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28部分阅读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28部分阅读

炮迫击炮达59787门,坦克达15687辆,其中包括约1500辆在苏联举世无双的t-34坦克和克伏重型坦克(以克利姆伏罗希洛夫命名的苏联重型坦克型号)。

    仅坦克一项,苏联所占的优势就是敌人的4倍多。要知道德国人在东线只有不超过3650辆的坦克和突击火炮,其中还包括230辆不带炮弹装置的指挥车。

    350辆坦克由在北非的隆美尔指挥,还有不到300辆坦克组成了法西斯武装力量最高指挥部的两个后备师,它们是1941年的秋天才被投入到东线的。即使把芬兰86辆坦克、罗马尼亚的60辆坦克和匈牙利的160辆坦克(它们在6月才加入战斗)计算在内,苏军仍占绝对优势。

    仅坦克一项,苏联所占的优势就是敌人的4倍多。斯大林完全了解这些情况,因此才坚信:希特勒应该怕他,德国不敢对苏联怎么样。

    此刻的斯大林,主观意愿远远凌驾于客观因素。这才导致,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苏联的惨败。

    所以作为一个处于战争边缘的国家领导人,斯大林很失败,可以说他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但他完全没有战略大局观,被传为神的他,只是依靠自己的意志,仿佛天下人都和他自己想的一样。

    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就算今后思想开始转变,逐渐具备了战略大局观,但掩盖不了前期的无知和失败。

    就在陈绍和陈福钦谈话的时候,遥远的车里雅宾斯克。

    位于车里雅宾斯克的地下掩体内,那些从克林姆林宫转移过来的苏联政斧高层早已是乱成了一锅粥。

    在西伯利亚平原,中华军队的地面进攻已经进行了整整三个小时,空中的第二轮攻击也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地面装甲部队正在源源不断地向西伯利亚平原深处猛插,此时此刻,苏联的大地正在呻吟着,无数村庄城市工厂都陷入了炮火之中。

    新官上任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还没来得及过几天舒心曰子,或者说他来担任这个职务就不是来过舒心曰子的。就在几分钟前,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的通知,那是关于中华军队对西伯利亚上几个城镇进行空袭的消息。

    在电话里面,伏罗希洛夫“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去向斯大林报告这些消息,然而就在华西列夫斯基在办公室里准备资料的时候,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源源不断的来了。东部特别军区、西伯利亚特别军区、远东特别军区等传来被中华军队袭击的消息了。

    “坏消息就让我来传……”华西列夫斯基多少有些不满的想到,但是转念一想也是,换成自己如果是伏罗希洛夫的那个角色,多半也会让别人去向“当家的”汇报。

    来不及再等下去了,华西列夫斯基拉上自己的参谋人员,向斯大林所在的二号掩体急急地走去。

    当这些坏消息一股脑的呈现在斯大林面前时,这位苏联“当家的”陷入巨大的震惊,握着烟斗的手居然悬在了半空中,以至久久不能做出回答,这是这些身居苏联[]高层的高层领导们,从来没有看到自己的领袖有过这样的情况。

    当他回过神后,便用嘶哑的声音让华西列夫斯基通知全体政治局委员来他的办公室开会。其实,在得知中华军队的部队全线进攻西伯利亚平原,政治局的全体委员很早就集中在了斯大林所在的办公楼里面。

    不到十分钟,苏联红党全体政治局委员已经全部到齐,华西列夫斯基和沙波什尼科夫去办公室将斯大林从里面的房间邀请出来。斯大林脸色苍白,缓缓的走了出来,又缓慢的坐在桌旁。一边的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斯大林手里握着装满了烟草的烟斗,但是并没有点燃它。

    最后还是斯大林本人打破了这一沉默,这也是一贯的规矩,似乎也只有他来打破沉默才是最为合适的,只是这次他的话不是那样连贯。他缓慢的摆动了一下精致的小烟斗,然后面容平静(至少看起来还算平静)地说:“陈绍疯了……确实是疯了……在我们强大的红军面前……他们将在全线受到打击……而且是毁灭姓的打击。”

    说到这里,他拿着烟斗的手做了一个向下劈东西的姿势,然后他向红军高层的将帅们发问:“你们都汇报一下具体的情况,让大家有个大体的了解……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就请你先来说说吧……”

    此时正站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身旁的华西列夫斯基马上开口说道:“斯大林同志,就在刚才我再一次同西伯利亚西部特别军区的巴甫洛夫同志通了电话,他向我报告,敌人此时还在沿边境线进攻,正面很宽,但是深入我们纵深不多,各个部队都在进行有效的反击。”

    看到斯大林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华西列夫斯基继续说道:“总参谋部在经过了一番分析之后,建议立即用各边境军区所有兵力猛烈还击突入的敌军,制止其继续前进。同时,国防委员会还指示我们在西部国境线的边防军全线出击,遏制住敌人。总之,在一号战报没有到来之前,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进一步的等待消息。”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您认为遏制就足够了吗?不是单单是遏制敌人,而是歼灭敌人!”斯大林看上去认为前线的情况还不算差,现在他倒是多少有些乐观了。

    然而,在看到斯大林的情绪有了不少的提高后,站在后边的政治局委员们马上变得相当乐观起来。也纷纷表态,在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英勇的苏联红军一定能够狠狠地惩罚帝国主义侵略者。

    在这种盲目乐观的情况下,斯大林以临时成立的红军最高统帅部的名义,给各红军、空军各个部队发布了开战之后的最高统帅部第4号命令。大体是要号召东部国境线的各个军区,要顽强的使用一切力量及手段进攻入侵祖国的敌军,并将其歼灭在苏联东部边境地区。(未完待续。)

    第617章 神圣的战争(上)

    就在斯大林这份命令下达之后,实际情况开始逐渐的传了上来,在事实面前,那些图纸上的空谈显得太过苍白无力了。

    从4月7ri拂晓开始,东部边境的五个军区司令部同各个集团军的有线通信都遭到了破坏,各军区和各集团军司令部无法迅速向下面传达命令。至于无线通信,由于技术资金的限制,苏联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只装备到团一级,本来能力就很弱。

    而现在因为中华军队特种侦察部队的干扰而变得一点用处都没有,五个军区数百万部队居然出现了军区找不到集团军、集团军找不到师、师找不到团的危险情况。

    从而使得整个苏联上下得到的情报都极其矛盾,特别是其中有大量是虚假的情报。而作为红军神经中枢的总参谋部也就不可能从下属的各个军区级单位获得正确的情报,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成了一纸空文。

    一直到了4月9ri深夜,最高统帅部再次召开会议,伏罗希洛夫宣读了最高统帅部起草的第4号战况通报:“今天早晨,中华军队军队越过了中苏边境地区,轰炸了我国在东部地区的大量城市。现在,英勇的苏联红军已经遏制住了敌人的进攻,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反击作战,我们的军队正在狠狠地惩罚中华军队法东斯侵略者!”

    “这是真实的情况吗?”斯大林问这句话的时候显得有气无力的,这说明他已经有些疲惫了。

    “斯大林同志……”声音不算很高的伏罗希洛夫面sè比较难看了,多少有些为难的说道,“第4号战报应当是让人放心的……”

    就在此时,莫洛托夫走进了会议室,斯大林站起了身体,因为他此时太需要知道东面那个国家的态度了。“斯大林同志,我见到了英美两国的大使,他对中华军队的行动表示遗憾,同时拒绝对我们进行任何承诺。”他扶了一下眼镜,“我们在华盛顿的大使则没能见到美国zhèngfu的高级官员……”

    “看来他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自己的事情都处理不完……”斯大林的脸上显现出一丝宽慰,可是半夜时分被吵醒的斯大林再次怔住了。

    当天凌晨,在后世的哈萨克斯坦,上百万中华大军向在不同的位置,再次向苏联发动了同样规模空前的进攻,其主要占领目标是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全部地区,并且伺机向西进军,争取以强有力的攻势强在德国之前占领莫斯科。

    担任前线作战总指挥的xjiāng战区部署有中华国防军陆军第三集团军、第五集团军、第十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共计拥有12个军、42个作战师、坦克8000辆、装甲战车10800辆、大口径火炮16000门、总兵力80万人。

    空军部队是xjiāng战区航空集群,该集群拥有四个航空战役集团军群,下属战术航空兵8个师、24个航空兵团、12个防空师、作战飞机8000架左右。再加上二线部队、后勤运输部队等等,整个xjiāng战区总兵力高达160多万人,是兵力最为普通的战区,也占有整个帝总兵力的六分之一。

    4月7ri凌晨4时,中华国防军西北战区所属的四个集团军的强大地面力量开始向苏联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伯利亚部分大规模进攻。

    进攻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很大程度是由于希特勒的要求,他认为对于斯拉夫这一“劣等民族”的最后屠杀要有高贵的雅利安人来开第一枪。陈绍根本不承认所谓的种族论,更不去在乎所谓的第一枪或者第二枪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晚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其实是为了让苏联有反映的时间,西伯利亚平原受到大规模进攻,苏联必然会将安全区的兵力向东集结。三天的时间,足够苏联调走很多腹地的兵力了。

    对于中华帝国来讲,两个战区数百万军队的整个主要战场就是面积达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而后才是翻越乌拉尔山脉、渡过乌拉尔河。在一线部署的三个集团军当中,集中了帝三分之二的重型装甲部队,尤其是担任中路突破的第五集团军,下属有第51军、第52军、第53军,这三个军全部是重装甲军,尤其是第51军和第52军,号称是西北战区的两只铁甲猛虎,他们就好比两把铁拳狠狠地砸在苏联叶尼赛河防线的zhongyāng部位上。

    4月8ri,凌晨4时30分,在数十个工兵团紧急工作将近四十分钟后,第五集团军的部队开始了大规模的渡河行动。当然,由于时间紧张、任务繁重,这次渡河除了浮桥外,还动用了数千艘机动船,这里面就包括了大量的橡皮艇、冲锋舟等等。在部队进驻西伯利亚森林地区后,所有的野战部队都用砍伐的木材制作了数千艘简易的木船,这就大大的充实了渡河器材。

    在陈绍的调教下,帝国陆军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重武器主义军队,在第五八集团军南起坎斯特——北至苏尔古季哈的三百多公里的渡河正面上,集团军各个师级单位、军级单位和集团军直属的炮兵部队一共集中了约五千门大口径火炮,这里面居然包括了将近千门火箭炮。

    当天凌晨,在侦察部队和空军送来的侦查资料的情报支持下,集团军的炮兵部队对对岸苏军的火力点、各种大型工事、机枪碉堡、炮兵阵地、坦克集结地域等等重点目标进行了炮击后,开始向纵深方向延伸炮击。

    第五集团军司令员杨成武上将此次将3个军连同战区支援的配属部队共计约30万帝士兵集结在叶尼塞河东面沿岸,此时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过河。

    如果有人此时从飞机上观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部队大局井然有序。许多士兵排好队,依次地登上各种船只,而工兵搭载好的浮桥则主要供坦克、车辆、炮兵部队使用。当一线的炮火支援向苏军的纵深展开后,第51军和第52军的两个主力师作为全军第一批登陆上岸部队,开始建立滩头阵地了。

    现在部队的先头已经与苏军接上火了,后续部队还未上船,中间的部队则在河上强渡。这样的场面自然会被苏军的侦察部队轻易发现,那些暂时哑火的炮兵阵地很快有复苏过来。

    从二线阵地上集结起来的苏军炮兵部队,迅速将数百发照明弹发shè到了叶尼赛河的河两岸,为夜间的苏军侦察部队提供了显著的目标,而冒险起飞的苏军侦察机,则往往能够向炮兵阵地发回一些情报。

    顿时,苏军的炮火还击了,一时间,上千发炮弹夹杂着尖利的呼叫声在叶尼塞河上炸响了。同时,在苏尔古特地区,已经组织起部分部队进行反击的苏军装甲部队先头部队,已经同第51军的前卫部队在苏尔古季哈东南面地区遭遇了。

    中华帝国空军在此次渡河作战中也投入了数千架飞机,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以前德军没有遇到的,那就是西西伯利亚面积过于宽广,而且到处都是平原草地,处处都可以作为飞机的野战停机场。这样一来,就给帝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出了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夜间进行轰炸,苏军的防空力量并不算弱,而帝国空军的轰炸力量又太分散,因而在一个小时的轰炸当中效果不太好。

    剩余的苏军飞机又有不少趁着第二梯队的帝国空军战机到来之前的空隙紧急起飞了,他们给帝国空中力量带来了一定威胁,同时还威胁着正在渡河的数十万军队。

    渡河战场仍然是主战场,早上五点半钟,天已经亮了起来,不少穿过了帝国空军歼击机部队所组织起的空中防线,来到了叶尼赛河渡河场,此时第五集团军才刚刚度过五分之三的部队。

    苏军的图系列双发中型轰炸机立即向下俯冲,在尽量贴近河面的低空投下一枚枚高爆炸弹,伊尔系列攻击机则用火箭弹进行打击,而拉系列战斗机则用机炮和机枪对地面的帝进行扫shè。这给正在渡河的部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第五集团军的部队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渡河进攻,而苏军飞机则不断地在帝中制造无数的麻烦,当然,能够飞过来的苏军飞机数量并不算太多,能造成的杀伤也是有限的。而且地面已经建立了密集的防空火力网,这些苏军战机,其实并不讨好。

    虽然如此,但从坎特斯到苏尔古季哈,长达数百公里的河面上,大量的帝战斗机仍然跑过来护航,也使得渡河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在叶尼赛河东岸地区,帝西北战区空军的防空部队也将探照灯几乎尽数打开,地面的防空炮火激烈地shè击,各种口径的高shè炮竞相上场:双23毫米高炮、双37毫米高炮、双57毫米高炮、单100毫米高炮等等。

    当然这种在天亮前的夜空中,多半的防空火炮仅靠探照灯来指引高炮,其效果也确实差强人意。要不是火力足够密集,还有近半的防空火力是由雷达指引,恐怕这些苏联战机会给渡河部队,造成不小的杀伤。

    到了凌晨7时30分,帝的渡河进攻作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三个多小时,第五集团军已经有近25万兵力登上了东岸,其中三大主力军的部队已经基本成建制的到达了叶尼赛河西岸。

    特别是51军的第129机械化步兵师在苏尔古季哈突然向南进行大转折,策应第52军所部在叶尼塞河防线中段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突破口,第52军以军属坦克部队为主集中集团军主力向几个桥头堡集结。

    在南线坎斯特以西的地区,第52军的各个部队在渡过河之后,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到沿岸的各个地方,寻找苏军修筑的地下工事的出入口,并与苏军守军激烈交战。担任边境地区防御的苏军内务部所属的边防部队,仍然在进行非常顽强的抵抗,但是这样的抵抗也只能是飞蛾扑火,到了后来也就渐渐微弱了。

    上午八点,帝第五集团军的第51军和第52军的所属部队,已经占据了河西岸纵深2至5公里的表面阵地。而在这个地域下的地下工事群,也一大半被优势的帝兵力基本占领。

    后续部队开始将大批的重型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和机械化部队运了过来,这些重装部队一过河就立即投入战斗。

    相对于数量庞大、富有牺牲jg神的帝陆军士兵,帝陆军野战部队大量装备的各型坦克则是一支令人恐惧的力量。在这个时代,坦克始终是步兵和各类战壕、工事的克星,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地区这样的平原地域,坦克的作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