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碧血关山 > 碧血关山第47部分阅读

碧血关山第47部分阅读

    声:“纳命吧!”一掌向孟姣姣拍来,掌未到,劲气已把孟姣姣裹住。

    嘉木扬喇勒智和乌斯曼、巴玛尔现身阻住孟姣姣和孟娟娟,目的便是要取她们的性命。他知道飞凤阁主的厉害,也知道孟姣姣已得飞凤阁主真传,是以这一掌至少用了八成功夫。掌未到,掌风已把孟姣姣的衣袂吹起,一股无形的圧力罩向孟姣姣。孟姣姣运功挺立,刚想出招化解,突然有人说道:“孟小姐退后,让我来接他一掌!”

    不用说,这是言成霖到了!孟姣姣依言闪身让过,言成霖闪电出掌,与嘉木扬喇勒智两掌相击,“啪”的一声脆响,两人一沾而分。言成霖听说嘉木扬喇勒智练功进境神速,功夫已与其师不遑多让,是以这一掌用了八成功夫。嘉木扬喇勒智一掌击向孟姣姣时原本已用到八成功力,忽听言成霖说来接这一掌,而他对言成霖又十分的忌惮,便把掌力加到了十成。这是硬接硬架,没有取巧的余地。两掌相接,也是两股劲气相撞。言成霖感觉手臂一震一麻,一股反震之力袭来,连忙在原地打了一个转,这才挺身而立,随即一运气,觉得气机盎然,知道无碍。嘉木扬喇勒智却感到心头一阵烦恶,一股热辣辣的东西向上泛起。他勉强运气圧住,不敢拿桩站住,而是顺着反震之力向后连翻了两个跟头。反震之力固然已消解,人也翻出了十几二十步。嘴里喝一声“走”,在黑夜之中急速逸去。乌斯曼和巴玛尔见言成霖现身,便打好了逃的主意,早已随在嘉木扬喇勒智身后,顷刻间跑了个影踪皆无。

    言成霖和嘉木扬喇勒智对掌,孟姣姣和孟娟娟看得分明,知道是言成霖占了点上风。嘉木扬喇勒智三人一跑,也不追赶。孟娟娟嘴快,说道:“言公子怎的到现在才来,不知刚才多危险吗?”

    孟姣姣说道:“我知道言公子会赶来的!其实来得并不晚。我也有心和嘉木扬喇勒智过招,估计一百招之内应是平手之局。我倒是担心娟娟沉不住气,吃了乌斯曼的亏。”

    孟娟娟说道:“得了吧!言公子给你接了一掌,你倒卖起乖了!嘉木扬喇勒智那一掌是何等的威势,言公子一旁看着,能不心疼你吗?若是击向我,言公子还不现身呢!”

    孟姣姣被孟娟娟说得不好意思,心里却是十分的受用。此时鲁直从暗中走出,先给孟姣姣躬身行礼,说了声“小姐好”,又向孟娟娟唱喏,说了声“娟娟姑娘好”,然后说道:“娟娟姑娘别冤枉言公子,其实你们在平江府后园时,我们已经到了。知道那些厢兵奈何你们不得,是以没有现身。”

    鲁直说得不错,言成霖早就到了。孟姣姣和孟娟娟离开木渎之后,言成霖带着鲁直去灵岩山游览了馆娃宫,又去天平山游览了范氏山庄。其实馆娃宫早已塌圮,所谓西施的遗迹,何处曾眠玉留香,不是在殘砖碎瓦之中,也只在游客的心里。范氏山庄固然仍在,却仍住着范仲淹的后人,也不能没来由的进人家打扰。言成霖游览这两处并没有化多少时间。而木渎离苏州又近,即便是按辔慢行,也只要半个多时辰。找了个客栈住下,也在二更左右进的平江府。言成霖和鲁直选了一个可以纵览全府的屋顶坐着,眼见着孟姣姣和孟娟娟入伏上当。如鲁直所说,他知道厢兵奈何不了孟姣姣和孟娟娟,是以没有现身。他以为事情不会如此结束,又跟着孟姣姣她们出了平江府衙,果然,嘉木扬喇勒智半路上截住了孟姣姣。在鲁直作了解释后,言成霖才说道:“我自从离开华山之后,虽曾在飞凤阁前夺了嘉木扬喇勒智的禅杖,那是用的巧劲,并未正面交过手。刚才见嘉木扬喇勒智那一掌果然厉害,一时见猎心喜,现身出掌。嘉木扬喇勒智那一掌若击向娟娟,我一样要出掌的。”

    孟娟娟说道:“那还差不多!”

    听得更鼓之声,已交三更。此地虽僻静,也非久站之地。孟姣姣说道:“这里不是说话之所,却回客栈再说。”

    回到客栈,史百禄听到响动,走了过来,与言成霖见礼。言成霖也去看了钟荣,此时钟荣右臂已上了夹板,因躺着不便,只斜靠在床上。见言成霖过来看望,说了声“惭愧”。史百禄告诉言成霖钟荣的受伤经过,言成霖心想,这嘉木扬喇勒智果然不是东西,左右也算是个成名人物,竟会暗算钟荣!自己若不是暗暗跟着孟姣姣和孟娟娟,她们岂不也要吃亏?

    言成霖问孟姣姣:“小姐还去常州府找姓李的吗?”

    孟姣姣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怕和平江府一样,也会把我们当蒙古国j细捉拿的了,不去也罢。我和娟娟本是一路跟着乌斯曼和巴玛尔的,得便把她们捉了或是杀了,谁知到临安兜了这么一大圈,竟没能奈何她们。如今她们和嘉木扬喇勒智做了一路,即便遇上他们,反是我们吃亏了!听说我爹爹将要出兵和蒙古军打仗,我颇想回去看看。”

    孟娟娟说道:“言公子没什么大事,何不和我们一起,遇上嘉木扬喇勒智他们,好好的打上一架!”

    孟姣姣笑了一声,说道:“你当言公子是你的保镖吗?此去江陵,千里迢迢,好劳动人家?”

    孟娟娟也笑道:“我可没有这么大面子,说是你的保镖还差不多,你倒是会体谅人家!”

    此时史百禄说道:“姑娘们若是不讨厌我话多,我护送钟荣回黄山,倒有一段同路。”

    孟姣姣说道:“史前辈说哪里话?我们还正厌路上寂寞呢,有你做伴最好,即便遇上嘉木扬喇勒智,以三敌三,未必便不如他们!”

    史百禄问言成霖:“言公子有什么打算?去临安还是回绿柳山庄?”

    言成霖说道:“还是去临安吧!娟娟说过,三秋桂子何处没有?这话很对,便是区区山庄也栽得几十棵桂树。不过钱塘潮却只有临宁有,我看了钱塘潮便要回绿柳山庄了。”

    孟娟娟说道:“说好了的,我们有事,你得赶来帮我们!”

    言成霖笑道:“那是一定的!”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壮士肝胆马如龙1

    更新时间:2011-2-13 1:18:32 本章字数:3522

    石方明和石方亮、史如玉三人,原本和孟姣姣、孟娟娟在一起的,因孟姣姣和孟娟娟夜探襄阳府,发现库春被害,嘉木扬喇勒智怀疑是库端派来的人干的,于是追赶出襄阳城外,杀了两个百夫长,因见巴玛尔向西逃去,又随后追赶。孟姣姣和孟娟娟不知巴玛尔是何路数,为探明究竟,一路跟了下去。便把石方明和石方亮、史如玉三人丢在了襄阳。后来遇到言成霖,又同去绿柳山庄,也没有再回襄阳知会石方明和石方亮、史如玉三人。石方明和石方亮、史如玉三人因见孟姣姣和孟娟娟夜探襄阳府未回,本以为两人失手了,第二天去襄阳府打探消息,听说库春被害,还以为是孟姣姣和孟娟娟两人干的,但仍未探到孟姣姣和孟娟娟的消息。一连查了两天,竟不得要领。忽听说襄阳西门外两人被杀,以为是孟姣姣和孟娟娟,跑去一看,却是两个男人,从衣着看出,并且还是蒙古人,心里更是疑惑。他们在襄阳待了半个多月,走还是不走,一直拿不定主意。因想被杀的两个蒙古人在襄阳西门,孟姣姣和孟娟娟可能向西去了,也就往西寻访,直到西安,仍不见孟姣姣和孟娟娟两人的踪迹。又想孟姣姣和孟娟娟本未往西,可能臨时有事离开襄阳的,现在正在襄阳找自己也说不定。于是他们又回了襄阳,到原住的客栈一问,孟姣姣和孟娟娟并未回来。就这样一来二去,天也渐渐的热了起来。

    石方明觉得既然找不到孟姣姣和孟娟娟,那就不找也罢,自己在三人中为大,需得商量个行止,他对石方亮和史如玉说道:“以孟姣姣和孟娟娟的功夫,夜探区区襄阳,决不会失手,可能遇到什么事走了,来不及告诉我们。如玉妹子,要不你跟我们回黄山去?我师父的山庄固然在黄山脚下,在始信峰上也建得有别府,那里观日出最好没有!”

    史如玉和石方明、石方亮在一起,倒是受到两兄弟的百般呵护的,石方明尤其殷勤,但她也视为平常,虽也觉得石方明这人很不错,却也未曾在心海中激起什么涟漪。先是言成霖一个人去了西蕃,至今听不到任何消息,她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却也不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现在又寻孟姣姣和孟娟娟不着,哪有什么心思到黄山去看日出?她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看见山就头疼。”

    石方亮说道:“要不我们送你回家,在洞庭湖里打鱼玩?”

    史如玉又摇摇头说道:“我爷爷去了临安,一个人在家好没意思!”

    石方明说道:“干脆去临安寻你爷爷和我师父?”

    史如玉说道:“临安那么大,能寻到吗?”

    石方明说道:“那,你说到什么地方去?”

    史如玉说道:“我也不知道到哪里去!”

    停了一会,石方明说道:“我们先去黄州,看孟姣姣是否回家了,若是孟姣姣没有回家,一定也去了临安,我们再去临安如何?”

    史如玉想了想,也没有更好的去处,只得说:“好吧!”

    石方明和石方亮、史如玉三人离了襄阳,径去黄州。史如玉只觉得懒懒的提不起精神来,石方明没话找话说,史如玉也懒得搭理。走了几十里地,来到一个小镇,石方明见路口绿树荫里斜斜挑出一面酒旗,来了精神,对史如玉说道:“正走得渴,我们去打个尖如何?”

    史如玉这倒没有反对。这种路口小店,最是简单不过,三间茅棚,有顶无墙,四面通风,又搭在树荫之下,赶路之人坐下喝碗茶歇歇脚喝碗茶,却也凉快惬意。

    石方明和石方亮、史如玉三人找了个树荫下坐下,石方明先喝声采:“好地方!”又吩咐店家:“一人先上一碗茶,再把酒菜上来!”

    稍顷茶到,史如玉喝了一口,见是用炒焦了的大麦泡的,有一股焦香味,却也解渴。随口问店家:“此处是何地名?还属襄阳府吗?”

    店家答道:“此地名叫黄家峪,属襄阳府管辖。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听口音像是南边人!”

    史如玉说道:“不错,正是过路的。蒙古人打下襄阳府了,那些马蚤鞑子经常下乡来吗?”

    店家先笑了一声,刚要答话,便听一阵嘈杂声,接着是哭爹喊娘的声音。又听有一阵脚步声,正朝小店走来。用不着店家解释,史如玉便知道鞑子来了。店家看了史如玉一眼,刚才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在脸上褪去,又添了种惊恐的神色。稍顷,史如玉便见有几个鞑子兵走进茅寮,为首的是一个百夫长。那百夫长的眼睛在茅寮中扫过,看到史如玉,不觉眼睛一亮,挑了一张就近的桌子坐下,对史如玉说道:“唷,这小姑娘长得可真不错,过来陪军爷我喝酒!”

    史如玉本来心里就充塞着莫名的烦恼,想找点事发泄,这鞑子没眼色,竟招惹起她了,不是找死?史如玉心里虽恼恨,面上却是笑嘻嘻的,说道:“将军是说我吗?吃酒可以,我可要两只驴耳朵下酒的!”边说边走到那百夫长的桌上坐下。

    那百夫长两只眼睛盯着史如玉看着,听史如玉称他将军,格外的高兴。嘴里笑道:“真是个妙人儿!——店家,有驴耳朵吗?来两只给这位小娘子下酒!”

    店家应道:“小店只有猪耳朵,却没有驴耳朵。”

    史如玉骂道:“你没长眼睛吗?这不是驴耳朵?”话音刚落,拔剑出剑,只见剑光一闪,那百夫长的两只耳朵被史如玉削下,顿时血流满面,痛得杀猪般叫了起来。那几个随从见了,连忙拔刀,史如玉笑道:“我正嫌两只驴耳朵不够,就有人送上来了!”手中剑连挥两挥,靠得略近的两个鞑子的耳朵也被削下。有一个脚底下快些的跑出茅寮喊道:“快来人,这里有宋国的j细!”被削了耳朵的百夫长和两个鞑子兵也跟着跑了出去,鲜血滴滴答答的一路洒着。

    史如玉骂道:“本姑娘是宋国人不错,又什么j细了?说得这么难听?”

    石方明劝道:“鞑子的耳朵割了气出了,麻烦也惹下了,这就走吧!”

    正在此时,三个人走进茅寮,。其中一人说道:“走?上哪去?你们还走得掉吗?”

    走进茅寮的三个人,便是黄河三鬼葛龙、葛虎、葛豹,说话的是老二葛虎。黄河三鬼常在江湖上走动,并没有穿蒙古军服。石方明问道:“你们也是……鞑子兵吗?”

    老大葛龙骂道:“有你这样问话的吗?我们便是黄河三雄,我叫葛龙,你们叫什么名字?快报名领死!”

    史如玉笑道:“别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了,明明是‘三鬼’,如何成了‘三雄’了?刚才姑娘我割了几只驴耳朵,你们便来了,你们这几只驴耳朵怕不大好割!”

    老二葛虎说道:“老大别和他们磨嘴皮了,报名是死,不报名也是死!”葛虎用手一指石方明和石方亮,又说,“老大我们一个对一个,这小姑娘让老三对付!”说毕,蛾眉剌向石方明递去。与此同时,葛龙的两柄短刀也向石方亮出招。

    石方明和石方亮互相对看一眼,双双拔剑应战。

    当年去绿柳山庄夺宝,黄河三雄是越过凝碧池进入二堂的,石方明和石方亮、史如玉便没能过凝碧池,只在绿柳山庄前的广场上待着,因此他们互相并不认识。若论武功,他们不是在一个档次上,黄河三鬼不仅轻功要高明得多,真实功夫也要高明得多。不过石方明和石方亮的本门剑法却也纯熟,只是功力不足,威力没能完全发挥。石方亮人鬼得很,葛龙双刀进招时,他并未立即拔剑,而是到葛龙招式递足不再变招时,突然拔剑出剑,削向葛龙的双刀。待葛龙看出石方亮的剑是利器急收招时,“叮”的一声,一柄短刀已被石方亮削断,葛龙的双刀成了单刀。

    葛虎的蛾眉剌利于近身缠斗,往往藏锋于腕底肘下,没有砍、砸之类大开大合的招式,石方明要用宝剑削断蛾眉剌固然不易。但葛虎有了戒心,招式不敢递足,蛾眉剌的威力也只发挥了六、七成。

    大凡用兵器争斗,短小轻兵以寻间抵隙击剌对方为主,重大兵器以大砍大杀为主,防守者或用兵器隔挡,或闪转腾挪躲避。往少里说,用兵器隔挡要占攻防招数的一半以上。石方明和石方亮仗着宝剑之利,葛龙和葛虎便不能用隔、挡、圧、架、这类招术攻防,进攻的招数也不敢放尽。这样一来,葛龙和葛虎固然有着武功上的优势,却不能尽展其长。石方明和石方亮虽处下风,也尽可以招架得住,但要取胜却也不能。

    葛虎叫葛豹战史如玉,葛豹没有动手。倒是史如玉手中剑指着他说:“喂,黑小子,打啊!”葛豹说道:“我不和女娃子打架!”葛豹既不和史如玉打,手里支着铁桨,两只眼睛只瞪着葛龙、葛虎和石方明、石方亮。

    却在此时,马蹄声得得响起,越来越近。只听一人说道:“有人打架,好得很啊!”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壮士肝胆马如龙2

    更新时间:2011-2-13 1:18:32 本章字数:3815

    葛龙和石方亮,葛虎和石方明做两处打得正紧,无暇顾及来人,史如玉和葛豹没打架,尽可以左顾右盼。史如玉见来人年纪也只得二十出头,骑一匹枣红马,手中铁枪,枪尖竟有一尺半长。服装似金似宋,绝对不会是蒙古人。面色略显黝黑,可见是常在沙场征战之人。这是史如玉一瞥之间做出的判断,却听来人说道:“小姑娘,你没有打架吗?”

    史如玉见问,嫣然一笑,说道:“你是什么七老八十的前辈高人吗?说起话来老气横秋的!”

    来人先是只看了史如玉的背影,而从史如玉的发形身形看,说史如玉是小姑娘却也不错。史如玉一发话,来人再一细看,见史如玉是极漂亮的大姑娘,又被史如玉抑揄了一句,颇觉不好意思。他用枪一指葛豹,问:“你怎么没有打架?”

    葛豹说道:“我不和女娃子打架。”

    来人说道:“我正闲着,我们来打一架!”

    史如玉说道:“且慢!你可知我们是什么人?”

    来人说道:“三个宋国人,三个蒙古人。”

    史如玉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