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戒之灵 > 戒之灵第23部分阅读

戒之灵第23部分阅读

主人,主观上的情绪影响了杨德宝的判断。

    段玉衡听到杨德宝的话,知道杨德宝还是没有反应过来,心中也不由暗叹,真是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啊!

    本来,段玉衡就是打算让杨德宝当着众人的面,颜面扫地,看到杨德宝乖乖入套,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按照梦璇玑之前告诉他的,缓缓开口说道:“这幅《萧景兰花图》最出彩的地方,不是这幅画作的画面本身,而是在这画作的题字上面。

    我们知道,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着一些相应的避讳,而这些避讳大多数都来自于皇帝,有的是皇帝的名字,有的是皇帝的年号,还有的则是在皇帝去世之后,下一代皇帝避讳的庙号。

    在古代,如果有人不小心犯了避讳,那么后果是相当可怕的,轻则发配充军,重则丢掉性命,甚至满门抄斩,因此,在古代,对于皇帝的一些避讳,是非常讲究的,没有什么人敢轻易犯忌。

    而在唐代,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避讳的字正是他本名中的‘世’字,按照古代避讳的规矩,如果皇帝避讳哪个字,那么除了皇帝特准的人和皇帝本人之外,其他任何人对于避讳的那个字,是不允许被写完整的,有的是少一竖,有的是少一横,有的是少一点,反正就是不能把皇帝避讳的字写完整。

    而在杨老板这幅画的题字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世’字,被写得完完整整,完全没有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这一点在古代,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由此可见,这阎立本的胆子有多大,竟然敢在自己的画作上,毫不避讳皇帝的避讳,公然将皇帝避讳的‘世’字,完完整整地写在了画作一旁,敢顶着大不敬的罪名,做出这么冒犯皇威事情,就这一点,我觉得这幅画就值一千万!”

    众人听到段玉衡的解释,之前还没有想明白的人,一下子感觉豁然开朗,再傻的人,此时也能听出来,段玉衡的话,并不是真的在夸奖杨德宝这幅画作很值钱,而是在暗讽这幅画作是赝品。

    其中以冯老为首的一批,对于古代书画收藏不是很了解的人,在听了段玉衡的解释之后,除了对于段玉衡的暗讽感到很好笑之外,也对段玉衡在古代书画收藏上的造诣感到非常震惊。

    在座的人中,和段玉衡之前没有什么交集的几人,在听了段玉衡的话之后,对于这个年纪轻轻,名不见经传的段玉衡,又有了新的认识。

    而坐在杨德宝身边的周洋,甚至发出了一声深深的感叹。

    而此时的杨德宝,在听到了段玉衡的话之后,脸色也变得异常难看,眼睛死钩钩地盯着段玉衡,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这也有可能是阎立本不小心犯了忌讳啊,不能因为一个字的问题,就说这幅画是假的吧?你也说了,这幅画无论从纸质还是画风,以及提款来看,都是真迹啊!”

    过了好一会,杨德宝才缓缓开口争辩起来。

    此时的杨德宝,开口争辩已经不是为了跟段玉衡置气那么简单了,更多的是想要让段玉衡承认自己这幅画作是真迹,仿佛只有段玉衡承认了这幅画作是真迹,他杨德宝才能真正安心。

    因为,要知道杨德宝买下这幅画的时候,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如果被认定为是赝品的话,那么这幅画的结局只能是砸在杨德宝的手中,这样大的代价,杨德宝是承受不起的。

    此时的杨德宝,心中已经开始懊悔,懊悔自己为什么一开始就跟段玉衡这样一个本事了得的青年站在了对立面,懊悔自己为什么要处处刁难段玉衡,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切,杨德宝相信,段玉衡绝对不会在自己的这幅画作收藏上,说什么的。

    所谓和气生财,杨德宝这次真正是领教了不和气的下场,与人不和气,仅仅是不能生财,甚至还会破大财啊!

    不过段玉衡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杨德宝从昨天与自己相遇开始,处处刁难,好不容易抓住这样一个反击的机会,段玉衡又怎能放过?

    因此,虽然段玉衡听出了杨德宝话语中带有哀求的味道,但是依然没有放过杨德宝的意思,继续开口道:“杨老板,你恐怕忘了阎立本是什么人了。

    阎立本在贞观年间,也就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出任着主爵郎中兼刑部侍郎的官职,可以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这样一个有官职在身,又经常与皇帝朝夕相伴的二品大员,如果说还会犯这样的忌讳的话,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这个大臣有谋反之心,根本没把皇帝放在眼里,要么就是这个大臣觉得自己活得太没意思,想早点死!

    因此,这根本不存在阎立本会是因为不小心犯了忌讳,而是这个画作他就是赝品!”

    段玉衡这次的话,可以说是非常的直白,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的地方。

    而听到段玉衡的话的杨德宝,在段玉衡话音刚落的时候,也一下子在椅子上瘫软了下去,目光呆滞地望着放在八仙桌上的画作,肥胖的身体,仿佛成了泄了气的气球一般,软瘪无力。

    “我说老大,你不能这么说嘛,虽然这画作的题字犯了忌讳,但是纸张和画风都是对的啊。”

    陈喆看着瘫软在椅子上的杨德宝,肚子里的坏水一下子涌了上来,出言朝着段玉衡问道。

    果然,杨德宝在听到陈喆的话之后,眼中仿佛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已经瘫软下去的肥胖身体,一下子有坐直了起来,望着段玉衡,等待着段玉衡给出答案。

    第一百一十二章 段玉衡亮宝

    段玉衡听到陈喆的问题,再看到杨德宝的行为,一下子就明白了陈喆的心思。

    陈喆是因为出于对段玉衡的无条件信任,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陈喆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替杨德宝说话,相反,是为了让杨德宝彻底地跌入失落的谷底。

    人在什么时候最失落?

    就是在明明有了希望的时候,突然希望变成了失望,这样的情绪,是最打击人的。

    段玉衡抬眼瞟了瞟坐在自己身边的陈喆,知道自己不好驳了自己这个兄弟的好意,同时也希望能够给这个杨德宝足够的教训,于是便开口说道:“这个画作,之所以从纸质和画风上看都是阎立本的真迹无疑,原因在于,作假者的手段。

    我们都知道,宣纸是有很多层组成的,很多作假者,在拿到真迹之后,将真迹的画作通过特殊的手法分成很多层,然后再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将从真迹上分层下来的薄薄的宣纸,与一些老宣纸叠在一起,制成一张,最后再请绘画师傅,描着被揭下来的真迹,在叠层出来的画作上填色,最后做出来的画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这种作伪的手法,在旧社会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兴盛了,但是因为这种作伪手法的高超,以及高仿真,使得这种手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通过这种手法制作出来的画作,几乎件件都可以假乱真,让人很难分辨,就是浸滛字画收藏多年的大收藏家,也很有可能会在这种作伪手法的面前打眼。

    因此,如果我不是看到了这个题字上出现的错误,也不会看出这幅画作是赝品的。”

    段玉衡的一番解释将杨德宝再次扔进了失落的谷底,杨德宝在听到段玉衡的话之后,彻底瘫软在了椅子上,呆滞的目光中,没有一丝的感情,仿佛伴随着段玉衡的话,杨德宝被抽走了灵魂一般。

    “段兄弟好本事啊!不仅对玉石收藏有着极深的见地,就连这字画收藏,也很有研究啊!”

    坐在杨德宝身边的周洋,也没有再搭理杨德宝的意思,而是朝着段玉衡伸出了大拇指,夸奖起了段玉衡。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老大?”

    陈喆听到周洋的话,很臭屁地一仰下巴,说道。

    陈喆的这个动作,引来了一片笑声,一瞬间,墨雅轩中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那个,三爷,我突然还想起来,我有点事情,就先告辞了!”

    就在众人刚刚止住笑声之后,杨德宝忽然站起身来,慌张地朝着孟三铎说道。

    “哦,既然杨老弟还有事儿,那我也就不留你了,你去忙吧!”

    孟三铎听到杨德宝的话,知道他是因为已经没有脸留在这里,故意找得托词,于是便也见坡下驴。

    “实在不好意思,有机会再想诸位讨教。”

    杨德宝说着,将放在桌面上的那幅阎立本《萧景兰花图》赝品收拾了起来,装进锦盒中,然后抱起锦盒,扭动着他那肥胖的身体,匆匆离开了墨雅轩。

    “哎,这孙子一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陈喆在杨德宝离开之后,还不忘继续在众人面前挖苦杨德宝。

    “我说小陈啊,年纪轻轻,口下要积德啊。”

    孟三铎听到陈喆的话,有些不喜地说道。

    虽然说,杨德宝今天的表现,让孟三铎也很不高兴,但是不管怎么说,杨德宝也是他请来的客人,杨德宝丢了面子,孟三铎也感觉脸上无光。

    “嗨,我说孟老哥,你执念太深了!”

    方江在听到孟三铎的话后,抬起眼皮看了看孟三铎说道。

    孟三铎听到方江的话,先是一愣,然后便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哎,是啊,我是有些钻牛角尖了。”

    “老大,孟叔叔和方大哥说啥呢?”

    陈喆听到方江和孟三铎地对话,感到很是不解,于是朝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段玉衡问道。

    “方大哥是在说孟叔叔,太执着于杨德宝与他的关系。”

    段玉衡听到陈喆的询问,便开口解释道,但却也没有彻底说破,因为有些事情,如果说得太透,谁都会没有面子的。

    “哦,这样啊!”

    陈喆也不是笨人,听到段玉衡的解释,也马上就明白了过来,不再追问了。

    “行了,咱们抓紧时间,赶紧下一件宝贝吧。”

    孟三铎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说着,朝段玉衡递去一个眼神。

    段玉衡看到孟三铎的眼神,知道是让自己亮宝,于是便开口道:“那就由小子我来亮亮宝贝吧,还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啊!”

    说着,段玉衡就将放在自己面前的袋子缓缓拉开,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放在里面的蛐蛐罐拿了出来。

    “哦,段兄弟这是一个蛐蛐罐儿啊!”

    周洋作为古玩商人,对于各类藏品的感观是非常敏锐的,在段玉衡将蛐蛐罐一拿出来的时候,周洋就感觉这蛐蛐罐不是个简单的玩意。

    “是的,这个蛐蛐罐,我看着像是赵子玉制的,但是却不知道是真是伪,还请各位前辈,给掌掌眼。”

    段玉衡听到周洋的话,笑着说道,然后将手中的蛐蛐罐,轻轻地放在了八仙桌的中间。

    “对于杂项收藏,老朽几乎是没有什么研究,鉴定这个蛐蛐罐,还要看方先生和小周的。”

    冯老看到段玉衡拿出来的是个蛐蛐罐,脸上变得略微有些失望,在冯老的心中,主观地希望段玉衡是主攻玉器收藏的,这样的话,自己在收藏圈子里就能多一位本事了得,且志同道合的藏友了。

    而当段玉衡拿出蛐蛐罐之后,冯老便以为,段玉衡在收藏上主攻的是杂项,心中也就不免有些失落。

    “呵呵,段兄弟,上次你拿出个黑珊瑚烟嘴,这次又拿出个蛐蛐罐,看来你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杂项收藏上啊!”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愁,这忧愁的是冯老,欢喜的自然就是方江了。

    方江看到段玉衡拿出来的宝贝,竟然又是一件杂项类的藏品,心中很是欢喜,感觉段玉衡跟自己是越来越对口味了。

    “方大哥,你莫要再取笑我了,我其实收藏时间并不长,所以对于收藏上的分类没有什么明确认识,是碰到什么好东西就买,之所以这次拿来的还是杂项藏品,是因为我手头就这么一件藏品而已,再让我拿出别的,我也拿不出来了。”

    段玉衡很是诚恳地将实话说了出来。

    “行了吧,我又不会去你那儿抢去,在我面前还装什么穷啊!”

    方江听到段玉衡的话,自然是不会相信的,这古玩收藏,靠得都是手过千遍练就的本事,段玉衡如此高超的鉴赏能力,如果说是手里没上千件藏品的积累,说出去谁都不会相信。

    段玉衡听到方江的话,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有的时候,这实话还真没有假话容易让人相信。

    ps:对不起,今天上传稍微晚了一点,因为今天恢复上班第一天,开会一直开到这会,还希望各位书友能谅解!

    &nnsp;

    0

    第一百一十三章 惊人的价值

    周洋早已经按捺不住了,在听到段玉衡的话之后,就一直坐在那里,眼睛盯着放在八仙桌中间的蛐蛐罐,两只手来回地搓着。

    段玉衡看到周洋的样子,知道周洋是见宝心动,想要上手,于是便开口道:“周大哥,要不您先上手,给我看看这个蛐蛐罐是真是假如何?”

    周洋听到段玉衡的话,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伸手就要去抱放在八仙桌中间的蛐蛐罐,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于是老脸一红,朝着段玉衡笑着道:“我先看看,然后咱们再互相探讨探讨啊!”

    说完,周洋就迫不及待地将段玉衡的蛐蛐罐抱在了手里,然后重新坐回座位上,看了起来。

    因为段玉衡之前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鉴赏能力震撼了在场的众人,因此,当段玉衡拿出蛐蛐罐之后,众人也对这个有着极高鉴赏本领的年轻人拿出来的物件,充满了兴趣。

    虽然说在座的人当中,有很多都不懂杂项收藏,但是这却挡不住他们对于段玉衡拿出的罐子,所产生的浓厚兴趣。

    因此,当周洋拿起段玉衡的蛐蛐罐开始鉴赏的时候,其余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周洋,安静地等待着周洋的鉴定结果。

    所谓鉴定,其实也正是收藏过程中最有趣味的地方,通过运用自己对于物件的认知,以及相关的知识储备,来判断出一个东西的真伪,这样的过程可以给收藏者带来一种无法形容的快感。

    而当鉴定出真假之后,所带来的成就感,更是能够让收藏者感到非常愉快。

    就好比前文中,孟三铎送给林艾雪的那副书法的作者,启功先生一般,启功先生不仅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更是很有地位的收藏家,启功先生就非常喜欢给别人鉴定物件,经启功先生的手,鉴定出来的珍宝,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了。

    而能够亲眼鉴定一样宝贝,并且给这个宝贝正名,在收藏圈子里更是一种无上的光荣,因此,这也是周洋为什么那么着急想要鉴赏段玉衡这个蛐蛐罐的原因。

    周洋手里捧着那个蛐蛐罐,翻来覆去看了大概有一个钟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周洋脸上时而兴奋,时而不解,时而低沉,搞得在座的那些,等待鉴定结果的人,也是一头雾水。

    “哎呀,这个东西,我实在不敢独自下定论啊!这样吧,方老哥是玩杂项的,要不您再给看看?”

    又过去了几十分钟之后,周洋才抬起头来,无奈地望向坐在段玉衡身边的方江,说道。

    “怎么的?这个罐子有蹊跷?”

    方江听到周洋的话,以为周洋判断这个罐子是赝品,心中也很是紧张起来。

    “不,在我看来这个罐子应该是真品,只是,如果真的是真品的话,其价值很是可怕,我不敢随便妄言了。”

    周洋摇了摇头,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小周啊,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自信了?一个罐子而已,不至于吧?”

    孟三铎听到周洋的话,心中便是一惊,周洋作为南都市有名的古董商人,见过的各类珍宝不计其数,能够被周洋认为价值可怕的东西,那么,其价值就真的不可估量了,因此,孟三铎才会有此一问,目的是从周洋口中套出点关于这个罐子的信息来。

    “三爷,您也不用在这里套我的话,我只能说,这个蛐蛐罐如果是真品,价值将会非常恐怖,我也是出于谨慎,在没确定这个蛐蛐罐的真伪之前,我不会说什么的。”

    周洋也是个聪明人,在听到孟三铎的话之后,马上就明白了孟三铎的意思,于是便开口说道。

    “呵呵,好,正好我在京城的时候,见到过赵子玉制的蛐蛐罐,那就让我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