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百媚图 > 百媚图第49部分阅读

百媚图第49部分阅读

要想以之刺入刀枪不入的嘎巴,简直就如同用石子打落火星。

    然而,钱逸群手里只有这个。

    然而……

    石子或许真的能打落火星。

    因为,三清剑竟然插进去了!

    嘎巴的惊讶并不比钱逸群少。他缓缓抽出手,竖起手肘,看着扎在自己身体中的三清剑。

    血流了出来,落在帝钟上,粘稠得像条蠕动的虫子。

    “出佛身血,”嘎巴露出一口尖锐的牙齿,“五!逆!大!罪!你要阿鼻地狱,无间受苦!”

    “我去过。”钱逸群嘿嘿笑道,“而且……”

    “什么?”嘎巴好奇问道。

    钱逸群缓缓闭上眼睛,双眼流下两行清泪。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师父其实什么都讲了,是我惑障蒙蔽,不闻不见!

    钱逸群脑中回响起木道人传法的声音,每一个字都传到了自己心中。

    墙壁上的霉斑渐渐清晰起来,放出如丝毫光。在这毫光之中,原本的绿霉变成了鲜艳的玉,原本的黑斑变成了飘渺的云黛。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

    钱逸群闭上眼睛,思绪回到了茅蓬坞里的茅棚前。就如师父施下的那个阵法一般,这茅棚在刹那间生出了雕梁画栋,红砖白墙,三层飞檐,瑞兽九重。他自己再不是一个身穿棉纱道袍的道士,而是身披法袍的道官。

    法袍之上,金丝银线。左金乌,右七星,八卦在襟,山河表里。他头戴玉冠,手持象牙笏板,伏惟殿前,高声称颂。

    “今臣关告,迳达九天!”

    钱逸群一咒诵毕,眼前殿宇楼阁尽去,无边光明之中,一尊真神独坐。那真神恍恍惚惚,渺渺冥冥,难见形象,只能通感。

    “我今授你玉清天雷一道,你当以大慈悲历世,大毅力恒守,常侍天尊,不落邪见。”

    神音振振,如雷贯耳。

    钱逸群伏惟拜道:“臣领法旨。”

    此言一出,光消云散,虚空一片。

    钱逸群只觉身子一轻,登时坠落。

    直不知下落多久,忽地眼前一亮,四周景象纷纷显现。最为醒目的,赫然是那口黝黑的帝钟。

    帝钟之上,一道玉符缓缓旋转。玉符表面纹理繁复,变化万端,随着钱逸群的想象而变化。那些起伏斗折的线条,一旦觉得它是高山峻岭,它便生出无穷厚重之势。一旦认为那是天上星斗连绵,它便顿时浩瀚无垠,令人敬畏。

    钱逸群的神识轻触这玉符,便被吸了进去,无从抵抗,只能顺应。

    玉符之中天地更是广阔,一条条电蛇飞舞,耳中只有轰轰雷声。

    ——这些便是玉清天雷!

    钱逸群念一动,却被玉符踢了出来,越过灵蕴海,直接出了玄关,回归自身。

    这一番神游,像是过了许久。

    钱逸群却感觉到脸上两道冰凉,原来还是那两行清泪,刚刚淌过面颊。

    第四十九章 大威德金刚怒目,玉清天真灵下盼(九)

    嘎巴拔下帝钟,扔在地上,抬脚便踩。

    突然之间,他意外地发现自己抬起的脚放不下去了。

    不仅仅是脚,整个身体都动弹不得。

    一股强大的吸力从钱逸群身上散发出来,同时又夹杂着一股同样强大的斥力。

    这一吸一斥同时作用,将人悬浮在虚空,没有一处能够借力。

    “哥也是有老大的。”钱逸群悠然地以只有两人能够听闻的声音说道,脸上浮出一丝安静、自信的笑容。

    “什么的说?”嘎巴一惊,眼中的钱逸群变得高大起来。褴褛的衣衫被浮云缝补,宛如天衣。在他的头顶,一朵庆云高悬,如光如雾,洒下光尘,照耀道人周身。

    “我家老大刚才看了我一眼。”钱逸群微微笑道:“是不是很给力?”

    嘎巴无法动弹,恐惧在内心中滋生。而这毒草一旦滋生,很快便会以不可抗拒之力席卷身心,将人拖入无间地狱。

    “玉清天雷!”

    钱逸群捕捉着玉符转动的频率,感受中天地之间炁息的变化,人与天地丝丝契合,终于吼出符命。

    一时间,天地变色,天空中涌出团团乌云,登时遮蔽天光。正月的寒风吹动大地,却无法吹散这些乌云。

    风云搏击,雷声沉闷如鼓。

    “快逃啊!”

    有个差役再难承受这天地之间的威压,惊恐大叫,连滚带爬逃下台去。其他人受了感染,无不惊骇,纷纷逃散。

    那些喇嘛见状,纷纷坐在地上,也不管徐佛等人宝剑加身,齐声高诵藏密经文。

    咔嚓嚓!

    一道水桶粗的霹雳天雷从天而降,直击论难台并非无形束缚的嘎巴。

    嘎巴暴喝一声,如狮吼,如牛号,被雷劈了个正着。

    空气中充满静电,就连钱逸群都不得不后退两步。

    这道天雷不知蓄满了多少电量,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如同闪亮的铁索,源源不断地将阴阳余气打进嘎巴的身体之中。

    九头之中,左面三头尽数爆裂。

    很快,右面三头也依次爆炸开来。

    嘎巴身上的靛蓝变成了焦黑,旋即又褪尽墨色,展现出原本黝黑的皮肤本色。

    “啊!”嘎巴怒吼一声,最顶金色佛头应声而爆。

    钱逸群轻轻挪步,一板一眼在台上踏罡步斗。

    这正是张天师所传的龙虎山秘法:天罡九星步。

    行此罡步,能够收拢灵蕴,凝练魂魄,是正一派上乘秘法。钱逸群踏出罡步,体内灵蕴纷纷归流灵蕴之海。伏矢魄得到祭炼,脸上忿恨渐消,也让钱逸群心中清静。

    他手中掐起小诀,默诵十六字掌心雷咒,蓄起一个大大的电球,朝嘎巴的血盆大口掷去。

    这电球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将嘎巴剩下的两头击得粉碎。

    从天降落的玉清天雷终于消散,留下空气中淡淡清新气息。

    这就是天威。

    嘎巴身上的僧袍被雷击得变成了焦炭,化作粉尘,露出灼烧后的身躯。他迈出步,盯着钱逸群,徐徐前倾,最终轰然倒地。

    小喇嘛们停下诵经,冲上论台,脱下自己的僧袍裹住嘎巴,两两搭手,做成一张人肉担架,将他抬起了起来。

    钱逸群没有丝毫动作。此时的他,只感觉浑身力竭,就连张口说话都做不到。

    一个小小的银色圆珠,从嘎巴身上升腾起来,静静伏在空中。

    尸狗。

    喇嘛们视而不见,旋即穿身而过。它不动不摇,不受丝毫影响。

    果然是另一方天地的东西。

    钱逸群凝视圆珠,心中升起一股对视的感觉。

    ——尸狗回来?

    钱逸群心念一动,尸狗一闪,朝钱逸群飞来,没身而入。

    就在尸狗的刹那,玉清天雷之符表面泛起一层冰霜,越结越厚,最终被冻成了一块冰雪丰碑,再也不旋动了。

    “道长,你没事吧?”徐佛带着三个女孩上了木台,护住钱逸群。

    钱逸群又站了片刻,身上方才有了力气。他微微摇头道:“有。”

    “能抬你回去么?”徐佛问道。

    “能。”钱逸群道。

    徐佛和几个女孩自然承担不起这个重任,只得将目光投向周围尚未散开的众人。

    围观群众早就已经退避三尺,躲在门窗之后偷窥。差役们早就逃出了好几条街,要走回来恐怕不容易。那些和尚呆若木鸡,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一个个光头堆在山门殿前,就像是一笼刚出锅的馒头。

    就在徐佛将目光投向道士们身上的时候,一个中年道士突然高声道:“欲求无上道,大众转天尊!”

    这道人自然就是陈致和。他提举天尊板,三称圣号。

    随同而来的经师道士,闻之精神一振,阴阳顿挫,齐声传唱:“雷声普化天尊,雷声普化天尊,雷声普化天尊。……”当下钟鼓齐鸣,经师分列两队。

    陈致和两边揖让,有鼓师上前敲鼓引道,绕着论难台走了三圈。

    这本是玄门常做的功课,此时掐头去尾做出来,倒也显得庄重威仪,远比一群人蜂拥而上要好看许多。

    来观摩论难的道门信众见做起了法事,连忙从各自藏匿处跑过来,齐声诵唱天尊圣号,跟着道士们“转天尊”。

    信众越来越多,就连不是信众的人也跟了进来,很快就转出了七八层圆环,犹有新人加入。

    陈致和带着经师上台,看着底下信众层层叠叠,比之过往做法事壮观数倍,心中激荡。他走近钱逸群,以这位厚道人为中心,缓缓绕着,低声问道:“能行么?”

    “不能。”钱逸群好不容易吐出两个字,恢复的力气还不没到腰间,恐怕再站一会都要摔倒了。

    “扶你回去。”陈致和见钱逸群说话干脆,吐字清晰,中气不亏,并不是受伤之象。他道:“机会难得,这场法事做了就走。”

    “靠。”钱逸群浑身乏力,只能吐出这一个字。

    “不客气。”陈致和以为钱逸群是想说“靠你了”,连忙谦虚道。

    ——你妹!

    钱逸群闭上眼睛,保养元气,没再说话。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玉符会突然被冰封起来,难道天尊大人觉得这个东西太破坏平衡,用了一次就削弱了?就算削弱,也不能直接冰封呀。

    还有那尸狗,被夺之后自己好像也没什么不适……魂魄到底是干嘛的?

    当然,最最让钱逸群迷茫的,却还是那个问题:

    何谓神!

    今天所见,真的是神么?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真神唯有一心村。”

    ……

    这些不都是对神的否认么?为什么我今天如此清晰地接触到了“神”?

    钱逸群思绪一多,顿时心神涣散,心脏突然绞痛。

    这突然其来的绞痛让钱逸群站立不稳,一头栽倒。

    还好身边有不少道士围着,两个网的道人下意识一扯,将钱逸群拉住起来。陈致和当然不能让道门高真就这么直挺挺放倒,连忙让年轻侍者两两握住手腕,搭出一个“口”字架,将钱逸群双腿送入臂环之中,抬起边便走。

    “放空心识,你心炁太弱了!”中行悦在神念之中大声疾呼。

    钱逸群灵光一闪,恍然大悟:这数通归于心炁,我只要动心计算,便是在消耗心炁。只是不同于草木之心那般消耗巨大,所以不知不觉就中招了……还以为我年纪轻轻得了心脏病呢!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钱逸群默诵《清静经》,总算心痛之感有所缓和。

    众人见道长们回观,纷纷跟进,不管曾经信什么,眼下去烧柱香总是没错。

    大明寺旁酒楼之中,众官员和豪商们分坐几桌,上面摆满了酒菜,丝毫不避讳对面的佛门黄墙。

    府尊老爷先领引一巡,说了两句废话,朝郑元勋一望:“郑惠东可得谢谢本府啊!若不是本府居中,你怎么会与那位神仙道长结缘。”

    郑元勋举起酒杯,笑道:“一杯薄酒,多谢明公。”说罢,仰起头一饮而尽。

    五泉小抿一口,又道:“神仙的那个鱼篓,不知能装多少东西。”

    郑元勋心中暗道:果然如此,这等宝贝无论谁看了都难免眼红。他道:“以往只当这是厚道长的装饰,从未想到竟然有这等威力。”

    一旁末座的徽商突然插嘴道:“那个法术小可倒是听说过。”

    五泉公放眼望去,见是生人,便不咸不淡道:“敢问其详。”

    那徽商朝扬州府尊拱了拱手,道:“那法术有个名堂,叫做‘壶里乾坤’。是要先做一件大物事,然后用法术一点点炼小。譬如烧一口大缸,最后练成一个酒杯。这酒杯虽然看似能盛酒无数,但终究不能超过那口缸子的大小。”

    众人纷纷点头,好像真的听懂了一般。

    郑元勋知道这徽商之前跟他一样惊叹,如今却说得头头是道,想必是刚才从哪里请教过了明白人。

    他不喜欢这陌生商人之前贬低厚道长,又见不是熟人,年齿也在自己之下,所以不用给什么面子,出声道:“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小可姓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十章 江湖客齐聚广陵,墨憨斋初版刊行

    郑元勋在脑中略一搜索,想不起来苏皖之地的豪商中有姓白氏的,估计不是什么大家族。他道:“白先生必有高人指点,何不让他出来一聚呢?”

    白氏也不推辞,笑道:“高人谈不上,却是小侄。”他对左右仆从道:“去请堂少爷过来见客。”两边仆从果然应声而出。

    不一时,一个身形俊朗的年轻公子大步流星踏进雅间,朝众人团团作揖,道:“晚生白沙,字弥子,见过诸位先生。”

    郑元勋打量着这位白弥子,见他神情淡然,目光清澈,说话声音不大,却响彻整间屋子,因问道:“白弥子可是修行之士?”

    “不敢当,”白沙道,“小可只是对此道略有耳闻,自己却没什么修行。”

    府尊见郑元勋比自己说得还多,隐隐有种喧宾夺主的味道,心中不悦。他抢道:“白弥子是哪里俊杰?”

    白沙头戴方巾,显然有功名在身。

    五泉公作为一府府尊,主持院试,扬州府所有秀才都见了他都称“治下学生某”。白沙谦称小可,便可知不是扬州人。

    “学生绩溪人。”白沙恭敬答道。

    “唔,你一个读书人,如何与修行之人有所瓜葛的?”五泉公只是个读书晋身的普通进士,并不知道秘法传承并非只有释道两家。在他看来,怪力乱神,子所不语,儒家读书人是绝不会跟这些江湖异人搭上关系的。

    “明公,天下异事颇多,学生不过是愿意四处走走,亲眼见见。与异人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些交情了。”白沙微笑道。

    “这种事倒是能时常见到的?”郑元勋想起自己影园被攻,那时候所有人身子不能动弹,也是一桩异闻,只是说出去没人信而已。

    时人经常有些志怪野史刊行,只是仿唐宋人笔意。将耳闻之事写得如同亲身经历,故而这种故事多不被人当真。

    “要看是什么人。”白沙对郑元勋微微笑道,“常人所见不过是两个莽汉打架,在下却能看到别的一些东西。”

    “哦?敢问其详。”郑元勋到底是豪商巨贾,不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太久。几句话下来,他已经扫除了刚才对那徽商的不满。

    白沙道:“诚如刚才,诸位老爷所见恐怕不过是一僧一道性命相搏,粗俗野蛮。未必有什么意思。”

    在做众人微微点头,表示认同。他们眼中,道士会用剑,和尚会铁布衫金钟罩,无非就是说书人口中的游侠儿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道行修为。

    白沙道:“然而在小可眼中,却不尽然。那番僧已经习得《大威德金刚密法》第二层,能够幻化出九头牛王金刚,文殊忿怒相。那位道长也能够沟通玉清天,感应天尊。引得真灵下盼。论说起来,虽然道长胜了。在修为上却是番僧更高。”

    众人听了不觉莞尔。

    五泉大笑道:“现在诸位便知道那些传奇、话本是如何来了的吧?”众人跟着哈哈大笑。

    白沙微微垂下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所言皆是自己亲眼所见,却也习惯了就被人当做说书先生。这也是他自小就有的悲哀,每每与人说些自己看到的事,便被当做是小孩子吹牛。

    在座诸君只有两人没有笑。

    郑元勋和郑翰学。

    郑翰学本身就异于常人,哪怕这人说钱逸群是天尊下凡他都不会惊讶。

    郑元勋却知道人间自有异术,绝非俗人所见那般单调。对白沙说的故事。只有三分存疑。那三分归根到底一句话:你怎么能看见?

    不过这个问题却不能当着这么多人问出来,郑元勋给儿子使了个眼色,目说道:去与他结交一番。

    郑翰学有心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