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41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41部分阅读


    “呵呵。”西周公望着亲信疾驰而去的背影,极是欢喜,又发出一阵畅笑声,仿佛他已经打败了秦军似的。

    ……

    且说秦异人和司马梗带领五万秦军,以最快的速度东进,很快就出了函谷关,直奔洛阳而去。

    秦异人身为王太孙,这次灭周可以不用亲自前来的,他之所以决定要亲自前来,是因为周室虽小,却影响极大。从军事层面来说,此次灭周没有任何困难,周室要不灭都不成。

    然而,周室毕竟是天子,是天下共主,占了名份,占了大义,其在政治层面的影响相当之大,秦异人不得不亲自前来。

    再者,周室地处秦国东进的必经要地上,灭了周室后,还需要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对秦国东进,扫灭列国才有莫大的好处。不然的话,一切都是枉谈。

    正行间,孟昭前来禀报,道:“禀王太孙,西周公派人前来下战书。”

    “下战书?”一片惊奇声响起,秦异人、司马梗、黄石公、尉缭无不是张大了嘴,好一通惊讶,如同见到天下间最为惊奇之事似的。

    下战书这种习惯是春秋以前的事儿。在春秋以前,交战双方把军队开到战场,然后下了战书,约好交战日期,再摆开阵势,大战一场。

    很多时候,因为阵势一摆开,双方的军队人数、战车数量都知道了,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主动认输。而胜利的一方不过是提出一些不太过份的要求,双方就订下了盟约,战争也就结束了。

    胜利的一方不仅仅在停战条件上不太过份,而且,也不会杀戮,只要对手认输就成。是以,春秋以前的战争,不以杀戮为务,被称为“仁义之师”。

    在这一时期,取胜的优先条件以兵力优势和战车数量来决定,拥有兵力优势和战车多的一方基本上都是胜利的一方。

    当然,也有例外。最有名的就是“牧野之战”了,当时纣王的精锐主要用在东南之地,在攻击东夷,经营现在江南一带。周武王瞅准了时机,钻了一个空子,起兵伐纣。纣王都城朝歌兵力空虚,没有精锐镇守,无奈之下,纣王就把奴隶武装起来,与周武王在牧野大战。

    纣王虽是被钉在耻辱柱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暴君,其实那是周室对他的污蔑,真正的纣王很有作为,至少在开疆拓土这方面比周文王、周武王好得多。纣王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率军打到东海之滨的帝王,他的一生主要在经营东南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山东、上海这一带。

    随着他开疆拓土的成功,他抓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大部分成了奴隶。很有可能,牧野之战中纣王武装的奴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战俘。不用说,这些战俘必然恨纣王,周武王许以好处,这些奴隶临阵倒戈也就在情理中了。

    牧野一战,姜子牙率领三千“虎贲”打头阵,一战成名,“虎贲之师”从此流芳千古。

    到了春秋时代,双方虽然仍有约战,仍在下战书。然而,已经多用阴谋计策了,最有名的话当数《孙子》的“兵者,诡道也”,这话很好的说明了战争模式的改变。

    春秋时代的战争,阴谋诡计已经盛行,有人未跟上时代的步伐,仍在采用春秋以前的方法来打仗,最有名的莫过于宋襄公了。

    宋襄公与楚国战,他命令宋军摆开阵势,等到楚国渡河之后,决死一战。他的司马立时提醒他,应当趁楚军渡过河的良机,半渡而击之。宋襄公没有采纳不说,还把司马骂了一通。

    直到楚军渡河完毕,开始列阵,司马再度提醒宋襄公,应当趁楚军立足未稳的良机果断出击。这一次,宋襄公怒了,吐了司马一脸的口水,大骂司马丢人,说他是仁义之师,岂能行这等不义之事?

    最终,这一战的结果不言自明了,宋襄大败,自己也受了重伤,没过多久,不治而亡。

    宋襄公就是泥古守旧,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的典型。春秋时代的战争,阴谋诡计盛行了,他还在用春秋以前的方式方法来打仗,他要不败都不成。

    而西周公命人前来下战书这事,比起宋襄公的泥古守旧还要可怕。因为这已经是战国时代了,战争不再是“胜而不杀”,而是大行杀戮,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至于下战书,约好交战之期这种狗屁事儿,谁在用?七大战国交战历来就没有下战书的说法,怎么阴损怎么来,怎么杀戮重就怎么打。

    “呃!”秦异人那感觉,如同见到老母猪上树一般梦幻,很不真实。

    “叫他来吧。”秦异人想了想,颇有点好奇,春秋以前下战书的事儿已经是历史了,西周公竟然还在用,机会难得,应当见识见识。

    孟昭领命而去,没过多久,就带着西周公的亲信到来。

    这个亲信高昂着头颅,挺起胸膛,不可一世,真是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奴才。西周公妄自尊大,他的亲信也是这般德性。

    “秦异人,你听着:大周王师进讨,你速速束手就缚,可饶你一死!”亲信扯起嗓子,趾高气扬,吼得山响。

    “呃!”黄石公、尉缭、司马梗他们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打量着亲信,如同在打量怪物似的。

    “无知者无畏啊!无知者无畏啊!”秦异人身子伏在马背上,额头狠狠撞击着马背。

    第三十九章 不战而溃

    周室衰弱不堪,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此时的周室若想保全,唯有夹紧尾巴做人,尽可能左右逢源,莫要得罪人。周室倒好,不仅没有这么做,还跳出来,要做出头鸟,西周公纠集一批人马,还得到周赧王的支持,口口声声要讨秦,要重振周室,还有这么蠢的人吗?

    以前,秦异人听到周室做出头鸟的消息时很是惊奇诧异,如今亲耳听到这个亲信的狂妄之言,那感觉不再是惊奇、诧异与震惊,而是荒谬。

    无比的荒谬!

    秦异人两世为人,头一遭听到如此荒谬的话,那感觉实在是太具有冲击力了,即使以秦异人坚韧的神经,也是受不了,额头狠狠撞着马背。

    此时的秦异人很想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如此荒谬之言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秦异人很想找个词来贬损一番,搜肠刮肚之下,竟然找不出一个帖切的词儿,想来想去,还是“无知者无畏”比较帖切。

    “嗯。”黄石公、尉缭和司马梗他们大是赞成秦异人的话。

    亲信竟然如此狂妄,由他而知西周公是何等的狂妄无知了。

    这等狂妄之人,真的是无知,无知透顶!

    秦异人吸口气,平复一下心神,道:“还有什么话,一并说了吧。”

    “哈哈!”这个亲信狂笑数声,冲秦异人裂嘴角,不屑的道:“久闻秦异人胆识过人,也不过如此嘛。我一句话未说完,你就吓成这样了?差点栽下马背了吧?”

    “呃。”秦异人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真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唯有翻白眼的份。

    见过自以为是的人,就未见过如此自以为是的人,秦异人连训他的兴趣都提不起。与如此无知之人计较,那是贬低身份的事儿。

    黄石公、尉缭和司马梗不住摇头,他们连喝斥的兴趣都提不起来。

    孟昭心中大恨,就要喝斥,秦异人摆手阻止他道:“你说得对,我是差点栽下马来了。”

    秦异人适才差点栽下马来,当然不是被吓的,而是被嗝应的,这话太荒谬了。

    “哼。”亲信得意的一梗脖子,道:“你就这点儿胆,也敢与大周为敌?你听好了,后日与你决战。”

    孟昭双眉一轩,就要斩杀这个亲信,却给秦异人阻止,冲亲信道:“好!后日决战!你可以走了。”

    “秦异人,你洗干净脖子等着吧。”亲信狠狠瞪了一眼秦异人,一拉马缰,疾驰而去。

    “不劳你挂心,我的脖子一直洗得很干净。”秦异人也是个趣人,回了一句趣话。

    “王太孙,就这样放他走了?”孟昭很是气愤。

    “如此狂妄无知之人,你与他计较,自贬身家。”黄石公狠狠摇头,仿佛要把这荒谬劲头甩出去。

    这话很得尉缭和司马梗的赞同,无不是重重点头。

    至于秦异人答应约战之事,黄石公和尉缭、司马梗没有反对。西周公必败无疑,不管他如何折腾都是败定了,他要约战就约战吧。

    ……

    且说西周公得到亲信回报,大喜过望,信心满满,叫嚣着一定要斩秦异人的人头。

    他一高兴之下,命人摆好酒宴,要与这些小诸侯痛饮。

    席间,西周公志得意满,大声叫嚷道:“秦异人答应约战。这一次,大周一定能打败秦军,斩秦异人首级。”

    “打败秦军!”

    “斩秦异人!”

    这些小诸侯齐声欢呼,举起酒爵,冲西周公敬酒,道:“恭祝西周公旗开得胜!”

    “哈哈!”西周公得意非凡,举起酒爵,一饮而尽。

    这时间就在西周公自鸣得意中度过,一转眼就到了两军交战之日。

    这天,西周公起了个绝早,用过早点,穿戴整齐,神气活现,命人擂响聚将鼓。

    这些小诸侯憧憬着打败军的美妙前景,哪里睡得着,早早就起来了,一听聚将鼓响,立时拥了进来。

    西周公扫视高昂着头鼎,挺起胸膛的小诸侯,大是满意,别的不说,这精气神就不凡,看着就让人满意呢。

    “诸位能有如此战心,我很欢喜,也很放心。”西周大声训话,道:“今日一战,干系甚大,是大周匡复的好日子,诸位一定要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奋勇杀敌!”

    “建功立业!”

    这些小诸侯这辈子终于等到了这出头的日子,大是欢喜,高声吼道,声若雷霆。

    西周公压低声音,眨巴眨巴眼睛,调侃道:“我告诉你们一个秘辛……”

    神秘兮兮的,小诸侯们大是好奇,无不是伸长了脖子,竖起耳朵,等待西周公的下文。

    “此战,秦军必败无疑,秦国必亡,你们若是此战不奋勇杀敌,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西周公见小诸侯们静听,突然提高声调,大声吼道。

    “哈哈!”小诸侯们爆发出一阵畅笑声。

    “西周公如此一趣人。”更有小诸侯感慨一句:“何愁秦军不败?何愁秦国不破?”

    西周公有没有趣和秦军必败、秦国必亡有屁的相干,这马屁真是乱盖。

    “那是必须的!”西周公大是受用,右手一挥,大声下令,道:“列阵!迎敌!”

    命令一传下,九万“王师”开出营地,开始扎营了。

    这九万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接受过训练,这列阵那叫一个慢,半天列不出阵势不说,还乱糟糟的,你推我挤,哪里象军队,跟菜市口叫卖的商贩似的。

    唯一的亮点,就是很热闹,说说笑笑,你叫我嚷,谈笑生风,这哪里是在上战场,这是在旅游。

    然而,这种热闹并未持续许久,就如同翦刀似的,被突然翦断了。

    因为秦军开出营地,开始列阵了。

    这一战,是司马梗平生头一遭率军上战场,秦异人只是做个看客,没有指挥,由司马梗全权指挥。

    在司马梗的指挥下,秦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出营地,气热如虹,一股肃杀之气直贯九霄。

    秦军这一亮相太有震憾力了,吓得正在叫嚷忙乱的“王师”不敢再叫嚷了,不敢再你推我挤了,无不是站在当地,瞪圆了眼睛,死盯着秦军。

    “这就是秦军?好威武雄壮!好了得呢!”

    “天啊,这就是秦军?不愧是虎狼之师,你们快瞧,这走起路来整整齐齐,就跟一个人在走路似的。”

    “还有秦军的装备真叫一个好,那是秦剑,那是硬弓劲矢,那是盔甲。这盔甲明光闪亮,这才叫盔明甲亮嘛。”

    这些农夫出身的士卒,哪里见过秦军这样的精锐,无不是震惊不言,大声叫嚷,渲泄自己的震惊之情。

    和武装到牙齿的秦军一比,所谓的“王师”只能是乞丐了。

    比武器,秦军是清一色由良工巧匠打造的秦剑,虽是用青铜制作,其锋利不在铁剑之下。而这些王师,有的不过是耒耜这些农具,更有人连耒耜都没有,而是赤手空拳。

    秦军人手一把硬弓,背负劲矢,而王师连肉搏的近战武器都没有,何来远程射杀的弓箭?

    秦军人人着甲,盔明甲亮,威风凛凛,而这些王师却是穿得破破烂烂,能够蔽体就不了,更别奢望盔甲了。

    不比不知道,这一比让王师心中生惧,不由得气沮。

    “这……”不仅士卒心中生惧,就是那些叫嚷着要打败秦军,要斩杀秦异人的小诸侯也是惊惧难安。

    惊恐如同瘟疫一般漫延开来,“王师”个个一脸的惧色。

    “呃。”西周公看在眼里,心中恐慌,眼里掠过一抹惧色。

    以他想来,秦军不堪一击,他一定能打败秦军,匡复周室。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一见秦军方才知道他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太过虚幻了。

    这已经够让西周公他们惊惧的了,然而,还有让他们更加惊惧的,只见秦军列阵的速度非常之快,有条不紊,没有丝毫混乱。

    再瞧瞧“王师”,乱糟糟一团,如同在菜市口叫卖的商贩似的,哪有一点军队的样子?

    秦军没用几多时间,就列成了阵势。秦军的阵势一成,气势全面展现,虽未交战,那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惊肉跳。

    看着秦军,就如同面对猛虎那般让人心中生畏,胆小的双腿打颤,牙关相击,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跟在土里埋过似的。

    “秦军是虎狼,我们打不过,快逃啊!”也不知道是哪个胆小鬼被吓破了胆,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如同被轮了一百回的小媳妇似的。

    这一叫不得了,立时得到响应:“快逃啊!快逃啊!”

    “再不逃就来不及了!”

    “秦军是虎狼,专砍人首级,吃人不吐骨头!”

    无数的惊惧尖叫声响起,如同雷鸣似的。

    士卒们惊恐难安,掉头就逃,跑得那叫一个快,比起风还要快,如同在飞似的,就是善于奔跑的兔子与他们比起来也是逊色多多。

    不仅士卒一个劲的叫嚷着,一个劲的逃跑,就是那些做着升官发财美梦的小诸侯们也在逃跑了。

    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秦军可怕,太可怕了;只要不是猪,都明白这仗没法打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是打不过秦军,此时不逃的话,就没有机会了。

    有良心的还能带着自己的人马一起逃,没有良心只管自己逃走。

    一时间,到处都是逃跑的“王师”,漫山遍野,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

    云车上的司马梗看在眼里,郁闷得发狂,差点一头从云车上栽下来,大吼一声:“我司马梗平生头一遭率军上战场,你们怎么能不战而逃呢?”

    第四十章 吓死西周公

    司马梗将门虎子,是秦国名将司马错的儿子,家学渊源,精通兵道,是一员不错的良将。然而,他很不幸,他与光芒万丈的白起生在同一世,他被白起压制了数十年。有白起在,司马梗很难有率兵上战场的机会,只能屈居国尉一职,打理秦军的后勤辎重,是秦军的大管家。

    他原本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率兵上战场了,却是没有想到,到了晚年,秦昭王竟然硬生生给他一个机会,向秦异人求恳,把这灭周的重任交给他。

    司马梗铆足了劲,想要打一场大胜仗,得到西周公要决死一战的消息,他高兴坏了,这辈子总算是等来机会了。然而,战事的发展大出他的意料,秦军刚刚亮相,就把“王师”吓坏了,不能成阵不说,还立马开逃。

    这让想要打一场大胜仗的司马梗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要他不郁闷都不成。

    听着司马梗的大叫声,站在司马梗身侧的秦异人摇摇头,大是感慨:“与白起同生一个时代是司马梗的不幸!”

    白起才华绝世,是旷世名将,与他生在一个时代,司马梗真的很不幸。白起的光芒太盛,不幸的不仅仅是司马梗,还有王陵和蒙骜这些猛将。

    “既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