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策 > 官策第170部分阅读

官策第170部分阅读

让他暂缓出去,对了,我该怎么跟他说这事?”

    路仲强淡淡的笑了笑,道:“不用说什么,就说另有安排!”

    第0619章 父亲的教诲!

    新的一年到来,变化很大。

    陈京准备去香港学习,而方婉琦也因为公司发展的需要,准备全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传媒公司要做大做强,楚江的池子小了一些。

    而且现在方婉琦的公司融资颇多,发展迅速,马上又要有投资上马,公司可以说是一天一变,和以前的缓慢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为陈京要赴港学习,方婉琦也干脆准备离开楚城,准备把公司总部迁至京城。

    儿子要赴港学习,准儿媳妇又要去京城发展,钟秀娟两老这几天心情可以说是空落落透了。

    连带着家里灵儿和早早都有些心不在焉。

    尤其是灵儿,这几天老是显得心思重重,小丫头样子可怜得很。

    舅舅要走了,她自己家里又买了新房子,爸妈要把她领回去住,她是一百个不愿意。

    陈京看得心疼,这几天晚上都让小丫头跟着自己睡,晚上半夜三更,灵儿都做梦喊着舅舅。

    不得不说,在舅舅家成长,陈京又疼她,舅舅外甥之间感情很深。

    在心疼之余,陈京对灵儿道:“灵儿,等灵儿上一年级的时候,舅舅准回来陪你读书,到时候还到姥姥家住,好不好?”

    灵儿眨着眼睛看着陈京,半晌道:“那我不上学前班了,直接读一年级。一年级的功课我都会呢!”

    陈京愕然,有些无语,他沉吟半晌,道:“灵儿真乖,灵儿会舅舅还不会啊,舅舅还要一年时间呢!”

    灵儿有些迷惘的看着陈京,道:“这太简单了,灵儿可以教你啊,那点事儿根本不用去香港学。”

    灵儿的爸妈过来接孩子,小丫头哭哭啼啼,陈婷月道:“这丫头跟舅舅亲,我要是也出门远行的话,可能她理都不会理我呢!”

    因为陈京第二天就要远行,陈灿两口子也来送行了,一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热闹过后,孩子们哭哭啼啼的离去,方婉琦又在京城忙着筹备公司地址的事儿,最后家里走得就剩父亲母亲和他三人了。

    三个人在客厅,钟秀娟颇为动情,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就是忙活着收这收那,然后就是絮絮叨叨,说不完的唠叨。

    不知为什么,忽然之间,陈京就感动了,然后眼泪就忍不住要流出来。

    他走到阳台上点了一支烟使劲的吸着,眼睛看着熟悉似乎又有些渐行渐远的楚城。

    从这个角度看客厅里的父亲和母亲。

    父亲的头发不知不觉已经发白了,额头上和脸上的皱纹已经很深很深了。

    而母亲以前一直挺直的腰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佝偻了,一双原本很秀气的双手,现在也变得干瘦如柴。

    父母都老了,而且渐渐的更老。

    父母在,不远行。

    这是古人的孝道。

    可以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陈京又哪能做到这一点?

    而让陈京感触的不是这个,而是陈京忽然发现,自己这几年一直都在父母的身边,但是真正陪父母、关心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自己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工作,都是那些纷繁芜杂的勾心斗角,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之事。

    自己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迷失自我了?

    此时的陈京,心中只有惭愧,只有内疚。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渐渐的平定心情,重新回到客厅,陈之栋站起身来冲陈京招手道:“京子,过来一下,我们到书房坐坐!”

    搬了新家,陈之栋终于有了书房,书房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他亲自布置的。

    做了一辈子文化人,教了一辈子的书,直到老的时候才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这不能不说让人有些惭愧。

    书房的布置比较简陋,但是里面的书很多,都是陈之栋一辈子积攒下来的书。

    以前房子条件差的时候,他就用老式的箱子装着,堆在床下面,家里所有的床下面都是他的书。

    现在这些书终于可以放在书架上了。

    虽然大多数都已经破旧不堪了,但是陈之栋用心的将他们整理得整整齐齐,看上去书房里面相当的整洁。

    书房里唯有一样东西是陈京给陈之栋买的,那就是一套瓷质的茶具。

    陈之栋也爱喝茶。

    但是他喝茶没那么多讲究,就喜欢喝绿茶,茶叶浓浓的放,喝起来必须带有苦涩的味道,那样才感觉过瘾。

    坐在书房里面,陈之栋不紧不慢的把水烧开,然后给陈京和自己一人冲了一杯茶。

    “京子,喝喝,看看味道怎么样?”

    陈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还不错!”

    陈之栋笑了笑,道:“京子啊,你父亲你自己了解,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有一点点文化,但是人情世故并不怎么懂。你大学毕业,又在下面工作了好几年,接触的人多了,关系广了,视野开阔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

    说实在话,看到你这么有出息,我和你妈内心很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陈京静静的喝着茶没有说话。

    像今天这样的场景陈京有些似曾相识,上一次这样的场景,那应该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陈京面临高考,陈之栋和陈京谈了一席话,那一番话让陈京受益匪浅。

    那一天陈之栋讲的话很简单、朴实,他只是告诉陈京一个事实。

    那就是马上陈京就十八岁了。

    父亲和母亲含辛茹苦养他成丨人不容易,十八岁是成丨人的年龄,意味着以后陈京更多要依靠自己了。

    父母在渐渐的老去,要长大成丨人以后一切要靠自己的陈京,必须要通过高考,然后才能给自己博得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而现在,差不多十年之后,陈之栋再次找陈京谈话,又会说什么?

    陈之栋喝了一口茶,晃动着茶杯道:“京子啊,你觉得这茶和平常比有什么不同?”

    陈京喝了一口茶,缓缓的摇了摇头。

    陈之栋道:“你有些迟钝了,你没感觉到这茶中有书的香味吗?”

    陈京一愣,心中凛然。

    陈之栋道:“喝茶都有书的香味,其实跟书在一起,就总有这样的味道。你现在有出息了,本事了,但我常常看你回来醉醺醺的,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呼朋唤友,好不热闹。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这一块你擅长,我也很认同你。

    但是作为我来说,我跟书打了一辈子交道,虽然没有多少学识,但是我快六十年的人生经历有个体会,那就是常常和书在一起,人的品味要高很多,甚至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也要强很多。

    生活有再多的苦难,但有书为伴,人自然就从容很多。“

    陈京满脸通红,如遭当头棒喝,怔怔说不出话来。

    陈京被人称为楚江才子,自诩文采风流,可是什么时候又悟得了这番道理?

    再说读书,陈京从澧河开始就告诫自己要读书,可是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随着位置越来越高,自己读书的习惯又坚持了多久?就以这三年来论,自己又读了什么书?

    自己和方婉琦的新家,诺大的书房,花了几万块钱买书。

    崭新崭新的书放在书架上,自己在那里住了几个月了,又什么时候抽出过一本书来看?

    书的香味!

    陈京慢慢的再喝一口茶,在嘴中细细的品味,实实在在,有一种油墨的清香,这不是书的香味吗?

    这样的香味让人觉得宁静充实,让人觉得从容自在,让人觉得高雅舒服……

    父亲的话说得对,陈京觉得自己真的迟钝了,曾今的自己哪里会是这么迟钝?

    陈京忽然想到在几年前和胡悦喝酒。

    胡悦摇头惋惜,说陈京一个大好的苗子就这样被废了。

    当时陈京不以为然,还觉得胡悦太书呆子、太文人习气,当时胡悦就很恼火,质问陈京道:“三年之后你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吗?”

    陈京掐指算来,这还不足三年,陈京觉得自己真的变化太多了,是不是这也是一种迷失?

    “爸爸,您说得对!从今天起,我一定天天读书,以书为友!”陈京诚恳的道。

    陈之栋含笑点点头,道:“上次我看你在笔记本上留了一句话,说搞关系就像打铁,铁越打越热,关系也要时常联系越亲。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天天读书,关系就会越来越近,就会越来越亲,得到的好处就会越来越多。

    我的体会,书中有一‘静’字,你要读到这个字就成功了一小半了!“

    陈京低头不语,他静静的听着父亲的话,背上早已经被汗水湿透,心中却渐渐的开朗。

    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无论如何,不管什么原因,永远不能忘记读书,天天读书,陈京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太多需要读的书没来得及读了!

    “叮,叮,叮!”腰上的手机忽然响起。

    陈京拿起手机正欲挂断,陈之栋摆摆手道:“好了,我们就到此为止吧,出去陪你妈说会儿话,她年纪越大,越是多愁善感,心中舍不得你呢!”

    陈京站起身来恭敬的出门。

    手机响个不停,他将手机放在耳边接听……

    第0620章 米潜的约见。

    陈京几乎是在赴香港前最后的一刻被留下来的。

    这一次楚江省赴港培训一共有四十二人,基本都以副处级年轻干部为主,处级干部相对比较少,而像陈京这样在楚江政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实职处级干部更是仅他一人。

    从这一次派学习团规模和级别上看,明显比沙明德时代差了很多。

    有人形容沙明德派团是派的中坚力量,而现在这个团则才是真正的年轻干部。

    陈京是年轻干部,但是他的影响力已经算是中坚力量了,所以他在这一次四十二人的团队中是很引人关注的。

    为了这次外出学习,陈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订了机票,收拾好的行囊,在香港找了住处,只等第二天赴港。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部里的通知,通知要求让他暂缓赴港!

    而因为这个通知,陈京又再一次成为了楚江政坛大家关注的人物。

    陈京为什么没有能成行?是不是省里对他的工作和去向又有了新的安排?

    还有一些人以讹传讹,说是省委组织部有人要给陈京穿小鞋,后来被某位省重要领导知悉了,制止了这件事。

    而这个说法似乎也恰好印证了省委组织部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干部监督处拆分的事实。

    干监处被拆分,被分为干监一处和干监二处。

    干监一处处长为原干监处副处长赵鞍山,干监二处处长则由骆春林担任,虽然干部监督两个处保留了以前的主要骨干,但是被拆散,然后充实了一批新的干部进去,陈京的影子也就渐渐淡去了。

    而有人便把这个事情说成是组织部有人要给陈京穿小鞋的佐证。

    相对于外面的各种传言来说,陈京也觉得很奇怪,但他很聪明的没有去打听。

    暂缓去香港,现在他又没有职务在身,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在家里度假,闭门不出,安心读书。

    接二连三的电话来得很多,马步平、伍大鸣、胡悦等都有电话过来。

    而干监处那一帮老下属,王汝培、张爱华等的电话也来得很多。同样的话陈京一天要说几十遍,不说还不行,他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最后,他干脆将电话关了,只留私人的电话,耳朵根子才清静下来。

    整整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周末星期六的下午,有人过来敲他家的门。

    钟秀娟嚷嚷说是有人找他。

    陈京从书房出来到客厅,一看原来是省委开车的沈师傅。

    省委司机班有几个,其中一号班的司机都是跟省委常委开车的,沈师傅就是跟米潜开车的师傅。

    别看这些司机文化素质不高,也没有行政职务,但是一个个牛得很,平常在某个层面算得上是领导的代言人,今天沈师傅过来干什么?

    老沈年龄四十多岁,军人出身,给人的感觉很精神。

    陈京亲自给他冲了一杯茶,道:“老沈,今天怎么到我这里来了?应该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老沈认识陈京,还一起吃个一顿饭。

    陈京和那些从机关成长起来的干部不一样,机关的干部普遍都有些谨小慎微,平常说话讲究的是滴水不漏。

    陈京性格中有一种能够基层汉子们打成一片的因子,所以和老沈几杯酒喝了,说的话也贴合老沈的身份,所以,老沈对他印象很深,两人有时候在省委院子里见着了,没有领导在,都会打个招呼。

    老沈喝了一口茶,道:“陈处长,下午米部长要回楚城一趟,他让我约你,说想到北郊去看看!”

    陈京愣了愣,愕然道:“北郊?”

    旋即他反应过来,楚城英雄纪念碑在北郊,陈京和米潜去过那里一次。

    米潜现在已经调进了中组部,而且担任副部长,虽然也只是副部级,但是这个副部级的含金量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应该说米潜如果来楚城的话,日程肯定会比较紧,可是在这样紧的日程中,他还有时间见自己?

    陈京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受宠若惊?不可思议?又好像不像,感觉很复杂。

    米潜那严肃冷面的神情在他脑海里浮现,陈京以前有些害怕见米潜,但是现在,他想起米潜的神情,却感觉异常的亲切了。

    陈京接触省级领导的机会不多。

    有限的几次和这一级别领导的接触,都是匆匆忙忙,见一面很快就走了。

    他根本来来不及去审视或者说是了解这样高级别的领导。

    而米潜相对来说是陈京最熟悉的。

    米潜在组织部威信很高,而他本身也的确是非常的严谨公正,口碑相当的好。

    陈京很尊敬他。

    “老沈,米部长这次回来日程挺忙吧?”陈京问道。

    老沈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他叮嘱我,让我送你去北郊,帮他买一束百合花!”

    ……

    虽然已经是春季了,但是楚江依旧没有春的气象。

    郊外春寒料峭,大地还一片荒凉,一切都还是隆冬的样子。

    陈京站在山脚下,用手搓着耳朵,脚下不住的跺着,借此驱寒。

    一束洁白的百合花放在公园的条凳上面,迎风怒放,和这寒冷的天气格格不入。

    一直等了一个小时的样子,陈京才看到一辆省委牌照的奥迪车往这边驶过来,陈京通过牌照能看出来,这辆车应该属于省委的接待用车,陈京明白,车里坐的应该是米潜无疑。

    他连忙过去站在路边迎接,车缓缓的驶过来停在路口。

    陈京看清里面的人,便过去拉开车门。

    车里就米潜一个人,他打扮很是休闲,一件藏青色的长风衣,戴着一顶楚江老人冬季惯常喜欢戴的瓜皮帽子,外加一副墨镜。

    这样的装扮让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楚城老者,一点也不像是楚城赫赫有名的铁面部长米潜。

    米潜下车他眼睛扫过陈京,微微蹙眉道:“你等很久了吧?”

    他没等陈京回话,便道:“飞机晚点,另外还有些事情耽搁,过来的时间就推迟了。”

    陈京道:“还不久,也就是一会儿!”

    米潜从条凳上拿起洁白的百合花束,抬头望向烈士公园从下到上的望天的台阶,道:“我们爬上去,你行不行啊?”

    陈京笑道:“部长您都能够行,我还能不行?”

    米潜回头看了一眼陈京,不再说话,率先打头,一老一少,两人沿着拾阶而上的台阶慢慢的往上爬。

    整整一个冬没出来活动了,陈京没爬多少步就觉得腿软腰酸。

    但是他抬头看前面米潜步子依旧不紧不慢,丝毫没有疲态,他哪里敢露出疲惫的姿态?

    他想起自己刚才拍着胸脯说行,现在才这么几步,便气喘吁吁,他脸就有些发红。

    他咬紧牙关,一步步的跟在米潜的后面往上爬。

    不知过了多久,陈京觉得自己步履蹒跚,几乎就要虚脱的时候,终于爬到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