“他真的死了?他的一切都死了吗?”

    “是的。”

    “他的脚死了吗?”

    儿子一脸严肃的表情,使安德鲁忍俊不禁大笑起来。

    “肯尼迪事件”后,勒克把生死问题视为头等大事,他的小脑袋似乎深深地陷入对这一古老而又永恒问题的思考之中。从此以后,每当他们到林中散步时,都会格外留意林中死去的小动物。

    安德鲁趁机向他解释世间生死之道。对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讲这种问题,他从心眼里感到有些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