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3部分阅读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3部分阅读

间十六家著名拳法的jg华,编成了《拳经捷要》收入到《纪效新书》中作为士兵习武的教材。这部拳经实实在在算得上是一本武功秘籍,它对后世中国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世国术有三大内家流派:行意、八卦和太极,而有人就认为,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就在他的拳法中吸收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式拳经中的二十九式。作为一种集养生和技击为一体的优秀拳术,由于它老少皆宜,在东原来的那个时代,太极拳可是非常流行的。东当年为了健身,还学过一点,咱为什么不练练这呢?

    东转身把小册子又拿了起来,仔细查看里面的图谱,把它们和自己印象当中的太极拳相比较。太极拳里面有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中的二十九式,戚继光整理《拳经》时,又从太祖长拳里也吸收了部分jg华,这怎么说太极拳里面也该有太祖长拳的几招吧。戚大侠不是说了吗:“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又有六步拳、猴拳,各势各异,而实大同小异……”。他细细地翻看之下,还真是很有几招的。戚大侠哎,您老人家说得没错,大同小异,大同小异啊。

    东开始琢磨了,如何才能整个“宋版太极拳”出来呢?这事你还真不能乱来,要不你玩出个新拳法出来,叫别人怎么想,他身边的这两人可都不是什么傻瓜,很可能都是高手,而且说不定是高手中的高手。

    嗯,就不知道这俩人谁的功夫更深点,下次找个机会让他们切磋一下,让“朕”一饱古代真正高手比武的眼福。咱怎么觉得后世哪些搏击与散打和书里写的完全是两码事呢?一点都不刺激。

    至于这个宋版的太极拳,当年自己也就学了一套简易二十四式,哪是不能直接照葫芦画瓢整出来地。要弄,也只能从太祖长拳的图谱中选出来编一下,这才好糊弄过去。

    在接下来的ri子里,道士和吉安很奇怪,陛下也不问怎么练拳,要么对着图谱发楞,要么就是拿着图谱比比划划。但不管怎么说,陛下这几ri安稳了不少。

    有人要问,东哪来那么大的工夫在这上面费劲?其实是无聊。东说了,在这个时代,每到夜晚,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电脑,发个手机短信那真是yy,-< 读 吧 网 >-,那都是繁体字的古书,还没有那么多的书,你让兄弟我怎么打发时间?东到了这里就相信古代的武林高手肯定比后世的人功夫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和jg力多得多了,他们可没有后世的人们那么多像泡吧啊、喝酒聚餐等等之类的夜生活。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东终于得意洋洋地向他的两个“跟班”演示了“宋版太极拳”。为了方便他自己,东把图谱中他觉得复杂的招式全部给喀嚓掉,导致这个宋版太极拳也是二十四式。只不过就冲着他那生硬、斧凿之迹十分明显的拙劣拳法,要在后世,估计眼睛片碎了一地不说,还要被人扁的满地找笑掉的大牙。

    可是,当他气喘吁吁、“神清气爽”地结束了他的首映式,望向那两个“跟班”时,却发现他们的神情很是不对头,两人眼中均露出极其慎重的神sè。

    我们要知道,凡能够创出个新拳法出来的人,那在武林中是凤毛羚角,说是宗师级人物都不为过。许多习武之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弄点新意出来,而我们的小皇上才看了别人打两遍拳,拿着一本过去的图谱,几天就整出这么个新的拳法。就冲那生硬、七扭八歪的样子,也不可能是他原来就会的,这智力,在别人眼里实在是高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

    当下道士和吉安均小心翼翼地向陛下讨教这拳法,东这才觉得麻烦了:“坏了,过了,这怎么解释?”

    这完全是东思维的误区造成的,他光想到拳法的招式是不是不同,他没有考虑到这其实并不是招式的问题。不同拳法中招式相同的并不少,但拳理就不同了。不同的拳种即使是招式一样,但行家一看就知道是那派,为什么?内在的东西也许不知道,但方式方法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是没有办法掩盖的。

    教训啊,做人是要低调滴。东的头上已经不是黑线了,估计黑了一大块了。

    可是你不解释是不行的,没办法,忽悠吧,功夫还没有练,这忽悠估计已经快练到第二层了。

    东尴尬的笑了笑:“朕看道长和刘将军演武,拳脚如风,势如闪电,真的是好啊。嗯,但这太累人了,朕可吃不消。因此朕就想,这拳脚是不是也可以慢点练呢?”

    道士和吉安都困惑的看着他们的小皇帝没有说话。以前教他们习武之人,一直都是要求他们快,再快,而从来没有要求他们慢的,怎么现在陛下颠倒了呢?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人的思维一但定式,他在某个时候就会形成思维的误区。

    东哼哼唧唧地接着说到:“道长啊,拳脚慢点打不可以吗?快总是由慢开始的,对不对?先慢后快不是很好吗?再说,现在慢,我们以后也可以打快点啊,其实只要打人的时候快,不就行了。”

    道士和吉安闻言均陷入沉思。

    太极拳的创始者的确是不世出的天才,不同于通常人们所从事的运动,一上来就追求更快,他通过逆向思维,使太极拳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从慢的方面着手,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在后世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快、更高、更远的时候,我们的古人早已准确地把握了事物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运动总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正是基于这点,在这样一个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他们的技艺达到惊人的地步。真正练太极的人是快慢结合的,而且太极拳不要看慢,练起来也是很累人的。

    道士和吉安抬起头来,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问东:“那陛下这拳应该怎么练呢?”

    东挠了挠脑袋,自己不过是一个废材,根本不知道多少太极拳理论,于是“不好意思”地说到:“那个,嘿嘿,松,啊,放松。还有,还有啊,柔,越柔越好”。

    说完了觉得不对劲:好象本来是我要学武艺,怎么现在变成我教他们了?兄弟,藏拙,藏拙。趁着这两人还在琢磨,打了个哈欠,说了声:“朕乏了,要去睡觉了,”转身就回“宫”去了。

    第二天晚上,等东到了太后那里说过话,回到自己的“寝宫”时,他发现道士和吉安没有像往常那样就离开,而是眼巴巴地站在那里。他奇怪的看着他们:“何事?”

    这回是道士扭扭捏捏地说到:“陛下没事了?”

    “没事了啊,朕看会书就休息。”

    “不练拳了?”得,原来菜在这里呢。

    “不练了,朕今天有点累了,想休息。”东没好气的说。

    “陛下还是坚持锻炼的好,否则就前功尽弃了。”道士“关心”地劝说到。

    “是啊,陛下为了龙体康健也应该坚持。”吉安也在边上“忠心耿耿”地撺掇说。

    兄弟,这都什么人哪。东那个气啊,他看着这两个貌似忠厚、实则滑头的家伙,恨不得给他们几下。

    看到小皇帝有些恼了,那道士笑咪咪的又加了一句:“再说贫道也想和陛下学习学习这个新的拳法。”

    拉倒吧,两位大哥,就算是前世的我,十个八个一起上也不见得是你们的菜,更别说是现在了。你们还需要向我学习?

    东瞪了吉安一眼“你不是说不曾学过武艺吗,怎么现在这么有兴趣?”

    在好说歹说中,皇上就被这两个“忠心耿耿”的家伙给“绑架”到院子中去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东这个本来学习的变成教习了,在受不了两人时不时问这问哪、烦了之后,他干脆歪歪扭扭的写下“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八个字,让他们自己想去。那二人如获至宝,立马到一边琢磨去了。东相信就凭这俩人的本事,只要他们琢磨出拳理,肯定能整出比他弄的强太多的拳法。

    您瞧瞧,这什么世道,该收费的没收费,兄弟咱亏大了。

    可是,让他更烦闷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第九章 陛下的玩具(一)

    ( )陆秀夫又来了,看见他,东才是真的头痛。

    但陆夫子这次来没有给他上课,而是告诉他和太后朝议的结果。他告诉太后和陛下,朝议决定先进军广南西路,看看能不能打下个落脚点。

    东听了后,有种无力的感觉。他把行朝拉到海南,就是为了有个根据地,以便好好休整。在他看来,现在根本不是和对方硬拼的时候,而刘师勇的分析更坚定了他的看法。也许低调一点,积蓄一点力量后再行事会更好些,也更能避免以后的悲剧。

    没有粮食,开荒啊,屯田啊,这不都是办法吗?可是太后却同意了陆秀夫他们的建议。

    杨太后见皇上有点情绪低落,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官家,朝廷大事,我们是不懂的,还是让大臣们来决定吧。”

    东回去后,揪然不乐,道士和吉安都看着他也不吱声。东忍不住把朝议的事情告诉了他们,最后加了一句:“刘将军的话你们也听见了,朕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与其跑上岸给别人打,还不如暂时在这里。”

    道士叹了一口气,这还是东第一次听到他叹气。他开口问到:“陛下知道这么多的船和钱粮是哪里来的吗?”东楞住了。

    在陆秀夫、陈宜中、张士杰等人拥立端宗为帝后,行朝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安定下来过,这就导致了各方面准备严重不足。

    以船为例,开始是张士杰率领江淮军带了一部分船过来,但当局面恶劣行朝下海时,有军人十七万,民兵三十万,淮兵万人,近五十万人。以宋代大的海船可以装载5--600人来计算,也需要约千艘海船,何况你不可能全是这种大的船舶。

    此外,这么大的船队在海上漂泊,他们需要淡水、食物、盐、军械等等物资,装载这些东西的船只,所需数量也是比较吓人的,张士杰征用蒲寿庚船只的原因就在这里。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庞大的船队,它的补给是谁供给的呢?仅从粮食来看,在行朝所能控制的、一个不大的区域内,靠过去的府库积蓄和短时间从百姓手里征集,那肯定是不够的。

    答案是这些船只和物资是沿途忠于宋庭的士绅大户们的捐献。这些大户捐钱、捐粮还出兵,那么他们就有了相应的话语权,甚至是可以要挟。这就是陆秀夫、张士杰他们有时不得不听听这些人意见的原因所在。

    此外,无论是陆秀夫、张士杰,还是行朝其他的人,他们对海上行船都不熟悉,他们只能依赖于沿海当地的人。海路你都摸不清,您又能往哪跑?这也是历史上“宋主yu往占城,不果”,和行朝船队时不时就要回到沿海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陆秀夫和张世杰二人可以想见是如何的难以权衡。人心散了,行朝完了,但粮食和物质如果不能得到补充,那眼下这近二十万人的朝廷最后的武力肯定也要散了,行朝同样也就完了。

    道士最后用一种忧虑的语气说:“两位大人也真的是很难啊。”

    东不说话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只是史实,但历史的细节和它背后的真相,是不可能兼顾到的。难道只能沿着历史的轨迹走入死地?

    苏刘义进来禀奏陛下,刘师勇派人来传话:“有一个玩具做好了”。东jg神一振,立刻带着几个人悄悄的出了门。

    在城外的一个僻静之处,他见到了刘师勇带着几个人在焦急地等他。会合之后,他们一起向野外的一个小山坡走去。在山坡上,他看见了那几个匠人。几个工匠急忙给皇帝行大礼,东赶紧让他们免礼。那个许工匠请东看了一下几个放在一张台子上的,圆乎乎带把手的东西。这应该就是早期的手榴弹了,用铁皮做成,虽然个头大了点。

    东问哪个许工匠:“好用吗?”

    许工匠肯定地点了点头:“小老儿保证好使。”

    东迫不及待地说到:“那就赶紧试试。”随后,他急忙和几个人退后,工匠中的一人拿了一个手榴弹跑出了十几米开外,用一个火折子引燃了导火索后,将它扔了出去。在“轰”的一声巨响中,方圆几米的灌木丛倒了下来。

    成了,东看看周围,只见其他的人也都是面带震撼、惊异、兴奋的表情。东激动的走上前去,摸着剩下的哪几个古代的手榴弹。

    在后世某支军队中,手榴弹的投掷标准是30米距离投3枚弹,全部命中或2枚命中内环为优秀,没有1枚命中环形靶就是不及格。那么现在的宋人就做不到吗?

    东已经在yy如雨点般的手榴弹落到元兵头上的动人场面。他甚至已经构想在阵地战中,30米之内用弓弩进行打击,30米至50米内,是投弹手的攻击区域,50米之外的区域,以投石机将手榴弹铺天盖地的投出,再加上神臂弩、床子弩的联合攻击。什么回回炮,哈哈,你玩你的回回炮,我扔我的手榴弹,就看谁能玩得转。至于更远的范围,等兄弟我将火炮弄出来后再收拾你们。东的眼睛里满是星星。

    “陛下,”边上的刘师勇突然发话,东转过身看着他。不同于皇上这个没有经历过战场,只知道凭想像的废柴,久经战阵的刘师勇可就实际多了。他看出此物威力不小,但他也注意到这种武器的使用有局限xg,因为还要点燃,投掷出去,攻击的范围和攻击的持续xg不足,在平原地区北元骑兵高速的机动xg和骑shè能力面前,威慑力是有的,实际效果恐怕有限。

    “臣以为此物是守城之利器,”他说到。坚守常州之战他最后就败在城池被回回炮打破,如果有这东西,他同样想到和投石机的一起使用,那样,北兵的回回炮能否立起来就不好说了,那么城池就不一定能被击破。此外,作为一个水军将领,他很自然的考虑到如何将这样的武器运用到水战当中。

    “如果它能做细长点,绑到床子弩上,也可攻击对方的船只,这样对对方船只的打击效果要比投石机强。”他的眼中同样有星星冒出。哪是,海战中使用投石机的打击jg度,肯定不如神臂弩和床子弩。

    东楞了楞,他到没有想到这点,因为在他的心中,炮才是海上最好的武器,但现在还没有造出来,无法说,他相信刘师勇见到后,必然会明白的。同时,他也认为,细长一点的手榴弹更符合单兵的要求,不仅好装,更便于投掷。

    他点点头,“刘大人说的对,改进是必须的。”同时他还认为,威力不够大,这肯定是火药的xg能不够好的缘故,看来火药也需要改进。

    于是刘师勇和几个工匠又商量了一下,工匠们认为这都并不是很难。但有个问题,他们人手不够,还要弄突火枪,有点应付不过来。另外就是铁器不足。

    战争打得就是钢铁啊,东有点无奈了。苏刘义迫不及待地建议把琼州的铁器收集起来,东摇了摇头。海南现在是蛮荒之地,铁器并不多,他总不能把岛上所有铁器全用于造兵器吧?

    他记得海南昌江县境内有一个比较大的富铁矿。可是要开发,人手呢?在这个主要依靠人力的时代,就岛上现在的人口,要开荒,将来还要造船,造军械,还要开矿,这实在是不够做什么事情。他开始理解陆秀夫和张世杰,这里怎么看也不是能够得到发展的地方。而二十一初的海南,常住人口可都有八百多万哪。

    他想了一下,问到:“我们能不能到沿海地区招收流民来开矿?”

    刘师勇和苏刘义都楞住了,停了一下,他们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陛下不离开这里了?”

    东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他们的想法,他感到应该让这些人知道一点他的打算了。

    “朕觉得我们现在还不是鞑子的对手,而且我们在海上跑来跑去也不行,你们看,有多少人都在海上生病了?这里虽然是蛮荒之地,而且名声上也不好听,可它毕竟是我大宋之地啊,况且还有大海在保护我们。刘将军也说了,水上作战我们还不一定差,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地方做我们的基地呢?”他说到。“和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