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01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01部分阅读

士,这可如何是好?异人能打败匈奴吗?”

    依照原先的军情,匈奴这次是五十万之众南下,三十万秦军足以打得匈奴匹马无还。可是,一旦匈奴百万之众南下,三十万秦军就是捉襟见肘了,能不能打败匈奴很成问题,毕竟匈奴太多了。

    即使打败了,能重创匈奴吗?能给秦国争取到所需要的时间吗?

    这些问题,秦昭王很是没底,尽管他对秦异人很有信心。

    “见过君上。”就在秦昭王沉吟之际,只见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快步而来,冲他见礼。

    “免了,免了。”秦昭王一挥手,道:“坐吧。”

    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坐下来,望着秦昭王。

    “异人刚刚送来消息,我们先前得到的消息不确,这次匈奴南下不是五十万之众,而是百万之众……”秦昭王的话还没有说话,就给一片惊呼声打断了。

    “什么?百万之众?”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震惊之色。

    秦军的战力再强,可是,面对百万之众,都得好好惦量惦量,由不得他们不惊。

    “河套之地对于匈奴极为重要,匈奴一直想要占据。匈奴南下的消息一传开,聚集在龙城的匈奴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计,恐怕也出乎匈奴单于的意料吧。”秦昭王的眉头拧得很紧,道:“这事该当如何处置,你们都说说。”

    “君上,臣以为,当换将。”范睢沉吟着道。

    第九章 相信异人

    “换将?”秦昭王一愣,沉声问道:“有这必要么?”

    他虽然担心秦异人能否对付得了匈奴,不过,他还是希望秦异人能够建功。因为,这次他让秦异人统兵,不仅仅是为了秦国争取到一天下的时间,还在于,他要为秦异人建立起足够的基础,为秦异人将来接掌秦国江山做准备。

    若是中途换将的话,就会打乱他的谋划。

    “君上,很有必要。”范睢点点头,道:“其一,此战干系甚大,不容有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匈奴一直是华夏北方最大的威胁所在,时不时就会滋扰边境,先是在赵武灵王年间大举南下,欲要攻占河套之地。如今,又大举南下,亦是要攻占河套之地。若是不能给匈奴以重创的话,匈奴随时可以趁着大秦东进之时大举南下,大秦就不能集中全力一天下。”

    自古以来,中国的北方边患威胁特别巨大。匈奴是第一个对华夏构成巨大威胁的游牧民族,在赵武灵王之前虽然没有大举南下,却也时不时就会滋扰边境。若是秦国不能趁这机会把匈奴打痛,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的话,秦国无法集中兵力征战山东,此事的干系非常大。

    “嗯。”秦昭王微微点头,赞成这话。

    白起和司马梗也是赞成。

    “其二,异人公子虽是才智不凡,善谋善断,然而,毕竟未独挡一面,能否应付得了眼下局势,谁也说不清,大秦不能冒这险。”范睢接着陈述理由,道:“而武安君征战一生,从无败绩,就是长平大战如此困难,都拿下来了。为万全计,大秦此次不能行险。”

    白起的军事才干不需要说的,谁都得服气。若他出马的话,秦国此战是必胜。

    而秦异人虽然表现抢眼,让人叹服,毕竟没有独挡一面,没有独立统兵,他能不能应付得了,谁也没有把握,就是秦昭王也没有把握。

    “也有理。”秦昭王虽然不愿,却不得不承认范睢说得对。

    “君上,臣赞同。”司马梗叹口气,道:“臣对异人公子也是佩服。可是,此事的干系太大了,不容有失,大秦不能行险。臣之意,请武安君即刻北上,统兵一战。”

    白起虎目中精光闪烁,战意炽烈,只需要秦昭王一道旨意掷下,他立时就会奔赴边关。

    他征战一生,主要是打的山东六国,虽然建功很多,毕竟打的是自家人,哪有打匈奴让他来劲的,他是恨不得从秦昭王嘴里抠出旨意。

    “白起……”秦昭王眼中精光暴射,冲白起道。

    白起的腰板挺得笔直,眼中战意炽烈,一挺胸膛,还以为秦昭王是下旨要他赶赴边关了。

    不仅他如此想,就是范睢和司马梗也是如此想,暗中点头,暗赞秦昭王行事果断。

    然而,秦昭王却是问道:“……若你统兵,你可能必胜?”

    “臣从未一败!”白起的声音也不高,也没有傲气,这话却是傲意十足。

    白起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有一败,过去没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

    “……”秦昭王的嘴巴张了张,点点头,赞成这话,眉头一挑,接着问道:“能重创匈奴否?”

    “能!”白起只回答了一个字,却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斩首几多?”秦昭王并没有停止,再问道。

    “匈奴百万之众,能斩杀五十万之众,五十万匈奴控弦之士能斩杀三十万。”白起沉吟一阵,大声回答。

    “也就是说,你不能全歼匈奴?”秦昭王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白起。

    “不能!”白起虽然不愿,却不得不如实回答。

    “为何?”秦昭王再问。

    “君上有所不知,河套之地与中原异。河套之地多草场平原,少有山地,地形复杂之处更少。没有地利,即使大秦之兵再善战,也难以全歼。”白起对河套之地的情形很是熟悉,道:“三十万秦军锐士,能斩杀匈奴五十万之众,已是最大限度了。”

    河套之地,就是现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大草原,那里几乎没有山地,可能有点丘陵,想要利用地利全歼匈奴,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你以为设伏可否?”秦昭王盯着白起问道。

    “设伏?”白起一愣,沉吟一阵,摇头道:“河套之地,没有设伏的战场,不能设伏。”

    “当真?”秦昭王再问。

    “千真万确。”白起重重点头,万分笃定。

    “那你就不必去了。”秦昭王微一颔首道。

    “君上……”范睢和司马梗急了,齐声惊呼,就要为白起说情,要秦昭王派白起前去。

    秦昭王右手一摆,阻止二人,道:“白起啊白起,这次你可走眼了。河套之地不仅可以设伏,还可以大举设伏。”

    “设伏?不可能吧?”白起一脸的不信。

    范睢和司马梗也是不信。

    “君上,河套之地地势与中原异,没有高山,没有险要的地形,这要如何设伏?”司马梗也是精通兵道之人,万分不解。

    “呵呵!”秦昭王笑了,笑得很是开心,道:“岱海可以设伏。”

    “岱海?”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当然知道岱海,一脸的惊奇。

    “君上,据臣所知,岱海是一片开阔地,不是设伏之处呀。”司马梗不住摇头。

    “谁说开阔地就不能设伏了?你们忘了异人伏击信陵君不就在开阔地设伏的吗?”秦昭王狠狠摇头,道:“在岱海设伏,你们想不到,匈奴同样想不到,一定会中计。”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就是设伏的真谛所在,秦昭王一点出,范睢、白起和司马梗恍然,微微点头,大是赞许。

    “在岱海设伏的话,匈奴一定会中计。即使不能全歼匈奴,也能重创匈奴,其战果不会比白起小。”秦昭王把手中的军报晃晃,道:“这是赵九原守将李牧提出的。”

    “李牧?”李牧虽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眼下却不为人知,一听这话,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好一通惊讶。

    “好算计!好算计!”白起双手轻击,大声赞叹。

    战国时代,猛将如云,名将如雨,真正称得上“战神”的不外吴起、白起、王翦和李牧四人而已。在这四人中,各有所长,李牧最为善长的就是设伏。尤其是,他开创的在开阔地设伏,更是让人拍案称奇。

    他先是在岱海设伏,打得匈奴大败而逃。后来,他率军南下,伏击了秦军,樊于期因此而逃走,不敢回秦国。这两次设伏,都是在开阔地进行的。

    尽管白起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也是不得不赞叹,不得不服气。

    “若真要如此的话,大秦这次一定会取得不错的胜仗,会重创匈奴。”司马梗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范睢虽然没有说话,却是点头,意示赞成。

    “就是这样,异人仍是不满足,他还是想全歼匈奴。”秦昭王脸上泛起笑容,道:“若真是让异人找到一处战场的话,那么,很可能全歼匈奴。即使不能全歼匈奴,也能重创匈奴,不比白起统兵差,是以,白起不必去了。”

    换上白起,取得的战果不见得比在岱海设伏更大,何必再换将呢?

    只要秦异人打个大胜仗,即使不能全歼匈奴,那么,秦异人的地位就稳固了,秦昭王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运筹,他断然不会换将了。

    “可是,若万一……”范睢仍是有些担心。

    他的担心并非多余,毕竟此战干系太大了,不容有失。

    “寡人相信异人!”秦昭王挥手打断他的话头,信心十足的道。

    ……

    秦九原,郡守府。

    秦异人、黄石公、尉缭、李牧、王翦、蒙武、司马尚、李斯、韩非、赢腾和李崇正忙得团团转。

    王翦和蒙武已经率领从山东之地调动的秦军赶到了九原,立时投入到选择战场的事情之中。李牧的谋划虽好,却是不能全歼匈奴,若是能找到一个可以全歼匈奴的地方,那就更加完美了。

    为此,秦异人和李牧多派人手,满河套之地寻找合适的地形。这些派出去的人员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他们到过的地方画成地图送回来。

    这些地图不过是初选,具体的,还需要秦异人他们去亲眼察看一番。

    不得不说,秦军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有大量的地图送回来,秦异人他们就投入到选择战场的事务中去了。

    然而,选来选去,都没有一处合适的战场,众人的心直往下沉。

    匈奴百万之众南下,不是匈奴全部的口众,也会占一半。若是给全歼了,匈奴很难在三二十年内恢复元气,这对秦国来说,太过重要了。若是不能找到一处合用的战场,那么,匈奴恢复元气的时间就会大为缩短,由不得他们不急。

    几乎把整个河套之地的地图看完了,都没有合用的地形,众人的焦虑越来越严重了。

    “这里!”就在众人焦虑之际,秦异人右手重重拍在一幅地图上。

    “这……”

    王翦、李牧他们一瞧,大是摇头,道:“公子,这里不适合设伏啊。”

    “公子,这里不宜于藏兵,不能设伏,若是匈奴要逃的话,我们要追也追不上。”黄石公一脸的讶异。

    “你们说得都对。”秦异人点点头,道:“我之所以选中这里,并不是因为这里宜于设伏,并不是这里宜于藏兵,而是因为这个地方。”在另一张地图上一拍。

    “……”

    黄石公、尉缭、王翦、李牧他们的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震惊之色。

    第十章 天才聚会

    阴山连亘两千余里,是河套之地重要的山脉。春季之时,万物复苏,春花灿漫,树木吐绿,一派盎然生机。

    “得得!”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一队人飞驰而来。

    这队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异人、黄石公、尉缭、王翦、李牧、李斯、韩非、司马尚、蒙武,以及朱亥、孟昭、马盖、范通和鲁句践这些护卫。

    他们这次出来,是去察看地形。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派出大量的人手,几乎把河套之地都跑遍了,选来选去,都没有合用的地形。最后,秦异人选中两处,需要配合起来使用。只是,合不合用,需要实地察看一番。

    秦异人他们打马疾赶,直奔阴山的一条隘口而去。来到隘口,放眼一望,只见隘口嵌在阴山之中,贯通南北。

    这条隘口南边的出口处,宽约五六十里。

    “这太宽了,不太好用吧?”蒙武有些拿捏不准。

    “这不过是出口。能不能合用,还要到里面去瞧瞧。”秦异人笑道,一拍马背,率先驰出。黄石公他们忙跟上。

    打马疾驰,由南向北而去。越朝北方,隘口越来越窄。行了差不多上百里,到了隘口最窄处。秦异人放眼一望,只见这最窄处差不多有十余里宽。

    过了这最窄处,隘口又变宽了,等到秦异人他们来到隘口北边的入口,这里的宽度差不多近百里了。

    一拉马缰,秦异人停了下来,冲黄石公他们问道:“这条隘口如何?”

    黄石公、尉缭、李牧、王翦四人沉吟不语,若有所悟。

    蒙武、司马尚、李斯、韩非他们却是有些不明所以。

    蒙武和司马尚虽是良将,却不及黄石公、尉缭、李牧和王翦,还不太明白秦异人的意思。

    至于李斯和韩非,他们本就不善兵道,更加难以明白了。

    “公子,你要如何用兵?”蒙武想不明白,只得向秦异人询问了。

    这问题正是众人所想,无不是打量着秦异人,眼睛瞪得滚圆,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你们看,这隘口南北百多两百里长,最窄之处,只有十余里,我就打算在这里做文章。”秦异人指着隘口,道:“我们先在北河摆开阵势,静等匈奴到来。北河地扼要冲,有水有草场,匈奴若要宿营,非与我们大战一场不可。北河还是进入河套之地的必经之地,若匈奴要想占据河套之地,就必须打败我们。我想,尽管匈奴惧大秦兵威,也不得不与我们交战。”

    北河是河套之地的一条重要河流,地扼要冲,若匈奴要南下的话,必须得从这里经过。匈奴若想占据河套之地,就必须得与秦军交战,尽管匈奴惧秦兵威,到那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大战一场了。

    要不然的话,匈奴就是白跑一趟了。百万之众白跑一套,一见到秦军就退走,这种事儿,匈奴无论如何也不会甘心,这一仗就是必打了。

    “匈奴虽然善于骑射,可我们有强弩,可以摆开弩阵,全面压制匈奴的骑射。”秦异人接着道:“在弩阵面前,匈奴的骑射又算得了甚?没有了骑射的匈奴,还能叫匈奴?”

    “哈哈!”众人发出一阵畅笑声,大是快活。

    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号称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精于骑射。可是,骑射有其根本的缺陷,一是受限于体力,一个射手再了得,能连续射上三二十箭已经了不得了,就会乏力。

    二是弓箭的射程毕竟有限,就算用强弓劲矢,能射出多远?百八十步已经很了不得了,就是吕布这样的猛人,其箭术能射一百五十步已经很惊人了。一般的射手,能射一百步就非常不错了。

    而强弩却没有这种限制。强弩的使用,是由数人、十数人,甚至数十上百人进行配合协作,其体力消耗比起射箭要小很多,可以长时间使用强弩。

    再者,强弩的射程很远,极为惊人。而秦弩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威力最为强大的强弩,就是汉唐两朝也不能超越。最好的秦弩,最远可以射一公里,这是何等的惊人。

    不是所有的秦弩都能射一公里,至少射上七八百米不是问题。这么远的射程,就是匈奴最为善射的射雕者,也不可能做到。

    是以,匈奴遇到强弩,他们最为善长的骑射必然发挥不出来,会被强弩全面压制。

    可以想象得,匈奴遇到弩阵,只有被屠杀的份,要众将不欢喜都不成。

    “我们摆下弩阵,轮番迭射,直到匈奴抵挡不住,心胆俱裂,不得不退去为止。”秦异人接着道:“只要匈奴一退,我们就全军压上来,从后追杀。到那时,匈奴就不得不溃逃。这一溃逃,必然是向这隘口逃来。”

    秦异人右手指点着陕口,道:“匈奴一通过这隘口,我们就从最窄处切断匈奴的退路。等到匈奴退到隘口里,猛然发觉退路已断,为时已晚。”

    说到此处,声调略高,道:“前堵后追,匈奴前后受敌,就陷入了我们的重围中,要想不全军覆灭都不成。”

    “好!采!”众人齐声喝采,大是欣喜。

    “河套之地,除了阴山,没什么山地,要想在河套之地全歼匈奴,很难。公子这一谋划,却是能够全歼匈奴,了得!了得!”黄石公是赞不绝口。

    “是呀。”尉缭也是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