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百媚图 > 百媚图第20部分阅读

百媚图第20部分阅读

就算拜师了!拜师不是需要上表天庭、禀报历代祖师、授以道名字辈……我这怎么就能算是拜师了!

    “好了,道爷我乏了,你们出去吧。”赵监院挥了挥手,“老木,让你看藏经阁不是让你不干活!再要让我抓到你偷懒,仔细不给你饭吃!”

    “是是是。”木道人连连打躬。

    “看好你的两个戆徒弟,快走快走,还想赖着这里干嘛!”赵监院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转过身,对着那个“道”字深吸了口气,略略一憋,噗地放了一个又长又臭的屁。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太臭,一边扇着一边捂着口鼻往里间快走,闷声道:“我的屁好吃么!吃干净了再走也不迟!”

    钱逸群顿时一股恶心,推开大门朝外走去。

    第六章 入门初夜(求三江票推荐票)

    穹窿山风清凉,带着林中各色秀木的香气,让人陶醉。

    钱逸群仰头深吸一口清香夜风,睁眼就看见漫天星斗。铁杖道人那天晚上说的话又浮了出来,却怎么都不知道什么叫“星命”,为什么“收不下”。

    木老道佝偻着身子,很有些驼背,一步步往山下走。钱逸群呆立片刻,还是追了上去,道:“我跟你走么?”他本想叫一声“师父”,但这师父的形象与他想象中的也实在太遥远了,硬生生叫不出口。

    “对对对。”木道士连连称对。

    钱逸群招呼钱卫跟上,见钱卫能够一手提着竹箧,一手提着灯笼,便只跟着木道士又问:“我们不住上真观么?”

    “对对对。”木道士点头应道。

    “那咱们住哪里?”钱逸群问。

    这回木道士不说话了,抬头看了看钱逸群,微微一笑,继续埋头走路。

    钱逸群被他笑得茫然无措,只得再跟了上去,竟然是原路下山的模样。一直走到上山时看到的那条竹林幽径,木道人转了个弯,跳下大道台沿,往里走去。钱卫连忙抢在前面,为钱逸群照明。

    钱逸群只觉得脚下土路坑洼,从未走过这么不平整的路面,像是有人专门在这里挖了绊脚坑,故意要害人性命。

    月光被竹林严严实实挡在外面,幽径一片漆黑,若不是钱卫的灯笼,真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钱逸群突然意识到自己很傻,那木老道昏昏聩聩,是怎么在这条路上走得如此平稳?竟然连灯笼都不要?

    ——想来他年年走,已经走熟了。

    钱逸群很快找到了原因,又想起赵监院所说“让你看藏经阁”的话来。

    藏经阁顾名思义就是存经书宝典的地方,也就是上真观的图书馆。

    看守藏经阁自然就是图书管理员了!

    老子、老毛、老毛老婆、老莫、老僧——少林寺扫地那个……这些人可都做过图书管理员。

    由此可见这个职业的水有多深。

    “师父,我们是道士么?”钱逸群想到这节,“师父”两字也不觉得有多难叫出口了。

    老木道士连声道:“是是是。”

    “那我这算出家了么,师父?”钱逸群觉得这实在更像是一场闹剧。

    “对对对。”木道人继续道。

    “师父,您能说点别的么?”钱逸群觉得额角青筋条暴跳,忍不住问道。

    “好好好。”木道人微笑之中充满了慈祥和蔼,灯光之下还真的有些高道风骨。

    钱逸群放弃了说话,让钱卫走在前面,自己深一脚浅一脚跟在最后,也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还有多长。

    从竹林幽径里走出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了中天。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极开阔的平地,四面环山,是个山坞。在月光之下隐约能看到一座茅屋,看上去比钱逸群家里的厨房大不了多少。

    钱逸群踏出两步,顿时松了口气。脚下不再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而是硬实的土砖,走起来无比舒服。他在城里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这土砖地面高兴得想跳起来,真是换了人间啊。

    这种兴奋的感觉很快就消失殆尽,因为那栋茅屋。

    很不幸,那就是师徒三人外加钱卫的卧室、客厅、厨房……还好茅厕是在外面的。

    只要出了茅屋,天地就是个大茅厕。

    钱逸群看着这间三十来平,集聚了多功能高人气的房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在灯笼的光照下,可以看出这茅屋连地基都没打,只是砖块从地垒砌,里外糊了一层黄泥烧硬。顶棚上是正宗的干枯茅草,松木作梁,也不知道用了多久,木干都已经开裂了。

    房梁上挂满了废弃的蜘蛛网,粘着灰,就像是重重帷幔。房间里透着风,倒是没什么异味,仔细看才发现这是墙上打了几个洞,外加数条不规则开裂的墙缝,虽然眼下起到了促进空气流通的作用,再过两个月可就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一个硕大的黑影朝三人走了过来,跟钱逸群差不多高,却十分壮实,无论宽度还是厚度都超过钱逸群一倍,就像是块大方砖。

    “你是师兄吧?”钱逸群先打了招呼,“我今天刚拜的师。”

    老道士在旁边笑道:“对对对。”

    “我叫阿牛,也是师父的徒弟。”那大方砖瓮声瓮气道,“我怕没你大,还是你来做师兄吧。”

    “不必客气,你先入门的,你做师兄就是了。”钱逸群并非有意谦让,只因为他脑中迅速过了一遍曾经读过的书,意外地发现“师兄”是个很悲催的职称。

    且看郭靖之于杨康,明显杨康帅气多金出身好,儿子还争气。

    再看令狐冲之于林平之,直接妞偷人啊!小师妹就这么被抢掉了。

    还有天龙三兄弟,作为大哥的萧峰最悲催了,在两个弟弟风花雪月把妹缠绵的时候,他苦逼逼的在塞外考虑天下大事,最后直接自戕而亡。

    更别说孙悟空之于猪八戒和沙和尚,各种苦力打手保镖护院……猪八戒只要负责吃喝坑爹挑拨离间就行了。沙和尚更绝,整部《西游记》里就几句台词,简直就像是上面派来挂职镀金的。

    ……

    钱逸群突然又想道:这些师兄、大哥好像都是主角啊!那帮做小弟的反倒没什么好结果。看来付出和收获果然是成正比的,算了,我还是当师兄吧……

    “师弟,你在想什么?”大方砖阿牛根本没有跟钱逸群玩你推我让的游戏,直接这么喊上了。

    钱逸群暗道:今日真是诸事不顺,是铁杖道人故意选的时辰么?转念再一想,也有当主角的师弟呀,比如袁承志就是小师弟,再比如韦小宝是少林高僧的师弟,还比如小龙女是李莫愁的师弟……

    “我在想,”钱逸群将跑偏的神识收了回来,扫视了一圈屋子,“床在哪里?”

    大方砖上前吹灭了钱卫灯笼里的蜡烛,道:“蜡烛太亮,我借不到月光了。”

    钱逸群目瞪口呆,难道这里的床只能在月光之下才会显形么?

    “咦,我怎么更看不清了?”阿牛站在原地,挠了挠头,刚一动身就哗啦啦碰到了不知道是什么的一堆家什。

    ——坑你妹的,你拉低了本书人物平均智商你知道么!

    钱逸群突然有种悲哀的感觉,也仿佛明白了赵监院为什么会是那副疯疯癫癫的模样了。铁杖道人说他师兄是高道,估计那时候还没遇到这对师徒吧?

    大方砖不知道碰倒了多少东西,总算在休息区域——墙缝少一些的地方,拨拉出一人长宽的空间,又从厨房区域抱来一堆稻草,薄薄铺了一层。

    “你不会让我睡这里吧?”钱逸群硬吸了口气。这地上凹凸不平也就罢了,还在渗着潮气,只扑这么一层稻草能顶什么用?

    “当然不是。”阿牛道。

    “那我睡哪里?”钱逸群松了口气。

    “这是给你身后那个活鬼睡的。”大方砖道,“你既然是师父弟子,当然是跟师父和我一起。”

    钱逸群见钱卫身份被人叫破,心中暗惊:这大方砖虽然脑子有点问题,但是眼光很敏锐啊!看来这老道士,哦,不,是师父!看来师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钱卫,你睡这吧,晚上铺上褥子。”钱逸群关照道,又对阿牛道:“师兄,我们睡哪?”

    大方砖将钱逸群领到门口,道:“我们在神像前打坐。”

    钱逸群取了钱卫的灯笼,吹了火折子点燃蜡烛,仔细照了照:“哪里有神像?”

    “墙上。”大方砖踢了踢脚下的一块木板,摆到中间,大声喊道:“师父,您上座。”

    “好好好。”师父收拾了一下刚才大方砖撞倒的东西,踱步过来,坐在那木板上,双腿一盘,刹那入定。

    阿牛直接坐在了地上,长舒一口气,两个呼吸间就传来了风箱扯动般的鼾声。

    钱卫凑了过来,低声道:“少爷,这可比县里的地牢还苦呀。”

    “嗯。”钱逸群盯着阿牛给他留出来的地方,怎么都坐不下去。

    “少爷,咱们要不等天亮就回去吧?”钱卫又道。

    “嗯……?你想什么呢!”钱逸群挑眉道,“我们可是来修行的!给我拿床褥子,其他的你用。”

    钱卫无奈,暗道:是你来修行,我只是服侍你而已。

    他不敢说出来,只得拿了床厚褥子,叠了两叠,给钱逸群放在地上当坐垫。他见钱逸群上了座,便回到刚才那个角落,发现靠墙立着块三尺宽五尺长的木板,便取了放在地上,铺上褥子,总比直接睡地上强些。

    钱逸群挪了挪屁股,觉得还是挺软和的,想想这就是自己出家修行的第一夜,还真是很给力啊!不过以后要是一直如此,自己又能撑多久呢?

    得益于之前做的功课,钱逸群很快便抛却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恍恍惚惚进入静定之中。身边那位扯风箱的师兄也渐渐收敛了鼾声,耳中只有秋虫残鸣,山中野兽呼号,充斥着大自然的气息。

    谁都没发现,躺在木板上的钱卫突然身子佝偻,蜷曲成了一团,嘴角抽搐,眼皮直跳,渐渐又打着摆子,发出一声声闷哼,好像承受着极大的痛楚。

    第七章 随师修行(求三江票求推荐)

    天蒙蒙亮的时候,阿牛伸了个懒腰,撑开腿按了按,借着微光打量起这个新入门的师弟。他很快就看腻了,觉得这师弟跟上真观的那些道士没什么区别,白白净净,身体弱小,一看就是干不了活的。

    钱逸群隐隐有种被人剥光了围观的错觉,睁开眼睛,正好与阿牛的那对牛眼相撞,差点高呼“有鬼”。不过还好,阿牛虽然体型蠢笨,但是面貌不错,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两道浓黑的眉毛呈一字卧蚕式,眼睛硕大,微微外凸,果然有几分牛相。

    “师兄早。”钱逸群打了个招呼。

    “师弟早。”阿牛站起身,生火煮水,开始一天的生活。

    钱逸群放松了一下麻木的双腿,很快也站了起来,见师父还在定中,也不敢打扰,便出门呼吸新鲜空气。他还从未有过这么用功坐了一夜,今天出来之后只感觉精神抖擞,浑身舒坦,对未来的清贫日子也不觉得有什么畏惧了。

    钱卫见钱逸群起身了,连忙也跟着起来,只觉得头晕目眩,脑中杂乱纷纷,都是昨夜里发梦闹的。他收拾了被褥,又取出点心和食材,过去帮着弄早饭了。

    阿牛也不跟他多说话,反正任由钱卫动作。钱卫虽然是个烂人,却也拉扯过女儿长大,

    锅灶上的活计比阿牛还要熟练些,很快就将这工作抢了过去。

    阿牛见插不上手,便往屋后清理肠胃去了。

    钱逸群闻到了汤圆的香气方才回到屋里,见师父刚刚起座,便上去打了个招呼。师父仍旧是“好好好”应对,再没别的话。

    阿牛回到屋里,见一碗碗汤圆已经盛好了,便一把扯了钱卫昨晚睡觉的木板过来。他将木板的一端架在一块石头上,自己坐在地上,另一端架在膝盖,搭成了个简易的桌子。

    师父习以为常,过去坐了,等钱卫上饭。

    钱逸群坐在师父对面,用手轻轻按了按这“桌子”,心中五味杂陈,暗道:谁知道还有多少挑战我常识的事?一起来啊!老子撑得住!

    “师兄,先咬一个小口,吹凉了再含进嘴里。”钱逸群吃了两个汤圆,见阿牛被烫得整张脸都皱起来了,知道他从未吃过,心中颇为可怜他。

    阿牛学着钱逸群的做法,小心咬了一口薄嫩如羊脂的糯米皮,露出里面的黑洋酥,呼呼吹凉,放进嘴里,吸了口气:“好香好甜。”

    “这是宁波人的黑油酥汤圆,跟咱们苏州人的不同,别有一番滋味。”钱逸群说完又暗想:估计这位师兄连苏州的汤圆也没吃过吧。

    “我第一次吃这种东西。”阿牛乐呵呵道,“果然好吃,就是差点被它暗算了。”

    “我还带的多,师兄尽管吃。”钱逸群大方道。

    “耗。”阿牛丝毫不客气,风卷残云一般就将自己眼前的汤圆的吃完了,便要钱卫再煮。

    钱卫这次过来背了五天的早点食材,还有少量的肉食,全是钱母怕儿子在山上没得吃,硬要带的。钱逸群昨天还觉得这么做有点多余,现在看看阿牛的吃相,庆幸母亲英明睿智。

    阿牛一碗接一碗,好像完全没有停下的意思。

    六碗过后……

    “行了,不能再吃了。”钱逸群终于忍不住了,“这汤圆是用糯米包的,吃的时候不觉得,等会就会积食了。”

    “哦。”阿牛颇为失望,放下碗转向师父道,“师父,我去给祖师爷磕头,然后就去打水。”

    师父笑道:“好好好。”

    “祖师爷?”钱逸群扫了一眼这家徒四壁又堆满了杂物的屋子,“在哪里?”

    “这不是祖师爷的神像么?”阿牛指着昨晚打坐面对的墙壁,上面隐隐约约有个白色的印子。所谓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在阿牛几经提示之后,钱逸群终于认出来了:“这是太上老君?”

    “是元始天尊,你看,这是他的混元珠。”阿牛指着墙上一块老大的圆形霉斑。

    钱逸群深深的点了点头,此刻才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他与阿牛师兄的世界实在距离太远了。

    阿牛毕恭毕敬地对着这墙上的霉斑水印磕了头,从门后取了扁担,挑起水桶打水去了。钱逸群见师父也要出门,连忙凑了上去,笑道:“师父,您是去藏经阁么?”

    “对对对。”

    “能带我去么?”

    “好好好。”

    钱逸群登时高兴起来,对钱卫道:“你要不今天就回去吧,这里看来也不方便住。咦,你脸上怎地这般惨白?”

    “昨晚一直发梦,又梦到我那可怜的闺女了。”钱卫叹了口气,“少爷,我们还是在山下租间农舍吧,每日上山也不过个把时辰,不耽误什么。”

    “你租一间住吧,每日送些饮食吃的上来便是了。”钱逸群见师父已经出门了,连忙追了上去,又对钱卫道,“我住些日子再看。”

    钱卫只得道:“那好,老奴今日便下山寻间好些的农舍租下来。”

    钱逸群点头同意,突然想起昨晚的事来,折返回屋里取了自己的西河剑,想了想,将百媚图也带在了身上,以备随时咨询。

    师徒俩人又走进了竹林幽径,此时天已经大亮。秋月的阳光从竹叶中洒落下来,在地上形成了铜钱大小的光斑,俩人就在这一柱柱光“棍”中行走。

    上真观的道士们起得也早,已经做完了早课。云板声中,众道人排好队,由几个老成的经师去迎了监院大师进斋堂。木老道这边三人并不算上真观道士,本就不能过堂吃饭,故而人家见了他也不招呼。

    木老道冲所有人都微微躬身,也不管别人理不理他,只是一味谦卑,让钱逸群心中不爽。不过作为弟子怎么能够指摘师父呢?他只好将这不爽化作对学习的饥渴,早些学完就早些回去吧!日后有钱了就自己盖座庙,让师父和阿牛去管,好歹有师徒之名,不能看他们被人欺负。

    一路过了山门灵官殿,过了茅君殿,又过了玉皇宝殿和三清阁,总算在三清阁后面有道矮墙,隔出了一亩来方的地界。矮墙里只有一栋破破烂烂的屋子,好歹顶上铺瓦,却是残破不全,比茅蓬坞里的茅屋好得有限。

    钱逸群随着师父进了门,抬头就看到这破屋上挂着一块匾额:藏经阁!

    第八章 神霄五雷玉书

    木道人上前掏出钥匙,颤颤巍巍找到锁孔开锁。钱逸群在一旁看了,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