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龙渊大唐 > 龙渊大唐第21部分阅读

龙渊大唐第21部分阅读

讲给四女听,得到了一致的赞同。毕竟,当时来说,权贵们当幕后老板的行为太普遍了。

    说干就干,薛枫就在府中开辟了一个专门加工花露琼浆的“车间”,让部分家仆充当工人,有的外出采集花瓣,有的按照薛枫的吩咐和指导,在各道工序中各司其职。

    一瓶瓶的花露琼浆生产出来。第二天一早,薛枫便让人在长安最繁华的西市租赁了间店铺,由豫章府中的二管家李安带领几个家仆充当掌柜和伙计,当即就开业卖起了花露琼浆,每瓶定价1贯钱。这价格算是很高了,按照当时的物价来说。

    当天下午,李安急匆匆跑回府中,见到薛枫便高呼,“驸马,不好了!”

    薛枫手挥龙渊,喝道:欲知后事如何,请收藏、推荐!

    第二十三章 月圆之约

    “不好了,驸马爷,咱家的花露琼浆被抢购一空,府中生产的根本就跟不上趟,现在,铺子外面围满了要货的顾客,小人急得不知怎么才好。”李安气喘吁吁,火爆的销售场景,g情的购买人流,让他大开眼界。

    “不要着急,咱们去看看生产的怎么样了。”薛枫淡淡一笑,带着李安就往“加工车间”的地方走去。

    院落里,人来人往,忙个不停,但毕竟,手工加工,速度太慢。薛枫紧皱眉头,怎么才能提高出货的速度呢?

    这时,一个青年家仆走了过来,“驸马爷,小人觉得,咱们出货速度之所以慢,有两个原因。”

    薛枫好奇地打量了他一眼,和气地说,“你说下去。”

    青年家仆躬身一礼,不卑不亢地侃侃而谈,“其一,是人手太少,且技能不熟练;其二,是原料主要是花瓣,采集太慢,屡屡出现空挡。”

    薛枫眼前一亮,“你继续说。”

    青年抬起头,勇敢地望了薛枫一眼,声音变得激昂起来:“驸马爷,小人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扩大人手,经过统一培训后再“上岗操作”;第二,由我们自己派人采摘花瓣变为花钱雇佣百姓去采摘。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省下了很多劳动力。”

    “好!有见地!你叫什么名字?”薛枫猛然拍了旁边的李安一下,把李安吓了一跳。

    “回驸马大人,小人原姓张,入府后改名李维。”青年低头小声道。

    “你读过书吧?”

    “嗯。小人自幼跟父亲读过几年书,因为家境贫寒无以为生才入公主府当了家仆。”

    “好,这样,我把花露琼浆的制作事宜就交由你来负责,人手调配也好,原料采购也罢,一切都由你来管理。李安,吩咐下去,提升李维为本府商务总管,薪水按照你的标准发放。”薛枫深深地看着李维。

    “是!李安明白。”李安暗暗心想,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可谓是一步登天,从最底层的家仆一跃成为和自己平级的总管。

    “多谢驸马爷栽培,李维一定尽心竭力做好份内之事。”李维感激地跪倒在地,叩拜下去。

    “起来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把这里管理好,好吧,干活去吧。”薛枫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李维起身而去,李安也离去。薛枫转了一圈,也自离去。事情做到这个份上,他逐渐产生了建立一个商业王国的初步构想。

    薛维真是一个人才,几天的功夫就把花露琼浆的制作生产,管理得有条有理,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大幅提升,每天居然可以生产1000瓶左右,虽然还是供不应求,但相对来说,已经很可以了。

    可就在薛枫要求李维继续努力提高生产量的时候,他却说,“驸马爷,小人以为,我们非但不宜再提高产量,还应该限量销售。”

    “哦,为何?”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我们限量销售,才能维持产品的价格。”李维低低说道。

    “哈哈哈!”薛枫兴奋地大笑,“你真是一个商业天才,好,就按你说的办。”

    “驸马爷过奖了,这是小人应该做的。另外,此外,时下是夏季,花卉众多,但如果到了秋季、冬季,花谢季节,我们该如何获得原料呢?小人以为,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储存原料,将其加工成液体花油后储存起来备用。”李维抬起头,俊朗的脸上挂着恭敬的笑意。

    “很好,你能举一反三,不错,就交给你去办吧。我今天把配方也交给你保管,一切都由你负责。记住,一定不能把配方泄漏给他人,除了你之外,任何人不许知晓配方。你懂吗?”薛枫点点头,声音变得严厉起来。

    “小的明白。驸马爷对小的恩情,李维今生今世也报答不完。李维即便是死,也不会做对不起驸马和四位公主的事情。”李维跪下,声音虽小,但很是坚定。

    “起来。好好干,花露琼浆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会有更广阔的舞台去展示你的聪明才智。”薛枫和缓地说着,扶起了他。

    ……

    花露琼浆的生意真是好得不得了,李安在西市铺子的销售额每日就达到了1000贯,可谓是财源滚滚。而且,在长安城中掀起了一股新风尚——使用花露琼浆。当然,普通老百姓是买不起的,一贯钱可以让全家人一个月不用挨饿,哪能舍得去买一瓶香水呢。但在商贾富有阶层和官僚贵族群体中,薛氏花露琼浆可不是一般地吃香,那些小姐、夫人们,一个个都以喷洒花露琼浆为新的时髦行为,就跟现代社会中,富人对名牌产品的追捧和青睐是一样的。

    奢侈品,永远都是属于富人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了钱,品味就高,没有钱,一切都免谈。

    花露琼浆的生意走上了正轨,薛枫派人去商务司衙门通知张子聿等人安心等待,继续做好准备工作。他相信,牛奶和面包总是会有的,苦难和挫折总是暂时的。

    商务司有张子聿四人在撑着,花露琼浆生意有李维和李安照应着,薛枫倒是闲了下来,平日里与豫章等人吟吟诗谈谈画,与孙思邈和孙延真切磋一下医术,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

    夜色如水,风卷热浪滚滚。薛枫抬头望了望夜幕上圆盘一样的明月,叹息一声,今儿个十四,明儿个就是月圆之夜了,是泉盖莺歌与自己订约的日子了!

    那日,泉盖莺歌扔过来的是一面白色的手帕,手帕上有几个她匆忙间咬破手指写下的凌乱血字:月圆之夜,长安城外山顶与君一会。薛枫喃喃自语,月圆之夜,你我相见又能如何呢?

    过往的一幕幕如同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不断闪过:与美共乘一骑,树林烤鱼,独斗群狼,帐中养伤,麦谷相离……泉盖莺歌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甚至连那款款的轻笑和额头微皱,那英武的身子和丝毫不加遮掩的深情,都一起涌上心头,他脑子里一片迷乱神摇,就这样痴痴地立在夜幕中,久久地回味着。

    这时候,不远处,一道白影袅袅而来,温宛的吟唱声轻轻传来:莫道花开早,春梦意迟迟;夜深人已静,月明觅芳踪……

    第二十四章 人伦之辨

    白影近了,一阵幽香传过。

    薛枫叹息一声,赞道,“延真小姐好诗。”一袭白衣在夜色中更显出尘脱俗的孙延真用手拢了拢披散的长发,“薛驸马,这么晚了,还不去休息吗?”

    “呵呵,夜间燥热,我睡不着,出来走走。你呢,延真小姐,你怎么还没睡下?可是府中招待不周?”薛枫微微一笑。

    “不,我与你一样,出来走走,看看着九天圆月,一敞内心胸怀。”孙延真手指明月,一缕月光顺着她的手臂仿佛被接引过来,娇颜如画,肤白似雪,白衣胜雪,微风扶过,飘飘欲仙!

    “薛驸马,延真在峨眉山学艺十载,奉师命下山积修外功,再过几天,延真就要向驸马和几位公主告辞了,游行天下,利用平生所学造福众生,是延真的宿愿。”孙延真低低而言。

    “怎么,延真小姐要走了?”薛枫愕然,没来由地一阵失落,“莫非是薛枫照顾不周?”

    “不,驸马和公主对延真礼遇极高,延真心里清楚。但延真还要去天下间转一转,看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为大唐百姓做点事情。”孙延真的声音越来越低。

    “哦,要走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不是驸马的诗作吗?呵呵,延真这几日可是拜读了不少驸马的大作,听闻了不少东征高丽的神奇之举,驸马才情之高、文韬武略,延真仰慕得紧呢。”孙延真再次望向明月,声音有一丝轻颤,“可惜,似乎,延真与驸马相识太晚了……”她顿了顿,缓缓行去,“夜已经深了,延真回房去了。”

    “枫哥,太阳都老高了,我们出去了,豫章姐姐她们肯定在等我们用早餐呢……这样,让她们笑话湘兰。”柳湘兰环绕双臂,把俏脸紧紧贴在薛枫的胸膛上。

    薛枫嘿嘿一笑,眼睛飞快地往她短小亵衣下的浅浅的|乳|沟,那微微鼓起的两团还不是很成熟的丰盈,“再睡一会吧。”

    听到薛枫故意加重的“睡”字,柳湘兰羞不可抑,立即触电一般脱离薛枫,身子蜷曲在被窝中,“别了,别,我们起床。”

    门外,一个侍女轻声道:“驸马爷,公主,太子殿下来访,豫章公主让奴婢来请驸马爷和嘉文惠公主。”

    “哎呀。快起了,枫哥。”柳湘兰手忙脚乱地掀掉被子,飞速穿上衣裙,然后取来薛枫的衣袍,温柔地为他更衣。两个人用了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客厅。

    “薛枫见过太子殿下(湘兰见过太子殿下)!”

    “自家人何必这么多礼,来,驸马,坐下说话。我今天来有两件事。第一,商务司收取商务税费之事,目前急不得,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本宫再向父皇提起就是……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等……”说到这里,李治悚然一惊,忙岔过话去,“第二件事情呢,顺便向你要一点小玩意。”

    “哦?太子殿下吩咐就是。”

    李治犹豫着,还是勉强笑道:“驸马,能不能给本宫几瓶花露琼浆啊?”

    “啊?怎么,太子殿下也要用这个?这可是女子专用之物哦。”薛枫一愣,忍不住哈哈一笑。

    “这,不是本宫用。”李治微微有些尴尬,脸色一红。

    “王兄,是给王妃的吧,豫章送你几瓶。”豫章笑道。

    “豫章,太子肯定不是给太子妃的,我知道他给谁。”高阳神色诡秘,笑容中带着几分狡黠。

    “高阳姐姐不要取笑我了。”李治心头一跳。

    “怕什么?太子,我就看不惯你的敢作不敢为。你不就是喜欢武才人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姐姐我支持你!”高阳晒然一笑,声音变大了。

    “你!”李治一惊,面红耳赤。薛枫与豫章、长乐、柳湘兰面面相觑,只好保持沉默。

    “高阳姐姐,凡事不可乱说。”李治缓缓说道,面色阴沉下来。

    “哦?我乱说?你敢说,你不喜欢武才人?你们之间没有什么?”高阳冷哼一声,“你何必不承认呢,我们又不是外人,又不会给你外传。再说了,这在宫中,在长安,似乎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唉。”李治无力地看了高阳一眼,垂下头去,呆在那里。

    “高阳,你别说了。太子殿下,关于此事,薛枫略有耳闻,有两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薛枫想起再过几年武媚娘当上大唐皇后,独揽大权,大肆屠戮李氏宗亲,心里就很不舒服。他早就下定决心,一定想办法阻止武媚娘当权。否则,李家王朝就完了,大唐盛世也因此走了下坡路。尽管,武媚娘当政,还是有一定作为的。但,如果李唐被颠覆,自己作为李氏驸马,命运就惨了,为了自己……

    “驸马请讲无妨。”李治低声叹道,他也不是不知道,他与武媚娘之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很多人都是心里明白装糊涂,没人敢像高阳这样敢说而已。

    “我能理解太子殿下,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我也相信,太子殿下对武才人的感情是真诚的。但,太子是一国之储君,凡事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因私情而废公。此其一。武才人乃当今皇上的才人,太子殿下作为晚辈,与之相恋,不合人伦大礼。此其二。武才人心机缜密,志向远大,喜权术好政治,此等女子充盈后宫,日后恐祸患大唐。此其三。望太子殿下三思!”薛枫沉吟着,咬咬牙,还是说出了这番貌似有些僭越的话。

    李治面色大变,半响没吭声,但眼神里没有震怒,却明显有一丝苦涩和痛楚。

    这时候,高阳却站了起来,“明堂,没想到,你居然也这么世俗和狭隘。太子追寻自己的真爱有什么不对?不错,武才人是父皇的才人,但父皇后宫三千,有多少人被冷落在深宫?她们中有多少终其一生也见不到皇上的面,更何谈幸福了。我觉得,太子没错。”

    “你懂什么?!”薛枫有些恼火,这个高阳,怎么老是出来捣乱,自己正想从旁侧击给李治上上课,她又搅和进来。

    “哼,男人都一个样,都自私!”高阳嘟囔着坐下,面色中带着不甘心。

    “你,你!与长辈的女人,这不合人伦啊,高阳。”薛枫强忍住气,低低说道。

    “什么人伦?按照你们男人的逻辑,凡是宫中的女人,哪怕是一个宫女,都是父皇的人。”高阳抬起头,激烈地应道。

    “你真是没治了。难怪,传闻你与吴王李恪……”这话一说出口,薛枫就大感后悔,自己一时情急,失言了。

    第二十五章 高阳出走

    高阳呆了一呆,脸色由红转白,颤抖着站起身来,手指着薛枫,放声大笑,不过笑声中带着悲愤和哀伤,“好!明堂,你很好!我就是爱吴王李恪,怎么了?这不是谣言,是真事!”说罢,她拂袖而去,脚步有些踉跄。

    “高阳姐姐,你不要这样啊。”豫章追了出去。

    “明堂,你今天说话有些过分啊!”长乐幽幽说道。

    “唉。”薛枫一声长叹,站起身,向李治一拱手,落寞地站在那里。

    李治尴尬地苦笑几声,“驸马,本宫也告辞了,你快去找高阳认个错吧,她性子急,别弄出事情来。”

    一场聚会就这样不欢而散。还不仅如此,当天上午,高阳就失去了踪迹,带着她的一些随身衣物和几个侍卫侍女,离开了豫章府,不知所踪。豫章派人四处找寻,也毫无结果。

    薛枫心头既郁闷又后悔,跟吃了屎一样。他倒不是认为高阳与李恪有什么“私情”,而是关于“高阳与李恪的朦胧情感”,野史上留下了诸多“记录”,他读得多了,无形中就在心里种下了一种印象:活泼好动、敢爱敢恨的高阳,其初恋“对象”就是她的同父异母兄长吴王李恪。今天情急中顺嘴就来,有些口不择言了。

    李恪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文武全才,英气逼人,可以说是最出色、也最像李世民的一个。李世民甚至曾经想过,要立李恪为太子。但因为李恪不是嫡出,加上他的生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因而他虽然是皇子,但遭遇却很尴尬。来自于兄弟姐妹间的排斥和大臣贵族们的冷眼,让他在大唐王子中成了一个孤僻的另类。

    高阳确实对李恪有好感,少女的心里曾经以李恪为标准定下了自己的择偶方向。她是唯一一个与李恪保持亲密来往的皇子女,李恪也很是喜欢于她,这种情感虽然超乎于普通的兄妹情感,但绝非有什么苟且之事。至多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出色异性的一种好感罢了。

    薛枫的一句无意之言,深深刺伤了高阳的心。她并不怕谣言,但她却伤心于自己所爱的男人,与世俗之人一样对自己存有偏见。

    就在薛枫为高阳出走而苦恼、府中乱成一团的时候,中午时分,江夏王府来人了。

    “神机驸马大人,我家王爷派小的来请驸马爷过府去为王妃诊病。那日刺客事件后,王妃受到惊吓,至今卧病在床。王爷遍请长安名医,服药数日都不见效。我家王爷说了,驸马爷医术精湛,请驸马爷看在王爷的面子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