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劫修传 > 劫修传第283部分阅读

劫修传第283部分阅读

自领着十余名修士,在门前迎候,遥遥揖手为礼,笑道:“原道友,一路辛苦,风七在此恭候多时。”

    原承天忙也还礼道:“怎敢劳风七公子亲迎,没得折杀在下。”

    风七公子轻轻一跃,便上了楼船,挽了原承天的手臂,亲自将原承天迎下楼船,门前一众修士,也弯腰行礼,口称此处清宫冷殿,既蒙原道友光临,自是蓬荜生辉云云。

    风七公子向原承天一一介绍,原来门前修士,大多都是风氏分支辅族的后起之秀,风氏极道仙修境界的高明之士,尽聚于此了。

    另有数人,皆是南土有名的散修,原承天一一记下了,日后再次相逢,自然绝不会错漏一人。

    门前修士中,还有二人不曾介绍,原承天瞧向这两名修士,见其风骨与寻常修士不同,虽不曾生得出众相貌,却另有一种出尘之姿。

    就见两名修士满面含笑,以手加额,向原承天行礼,原承天瞧见这手式,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两名禅修之士了。

    先前蒲元修曾说,会有两名禅师急援而来,或因自己行的太快,反倒抢先离了叶氏领域,不知蒲元修说的,可就是这两名禅师。虽然未在叶氏领域相见,可能在这里相会,也是一桩机缘。

    其中一名禅师笑道:“原道友从叶氏领域而来,途中可曾遇到一位蒲禅师?”

    原承天心中一亮,知道这两名禅师,果然与蒲元修是一路的了。看来两位禅师是知道自己脱险来此,故而才先行赶到,以完此缘。

    那禅师说话之时,就将眼睛眨了眨,原承天心中会意,这是不愿让他人知道三人的关系了。两位禅师如此做,自然大有玄机。

    于是原承天微微一笑道:“禅师说的那位蒲禅师,可惜不曾会过。”就此撇清与两位禅师的关系,诸修自然不知,三人早就有缘了。

    这时风七向原承天交绍两名禅师,原来一个叫广元子,一个叫清拂生,皆是南土有名禅修。闻得此处盛会,就不请而至。

    那风七一来是好客的,二来这世间的禅师,等闲是不与俗人交往的,今日之会有两名禅师光降,主人的面子自然大有光彩,自然视若上宾。

    风七引着原承天,就往那楼宇中相让,来到一座大殿中后,诸修于蒲团上坐定。风七道:“此次欢会,一来祝原道友安然脱险,二来祝原道友名列姬氏辅族,日后大家皆是仙族弟子,自该好好亲近亲近。”

    原承天道:“若非风七公子相助,怎有今日,七公子援手之谊,承天绝不敢忘了。”

    风七哈哈大笑道:“你我兄弟,何必多言,只盼日后于斗法场上厮杀时,原道友能顾及今日情谊,让我三分也就是了。”

    原承天忙道:“风七公子说笑了。”

    诸修闻言相视而笑,风七已是极道中乘,原承天与其整整差了一个境界,只有原承天不敌,哪有风七公子不胜的道理?却不知风七公子此言虽是说笑,却有三分真心。

    原承天此次万里逃亡,跨域斩修。其中凶险,别人就算不知,风七怎能不明?

    风七将手一拍,道:“今日是要替原道友压惊洗尘,风七想做一个小小的东道,献出宝物两件,诸位若是瞧得上,只管竞购,或出仙币,或出对等宝物奇珍,但有所得,皆归原道友所有。”

    原承天听到这里,却不推辞,反倒微微一笑,道:“风七公子有心了。”

    风七轻财重义之性,他早就领教过了,若是一味推辞,风七哪里肯依,不过是徒费一番唇舌罢了。

    既然风七瞧世间宝物为轻,原承天更是不会在意,何况他在心中也早就有了计较,无论此次得到什么样的重赐,日后再寻找机会还情便是,这是仙修之士交往的常情。

    因此他若是假意谦逊,反倒是矫情了。

    而观风七之意,此番结纳,也是良苦用心,风氏被姬氏与叶氏夹在中间,一旦日后寻隙开战,必定是顾此失彼,那风氏要摆脱这个局面,就要寻机与姬氏讲和。

    风凌御等金仙修士,又怎能放下身架,亲自去与姬氏开口,就连风七也不便轻易传达此意的。仙修之士的体面,往往比性命更加重要,这也是昊天仙修界的风俗。

    唯有靠着今日之会,将风氏的好情好意传达过去,双方才能形成默契。

    因而这次邀请原承天与会,与其说是结纳原承天,不如说是做个姿态给姬氏看看。姬氏若是心领神会,则日后双方修士就会慢慢往来,最终时机成熟之后,再寻找机缘结成盟约,共同对付叶氏。

    而风七在刚才的话中也说的明白了,此次相会,首先就是要贺原承天从叶氏领域脱险,这就等于在向姬氏宣告,姬风二氏,已有联手对敌的基础了,那叶氏才是二族的大敌。

    风七也算是精明厉害,于此事件中,迅速的嗅到了与姬氏讲和联手的时机,的是风氏干才。

    这时就有三名修士各捧金玉木三个盘子,缓缓走到风七面前,那盘子上覆有锦帕,将盘中宝物盖得严实,而在众目暌暌之下,诸修也不便动用灵识去探盘中的宝物,反正风七很快就会揭开锦帕,又何必丢人现眼。

    以风七的身份性情,此次又是邀来众多修士,那取出来的宝物,又怎可能差了。诸修个个都伸长的脖颈,急盼风七揭开谜底。

    风七目光一转,瞧出诸修渴慕之意,脸上微微一笑道:“这第一件宝物,说来虽不甚奇,但因与原道友有关,倒也有些意思。”

    说罢揭开锦帕,诸修凝目瞧去,皆是点了点头。原承天瞧见盘中宝物,也是不禁莞尔。

    原来盘中宝物,乃是一块极元金,正是原承天当日救了那散修之后,散修呈献出来的那块了。

    那散修原是走的近道,故而早早离了叶氏领域,而又因原承天吸引了叶氏诸修的目光,又怎会有人在意这名散修,因此这散修自然比原承天先到一步了。

    那风七也是了得,这么快就将这块极元金弄到手了,此宝虽不算如何珍贵,但因有这件事情,对原承天就显得颇有意义了。而风七的这份用心,更让人赞叹。

    见诸修神情平平,风七就将这块极元金的来历说了一番,诸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风七首先呈现出此物,竟是这般用心。在座的大多都是风氏分支辅族修士,怎不明风七之意,于是立时就有人叫出十万仙币的价格来。

    此价叫出时,诸多修士皆对此人大摇其头,要知道此次风七取出宝物所售之资,全归原承天所有,若是叫出的价格过于轻贱了,怎显出风七的好意来?看来这世间不懂时务之人,总是大有人在了。

    便有修士急忙叫出五十万仙币的价格来,叫出此价后,又笑道:“在下此价,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想来诸位兄台定然不会让我轻易得手的。”

    就有一名风氏分支子弟笑道:“果然被老兄不幸而言中,在下虽然囊中羞涩,也勉力将这价格抬上一抬,那便是百万仙币罢。”

    原承天听到这里,忙向风七摇了摇头,那一块极元金,在凡界固然是价值连城,不可估量,可在昊天界,最多值得五六十万仙币罢了。百万仙币,着实有些过分了。

    风七只当没有瞧见,拍手笑道:“好不激烈,还有何人竞价,只管说出来。”

    那第一个叫价的修士,经身边修士提醒,总算明白了风七之意,恍然大悟之余,也深觉惶恐,忙叫道:“我再出十万仙币。”

    诸修不由哄堂大笑,据说此修日后就得了个浑名,就叫某十万了。

    最终这块极元金以一百六十万被人竞购了去,这就意味着原承天到手百余万仙币了。风七出手果然是阔气之极。

    此宝尘埃落定之后,诸修对那玉盘上的宝物自然倍感好奇,以风七之精明用心,这宝物必定也是大有来历了。

    第1046章欲得奇珠暗托付

    风七也知大家心意,便将那玉盘上的锦帕揭开,就在那玉盘之上,悬着一粒黑珠。诸修一时瞧不出这黑珠的好处,但见这黑珠离玉盘有三寸之高,也不禁有些惊奇。

    若是这黑珠有人御控也就罢了,可若是无人御控,又怎会离盘三寸悬在空中?

    而原承天瞧见此珠时,心中不由一动,就觉得脑后微微热了起来。

    脑后发热部分,正是在玄焰谷集万鸦精血修成的一粒红珠,此珠后来又将止息丹炼化进去,威力更强,但随着自己修为渐进,所遇对手境界越来越高,这红珠威能大显不足,也就不曾理会了。

    但脑后这粒红珠,却是可修成七灵珠了。当初九渊地宙的万灵金猿,就以一粒七灵珠,破了他的太一弱水。只可惜此珠的炼制之法,原承天一直无缘获得。

    可今日见到这粒黑珠,脑后红粒却是立生感应,莫非这黑珠亦是七灵珠的仙材之一?

    只是饶是原承天广见博闻,对这粒黑珠,亦是一无所知。

    风七见诸修皆是茫然不解,面上不由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笑道:“论起此珠来历,乃是敝族老祖当年还是金仙境界时,在浮罗天河历练,无意中得到。当时为争此珠,曾与百族一位修士大打出手,那修士不过是太虚大成,却着实了得,也就是老祖罢了,换了他手,只怕这黑珠真要被他夺了去。”

    诸修听得悠然神往,百族的这位修士,以太虚大成境界,竟让叶氏老祖遇险,可见此人神通。看来百族之中,的确是藏龙卧虎,能与十大仙族争衡至今,自有他的道理了。

    风七又道:“老祖只知此珠定是不凡,可惜以老祖玄承,居然也辩他不得,没奈何,老祖亲赴苏氏府中,向苏氏老祖求教,这才知道,此珠竟是一只异兽的内丹所化。”

    座中一位修士道:“这倒是奇了,若是内丹所化,此珠身上必有异兽残息,以老祖玄怎会不识?”

    风七道:“原来这内丹的主人,早不知殒落了多少万年,经苏氏老祖辩来,怕是在创世之初,五界初立时,此兽已然殒落。苏氏老祖甚至怀疑,这只灵兽,极可能就是当年随着创世大修创世的千禽千兽之一。而此珠沉沦之处,恰在浮罗天河中的洗魂泉,珠上的异兽残息,怎会留存。”

    那修士这才点头道:“这就是了,却不知苏氏老祖可否认出,这珠子的主人,究竟是何等的灵兽。”

    风七笑道:“那千禽千兽若是留存下来,自然必有大名流传于世,可若是中途殒落了,又怎会有人知晓。”

    另一名修士叹道:“这么说来,此珠确切来历,谁也不知了。”

    风七点了点头,亦叹道:“自创世至今,不知殒落了多少大修,又有几人留下名来?总要修成道果,方可万世留名。”

    说的诸修连连点头,一个人无论怎样惊才绝艳,胸怀大志,可若是一朝身死,多年修行也就尽付流水了。因此修得长生,结成道果,才是仙修之士终极目标。

    前面那修士道:“却不知苏老祖唤此珠为何名,而此珠又有多少好处?”

    风七道:“苏老祖以慧眼观之,发现此珠之中,实有一种天然的元磁之力,于是就唤此珠为元磁珠了。虽然同为元磁,可此珠却非五金之器经万年炼化而成,因此与寻常的元磁就大不相同了。而经苏老祖观玄,原来这元磁珠不近五行,着实是天地奇物。”

    诸修此刻再向那黑珠瞧来,方才明白这黑珠为何会悬在空中,原来这黑珠不近万物,无论是怎样材质,都是靠近不得。

    但这种属性却又算是什么好处?诸修存想片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原承天的玄承又岂是诸修可比,一听到风七说出这黑珠的好处,心中已是大亮,那不近万物之能,着实是天大的好处,若能将其炼化,再配合太一弱水之力,那就是世间最强的防御之宝了。

    只因此珠万物不近,那么一旦遇袭时,这珠子自然就会被逼将开去,不让那物事近身,可不是极妙?

    风七见诸修虽对此珠颇感兴趣,可却因不知这黑珠的炼制之法,故而个个踌蹰,心中也是犯难。他只当这黑珠既是由苏老祖观玄过的,自然可以讨个好价钱,哪知诸修却是各怀心思。心中不免大生悔意,当初只想一鸣惊人,才取出此宝,早知会这般冷场,倒不如换个易辩之宝。

    对诸修来说,此次蒙风七召唤,虽知是要大大的出血,可若是得来的物事毫无用处,怎样也是心疼。极元金只花了百余万也就罢了,这黑珠没个百万,只怕风七也是不肯的。

    诸修固然是犹豫,原承天更是为难。

    他脑后的红珠遇到这黑珠时既然生出感应来,可见自己与这黑珠有缘,就算未必是炼制七灵珠的仙材,但只凭黑珠万物不近之能,就足以令人动心。

    奈何这场交易实为原承天而设,他人皆可出价竞购,偏偏只有原承天不可。否则岂不是等同于向风七讨要此珠,那也太不雅相了。

    唯一可喜的是,诸修对此珠也是不敢出手,自己欲得此珠,还算是大有机会。

    想到此处,目光就向那广元子和清拂生扫了一扫。

    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原承天自然也不敢动用传音之术,既然自己都能截取他人传音,在座诸修皆是高明之士,说不定就有人擅长此术,若是被人截取了传音,一来暴露了他与两名禅师的关系,二来被人听到,怎样也是不妥。

    广元子与清拂生自入得大殿,就一直坐在角落中低头不语,这场小小的交易似乎与他二人无关,而原承天目光扫过二人之后,二人依然是无动于衷。也不知二人是否领会了原承天的心思。

    但原承天除了用这目光一扫之外,也着实不便再做出任何举动了,此中微妙之意,也难尽述。

    说来原承天对两位禅修来到这会场略感惊讶,若说两位是为自己而来,那等散场之后再来相见,岂不是更佳,而抛头露面,显非禅师本性了。

    而两位禅师又不肯在这场中与自己相认,亦是透着古怪了。

    这时就有一名修士见风七脸色渐变,深知若是再无人出价,可不就是扫落了风七的面子,便道:“此珠既是苏老祖亲自观玄辩得,怎样也值个百万仙币了,在下就开个头,出了此价。”

    风七听到终于有人接手,才露出笑容来,道:“诸修可有意否?难不成苏老祖亲验之物,上古灵禽的内丹,就要以百万仙币被他轻易得了去?”

    哪知连说了三遍,仍是无人应答。

    此次交易,原是风七别出心裁,是想在昊天留下一段佳话,一来显示自己与原承天结纳之诚,二来也想向族外诸修瞧瞧来,那风氏弟子,皆是豪爽大方之的,哪知却因择宝不当,就陷入这个困局了。

    风七恨不得偷偷找个人来,宁愿自己出钱将这黑珠购了去,也好过此刻冷场。

    便在这时,就听广元子悠悠道:“风七公子,本禅子对此珠颇有兴趣,奈何本禅子身上怎有余财闯此奇宝,却不知若想用物事来换,是否使得?”

    广元子这一开口,风七就好似溺水之人得到了一块船板,喜出望外之下,哪有不依之理?忙笑道:“以货易货,可不是世间常理,哪里有不许的道理。想来禅师手中之物,定是世间奇珍了。”

    而原承天见到广元子终于出手,也是暗舒一口气来。

    广元子却摇了摇头道:“本禅师身为禅修之士,平日既不炼丹制器,也不去寻什么天材地宝,身边怎有奇珍异宝,唯有胸中一口清气罢了。”

    风七与广元子二人先前只是彼此闻名罢了,怎有深交?听广元子之言云山雾罩,便有三分不快,淡淡的道:“禅师莫非是想用这胸中一口清气,换我元磁之珠?”

    广元子伸出两根手指来,道:“本禅子愿出两件物事,交换此珠。”

    风七这才喜道:“禅师莫要消遣风七了,若有等值之宝,自然是可换的。”

    广元子道:“本禅师的第一件物事,乃是一字禅言,此禅言是本禅子经三十年苦思方才悟得,倒也略有威能。”

    别说诸修听到此言,皆是心中大动,就连风七也是喜道:“若果是三十年悟得禅言,自然是非同小可,那是足以换得此宝了。”

    禅修之士向来不会欺人,广元子既愿呈出这字禅言,必然不会弄虚作假,但诸修心中,还是颇想一睹这禅言威力,又不便开口,就向风七瞧来。

    风七怎不会意,刚想开口,广元子就站起身来,道:“且让本禅子一试这禅言威能。”

    风七拍手道:“请,请,请。”

    广元子一双精湛目光,就在场诸修面上转了一圈,忽的一声大喝道:“卸!”

    就见空中一道红光,向在座一名修士的身上直直落下,红光之中梵言飞舞,也不知藏了多少玄机,那修士哪知广元子竟会向他动手,一时猝手不及,红光已然及身。

    只是这红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