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劫修传 > 劫修传第508部分阅读

劫修传第508部分阅读

我瞧你一直不曾用心,不知却是何故?”

    原承天心中犹豫良久,方才缓缓道:“我见此真言,心中忐忑不安起来,但究竟为何如此,却也着实说不出什么道理来。”

    青衫修士道:“你试言之。”

    原承天道:“以在下想来,若万物之生死,皆在一人心念之中,着实可怕得紧,危险得紧。”

    青衫修士道:“世人最热衷的,不过‘权势’二字。而权势中最强横者,则是生杀予夺之权,你面对这项天地间最大的权力,却反而心生犹豫,若是就此错失机缘,岂不可惜?你可知便是阿神陀与天罗尊者也无机缘修成此字。”

    原承天道:“就算终生与这死字真言无缘,承天心中也无憾意,正所谓百密必有一疏,任一人如何灵慧,也必有缺失之处,若天下苍生生死在我,我又岂能保证永不犯错?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天子之怒,血流飘杵,而世尊若有一念之错,那后果想来也是怕人。”

    青衫修士不由长叹道:“世尊分魂万千,唯有你悟得此中玄机,幸哉,幸哉。”

    原承天仍是恭身以候。

    青衫修士又道:“青龙禀混沌清气而生,其性情既刚且直,又是慈怀天下,忠勤诚恳。观其心志,恨不得扫尽世间一切邪恶,建清平世界,以安苍生。以你看来,青龙诸般苦心安排,又是如何?”

    原承天想了想,缓缓道:“青龙用心良苦,着实不易。”

    青衫修士叹道:“青龙虽是一番好意,却也逃不出‘择善固执’这四字。”

    原承天道:“青龙所为,在下着实不敢藏否。”

    青衫修士道:“世间善恶二字,最是难辩,既然难辩,自该小心翼翼,若加上固执二字,几乎就是大祸之肇了。且若事事皆有安排,当初世尊又何必分魂万千。”

    原承天应道:“是。”忽得觉得心境动荡,羞愧之极。

    只因那青龙的诸事安排,皆有利于自己,自己自然安之若素,心怀感激,难而如此一来,却违背世尊分魂万千的本意了。看来青衫修士正是瞧出此中的绝大隐患,这才被迫出面提醒了。

    青衫修士道:“你不肯修那死字真言,也算你慧心一动,略窥天道的本意了,但青龙处处护着你,你却茫然而不自知。你既不肯让苍生性命由一人而定,又何必让五界之事,任由那青龙定夺?”

    原承天心中更是惶恐,声音不禁低了三分,道:“是。”

    青衫修士道:“又好比九珑的天课神算,每算必窥天机,就算因此连番殒落,仍是痴心不改,可叹,可叹。”

    原承天道:“珑儿心怀天下,仁慈之极,着实瞧不得世人受苦。就算泄露天机,也是大有苦衷。”

    青衫修士道:“舍己为人,固然是至善大德,但天道微茫,你以为当真是测得准吗?且那世人无论怎样至善大德,必然先顾父母亲朋,其后方才惠及他人,而天下人更在后矣。如此一来,仍算是私心了。”

    原承天此刻已是恍然大悟,只因青龙九珑本心虽好,但毕竟一人见识有限,无论怎样灵慧,也难免百密一疏,而天下之事,若决于一人一心,岂不是就如修那死字真言一般?

    若世事皆凭一已之意而行,那当真是危险得紧。

    青衫修士道:“我也因这私心害人,便在万千分魂之中,摒弃预知天机之能,但阿神陀与天罗尊者已达禁重天境界,却是难以抑制了。这二人先前倒也勤勉,然而既晓天机,凡事趋吉避凶,行事之中,就难免小瞧了天下人,只当自己所行之事,为天下至善至德之举,嘿嘿,可惜在他人瞧来,也不过如此罢了。”

    原承天亦不由叹息,这世间的灵慧之士,岂非皆是如此。自己定当以此事为警醒,不可重蹈覆辄。

    青衫修士见原承天暗暗点头,知他已明此中道理。但这青衫修士面上,仍是古井不波,不曾露出丝毫神情来,顿了顿便道:“十年之后,你若侥幸生存,且又修成禁重天境界,可来寻我。”

    说到这里,青衫修士身形一动,已消失在茫茫天地间了。

    原承天此刻心中,既是惶恐,又是感愧。他初踏天道之修时,只觉得天道渺茫难求,不知何时能窥堂奥。其后随着境界提升,尤其是得窥灵台之后,心中竟隐隐生出天道不过如此的念头来。

    然而今日与青衫修士相遇,方知道天道之艰之难,真个儿是无可测度了。幸好他在面对死字真言时,尚存一份警惕之心,凭着本心不去修行,否则今日之遇只怕大不相同了。

    这青衫修士的来历,他初见之时,以为可猜出个八九分来,然而此刻再让他去猜,他却反倒猜不准了。

    至于自己十年之后,该去何处寻这修士,此刻只好不管他。正如这青衫修士所言,若世事皆可预料,那也未必就是好事。

    心念动处,神识已返本体,诸修见原承天本体微微一动,齐齐长舒了一口气。

    原承天睁开双目,也只是微微一笑罢了,就在心中将青衫修士之言反复思来,诸修见他疑虑重重,自然不敢打扰,便是猎风也将满腹的话语咽了回去。

    片刻之后,原承天疑虑之色稍去,这才展颜一笑,对九珑猎风道:“好让你二人欢喜,飞升诸修尚算平安,只是诸人各有造化际遇,也难一一分说,等此间事了,我等再去寻他们吧。”

    九珑道:“如此最好。”

    原承天又道:“煞月与侍一很快就会回来,还需有人接应。风驰兄,你就领人去走一趟罢。”

    元风驰道:“遵旨。”就出了天地残卷,去接煞月原侍一。

    说来原承天与猎风初遇之时,并无多大变化,仍然是言语温和,待人极厚,但因他一路行来积威行德,诸修无形之中,便唯他马首是瞻,只当是天下最顺理成章之事。

    而此番大胜凤八,便是五境神君亦在心中对原承天大有改观,说话之时,也是不知不觉,就将世尊二字挂在嘴边了。

    原承天见此情景,心中更有明悟,他暗道:“我此刻无论说什么话,诸修必然凛遵无误,瞧来虽是风光,但若是一步走错,却不知要误了多少人。为君者实不可不慎。正所谓一人智短,百人智长。若想少行错事,就该想出个办法来。”

    心中盘算了几回,已有定策了。

    于是道:“前番与凤八之战,虽是侥幸得胜,但若九珑不曾现身,元叛不曾及时出时,只怕我当日计划,亦会付之东流了。因此看来,战场之上,虽该令行禁止,独断擅权,但若无诸修拾漏补缺,那也是危险的紧,我有一策,正要与诸修商议。”

    诸修齐声道:“请世尊明示。”

    原承天摇了摇头,道:“这世尊二字,从今往后,还是免了吧,这二字一出,谁还敢说话?”

    苍首生道:“既不叫世尊,又该叫什么?”

    原承天道:“无论怎样都好,只是世尊二字惊天动地,亦会令诸修噤若寒蝉,自该免去。”

    云龙真人道:“既是如此,便是圣师名之。世尊玄承万有,本为天下人之师,且师者传道解惑罢了,并无有无上尊严。”

    原承天原也不肯,但诸修皆是纷纷点头,也只好罢了。九珑道:“圣师名号既定。不知圣师之策又是如何。”

    第1877章分权众议开新局

    原承天道:“兵危战凶,不可不慎,我欲设战策处,除我之外,再设四名正御,我与四名正御平时虽分尊卑,但在战处处中却是名位相同,凡征伐之事,需得多数同意方可进行。否则便是在下之策,诸位亦可否决。诸君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诸修顿顿面面相觑,那世人最怕无权,如今原承天却将这生杀予夺大权拱手相让,可谓开混沌开辟以来未有之事,诸修虽不知此法是否能行得通,但人人心中激荡不已,只因知道此例一开,世间之事必然是局面一新。

    危月神君道:“圣师,此议万万不可,我等玄承见识,远逊于圣师,若因一已愚见,阻挠了世尊谋划,岂不是贻祸无穷?”

    原承天微微一笑道:“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就算神君计议失当,难不成其他正御皆会失策?”

    危月神君听罢,不由得微微一笑。

    其实原承天之议,那是分权于诸修,其中好处,不言自明,诸修岂有不同意的道理,唯不知原承天此议是真情还是假意,故而危月神君便以言语试探罢了。

    云龙真人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若是五人共议,正可取长补短,拾漏补遗,云龙赞同圣师此议。”

    云龙真人跟随原承天日久,自然明白原承天胸襟之阔,无人可比,且一心为公,怎会有丝毫私心,此策在昊天之时,已见端倪,如今在仙庭重出此策,自己自当赞同。

    诸修见原承天果是真心,不由得纷纷将头一点,元华月道:“圣师大公无私,一心只是天下事为念,足见大德。只是圣师高瞻远瞩,见识玄承远高于诸修,若只是与四位正御平权,反会误事,依我看来,圣师应当持有一言否决之权,也免得四位正御一时糊涂,妄自擅断。”

    云龙真人正愁原承天设此战策处之后,失了手中权柄,则天下之事,易被杂见所误,心中亦有此议。奈何自己与原承天亲厚,若是说将出来,只怕反而不妥,此刻由元华月提出,恰合已意。

    云龙真人赞道:“此议亦是绝妙。”

    诸修也明白原承天玄承见识,远比诸修高明的多,若连这点否决权也无,反倒更加不公,因此绝无异议,纷纷首肯。

    元华月道:“既然诸位意见相同,此策便算是成了,只是这四名正御,还请原圣师亲自遴选才是。”

    原承天微微一笑道:“此事诚非在下遴选得了,四名正御人选,务必请诸君共议。”

    云龙真人开口便道:“本来魁神,清禅若是在此,自当是不二人选,奈何二修身有要事,难逢此会,实为至憾。好在我心中有一人,才智之高,魁神清禅亦难望其项背,便是圣师,也要让她三分。此人若不入选,云龙终身不开口矣。”

    此言一出,诸修皆是莞尔。九珑的身份来历五境神君等初时尚不明白,此刻自然知晓了。

    元华月道:“九珑仙子虽是圣师双修伴侣,但正所谓举贤不避亲,圣师胸襟,我等皆瞧在眼中,仙子之才,亦是举世皆知。战策处若无仙子,元某终身亦不议事矣。”

    原承天肃然道:“若有九珑参赞军机战策,实为天下人之福。”他虽知九珑身处嫌疑之地,但逢此天下大事,又何必去避嫌疑,若因此而不纳九珑,反倒是因小失大了。以原承天之智,断然不会行此无智之举。

    九珑也不谦逊,先向首议者元华月揖手为礼,其后向原承天揖手道:“多谢圣师成全,九珑自当竭尽全力,辅佐圣师扫清北域兽劫。”

    九珑既定,其他三位人选其实也是呼之欲出了,便于北域五大神君之中,推举出危月神君来,又于三大城主中推出元华月,第三位人选便是云龙真人。

    这三大人选,原承天与诸修所见相同,唯有危月神君代苍首生一事,略出原承天意料。

    细细想来,苍首生虽然首先赞同让权于原承天,功劳不小,但与其他四大神君毕竟不睦,若用他为战策正御,四大神君未必心服,日后行事,反倒多有牵绊。

    诸修冷眼旁观,已瞧其中端倪来,这才弃苍首生而不用,选出危月神君,以代表北域势力。原承天略略想来,亦在暗暗点头。

    如此就瞧出众人议事的好处,正所谓一人为私,三人为公,此番弃苍首生不用,而用危月神君,已可略见端倪。

    这战策处是因此战而暂设,一旦战事完毕,便可解除。原承天首创此议,亦是要一观此种办法,能否行得通,若果然大有好处,日后仙庭中事,也该这般办理起来,方可免去独断转权之祸。

    战策处四名正御既出,其他修士便起身告退,以便战策处五人共议军机。

    原承天这才将索苏伦三修潜藏于凤八身侧一事合盘托出,其实此事云龙真人与元华月事先已然知悉,九珑灵慧无双,也是隐隐猜出,唯有危月神君蒙在鼓里罢了,此刻知悉,自是又惊又赞。

    原承天道:“魁神潜在凤八身侧,是要替凤八重炼黑旗,我料此刻凤八已将大半黑旗交于魁神手中重加炼制,以防我方动用魔修。因此我等此番战策,便要因魁神之策而变,因而此战当以煞月迦罗为先锋,便可配合魁神之策了。”

    云龙真人道:“魁神此计固然绝妙,但一旦战事展开,煞月迦罗势如破竹,凤八立时便知上当,则魁神境遇危急,又该如何?”

    九珑道:“本来此策由魁神一人便可使得,我料魁神将令神执与任神执说服,同行此策,也是料到图穷匕见之后,自己必遭凤八毒手,如今既有令任二人在侧,想来暂时并无危险了。只是若想万无一失,还需我等相助不可。”

    云龙真人道:“正要闻仙子妙计。”

    九珑笑道:“哪里有什么计策,此番逼退凤八,夺了那面止杀鼓,九珑不才,愿借此鼓,以助魁神。以魁神之智,令任二人之能,再加上止杀鼓相助,九珑可助魁神生出险地。”

    诸修已见识过九珑琴声诛敌神术,闻九珑此言,皆是大喜,危月神君道:“仙子妙术,无人可及。既有仙子出手相助,魁神定然无忧了。”

    那止杀鼓原是风雷城主部所夺,原承天就首用战策处名义,向风雷城主调动此宝,风雷城主自然凛然遵旨,就将止杀鼓调来,交予九珑。

    此事前方巡探修士也纷纷传讯,那凤八知道在箕水境立身不牢,已然向角木境进发了,巡探修士探到角木境时,却被雪兽所阻,伤了两名修士,只好退了下来。

    原承天细问雪兽详细,风雷城主却也难知备细,过了半日,方领着一名修士匆匆来到战策处,来向战策处细禀此事。

    就见那修士面色苍白,法袍浴血,显见得是经过一番苦斗方才脱身,九珑忙探那修士伤情,见其灵脉已然大乱,便取金针替其疗伤,自然瞬间便愈。

    这修士感激不已,立时振奋精神,开口道:“此次我与三名同伴前去巡探,见那凤八领着大军进入角木境中,正想欺近探查,哪知却境边冰山雪谷之中,却逃出百名雪兽来。我等一路巡探,也算是谨慎了,哪知却被这雪兽所察。”

    云龙真人道:“那雪兽有何手段,竟能探到你等?”

    巡探修士道:“正是不知他等有何手段。我等瞧见只是区区百余只雪兽,其境界亦不是四五级罢了,怎会放在眼中,只盼着法剑一祭,便杀个干干净净,也好全身而退,哪知那法剑打到雪兽身上,竟是弹了回来。又被那雪兽趁势攻来,我等四修伤了两个,可算是大败而逃了?”言罢郁闷不已。

    九珑细问四修境界,最低者也是金仙境界了,便是四名金仙修士,去斗百名四五级灵兽,怎样也是手到擒来,哪知却伤了二人,此事便有虚蹊跷了。

    云龙真人道:“莫非那雪兽暗中祭了黑旗,令你等法力难施?”

    巡探修士道:“若是他动用黑旗,我等岂能不知?何况又是素知雪兽凶悍的,因此若见有银车修士动用黑旗,我等绝不会去与他交手。但此战之中,绝无黑旗。”

    云龙真人是:“若无黑旗压制你等法力,却偏偏斗法失利,这倒是大奇了。”

    巡探修士也苦笑道:“我等四人,也为这事烦恼,此事若是传将出来,却让我四修如何见人?只是在诸位面前,在下实不敢欺罢了。”

    元华月与危月神君猜测了一会,也是不得要领,九珑便道:“此事总要亲见方知端底,九珑不才,愿请猎风相伴,去探这雪兽的虚尖实,我倒要瞧瞧,这些雪兽有何手段,能斗得败四名金仙修士。”

    原承天道:“你昨日一战,损耗真元心力甚多,如今当真无事吗?”

    九珑道:“圣师只管放心,九珑此刻元气完足,又有猎风为伴,自然是万无一失。”

    那九珑行事,原承天自然放心,而九珑初来北域,便名列战策处四御,那大德大能修士固然知道其中因果,就算座下数千修士心中揣测不定。九珑也是想借此事,略显身手,以压制诸修悠悠之口罢了。

    既见原承天首肯,战策处其他三修怎有异议,九珑当即与猎风出了天地残卷,就向角木境中潜遁而去。

    第1878章此物一现天下乱

    出了天地残卷,九珑便祭禅言,掩住二人身形。看脚下望去,昨日玄武发动的那场大水兀自未退,大漠之上,仍是水深三尺。那水中原本尸身累累,此刻已被收拾干净,但水底诸处,犹见断臂残肢。

    九珑叹道:“只盼早日止了这场浩劫,也免得无数兽禽遭殃。”

    猎风道:“在我瞧来,火凤不死,此劫难消,主人既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