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18部分阅读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18部分阅读

每当清晨时分,很多住在府外的工作人员纷纷前来进府上班,这一番整齐有序的场景,就好象现代的工厂厂区工人上早班一样壮观。

    不过呢,这个规模,在长安城中国公府中,也就算个中等。刚刚被抄家的张亮的府邸,就是李靖府的三四倍。

    王公贵戚府上的工作人员,都沾染了王府的贵气,就算他不盛气凌人,也能抬头挺胸,不怕任何人的责难。

    所以李靖家的门房和李志坚客套完毕,就打发手下的仆从带着李志坚去李靖的住处。弯弯绕绕了七八个弯,来到一重不甚显眼的院门,这仆人说道:“李典事,此处便是了。我家大人很好说话,规矩不多,典事不用太过拘束。但是因为是军伍出身,比较讨厌人弯弯绕绕,这一点还请李典事知晓。”

    还行,没有审查李志坚的演讲稿。

    进入院落之后,自然又有人来安检,体检——其实也就是经验丰富的人来看你危险不危险,有没有发烧感冒传染病之类。

    他们是这么说的,“我家大人年事已高,身体金贵,可不是你们的土气随便可以沾染的!”

    李靖此时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历史上,他活到了七十九岁,没几年可以活了。尽管如此,现在的李靖,看上去仍然是一个精壮威武的老汉。

    可是经过重重关卡之后,李志坚看到李靖时,仍然是吃了一惊:他看上去,比平时更老了。

    他坐在一个软塌上,背后垫了几个靠垫,脚放在侍女的怀里按摩着。随意的穿着一身青衣方便的胡服,头发只是挽在身后。脸上的皱纹依然很深,眼睛有点浮肿,显得无精打采。尽管如此,他身躯里散发出一种铁血的味道和沉重的威严,面部的线条依然硬朗,英俊,胡须潇洒飘逸,活脱脱一个老年文艺范的颓废路线。

    “典事李。。李志坚,参见李卫公!”一时的震撼,让李志坚也有点乱了方寸。军神在唐代是偶像级人物,随便去酒肆路边摊,偶尔都会有人吹牛讲跟着李靖军神征战四方的段子。只不过最近跟着太子殿下征战四方的段子已经大有赶超的趋势。

    李靖没有起身,只是抬手微微拱了拱手作为回礼。“李典事不必拘礼。老夫年事已高,勿怪某就不起身了。”

    “怎敢劳烦卫公。某此次来,是为太子名下晋煤商行的煤饼,坏了贵府上的衣物前来道歉赔礼的。还请卫公笑纳。”李志坚赶紧把拜帖上的说辞又重复了一遍。

    “坐。”李靖只是回了一个字,仿佛毫不在意这番话。自由奴仆搬来坐具和小几,斜对着李靖摆好。李志坚也只得依言就坐。

    “太子殿下真是客气。这番小事,竟然还要劳烦李典事亲自来一趟。老夫自然是乐意至极啊。”李靖顿了顿,又说道:“殿下的本事,老夫是极为钦佩的。现在殿下的为人,也更是人的楷模。还请李典事转告太子殿下,老夫的一份谢意和尊敬。”

    李靖不愧是世家大族陇西李氏的精英子弟,为人处事,拿捏的都是极为潇洒,又非常得体。让人如沐春风,甘之如饴。

    “这是自然。此外,李卫公是国家的功臣,人民的英雄。因此,太子殿下特地让我送来一台最新的冷气机,让卫公在夏天得以不受这酷热之苦!”

    李靖睁开了低垂的老眼,多看了李志坚一下。这一瞬间的精光,显示出他虽然老了,脑子还是犀利无比。

    “好,好好!这一份大礼,还真是让老夫惭愧。那些陈年旧事,都是世人把功劳强加于我。现在某已经很久没有给国家出力了,竟然还能得到这样的恩典。,真是愧不敢当。”李靖的语气提高了一点,但欣喜仍然不如语气中的疲惫多。

    “李卫公真是言重啦。眼下某和几位同僚成立了这个作坊,特别得到太子的恩准生产这种冷气机,现在也是希望打开销路。如果李卫公府上用上了,那诸多的家中必然会争先效仿。我们的生意,也自然会蒸蒸日上,因此说道好处,还是我们得多。卫公就不要再推辞了。”

    “哦?你们这个生意,还真是一个好买卖。只是某没有想到,这等神物,竟然还能大量生产?”

    “不错。虽然过程繁复了一些,不过随着我们的技术的改进,必然会有一天,能让天下人都买得起用得起。”

    “不得不说,李典事做的才是一件真正的大事!唉,现在已经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却之不恭,来享享福了!”李靖很高兴,于是又拱手,表示了谢意。

    “此外,还有一事。”李志坚语气一转,“太子殿下问道,随着四方平定,天下承平,想问问李卫公,新的军队的将领,要从何处得到征战的经验呢?”

    李靖此时才真正睁眼了。

    他挥手屏退了手下,身子前倾,认真的一字一句的问:“太子殿下,你是认真的?”

    第七十节 被李卫公打败了

    “李卫公,太子什么意思,我怎么会清楚呢?”面对李靖犀利的反击,李志坚无辜的眨了眨眼。

    “那我和你说有什么意思?你说的话,和太子殿下可不是一回事。”

    两人你来我往,旗鼓相当。

    “卫公此言差矣,太子差我前来,必然是有的放矢。不然,我区区小官,怎么会操心军国大事?”

    “军国大事,又怎可告知你这九品小官?太子殿下打仗有几手,办事怎么却这么糊涂呢?”

    李靖也眨了眨眼,显得得意洋洋。

    李志坚皱了皱眉头,只好换一个话题。

    “不知道李卫公大人征战已久,到底走过多少地方?”

    “某虽然戎马一生,但多数是在虚度时日,最远也不过征伐吐谷浑。可比不上太子东征北伐的见识广。莫非太子的意思,是前来羞辱老夫吗?”

    “太子若是这种心胸狭窄之人,又怎会取得这等功劳呢?不过是差遣晚辈,和前辈来聊聊天而已。”

    “某年事已高,年纪和你爷爷差不多,又怎会有什么好聊的呢?我有几个孙儿孙女,叫来一起聊天还差不多。”

    “某是厚道人,可不好意思和他们聊,他们爷爷当时被抓住,差点被杀头的事啊!”

    “哈哈哈哈”李靖大笑起来。李志坚说的是他当年被隋炀帝派去太原监视李渊,发现李渊要造反,于是偷偷跑回长安准备去扬州报信。结果在长安没走成,被李渊追上抓住了。李渊很生气,要杀了他,他急中生智,高呼:“你起兵是要施行义举,难道是要为了私人恩怨诛杀壮士的吗?你这样怎能让天下人服气呢?”

    高帽子一戴,李渊就改了主意。不仅饶了他,还给他带兵打仗。后来这也成为唐军的惯例,招揽来了许多武将,迅速登上了义军排行榜的首位。

    “你这个小鬼,不必和老夫客气。这也是某的急智,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不不不,要说李卫公只有急智,那奇袭阴山可不是靠急智能办到的。我要这么说,你的孙儿孙女岂不是要误会你!”

    “误会又如何,某已经老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我做过什么,是什么样的人,根本无关紧要。”

    “这话你就说的不对了。身为百姓心中的楷模,你要树立年轻人的榜样,提携有才华的后辈。如果大唐的军队都是一些无能之辈作为将领,岂不是你的袖手旁观造成的?”

    “咦?难道太子提拔的薛仁贵还不够有才能吗?我怎么没有看到无能之辈为将啊?”李靖摸摸胡子,对李志坚的指责无动于衷。

    “薛仁贵虽然勇武无双,可是作为带兵的将领,勇武并不是最主要的啊。”

    “哦?某还第一次听到有人不喜欢不勇武的将领。那你说说,什么是最主要的。”李靖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舒服的姿势,不紧不慢的说。

    “我记得你和圣人讨论兵法时,圣人曾经说把你,薛万彻,李绩一起比较过。说薛万彻打仗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而你和李绩就稳健多了。不是小胜就是大胜。”

    “咦,圣人这话可是列为绝密的,我可没给人说过。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不过呢,我想听听你对圣人的看法。”

    “你小子胆子可不小,竟然要议论圣人。我要是说错话,那可不就是晚节不保了?”

    “我有不是让你说他的坏话!罢了,我先说。圣人也是勇武的将领,因此一生中多依赖骑兵的冲击力。若情况好的时候,他几乎不可抵挡,但如果局面不利,他就难以施展。圣人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因此他才和你讨论兵法,是不是?”

    李靖沉默半响,“我什么也没听见。不过呢,我看你这小子比较顺眼,你就接着说吧。”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默认?

    “不过,在天下的尺度,将领需要的计策和谋划。就像李卫公你自己说过的,要正奇相辅,才能胜之。可是,这样的人才,百年能出几个。即便出了,有怎能为国所用呢?要是高祖当时一发急,没有听见你的急智,我大唐岂不是要失掉一名绝世名将?”

    “恩。收归天下名将为己用,这就是你的目的吗?不过我的子孙,都没有学兵法,你来找我,还是找错人了。”李靖听出来了,这小子是要人呢。

    “不不不。不是我要人,是朝廷要人。”李志坚赶紧解释,又补充一句道:

    “也不止是现在要人,是一直需要人。”

    “前朝的科举不就是很好的网络人才的法子吗?”李靖不解,以他的见识,仍然想不出什么与他有关。

    “卫公,这世界之大,不是凡人可想。前朝科举虽好,但你必然知道,若天下承平,靠纸上功夫和历史课本,可培养不出绝世名将。”

    “你小子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天下必然不会承平,总有地方要打仗。就算没有科举,你看前朝西魏八大柱国将军,个个都是名将。”

    “他们都是名将,但也都是一方豪主,后来开创自己的王朝还少吗?这种名将,我可养不起啊!”

    “唉你这人,又要名将,又要为国忠心的,这可真是难为人。招揽来的人参差不齐,忠心难辨。等他有本事了,又多有自立门户之心。依我看,这事自古难全,除非你自己生儿子养起来,不然别无他法。”

    “卫公,儿子有时候也夺老子的权的。”李志坚挤挤眼。他在说李世民抢他老子的位子的事情。

    “咳。反正我不操心这事,没办法就没办法,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那小子就斗胆和卫公聊聊极西之地的事情吧。”李志坚决定斗一个包袱。

    “你说的可是大食?那边的事我听胡商说的也不少,你说的倒是什么事?”

    “我说的这国,古称大秦。大秦所在,尚在大食以西三四千里。卫公可曾听过?”

    “知道啊。汉代甘英曾经出使过,只是路途遥远,没有抵达。”

    “那此国风俗,政体,你不知道了吧?”李志坚有点抓狂了,本来想卖弄一番,结果竟然没有效果。

    “很不巧,我还是知道!此国皇帝并不世袭,只是立贤者。你到底要说什么?”

    “我,我要说的,乃是此国中趣事……”李志坚要崩溃了。穿越文不可信啊!古人比想象中知道的多多了!

    “要是奇闻怪谈,我知道的也不少。总不会比《山海经》上说的奇了怪去吧!”李靖没事的时候,看得闲书也不少。

    “我说的这个,你一定不知道!”

    “你总不会说的是祆(hen)教徒所说的那个无敌的亚历山大帝的故事吧!”

    李志坚眼前一黑,仰天便翻倒下去。

    分割线

    在647年的地球上,伊朗还由萨珊王朝控制着。萨珊王朝的国教,就是伊斯兰人口里蔑称的“拜火教”,英文名为zorostris,琐罗亚斯德教。

    在亚欧大陆的文明史上,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日耳曼,罗曼和希腊人的欧洲;叙利亚,埃及,巴比伦,伊朗的中东,南亚各种猴子的印度;鞑靼人,斯拉夫人的中亚和蒙古的大草原;中国农民的东亚。

    这几个文化圈,牛逼的文化圈的特点就是,他们有高级的生产力和高级的宗教。印度的生产力是很高的,而且他们有印度教和佛教。欧洲有北欧神话,雅典神话和进口的基督教。中东按照时间分,则是埃及神话,犹太教,祆教和伊斯兰教;大草原是最尿的,只有萨满教是土产,后来的摩尼教,喇嘛教都是进口的。中国呢,很难形容,因为中国不依靠宗教来控制人口,而且又有如此多的宗教:中国神话,萨满教,佛教,祆教,基督教,道教,理教(就是理学,心学那一套),但这么多教义,不代表中国是多宗教国家。影响统治阶级的,从来都是儒家的“理教”。而平民百姓信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宗教。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古代中国也存在的“种姓”制度。虽然我们可以嘲笑阿三国的四个种姓,但人类历史都有相似的地方,古代中国也逃离不了这样的定势。

    但从技术上讲,所有的高级宗教,都有两个特点:一神论和思想控制活动。比如,萨满教,道教,神话教,都是多神论的,他们属于原始宗教。现代宗教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祆教,还有中国的理教,都是一神论的。对于亵渎神灵的举动,都是判处最高刑罚。

    人类历史上,统治王朝的故事,是没有人关心和记住的。但宗教的传承,却是随着种族的延续,而源远流长。唐代的丝绸之路的重点就是大食(萨珊王朝),这里的波斯商人都是信奉祆教的。宋代以前,各地或多或少都设有祆教寺庙方便波斯商人。

    祆教的历史很悠久,相传是从公元前550年的中东米底王朝之前创立的。它和埃及神话有很多相沿袭的地方。埃及神话可以从法老壁画中看出来,包括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受到的审判,然后分别去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后来,他成为了米底王朝的继任者,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bc550-bc330)的国教。这个国家你可能不熟悉,但是这个国家有两个著名的国王,一个就是打了温泉关战役的薛西斯,一个就是输给了亚历山大的末代皇帝大流士。这两个货本来也不是那么烂,但谁让他们打输了,而历史又是欧洲人写的呢?

    也就是在bc330年的时候,欧洲文化圈的著名猛人亚历山大大帝打破了祆教的未来。这货从雅典一直打到印度,跨越了足足三个文化圈。

    他征服波斯以后,为了消除“前朝”,就施行了“焚书坑儒”的运动,对祆教进行了一场大清洗,把它的寺庙摧毁,经典烧毁。因为他们没有廉价的纸,所以祆教的经典就被摧残殆尽,只剩下一卷传世。后来的祆教,就是把口头相传的教义,再补全了后来的二十一卷经典。当然就没有办法和以前的正版相比了。

    按照这个历史,无论是深受亚历山大大帝戕害的波斯人民,还是被亚历山大大帝几乎斩尽杀绝的祆教教徒,怎么会不记得这个著名的凶人呢?

    所以如果你在唐朝,如果和波斯人关系不错的话,从他们口中得知这货的存在,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

    他会用深沉沧桑的语气对你说道,大概八九百年以前,我们祆教那还是相当牛逼,占据了波斯世界,教徒几千万。直到一个更牛逼的,绝世的凶人叫亚力山大,一巴掌能扇了一座山,一唾沫淹死一条河,天天生吃人脑之类的。连他的马都是吃肉……

    然后,俺们美丽和平的世界就被这货给生生的打的七零八落……俺祖上的基业,也就败了个七七八八……

    唉,生不逢时啊。为什么好人总是不长命之类的。

    面对此情此景,你除了拍拍他的肩膀,说:阿胡辣?马自达(祆教的善神)会赐予知识让你强大,让你的敌人都被安格拉?曼纽(恶神)带走吧!

    第七十一节 到底要咋样

    被李卫公郁闷坏了以后,李志坚就不卖弄了。免得到头来还是自己难堪。

    “卫公,当前我大唐治国,仍然以文武不分。为将者,未必有政治才能。为政者,未必有军事能力。而且军情策略,文官仍然凌驾于武官之上,因为朝堂之上,总是文官占据多数。并且宰相总是缺少军事联系,而是多在政治圈的联系。”lwen2

    “不错,正是如此。可是自从西魏八大柱国将军以来,甚至从三国时期以来,我们一直都是如此。没有武将才能的领袖,无法成为一方霸主。”

    “可是我大唐现在是统一国家,不需要这样的地方霸主。我们需要专精军事才能,能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