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策 > 官策第175部分阅读

官策第175部分阅读

步平说了。

    因为在陈京看来,他应该感谢这一切,应该感谢所有帮过自己的人,也应该感谢所有害过自己的人,感谢所有让他历经磨乱的人。

    正因为经历了那么多过往,陈京才有了今天。

    此时此刻,他有太多复杂的情绪充斥心间了,而这些所有的情绪综合在一起,无非就是“感恩”二字!

    别了,楚江,别了,故乡。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陈京踏上了新的征程……

    第0637章 初上任!

    从楚城到粤州需要坐八小时的火车。

    陈京买了一张晚上的车票,拎着一个皮箱,就这样简朴的踏上了他往岭南的征程。

    本来,对陈京的赴任,楚江这边还想隆重搞个欢送的,这个计划被陈京婉言拒绝了,他初到岭南,尽量的想让自己低调一些,普通一些。

    这是一趟从楚北省发过来的列车,这趟列车上搭乘的乘客,十有八九都是到岭南的打工一族。

    陈京没有打工的经历,他也很想体验一次打工,但是现在他已经失去这样的机会,只能听别人议论他们在岭南的各种生活和工作的经历。

    海山市是不通火车的,陈京需要从粤州转汽车到海山。

    这一路上和周围的人谈岭南,从打工者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地方,他心中对自己即将要到任的地方,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

    对打工者来说,他们一切都只是希望能够有个好的赚钱的机会。

    岭南需要大量的民工,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机会,而岭南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多的务工者的疯狂涌入而获得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岭南的奇迹是全国人民创造的,对这一点,陈京认识很清楚。

    南巡首长说过,允许一部分地方和一部分人民先富起来,无疑,岭南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

    国家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来发展岭南,就目前来说,岭南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而着一些潜力,对于现在的陈京来说,他就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陈京从粤州乘汽车到海山,然后直奔海山市委组织部。

    海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钱逸谦亲自和他谈话。

    钱谦益是个络腮胡子,个子很高大,一看就不是南方人。

    他和陈京握手,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这个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优胜者,陈京的年轻让他惊讶,而对陈京的到任,他更多的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陈京要去的邻角区,这个地方这几天搞得很热。

    邻角区前区委书记郑亦然在那边威望很高,本来他是最不可能被调整的区委书记。

    可是市委黄书记态度明确,说公选干部这是中央和省委非常重视的工作,海山不能够不重视,所以邻角区区委书记的易主,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形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陈京去邻角扮演的是个摘桃子的角色,并不光彩。

    但是站在钱谦益的角度来看,邻角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邻角的好有真好,也有水分。

    真把水分全挤干了,能有多少好,恐怕这还是天大的未知数。

    陈京在邻角能干出多少成绩来?

    “小陈,我代表海山人民欢迎你的到来,你不用急,上午我们谈谈,中午一起吃饭,下午我送你去邻角报道!”钱歉益道。

    他顿了顿又道:“你可以说一说你到海山的感受嘛,你觉得海山怎样?”

    陈京脱口道:“海山很漂亮,气象很新,非常的适合人居。当然,从经济规模上来说,海山也是非常的发达,一个海山市抵得上我们楚江全省的经济产值还要多。

    当然直观的印象是我们楚江一眼望过去全是山,到了海山一眼望过去全是厂,这就是差别吧!“

    钱谦益哈哈大笑,道:“精辟,这个总结精辟!小陈我可是听说你对岭南研究很透,看来邻角的发展在你的手上肯定是能上一个新台阶的。”

    “谢谢领导,谢谢,谢谢!我刚来岭南,风土人情各方面都还要慢慢的适宜,我来之前就听说我们邻角前几年搞得很好,看来邻角肯定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

    邻角的发展还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依托现有的班子,我坚信肯定会有越来越好的成绩。“陈京认真的道。

    钱歉益点点头,一语不发。

    陈京的这个话,让他比较满意,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一次千里挑一选的这些精英志向太高,一上任就求新求变,就想大有作为,如果那样的话,他钱谦益面临的难题就大了。

    能够从公选中走出来的干部,个个都是了不起的,不仅有才华,而且背后有关系。

    这样的干部最好是敬而远之,人家下来干工作镀金的意思很明显,他搞假大空,捅了篓子走了,留下来的摊子还得人去收拾。

    如果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就怕事儿没到他们走的那一天就撑不住了,那后果更是难堪。

    现在陈京能够说这个话,让钱谦益松了一口气。

    当然,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陈京能否说到做到,这一切还有待观察。

    中午,钱谦益个人请陈京吃便饭,然后他亲自带着陈京去邻角。

    海山的中心区叫望江区,和大多数的城市一样,海山也有一条河穿城而过,这条河便叫望江河,望江区因此得名。

    邻角和望江中间隔了两个区,说起来,邻角算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了。

    但是因为邻角贴近特区南港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所以从发展来说,并没有完全落后,在海山市十五个区县中排在中流的位置。

    邻角区委和政府在一个院子,院子和大楼都是新修的。

    大楼修得很漂亮,外面的玻璃幕墙很显现代时尚,而主办公大楼外面的大理石结构的仿西式墙面,大气磅礴,大而亮的国徽在大门之上异常的惹眼,一股庄严肃穆之气扑面而来。

    陈京和钱谦益同坐一辆车,他笑道:“钱部长,这里环境很好啊,不怕部长见笑,我这个从艰苦地方成长起来的干部,还没有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办过公呢!”

    钱谦益道:“小陈,环境好就要更加加倍的努力工作,时时要牢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我们党员干部生活水平高了,条件好了,有些人就开始忘本脱离群众了,对这样的干部,我们要严格教育……”

    就在陈京和钱谦益说话的当口,车抵达了区委政府办公主楼的门口。

    在门口,收到消息的邻角区委和区政府主要班子成员早就在那里恭候多时了。

    邻角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国伟一马当先,他是标准的岭南人,操着一口岭南式普通话。

    他个子不高,笑起来的样子特显热情,兴许是抽烟的缘故,其牙齿有些黑,但是这点瑕疵掩盖不了其举手投足间的派头。

    他先和钱谦益握手,然后一双手伸过来和陈京握手,道:“书记,可把您盼来了!自从郑书记走后,我们就群龙无首,区委和政府的担子都压在我肩上,我哪里能够担这么重的担子?不堪重负啊!”

    陈京淡淡的笑了笑,想说点场面话,却不知道如何说起。

    就在他犹豫间,李国伟便开始给他介绍班子成员了。

    区委副书记姜伟、常务副区长刘绕堂,组织部长罗燕,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童小离,纪委书记邓申明,宣传部长杨丽群,统战部长古魏,委办主任刘健等等。

    陈京挨过的握手,没有多少寒暄,然后他便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主办公楼。

    在办公楼一楼大会议室,今天全区干部大会召开,所有人都已经到位了,就等主角陈京到来。

    在大会上,钱谦益代表市委组织部宣布了关于陈京的任命,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陈京缓缓的走上主席台开始他的就职演讲。

    陈京能够感受到全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自己的身上。

    今天参会的干部不仅只有区委委员,而是所有正科以上干部都参会,另外还有政协、人大的部分代表,老干部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媒体,反正这一眼望过去,黑压压全是人,这个场面是相当的大。

    但是场面越大,陈京心情越放松。

    因为他忽然发现,在岭南官场的规矩和内地竟然也是差别不大,领导初上任还是这一套。

    陈京今天的讲话是脱稿的,他并没有炫耀的意思,而是他的确实现没有做充分的准备。

    他在此前列了一个提纲做要点,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那些要点不适合现在的场合,陈京索性便来了脱稿演讲。

    在众人的眼神中,陈京读到了惊讶、好奇、质疑等等各种复杂的情绪,而这一些眼神,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陈京现在所处环境,如果适应这个环境,就要从今天的这次演讲开始。

    陈京开篇演讲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共和国开始有了一股南下打工潮。

    在这股打工潮中,有无数的人怀揣梦想进入了岭南,而很多人也因为梦想满载而归。

    陈京说自己现在也成为了这南下打工潮中的一员,自己从楚江到岭南,心中也怀揣有梦想,希望自己的梦想在岭南能够得到释放。

    陈京从打工开始,开始讲就业、讲邻角经济的特点,讲邻角的过去几年的不错的发展历程,这些所有关于海山和邻角的东西,他信手拈来,丝毫不费工夫。

    尤其是各种数据,他记得清清楚楚,整个邻角甚至海山的经济形势被他简单的话就勾勒得相当精辟到位了,在这个时候,陈京才感觉到下面有人的目光才开始转得柔和……

    第0638章 新官一把火!

    陈京的办公室很大,靠近整个办公大楼的东头。

    为了方便工作,邻角区将整座办公楼分为东西两边,东边是县委领导的办公室,西边是县政府领导的办公室,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同一楼层办公,这也是邻角区的一大特点。

    诺大的办公室,后面是一个大大的书柜,书柜里面放了不少书,这都是委办主任刘建一手布置的。

    办公桌前面和窗户边上,大盆的绿色植物绿意盎然,陈京这一次从楚城过来一共就带了两件东西,一件东西是准丈母娘送的芭蕉仕女图,另一件东西是马步平手书的一副字,一共四个字“不疾而速”。

    这两样东西都被妥善的安置在了这个办公室中,让这里多了更多的雅的味道。

    陈京站在窗口抽烟,眼睛看着面前这一望无际的邻角区,说句实在话,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能够完全进入工作状态。

    邻角区一个区的经济产值超过了德高市一个市的四倍,而人口方面,本地人口只有四十几万人,外来人口却多达一百万人,明显是外来人口占主导。

    另外,在经济发展上面,邻角还是主导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入主邻角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这是邻角经济的特点。

    “咚,咚!”

    陈京摁灭烟头,转身冲大门道:“进来吧!”

    推门进来的是副书记姜伟,姜伟不是岭南人,他和陈京是老乡,两人都是楚江人。

    只是姜伟当年在岭南上大学,然后在这边参加工作,算起来,他在岭南也工作生活差不多二十年了,岭南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老姜,坐吧!”陈京指了指沙发道,他亲自给姜伟冲了一杯茶。

    姜伟个子很高,微胖,平常话不多,在班子中是颇有威信的。

    两人坐定后,陈京笑了笑,道:“这几天我在熟悉工作,说句实在话,我很吃惊我们邻角这几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在亦然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赢得了现在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是万万要把握住啊!”

    姜伟点头附和道:“书记说得对,邻角大发展的机会来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好好把握。”

    在性格上来说,姜伟是比较直爽的,但是他心中明白,陈京说形势好,并不是说真的好。

    郑亦然离开邻角,这是市里高层之间争斗的结果,市委书记黄宏远和市长李清香,两人一直就暗中较劲,黄宏远在市委书记的竞争中胜出,马上在全市搞干部思想大整风。

    整风是假,借整风之势搞调整是真,郑亦然就是在这个当口被他调整的。

    现在郑亦然担任市农委主任,这是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位置,单从级别来说,从下面区县一把手到市局委办一把手,这是正常调动,如果调动的单位好,还算是提拔了。

    但实际来说,海山市农委有人将其戏称为海山市阑尾,现在全市都在搞工业企业,哪里还有多少农业相关资源?

    说是相关,也就是因为征地的问题农民会闹事,这一闹事,市委和政府就难受,所以农委就成了阑尾了。

    郑亦然在农委担任主任,这明显就是被束之高阁了。

    陈京取代郑亦然是在这种形势下,可以想象,这对陈京的工作展开来说并不是好事。

    “老姜,我今天让你过来有个想法,我分析了目前我们的班子配置,觉得有些同志还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肩膀上还可以加点担子,所以我心中就酝酿了一个干部调整计划,今天我让你过来我们碰碰头,想听听你的意见!”陈京道。

    姜伟眉头微蹙,沉吟了一下,道:“书记您说说,我洗耳恭听!”

    陈京上任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但姜伟还是没想到,陈京上来就想在人事上面有作为,他还真想看看新书记怎样来下活邻角的这盘大棋。

    “是这样,刘健同志我觉得做委办主任太屈才了,他是个人才,是该到了重用的时候了。我想这样,让刘健到政府去工作,目前政府还可以加一个班子成员入常委,你看怎么样?”陈京淡淡的道。

    姜伟心中一惊,不由得瞅了陈京一眼。

    陈京上任就换委办主任,这还真是一刻不容缓,刘健去政府任副区长,然后从副区长中增补一人进区常委,这看似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

    刘健以常委身份调政府就一定能够在一众副区长中脱颖而出?这恐怕是个天大的问号!

    说不定李国伟还会认为陈京是在掺沙子,刘健无作为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陈京提到的这个人事调整,姜伟没办法拒绝。

    陈京现在主持区委工作,他看不上委办主任,想换换姜伟能说什么?他说什么都可能会被认为不配合领导工作,这个帽子他脑袋可顶不住。

    他沉吟了一会,道:“刘主任的确是人才,去政府肯定能够发挥他更多的才华,但是委办主任的这个空缺谁来接替?”

    陈京摆摆手道:“这个事儿自然你老姜负责,我初来乍道,人事情况不熟悉,你得把好关!”

    姜伟咳了咳,忽然觉得有些荒谬,同时又觉得这个新书记别看年纪轻,实在是不简单,不是省油的灯啊。

    既然对人事情况不熟悉,那为什么提出要换委办主任?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吗?

    但是对姜伟来说,矛盾不矛盾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陈京把新委办主任这个位置给了姜伟来负责,姜伟没有理由去反对他。

    另外,这么多年以来,邻角政府都只有两人进入区委班子,现在陈京提出增补一人,李国伟也没有理由拒绝。

    虽然陈京提出的增补方式并不能符合李国伟的意图,但是政府能多一人入常,这终究是好事,聊胜于无。

    姜伟没反对,书记碰头会三人再碰了一次头,李国伟笑嘻嘻的拍着胸脯说一切遵照书记的意思,就这样,区委的报告就打到了市委。

    市委反应速度也很快,几天之内市委就公布的邻角区委主要领导调整的通知。

    刘健被任命为邻角区政府副区长。

    而邻角区委委办主任一职被以前委办副主任刘曲风担任,刘曲风以前一直是服务姜伟的,现在顺利的接替了刘健,而且进入了常委,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就这样,陈京在邻角区完成了他的第一次人事调整。

    让刘健去政府任职,陈京不是心血来潮。刘健这人陈京最近接触得多,这个人看起来小意热情,实际上心里鬼点子比较多,在区委内部,他搞了一套所谓的竞岗机制,实际上这套机制就是方便他培植自己的人。

    委办里面他的威望很高,上面领导用他事儿就能办成,而下面的人怕他,要想在工作上有所进步,也得通过他。

    所以陈京对刘健这个人是相当警惕的。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