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策 > 官策第296部分阅读

官策第296部分阅读

京愣了愣,道:“欧阳班长,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你是我的老大哥?”

    欧阳进哈哈一笑,道:“你言重了!你比我小,但比我能沉下心,我要向你学习啊!”

    他顿了顿,道:“有个辩论会,咱们班这次和省部级研究班一起参与辩论,辩论议题是”法制反腐一切都是否要法制化?“,咱们是反方,省部班领导们是正方。这次是学校搞的辩论会,不是班级行为,咱们压力很大。

    最近我们一起在研究我们这边的选手,你被确定为第三辩,这一周你要用心准备!“

    陈京愕然道:“我们和省部班不对等吧。我们能够是他们的对手?”

    欧阳进摇头道:“这个问题我已经和老师们沟通了,这是学校要求的。咱们不能输得太难看,辩论会旁听的除了校领导还有中央的领导同志,如果我们场面太差,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他定了定神,道:“所以,我们要放下包袱。进了学校都是学员,咱们班也是人才辈出的。选你作为三辩,主要是考虑到你的笔杆子,咱们班,说到笔杆子硬,你是排在前列的!”

    陈京尴尬的笑笑,欧阳进这个说法可不是无的放矢。

    党校学习论文多,需要写的理论稿多。

    陈京作为地方来的学员,屡屡写出老师批阅“传阅”的文章,所以陈京虽然很低调,但是在班上名气并不小。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陈京这一招笔杆子功力,就很好的帮他在班级内面奠定了拓宽人脉的基础。

    而他的低调,也显示出他的成熟。

    欧阳进把省部级班对手的情况资料递给陈京一份,陈京一看对方辩手的名字,一下就愣住了。

    因为在对手名单上,三辩手的名字赫然是万爱民。

    陈京深吸了一口气,心中不由得苦笑。

    有句话叫不是冤家不聚头,怎么自己就碰到万爱民了呢?

    陈京在岭南工作,和省委主要领导的关系基本都过得去,唯独和万爱民关系一直不好。

    陈京也难以说清万爱民为什么对他成见那么深,反正他看着陈京就是不对眼,陈京也是犟脾气,也没向万爱民低过头。

    虽然以陈京的级别来看,他和万爱民隔得有些远,两人不可能正面交锋。

    但是陈京在暗中,也的确是让万爱民难受了几回,双方的梁子算是结得深,陈京根本没想到,这次两人同在党校学习。

    而在学校这次意外安排的不对等辩论会上,两人将会有针锋相对的辩论。

    欧阳进眯眼瞅着陈京。

    他对班上的这个小师弟一直都充满了好奇,他很清楚能进党校轮训班的干部,绝对都是党重点培养的干部。

    就像他欧阳进,年纪轻轻就在发改委实权部门任职,而且是一把手,其广阔的前途自然不用说。

    而他是京津一系最有前途的年轻人,这个说法也不过分,从他现在所处的位置看,跨进副部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陈京……

    陈京比欧阳进还年轻三岁,人并不张扬,沉稳得让欧阳进吃惊。

    他就很奇怪,什么时候西北系不声不响的就崛起了这么一个难得的后辈?

    “欧阳班长,这事我会尽心准备。一定不让领导失望!”陈京道。

    欧阳进笑道:“这样,咱们稍后几个辩手碰头开个会,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对策。辩论赛既讲硬实力,也讲兵法,咱们硬实力肯定比不上省部班的领导,但是兵法方面,我们可以出奇兵!

    咱们不求胜,但要输得体面,有句话叫什么?虽败犹荣吧!“

    ……

    一场党校学生部特意安排的不对等辩论会这几天在校园内被热议。

    而为了准备这次辩论会,辩论双方也是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厅干班压力大,因为他们面对的都是省一级领导,作为省部级领导,他们无论理论还是工作实践都不是厅局一级干部能比的,辩论会肯定会精英全出,输赢的问题并不存在悬念。

    不过对省部班来说,他们的压力也不小。

    这是在党校学习,有这样特殊的环境,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和一帮厅局干部辩论?

    也只有在党校这个环境中,上下级的概念才如此模糊,但是这样的模糊,这种特殊环境,无疑会是辩论会变得更微妙。

    陈京作为三辩,他主要负责文字工作。

    第一主辩是厅局班的洪均,洪均来自外交部,参与过共和国入世谈判,通四国外语,是共和国高级干部中少有的全日制博士,在进入党校之前,他是外交部发言人,嘴皮子功夫自然不用说,很厉害。

    陈京跟他写稿子,写立论材料,难度可想而知。

    辩论立论是关键,立论好可以充分的为后面攻辩对辩提供良好的基础。

    洪均很严谨,他甚至跟部里请假专门投入准备这场辩论会,常常他和陈京两人都熬到一两点钟。

    有时候为了抠一个词,两人会对掐半小时。

    而第二辩来历也是相当的了得,苗洁来自国务院政研室,作为双方唯一的女辩手,苗洁以理论功底扎实著称。

    他负责审稿,然后给陈京写稿提供资料和智力支持,而在这个过程中,陈京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和人家的差距。

    笔杆子可以练习,但是肚子里的货那是必须靠长期积累,和刻苦修炼内功才能得到提高的,陈京不得不承认,在三个辩手中,他是最弱的。

    不过他心态很好,很谦虚,同时也很积极的参与整个准备工作。

    再加上有欧阳这个军师在,全班齐心协力,给三人提供思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班内进行了三次模拟辩论之后,大家的士气也逐渐的高涨。

    但是信心这东西是在没看对方对手的情况下才会拥有。

    如果知道对方辩手的名字,这样的信心就会很脆弱。

    省部班的第一辩是黄海市市长周林,周林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都高度评价的人物,是共和国学者型干部的一面旗帜。他在发改委,证监会等多个单位任职。

    参与过共和国金融改革,在上任黄海市市长之前,他担任央行行长,同时他也是多家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荣誉教授。

    而对方第二辩是现任国资委主任金凯明,他担任国资委主任是总理钦点的,而在他的履历中,最耀眼的莫过于入世谈判共和国方首席代表,这样的资历,谁堪与争锋?

    而对方第三辩万爱民,别人可能不太了解他,但陈京很了解万爱民。

    陈京的笔杆子比之万爱民那是小巫见大巫,而万爱民在岭南这么多年,任何场合讲话从来不用讲稿,这是岭南的佳话……

    第1071章 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辩论!

    党校辩论会现场。

    虽然先前学校有通知,说辩论会会有中央领导出席。

    但是大家都没料到,到现场的中央领导中竟然有关副主席的身影,日理万机的关副主席,竟然来党校听辩论会,这很让人意外。

    关副主席的陪同人员涵盖了国务院,中组部,中纪委的领导,陈京在旁听贵宾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米潜。

    米潜现在威望很高,身为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米潜以对干部要求严厉闻名。

    凡属中组部考察的干部,米潜考察都非常的仔细,任何细微的问题,都有可能被他一点点的抠出来,所以在共和国政坛,米潜又有了“米铁面”的大名。

    米潜出现在党校辩论会现场,陈京很意外。

    当然,在这样的场合下,陈京也不可能去跟他打招呼。

    今天辩论会主持人是党校副校长金易教授,他做了开场讲话,然后双方辩手入场。

    陈京刻意留意了万爱民,他吃惊的发现,万爱民也在刻意的留意他。

    两人同来自岭南,本来按照两人的级别差距,并不会有交集,但是因为这场特殊的辩论会,却意外的让两人有正面交锋。

    对于万爱民的去向,现在有很多猜测。

    岭南这一次班子调整,贺军不负重望,升任了岭南省省长。而常务副省长的位子被乔正清占据。

    而万爱民和陈京一样,现在也没有职务在身,被派到党校安心学习。

    从中央这个安排来看,万爱民应该也是要提拔的。

    而岭南现在显然没有了万爱民的位置,不留在岭南,万爱民会去哪里履新?

    就在陈京胡思乱想的时候,金教授宣布演讲开始,正方一辩开始立论发言。

    周林的大名不是盖的,他的发言娓娓道来,并不见平常辩论那边g情昂扬。但是他说每一句话,都逻辑严谨,信心十足,那感觉不像是在辩论,而是在演讲。

    他的立论发言并不长,可以说是言简意赅,但是每个辩论的关键点,他都把握得很准确。

    围绕着法制反腐这个话题,他旁征博引,从国内谈到国外,从古谈到今,他的发言认为,法制是政治改革唯一的途径。

    在法律的笼子下面,反腐会变得更有制度可循,更加严谨也更加高效。

    传统反腐都是守株待兔,而法制反腐则是主动出击,严抓监管,这样的反腐不是纪委在反腐,而是全社会在反腐。按照立法的办法,让反腐形成科学的制度,这是共和国迈向法制社会的必由之路。

    他立论完毕,轮到反方立论,反方一辩洪均发言,面对对手强大的压力,他充分展现了外交部发言人超强的抗压本领。

    他的发言比之周林要激昂很多,他从党章入手,着重强调反腐打击腐败是党纪为先的理论。他认为全盘的排除党在反腐中的作用,这无异于是不坚持党的领导,这样的做法长此以往,会动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基。

    洪均谈吐清晰,字字句句犀利锐利,长期从事外交工作,让他不仅有严谨的逻辑,而且还极其强大的语言技巧。他的立论几乎没有留一点把柄。

    当然,这个立论稿并不是他一人的功劳,立论稿是陈京执笔的,是大家共同智慧的体现。

    双方立论一完毕,大家纷纷鼓掌。

    辩论会很精彩,刚刚立论双方就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竟然不分上下。

    立论过后进入攻辩程序,正方二辩金凯明主任并没有出怪招,他直接选择苗洁,开始提出他的质疑。

    苗洁沉稳应对,反应特别快,两人又是一番交手,不得不说金凯明知识渊博,攻击犀利,攻辩时间到,金凯明应该是略占上风。

    下一步,万爱民攻辩,他自然是选择陈京。

    万爱民微微一笑,道:“对方辩友,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难道建设法治社会,就一定和党的领导相冲突吗?我们都知道任何国家都有政党,但是无论是西方实践还是东方实践都证明,法治社会和政党领导并不冲突。

    法治反腐,实际上就是在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具体体现。我们常说党要管党,我们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走法治的路线,还能走什么路线?“

    陈京咬了咬嘴唇,道:“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党领导下的法治社会,南巡首长说过,党的变革,社会的变革咱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学习,我们每一走一步都必须要谨慎小心。

    所以,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前进的法宝。

    咱们共和国现在的国情、现状,我们离法治社会还很有距离,我们努力的想通过法治的办法来打击腐败,这个提法是伟大的。但是我们具体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法治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

    而法治反腐究竟最终会是怎样的,我们也不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的拔高法治的作用,全盘否定现有的反腐机制,不合理、不实际、也不可能……“

    陈京反应迅捷,对万爱民的攻辩见招拆招,两人迅速就交上了火。

    攻辩时间到,所有人很奇怪的发现,这一轮辩论竟然双方持平,在二辩不力的情况下,陈京顶住了压力,并没有让局面一边倒的溃败。

    辩论很快进入自由辩论阶段。

    而在这个阶段,反方三位辩手的劣势终于凸显了出来。

    对方三人,都是一方诸侯式的人物,无论是工作经验还是理论功底,反方三人都比不上。

    三人自由发挥,辩论极其犀利,明显是不利正方的辩论题目,硬是让他们说得论据充分,反方三人应对这样的局面,明显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不过陈京的发挥一直都很稳健。

    多次冷场都是他出面救场,这都得益于最近几个月他潜心的钻研学习,而党纪反腐他又重点钻研,而且他在工作中,处理类似案件经验丰富,这些平时的积累,在关键时刻为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十分钟的自由辩论,功底真正体现出来,陈京超长发挥,局面虽然落后,但最终还是没崩盘。

    在热烈的掌声中,自由辩论结束。

    最后的成述也是陈京完成,当然,辩论会的结果没有悬念,厅局班失败不可避免。

    辩论会结束,欧阳进过来和三人握手,并不显得沮丧,他很热情的道:“很不错,能够辩论成这样,总算没让咱们输得太难看。向领导学习,咱们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而就在这时,省部班的三位领导也过来和陈京三人打招呼。

    周省长领头,一个个的和三人握手,周林和陈京握手的时候,他微眯双眼,伸手拍了拍陈京的肩膀,道:“小伙子功底扎实,很不错!”

    陈京谦虚的道:“谢谢领导夸奖,咱们今天是跟领导学习的!”

    周林哈哈一笑,道:“咱们共同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最终把咱们国家建设得更好,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陈京和万爱民握手的时候,他主动打招呼道:“万省,没想到您也在党校学习……”

    万爱民淡淡一笑,轻轻的点点头没说话,两人握手后错身而过。

    正常辩论会从开场到结束,持续不过一个小时而已。

    但是这一个小时以后,陈京才发现,党校安排这场辩论会是极具深意的。

    因为接下来党的内参明显多了很多关于法制反腐的撰文,总书记在多个公开场合讲话,强调反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然全国范围内的一场反腐风波正在形成。

    紧接着华夏日报撰文《法制在反腐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这篇文章多次引用了党校辩论赛得很多观念,整篇行文均强调法制办法是反腐制度形成的唯一突进。

    共和国反腐如何从被动变主动,法制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制度反腐是必然趋势,而法制又是最规范、最典型的制度,这篇文章第一次打出了反腐要靠健全机制的口号,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甚至包括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

    直到此时,陈京等一帮学员才理解为什么学校会开展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

    要知道党校的学院,都是在全国各条战线工作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能力强的领导干部。

    这一批领导干部的思想和智慧,对中央形成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所以这一场论战不仅是党校重视,连关副主席都亲自到现场,很明显这是在释放很明显的信号。

    首先党校的学院加深对法制反腐的认识,学成以后走到工作岗位上,有利于领悟中央的意图。

    陈京第一次领悟到中央党校在共和国政坛的地位原来如此与众不同,中央决策的风向标,很多时候先在中央党校模拟酝酿,陈京很有幸的参与过这样一次有意义得活动……

    第1072章 工作的着落!

    经过近半年的学习,这一期厅局级干部进修班终于面临毕业了。

    而就在这时候,陈京接到了乔正清的电话。

    乔正清在电话中开门见山的道:“陈京,我给你打电话,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关于你的工作问题。我希望你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还是要力争回岭南工作。岭南培养了你这么多年,现在刚刚培养出一点模样来,你怎么能拍屁股就走?”

    陈京愕然说不出话来。

    乔正清这一席话他听得莫名其妙,不明所以。

    自己的工作自己能够做主吗?乔正清为什么要让自己顶住?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