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鼎宋 > 鼎宋第36部分阅读

鼎宋第36部分阅读

的贱命!奴婢做牛做马。任山长驱使——!”

    杀神逼来,尤杏儿泪水口水尿水一并下来。地上瞬间湿了一大滩。王彦中置若罔闻,一把揪住她的衣领。将她提到了楼栏边。

    “饶命——!”

    这妇人哀声喊着,此时楼下已聚了大群人,正嗡嗡议论着,见三楼又有了动静,齐齐抬头观望。

    妇人还道王彦中是要把她推下楼,暗想也许还能保得一命,折了腿脚也算走运了。可冰凉的刀刃搁在脖子上,她才明白过来。

    她呆呆而无辜地问:“山长,你要作甚?”

    王彦中一字一字地道:“以彼之道。还之彼身,贱妇!下地府去吧!”

    说完便手腕重重一推,刀锋割断颈动脉,血水泼啦喷出,尤杏儿惨呼着捂住伤口,却怎么也挡不住那喷涌之势。

    王彦中提着尤杏儿的发髻,将她上半身压出楼栏外,让她仰面半躺着,如放猪羊血一般。任那血水喷向楼下。这般作为,楼下诸人看得清清楚楚,尽皆呆住。不少人被劈头浇上血水,竟也忘了躲开。

    片刻后。那血泉变作了时喷时停的血线,尤杏儿也已翻了白眼,嘴里就下意识地呻吟着“饶命……”

    提着发髻的手一松。脚下再一勾,尤杏儿摔下楼去。在地上砸起老大一团烟尘,也激起一片惊呼。

    收拾了尤杏儿。王彦中扫视楼上,又在角落里找到一人。那人已软成一滩泥,哭喊道:“小人是陪潘娘子来此过契的牙人,绝没害过潘娘子……”

    王彦中扬着刀,刀锋几乎快落在那牙人身上,才勉强收了回去。此时他的杀意已经消散大半,否则牙人绝逃不过这一劫。

    再听到呻吟声,王彦中的杀意又聚了起来,却是那邓孝安。只被伤了屁股和大腿,正艰辛无比地在楼梯上爬着。

    王彦中蹬蹬两步追上,邓孝安转身仰面,连声告饶,王彦中不为所动,提刀猛落。刀锋透胸而下,破开脊背,钉在楼板上,邓孝安嗷地一声,再没了气息。

    想到此人该是害死潘巧巧的主谋,王彦中有心如剖潘承之心那般施为,可浓浓的血腥气透鼻而入,杀意散去,再提不起力气,连钉在邓孝安身上的大夏龙雀刀都拔不起来。

    “该杀的,都杀了,可是……”

    泪水此时才自王彦中眼角流下,他哽咽着道:“巧巧,平ri我总是不让你,今次却没坚持,这才害了你,是我错了,是我对不起你!”

    目光再度转向那柄长刀,他似乎也有了死意,却又一个激灵:“不行,我若死了,谁来照顾虎儿瓶儿,更不知二郎会作出什么傻事。”

    想到二郎,王彦中举步上楼,一边走一边嘀咕道:“不能牵累二郎。”

    当王冲赶到时,看到的是坐在地上,一脸恬静地拥着潘巧巧的父亲,而周围的人群却以惊骇间夹有敬畏的目光注视着王彦中。

    “二郎……”

    王冲骑着骏马,快马加鞭,还是晚了王彦中小半个时辰。此时人群已被衙差隔开,领队的孙舟迎上来,脸sè发白地唤着。

    王冲却置若罔闻,他的目光就落在脖颈处破开一个血肉模糊的大口子,紧闭着双眼,已毫无生气的潘巧巧身上,心中狂澜卷涌,那狂澜带着透骨的寒气,让他几乎转不动念头。

    “二郎……里面……”

    孙舟唤了几次,他才反应过来,听孙舟只言片语就把事情说了个大概,心头又是剧震。

    “赵知县和县丞县尉们还没赶来,若是……”

    “我去看看……”

    孙舟给了王冲暗示,王冲缓缓点头,他明白,这是给他时间,看能不能作些什么。

    王冲近于麻木地进了散花楼。就在二楼的楼梯上,见着被长刀透胸钉在楼板上的邓孝安,他没理会,一步步跨上去,很快,一幕触目惊心的场景展现在他眼前。

    血,全是血,地上,墙上,桌椅上,天花板上,无处不腥红片片。皮开肉绽,甚至肢体残缺的尸体零落四处,甚至还见到一个老头的胸膛破开大洞,心脏都被摘了出来。

    王冲缓缓举步,一步步间,父亲挥刀的身姿似乎就在眼前,一个个人体倒下,让他的心cháo也一次次澎湃不定。那股镇住思维的寒意也一分分消解。

    “是我的错……”

    王冲只觉那寒意就是负罪感,但此时不及细思,就沉浸在震撼之中,震撼于父亲的作为。十一人啊,往ri看似无缚鸡之力的父亲,竟然在片刻间手刃了十一人,还挖了人心,这是怎样的心志……自己也算是心志狠决了,可换作自己,王冲觉得真作不到父亲这般地步。

    “对了,还有我在。”

    潘巧巧之死,给王冲压下巨大的负罪感,此时他无心也无暇去审视,紧要的是王彦中连杀十一人,这杀人之罪,又要夺走王彦中之命。

    王冲努力驱策着脑子,希望能在现场找到一些可供利用的线索,当他环视四周时,目光又被墙面扯住,整个人如遭雷击,愣在当场。

    雪白的墙壁上,用血抹就的几个大字龙飞凤舞,气韵十足,而这几字的内容,也与此韵相通。

    “杀人者,王彦中也。”

    楞了许久,王冲像是作了什么决定,整个人轻松下来,再看桌上的并蒂怜,黄花已被染作红花,幽幽长叹。

    下楼时,呻吟声响起,邓孝安竟没死!?

    “守正,救我……”

    邓孝安睁眼看到王冲,恍若溺水之人看到稻草,抬手招呼着,王彦中那一刀似乎没伤到肺腑和大血管,身下就只有一小滩血。王冲还不知道,那是王彦中劈在邓孝安屁股和大腿上的另一刀所致。

    “救你?”

    王冲冷冷笑了,到底是怎样糊涂,才能说出这话。再想深一层,不糊涂,也不至于在大庭广众,光天化ri之下,逼死了潘巧巧。

    听出了王冲的嘲讽之意,邓孝安艰辛地道:“都是那贱人……那个尤杏儿坏的事,不是她撒泼,事情怎会到这一步?守正,救我,只要我活着,你爹必不会死!”

    刹那间,王冲还真犹豫了,赶紧施救,邓孝安还能活下来,活了此人,父亲的罪也能少一分。若邓孝安死了,父亲死罪难逃。

    可想及墙上的血书大字,王冲心念坚定。

    “好,救你……”

    王冲一边说着,一边握住了刀柄,再叹父亲竟然真拔出了这柄大夏龙雀。这刀似乎就是为了今ri出鞘一般,不得不说,有些事,有如天定。

    邓孝安脸上浮起喜sè,他是既后悔又侥幸,早知潘巧巧刚烈,自己当时怎么就猪油蒙了心?说起来,还是那尤杏儿害的。之前听到那贱人叫唤得如待宰的猪羊,就说不出的畅快。

    待活了下来,这辈子再不惹王家人了,真没想到,不止王二郎是个太岁星君,他父亲王彦中更是个七杀星君。

    剧烈的疼痛打断了他的思绪,却见王冲将钉住他的长刀拔起,他急急叫道:“拔不得!拔不得!这是害我,不是救我!”

    王冲淡淡地道:“我爹没作完的事,我当然得补上……”

    在邓孝安骇然的目光中,王冲拔出了长刀,刀尖对准心口,重重插下。

    感应着邓孝安身躯的抽搐,王冲心道,这一刀,不止是为了爹,也是为了娘……即将成为他娘的潘巧巧。

    步出散花楼时,大批兵丁涌来,王冲与王彦中对视,两人都露出了淡然的微笑。这一刻,两人的心声也一般无二:“有我在,没事的。”(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庙堂气重微尘搅

    九月鹰飞,秋高草肥,政和五年五年的九月,又多了层血腥之气。※※

    这一年也是辽国的天庆五年,完颜阿骨打立在黄龙府的城墙上,向西眺望。他和将士们本作好了苦战经年的准备,视黄龙府为功业极限,却没想到,黄龙府就如朽烂的腐木一般,在他的兵锋下轰然倒塌。以至于他都开始后悔之前在达鲁古城浪费了太多时间,浪费了太多表情。

    这么快就攀上了功业之巅,阿骨打却没感觉到空虚茫然,更不满足。辽国的皇帝就在西面,正率大军御驾亲征而来。这既是巨大的压力,又是全新的挑战,让他和将士们无暇去品尝胜利的滋味。

    不过,就如之前那场场大战一样,女真人必定获胜,阿骨打对此满怀信心。辽军号称七十万,遮天蔽日,可在他眼里,不过是七十万头牛羊。阿骨打还让粘罕写信给辽国皇帝,假意哀求罢兵,实则讽刺辱骂。粘罕向文书口述时,边说边笑,阿骨打看了后也笑个不停,说有了这封信,就不怕辽国皇帝不来了。

    打败了辽国皇帝和他的大军,女真国就将与辽国平起平坐。想得更远一些,甚至说不定有攻取上京,代辽而立的未来,那样的未来,不知会是怎样的辉煌。

    身边的哼声打断了阿骨打的遐思,见是四儿子兀术,正满脸不忿,阿骨打失笑道:“兀术,何必心急,再过两年,一定让你上阵!”

    兀术闷闷道:“再过两年,上京都要没了。”

    阿骨打皱眉道:“征战天下又不是儿戏,别说两年,两天之后的事。谁都说不准。我们可以立下大志,作事却要谨慎,要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看待。就像草原上捕猎,即便套住了猎物的脖子,射伤了猎物的腿,没有将猎物彻底杀死前,就不能分神去想它的肉味。”

    兀术却道:“阿玛,两年前,你想到了今日吗?”

    阿骨打愣住。两年前他才继位女直部都勃极烈,所领完颜部将兵不足千人。面对跋扈辽使,只能忍气吞声,那时他便有攻入上京城,揍得辽国皇帝满脸开花的想法。可那终究只是意气。若是当时有人告诉他,今日他会攻破黄龙府,他定会当作谄媚小人,一脚踏上脸去。

    “兀术,这两年里,我们完颜部,还有所有女真人。打的仗,杀的人,比过去一百年里还要多。辽人虽然不堪一击,可打仗还是要死人的。我们战死的勇士,也比过去一百年还多。这是上天给勇士们作好的祭台,只有作好准备的人,才能登上去。”

    阿骨打有些迷茫地道:“或许两年后。我们攻破了上京,十年后。我们推翻了大辽,可那之后呢?我再也想不到……”

    目光恢复清灵,他又沉声道:“到那时,或许连我都已经献祭给了上天,未来就得靠你们了。”

    兀术凛然,再意气风发地道:“等推翻了大辽,阿玛再领着我们征服更南面的大宋!大宋比大辽还要大,还要富庶……”

    阿骨打哈哈一笑,拍着兀术的肩膀道:“宋国不是辽国,不要这么轻视。粘罕找来的汉人书生都说,只有仿效汉人的礼仪建起国家,才能够震慑四面的敌人,收服弱小的部族。宋国虽然不如几百年前的大唐,总是个让人敬畏的大国。”

    “汉人的礼仪……礼仪有什么用?胜利是刀,是血挣来的!”

    想到了在达鲁古城时,娄室军营前挂起的那只女人脚,兀术憎恶地撇嘴。腹诽不好出口,抬头望天,又见到熟悉的秃鹫在半空盘旋。兀术心说,你们这些畜生,又要有一场丰盛的大餐了。

    陕西西北角,厚重黄土与荒凉戈壁交界,浅细的河流如草蛇一般蜿蜒而过,就在河流东岸,黄土被密密麻麻的人马尸首覆盖,血水正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秃鹫成群盘旋,不少甚至不惧活人,径直扑下来,啄食着身穿红衣的尸首。打扫战场的人也懒得理会,只将扑在披甲尸体上的秃鹫赶开。

    方圆十数里的战场原本很是沉寂,只有伤者呻吟,伤马嘶鸣。某一刻却响起欢呼声,一群民夫如献宝一般,捧着一面旗帜向远处监视他们劳作的兵丁。大战已毕,这些兵丁都卸了甲胄,秃着脑勺,周边的头发扎起细碎小辫,与扎着发髻的汉人民夫截然不同。

    民夫与这些髡发兵丁嘀咕了好一阵,兵丁才将信将疑地接过旗帜,展开查看,鲜红的长旗上竖写一行汉字:“秦风路第三将令”。

    髡发兵丁看懂了这面旗,也嚷嚷起来,一人带上红旗,翻身上马,朝西面疾驰而去。越过浅河,一座城池矗立在西面,在大宋官方文件里,这座城池叫臧底河城。

    政和五年元月,由童贯总领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六路军兵所发起了横山之战,到九月战争已进入第二阶段。秦凤经略使刘仲武率泾原、鄜延、环庆、秦凤四路大军进攻臧底河城,意图占盐州,尽收唃厮罗旧地,却遭大败。秦风路三个将几乎全员战殁,死者万人。

    按理说,铺报该在半月内传回汴梁,可到十月中旬,总治三省的公相蔡京却只在秦凤路一些门人的私人书信里了解到此战的模糊片段,这让他大为光火,就在家宅里发起了脾气。

    次子蔡绦安抚道:“太尉领枢密院,什么军报可以发回汴梁,什么可以不发,他自能审度……”

    蔡京冷哼道:“郑达夫呢?他怎么不说话?我不信他一无所知,他这个知枢密院,难道就是童贯放在京城的草人?还以君子自诩,要在神宗朝时,他与阉人这般勾连,早就被轰下台了!”

    蔡绦叹道:“大人,胜败乃兵家常事,臧底河城便败。也无损大局。”

    蔡京嘿声冷笑:“大局?谁的大局?胜胜败败何时休?童贯是要耗尽天下钱粮,才愿定下局面?”

    蔡绦本还有些担心,以为父亲年老,思绪不如以前那般深沉缜密,有心要拆与童贯搭起的这副内外台子。听这话才明白,父亲只是抱怨。

    童贯掌六路边军,大半年来,二十万三十万大军频频出动,钱粮如洪流一般倾泻而下。父亲往年靠钱法、钞法、盐法积攒起来的钱粮。照这个速度挥霍,眼看又要见底。到时官家又要向父亲伸手,父亲又该怎么办?再举新的聚敛之策?如今的花石纲就让异议之声越来越大,父亲已背了无数骂名,当年的起起落落。不都是先聚敛足了钱粮,再为官家背黑锅而下台么?

    父亲已近七旬了,再难又历一次起落,怕就是为此而急吧。

    蔡绦这般想着,觉得父亲太不容易了,朝野对他的攻击诋毁,也太不公道了。

    就臧底河一事而言。童贯似乎真有些过分,竟然掩情不报,甚至都不从私人途径,跟蔡京通通气。两人的裂隙看来是已难以弥合。

    蔡绦想得再深,又觉得不对劲,刘仲武与童贯的关系并不算好,不是官家青睐。童贯早就把刘仲武冷藏了,今次童贯怎么又愿意替刘仲武遮掩了?

    “邓相公那听来消息。许是高俅拦了军报,太师放心,官家该已知道。”

    上门拜访的邓家门客传来了这番话,让蔡京父子舒了一口气。高俅此时就在刘仲武军中任统制,作为天子的藩邸旧人,派去前线镀金的宠臣,自有一番主张,童贯也不得不买他的帐。

    蔡京释然的是,官家既已知情,他就不必苦恼到底报不报此事,以至与童贯闹出台面上的争执。可再细想此事,又深深感慨道:“阉人,近臣,官家都在用什么人哪。”

    蔡绦和门客也唏嘘不已,蔡京再对门客道:“再这般下去,枢密院就要成摆设了,问问你家相公,愿不愿入枢密院。”

    门客拜领任务后,终于提到了真正的来意:“近日成都府路提刑司急报到刑部一桩奇案,不知太师是否留意过?”

    蔡京抚着浓密的长须,混浊的目光闪起光芒,像是缅怀着什么,悠长而飘曳。

    “一书生手刃十一人那件案子?当然看过,蜀中有奇人啊……”

    蔡京似乎还很赞赏那书生,门客有些急了:“太师,邓相公的侄子,邓右丞的三子也于此案受害!成都提刑司竟然只定了刺配充军!这般处置,刑部竟然没有驳回,这会引得朝野哗然啊。”

    蔡京收摄心神,淡淡笑道:“与你家相公说,是我的意思。”

    门客惊声道:“太师为何如此?邓右丞已落职,难道……”

    蔡京闭口不言,蔡绦道:“我家大人心襟怎会如你所想的那般狭小?此事大人不是在为难邓家,而是在护邓家。邓相公许是只听了成都家人一面之词,却不知此案的根底。”

    “成都提刑私信我家大人,抄录了华阳县的卷宗。那份卷宗里,邓右丞的三子邓孝安与邓家儿媳尤杏儿聚众逼j华阳花户潘氏,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在城中繁华楼馆,数百人亲?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