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劫修传 > 劫修传第95部分阅读

劫修传第95部分阅读


    如今林清越与云裳同时抚弄琴弦,同奏这曲《满座皆听》,可那月华宗的修士,却听不到云裳所抚之曲,清虚宗的修士也不闻林清越所奏之音,是以如何能最大的提升已方修士的修为,就端看二女的修为了。

    不过原承天却是一个例外,二女所抚之琴声,他无一遗漏,皆是听得真真切切,说来不也奇怪,那瑶琴音波亦是一种灵力流罢了,而以他的强大灵识,若想捕捉到这阵中的任何灵力波动,皆是轻而易举之事。

    是以原承天此时倒成了评判两女琴艺的裁判一般。

    初听之下,便知道那云裳的琴道果是高明,其分音认人之术实超出清越不少,其琴声分为二十九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最令人惊叹的是,一旦琴音认准一人,那么不管此人在阵中如何纵横飞掠,这道琴音总是不离不弃不断,及时准确的送进此人耳中。

    而林清越的分音认人之术,则是略逊一筹,她的二十九道琴音倒也能分得明白,只是场中修士的位置一旦有所变化,她的琴音便有些跟不上了,总是要慢上半拍,方能将妙音送及。

    不仅如此,云裳琴音之中所藏的灵力流,自也比林清越高出不少。那《满座皆听》的妙处,就在于以琴音激荡四周灵力,以四两拨千斤之玄妙法力,将这无尽灵力化成音波,送进目标体内,抚琴者浑不着力,可听琴者却是受益无穷,其所消耗的灵力皆可及时得到补充。

    云裳的琴道既高,其音波所化灵力自然也比林清越充沛许多,只是一点在双方修士的斗法之初还看不出好处来,可一旦双方呈僵持之局,云裳的琴道就愈发显出优势来。

    而林清越唯一的好处,恐怕就是她所抚的《满座皆听》雅正平和,甚是动听了,然而此次较艺,比的不是那音韵,而是修为,林清越这唯一的好处,对扭转场上战况实无半点益处。

    原承天正想大做一番手脚,扰乱云裳的琴声,却发现场中战况,竟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此刻清虚宗的二十九名修士中,竟又是死了两人,伤了五人,而月华宗这边,却只是伤了三人而已。

    若论起双方的实力,可谓是半斤半两,而若论琴道优劣,云裳自是胜了一筹,可为何场面优势却渐渐倾向于月华宗?原承天着实觉得不可思议?

    莫非月华宗哪位玄修之士暗施玄妙之法,以相助已方弟子吗?

    可是诸位真修是在混元阵中斗法,若是异样灵力侵入其中,护阵的四名修士立时可知,如今清虚宗的两名玄修之士虽是面色凝重,可并未出声指责月华宗弄鬼。

    何况原承天身在阵中,这混元阵本是寻常阵法,原承天对阵法之变自是再清楚不过,若是有异样灵力侵入,他也绝不可能一无所察。

    那么这月华宗渐占优势之局,却是何因?

    阵外的月华宗修士见已方已占优势,无不欢欣鼓舞,只不过三名玄修之士却是神色茫然,看来亦是不知已方何以能够如此。要知道自从那云裳出场,三名玄修之士已知对方早有准备,那云裳的修为可比清越高得多了。

    而清虚宗这边,众修更是愁眉紧锁了,只有那名凌云仙子在沉吟片刻之后,忽的抬起头来,望向清越的方向,微微的点了点头。而她瞧向云裳时,却是面露失望之色,甚至隐隐露出一丝凶光来。

    原承天心中一动,暗道:“莫非清越与云裳的琴道,并非我所想的那般,难不成清越竟是超过了云裳不成?”

    若是观场上战况,虽是月华宗占了优势,可若强说这是清越之能,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若是认定这不是清越之功,则是更难索解。毕竟阵中诸修刚开始时还可依仗本身真玄法力,可越到最后,《满座皆听》的威能就越发显现出来,而清虚宗诸修与月华宗诸修相比,的确能较清楚的看出有方寸渐乱之像了。

    对此情景,若说不是清越的琴道超过了云裳,那就无从解释面前现像了,可那清越的修为琴道,无一是云裳的对手,为何效果却大相径庭?场上除了凌云仙子似有所悟之外,其他人皆是心中茫然了。

    原承天凝神瞧看清越抚琴,有心要将此事的缘由探查明白,却见那清越自琴声初起之后,便是浑然忘我,一心只想将胸中所学尽情发挥,至于场上战况如何,哪里曾去理会?这也是琴痴的好处了,只要是琴声一起,其心里就只有琴音妙韵,指下丝弦,不要说周遭事务,便是有人持刀相逼,只怕她也是瞧不见了。

    而云裳那边,虽也是从容不迫,雅量高致,可比起清越的心无旁骛,云裳则未免分心略多。

    那场中已方修士若是情形危急,云裳虽不会抬头去瞧,可灵识中自有反应,于是不免神色一紧,而若是已方修士将对手击落杀伤,那灵识中的信息传来,云裳自又是神色一畅。

    一个是关心场上变化,一个是浑然不觉,细究起来,反倒是云裳的好处了,毕竟那云裳不管场上如何变化,其琴音仍是从容不迫,源源不断。那么这场中形势之变,究竟是怎样的原因?

    原承天微微摇头不已,此事之奇,实为平生未遇,而以他的穷究问底之性,自要将其明悟洞彻个明明白白不可。

    而若想一探其中玄奥,也只能从双方的琴音中辩察,于是他放出灵识,再次将那云裳的琴音捕捉过来,细听此韵。

    云裳的《满座皆听》果然是内藏强大灵力,其音入耳之后,立时化成涓滴真玄进入体内,其音雄浑有力,其灵力甚是充沛,虽是声音略嫌嘈杂,可能如此快速的补充真玄,又怎能算是错处?

    原承天听了片刻之后,再将清越的琴音用灵识捕捉过来,这清越的琴声果是动听,显是将原承天所传之术发挥了六七成,虽比不得九珑的神音妙韵,可也是极难得了。

    而就在清越的琴声初闻之际,原承天忽然觉得心中如被一洗,甚是愉悦,刚才听那云裳之琴所生出的烦恶之念竟是全消了。

    其实听闻云裳之琴所生的烦恶之念甚是细微,原承天听其琴之时,几乎是无从觉察,也只是被那清越的琴声如水洗来,方觉得胸中一畅,方知此处有烦恶之念了。

    原承天霍然明白过了,心中暗叫道:“是了,云裳这一曲《满座皆听》虽是定位精准,琴声所化之灵充沛之极,可是却失了琴中至道,其声既无音韵之美,自是令人烦恶丛生,这心中烦恶不知不觉之中,却是伤了修士心境,而修士若是心境不稳,又怎能从容斗法。而清越对音韵之美,向来苛求备至,我本以为她违背了妙韵八音之玄机,想不到却反是她做的对了,那妙韵八音本为琴中妙术,既是琴中妙术,自然必须先符合琴中至道,方能再及其余。”

    原承天对琴道接触不多,也是此世因遇到了九珑,方才寄情于琴,因此对这琴中至道,也是此刻方才悟出,他向来只是视那瑶琴为一件普通的法器罢了,是以当云裳所抚之音虽是音色嘈杂,可因其化玄有术,反倒视其为正道了。

    现在看来,却是大错而特错了,那琴中妙道,岂是俗人所能理会,将瑶琴视为普通法器,更是错的离谱。

    世事多艰,世人原本是为破愁解闷,洗荡心胸,方才制出诸多乐器来,而乐器若无化烦解忧之能,岂非就是破铜烂铁?而以林清越观之,此女虽是修为浅薄,其琴道亦不算如何高明,然而正因其一心追求音韵之美,不离琴中至道,故而在不知不觉之中,竟胜过了云裳。

    此虽为林清越的有意之举,但此战的意义却是让原承天对那世间万物,更生敬畏之心,原来就是那小小的琴技,亦是暗藏无穷玄机,天道之修更不知是怎样的艰难了。

    眼瞧着场上变化已是越来越倾向于月华宗了,场外的清虚宗修士,皆是脸色大变,而凌云仙子更是面罩寒霜,只是恪于双方约定,不便插手罢了。

    而她倚望甚重的云裳竟是不如对方一名灵修,自是让她愤怒异常。

    便在这时,云裳所抚之音忽的一变,却见她伸指在弦上一划,一道无形音波就向清越击来,正是妙韵八音中最为凌厉的《凌音穿石》。

    云裳既为参战三十名修士之一,自然可以向对方任一人动手,先前清虚宗自恃云裳琴道高明,不屑于向清越动手,而此刻瞧来,那清越却是月华宗的致胜之因了。

    此时不杀清越,更待何时!

    第0354章阵内玄机或可知

    若论琴中妙道,清越也只不过是因为醉心琴技,荷求音色之会美,而在无意中遵循的琴道本源,从而在《满座皆听》一曲上略胜云裳罢了,而若论攻杀之术,则远逊云裳多矣。

    是以原承天至此已不能袖手,只是为免阵外众多玄修觉察到他的存在,他不便动用法器法术,于是将其强大的灵识往云裳发来的音波上一引,自将音波引至空处,就此化解于无形。

    云裳原本以为此击必中,却见清越雅致无伦,琴音不绝而出,身子纹丝不动,竟是想自己的《凌音穿石》之技化解了,不由得又羞又怒。

    那清越分明是修为琴艺都逊色自己多多,为何却能化解自己的杀人之音?莫非此人另修玄妙之术不成?还是另有原因?

    云裳强忍胸中怒气,再次施展《凌音穿石》,此次含愤出手,威能增加了一倍有余,别说清越只是一名小小灵修,就算是与自己同等级的真修之士,也是难以化解。

    只可惜云裳的杀人之音,在原承天眼中,不过是微未之技罢了,他再次用灵识将音波引了开去,只不过此次却出了个小小的意外,一名清虚宗的修士为避开对方法器,正好掠到音波所经之处,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音波的杀人之功彰现无疑,顿时将此人的法袍击得粉碎。而正与此人交手的月华宗修士,怎能错此良机,手中法剑一引,就将清虚宗这名修士的大好头颅轻轻割去。

    凌云仙子见此情景,皆是瞠目结舌,那云裳两次拨弦发音,凌云仙子都清清楚楚的瞧在眼中,可没能想到,清越手不动眼不抬,竟两次将音波引开,此次更是误杀已方一名修士。

    而观那清越修为,不过是灵修之士罢了,又怎能有如此修为?可是若非清越所为,又是谁人出手?

    原承天的域字真言玄妙无方,更何况他只是用灵识引开音波,自然更是无迹可循,别说凌云仙子,就算是级别比其更高的修士,也未必就能洞彻其因。

    此时清虚宗这边已是折损大半,二十九名修士中,或伤或死,只剩下十七八人尚在苦苦支撑,而月华宗那边,却还剩下二十三四人可堪一战,照这样看来,清虚宗败局已定。

    凌云仙子又急又怒,忍不住叫道:“刘道友,说好我等玄修之士绝不插手,你等为何暗施诡计,伤我弟子?”

    混元阵中的异事,月华宗一干修士自也瞧得清清楚楚,尤其是三名玄修之士,更明白阵中必有古怪,但既然形势对已方有利,就乐得准聋作哑了。

    如今凌云仙子忍不住出声指责,却是不值一辩。

    刘姓修士笑道:“仙子,先前你为防我等暗中出手,提议设此混元阵法,此议我等并无反驳,而如今两面阵旗亦执在贵宗道友手中,我等若是暗中施展诡计,想来绝逃不过两位道友的耳目,仙子指责我等暗施诡计,却不知从何说起。”

    凌云仙子瞧向两名执旗的玄修,二人皆是默默无言,而其他两名玄修之士,则是缓缓摇头,自是怨凌云仙子未能弄清真相,捉住对方的把柄,就贸然开口,徒惹人笑了。

    凌云仙子见此情景,也是暗悔失言,只能隐忍不发,此时阵中形势对已方极是不利,原以为是本方妙棋的云裳,反而成了致败之因,这真让人情何以堪。

    更令凌云仙子无法自处的是,云裳是自己力保推荐的客修,今日云裳如此表现,她这位推荐人难辞其疚,此战失利,宗门必定问责,虽可将云裳推出去做个替罪羔羊,但自己却也难逃其责。

    其实若按实力来论,已方有五名玄修之士,对方只有三名,而真修之士,更是胜过对方不少,若是不管不顾的挥众强压过去,月华宗哪里能逃得好去?

    只是清虚宗立志高远,并不是仅止于在天一大陆的东北方争雄,而清虚宗的实力,也远未到肆意妄为的地步,清虚宗若想在天一大陆的仙修界立足,就必须要遭循一定之规,否则日后怎能领袖群伦?

    凌云仙子想到此处,硬生生将想亲自下场的念头强压下去。

    而此时阵中形势更是不利,月华宗此刻既占了人数众多的便宜,又得到清越琴声的支持,其优势也越发大了起来,转眼之间,清虚宗又伤了七八名修士,看来最多盏茶工夫,清虚宗就要大败亏输了。

    凌云仙子刚才虽是冲动失言,可她身为此战主持,又在宗门中拥有崇高地位,自非优柔寡断之辈,这场斗法既然已经无法取胜,何不当机立断,认输了事,也好保住已方多名精英之士。

    于是慨然道:“刘道友,此战我方认输,十年之中,本宗不与贵宗争衡,而铜云山自归贵宗所有,本宗不得染指。”

    原承天暗暗点头,凌云仙子杀伐立断,果然认输,实是这种局面下的最佳选择,此修虽为女子,却有如此胸襟,倒也难得,清虚宗有此高人,日后仍不免是月华宗的大敌。

    而月华宗听到凌云仙子亲口认输,皆是大喜过望,要知道双方战事连绵,已持续数年之久,而这数年中,月华宗几乎无一胜场,折损精英修士无数。此战虽是略占上风,可对方的实力也只是稍损而已,一旦五名玄修领着剩余修士强杀过来,月华宗不免还是输得干净。是以听到凌云仙子认输,众人大多都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姓修士自然也是欣喜之极,此战原本是毫无把握,幸好林清越表现出色,大大超出所期,这才勉强赢得一点胜利,能够就此收手,自是再好不过。

    十年之期对修士来说,不过是弹指间事,月华宗与清虚宗的战事中,月华宗数次失利,足见对方的门宗心法必有过人之处,是以这十年中绝不能有半丝松懈,必须抓紧培育弟子才是,否则十年后清虚宗卷土重来,月华宗何以克敌?

    想来清虚宗崛起于天下大陆仙修界,也不过是十年前的事,十年之前,清虚宗尚是默默无闻,但没想到十年之后,清虚宗已拥有足以称霸天一大陆东北方的实力,想来实令人毛骨悚然。

    以清虚宗的门宗心法,若是再得到铜云山的无数矿藏,不知能发挥出何等潜力,说不定数百年之后,就可挥军南下,与大陆中部的强大门宗争衡,而那时,月华宗则早已泯然众人矣。

    刘姓修士道:“仙子既是认输,我方不望已甚,就此罢战吧,至于仙子所提的十年罢战之议,虽未得老祖亲允,不过在下亦可答应你就是,自此之后,贵我双方不得争斗,凡违此令者,仙修界自有公议。”

    说罢挥动手中阵旗,混元阵中立时升起一团浓雾来,将双方修士隔开,清虚宗两名玄修也收了阵旗,混元阵刹时消失于无形。

    清越茫然的抬起头来,道:“可是我方胜了。”她刚才一心抚琴弄弦,哪知场上变化,只是瞧见阵法已散,已方修士个个吐气扬眉,对方修士个个垂头丧气,这才猜出是已方胜了。

    原承天不由莞尔,也只有清越这般天真烂漫,才能说出这般话来,只是这番话被清虚宗修士听到耳中,滋味又是不同,清虚宗修士怎知清越之性,只道是清越趁机讥讽,不由得个个怒气塞胸。然而此战毕竟是输了,又何必徒逞口舌之快,是以个个仍是默默无言。

    而原承天虽身在局中,却因与双方并无利益扯绊,故而能心思清明。

    他暗道:“清虚宗虽败而不失从容,可见宗门规矩甚严,其门宗心法实为可观,月华宗此次侥幸取胜,只怕十年之后,就不是这般情景了。”

    凌云仙子并无多言,挥了挥,将已方修士招揽回来,将身一纵,已跃到空中,其他清虚宗修士各施遁术,紧随其后,很快就不见踪影。

    就在此时,在战场上空的极高处,两名修士翩然飞来,这二人皆穿云袖鹤裳,各骑一鹿一虎,骑鹿者长发如雪,相貌清奇,骑虎者额生双角,形容甚是古怪。

    骑虎修士往下一看,叹道:“那浑元阵中之人,不知是何方来历,修为倒也不俗。”

    骑鹿修士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有奇人异士无数,月华宗能结交此人,也是福缘一桩,不过此人不过是真修之士罢了,倒也不必理会。”

    骑虎修士点头道:“想来他一名真修之士,也掀不起大浪,只是月华宗施此诡计,老祖为何不干脆揭穿,也免得凌云仙子受辱。?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