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资本大唐 > 资本大唐第171部分阅读

资本大唐第171部分阅读

这种惩罚,李贞根本不敢闪躲,同时他也不会闪躲,结果被这一鞭子抽中肩膀,结果李贞只感觉肩头上火辣辣的疼,同时装箱手臂都是麻的,不过他却不敢有任何怨言,而且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依然一刀接一刀的向前劈出。

    看到李贞的表现,大胡子教官冷哼一声,提着鞭子继续监督。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自己打的这位学员却是大唐的皇子。其实不但教官不知道,与李贞相处数年的学员也很少有人知道李贞的真正身份,甚至本来就认识李贞的人,在军校里认出他也不敢乱说他的身份,因为这是李世民亲自下的命令,让李贞隐姓瞒名在军校里学习,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和其他学员一样,受到平等的对待,同时学到一身真正的本领。

    挨了一鞭子后,李贞终于不敢再分心,开始认真的进行枯燥的训练,一直到了一个时辰后,这场训练才算是完成。说起来李贞这期的学员都是来军校近三年的老学员了,但这一场训练下来,个个却还是累的满头大汗,不过却没人敢坐下,反而开始小幅度的活动,将疲倦的身体活动开了之后,这才开始慢慢的坐下休息。

    “燕八,一起去吃饭吧!”李贞也活动了几下,这时一伙与他交好的学员向他打招呼道。李贞在军校里自然不会用自己的本名,甚至连姓都换成了母姓,他的母亲正是燕北的亲姑母,所以他与燕北是关系很亲密的表兄弟。至于名字则用了他在皇子中的排行,反正军校里的学员有许多都是出自贫苦人家,名字也没什么讲究。

    李贞训练了一上午也刚好饿了,而且平时他也与这几个交好的学员一起吃饭,所以听后立刻跑过去笑道:“好,今天好像是初六,正是食堂做炖羊肉的日子,咱们可得好好吃一顿!”

    “哈哈哈哈,你小子就知道吃,刚才我看你挨了大胡子一鞭,是不是就想着吃羊肉了?”其中一个学员取笑道。

    “你这个吃货还敢说我,上次是谁偷偷地把一支羊腿带进军校,然后被教官发现揍了一顿的?”李贞也毫不客气的反击道,同时手上也不老实,开始与对方来一场拳脚友谊赛,而对方也不示弱,两人边打边向食堂那边移动,而其他几人也都对这种情况早已经司空见惯,因此不但不拦着,反而还起哄加油。

    一帮人打打闹闹的来到食堂,不过就在李贞正要和同伴们进去时,忽然看到在食堂的门口有个熟悉的身影,这让李贞立刻和同伴说了一声,让他们先进去,然后走到那人身边道:“七哥,你站在大门口干什么呢?”

    站在食堂门口的正是李恽,当初他和李贞一样,也是军校少年班的成员,本来当初他都十六岁了,按说是不用再去什么少年班的,不过李世民觉得李恽的性子比李治还要软弱,所以就特别点名让他也去,结果李恽就成了少年军校班年纪最大的一个学员。

    “呵呵,我还能干什么啊,当然是找你有事。”李恽微笑着说道,接着搂过李贞的肩膀,然后边向食堂里面走边道,“走,咱们打份饭边吃边聊!”

    等李贞进到食堂才发现,今天食堂中吃饭的人比平时少了许多,甚至打饭都不用排队,很快两人就打好自己的饭,然后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来,而这时李贞才问道:“七哥,今天的人怎么这么少啊?”

    “嗨,步兵科又出去拉练了,另外你们骑兵科即将毕业的几个班也去进行生存训练了,所以今天咱们军校的人少了一小半,这才会空出这么多的位子。”李恽吃了口米饭随口答道。

    李恽在少年军校班表现的也不错,不过他学的方向与李贞不同,主修的是参谋科,主要是负责帮作战主官整理战斗信息,并向主官提出自己的作战意见,甚至还要负责向下级布置作战任务等。这倒是十分适合李恽,毕竟以他的性子,也根本没勇气拿起刀与敌人拼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恽做为李世民的儿子,虽然看起来有点窝囊,但却是个极其精明的人,不但善于分析信息,而且还懂得从一些细节方面发现问题,所以他这个参谋科的学员倒是十分优秀,虽然在表现上不如李贞那么抢眼,但却也让李世民对这个儿子另眼相看。

    李恽本来就是搞信息分析的,平时对军校的情况自然是了若指掌,李贞也不觉得惊奇。不过李恽回答过李贞的问题后,立刻接着又道:“八弟,六哥在南洋又打胜仗的消息你知道了吗?”

    李贞一听这个问题,却叹了口气,一脸羡慕的道:“昨天晚上就知道了,说起来我真羡慕六哥,大丈夫就该像他那样,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这才不枉咱们在世上走一遭!”

    听到自己这个弟弟的话,李恽倒也没觉得意外,因为他知道,李贞一向将六哥当做榜样,事事都向六哥学,特别是在开疆拓土方面,更让李贞敬佩不已,不过相比他们那位六哥,他和李贞却只能呆在长安的军校里,根本没机会出去。

    不过李恽并没有什么大志,很快就调整过来,并且安慰李贞道:“八弟,你也不要气馁,六哥那种人千百年也才出了一个,所以你千万不要和他比,另外咱们也不是虚度光阴,等到咱们在军校毕业了,无论是加入咱们大唐的军校还是去六哥那里,肯定都能搏出一个天地来!”

    李贞听到李恽的话却是一皱眉,有些不高兴地道:“七哥,你不会就这点抱负吧?”

    李恽却是露出一个苦笑道:“八弟你还不了解为兄吗,我本来就对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没兴趣,若不是想让父皇关注一下我,我才不会来学什么参谋科呢!”

    李恽的话的确发自肺腑,本来他在少年班的时候,是打算混一段就算了,不过后来看到表现优异的李贞受到父亲李世民的重视,这让李恽也起了念头,开始好好学习起来,毕竟身为儿子,都希望得到父亲的肯定,特别是像李恽这种并不受重视的皇子,更是急于表现自己,所以他才和李贞一样,加入军校成为一个普通的学员,并且开始努力学习,现在看来效果明显,至少李世民知道自己有一个智谋过人的儿子了。

    李贞自然知道自己这位七哥的想法,不过他却没有嘲笑对方,而是深思了一下道:“七哥,你们参谋科虽然是军校中的秀才,对武艺并不重视,但好歹也是个血性的军人,难道你学完这些东西,然后讨了父皇的欢心后,就打算就这么庸庸碌碌的一辈子吗?”

    李恽很精明,他已经听出李贞的话里有话,不过却暂时猜不出自己这个弟弟的心思,因此有些不解地问道:“八弟,你的意思是……”

    第四百八十二章 李贞的野心

    看到李恽不解的样子,李贞却是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这才开口道:“七哥,咱们兄弟不是外人,有些话我也就直说了。”

    李贞说到这里,伸出手指在汤里蘸了一下,在桌面上写下‘嫡’‘庶’两个字,然后这才又道:“咱们大唐向来是传嫡不传庶,虽然这个规矩并不是不能打破,比如若是做到六哥那一步,父皇还巴不得把皇位传给他,不过六哥却对皇位没兴趣,所以这才轮到老九头上。”

    “八弟,这话可不要乱说!”听到李贞说的如此直白,李恽却吓了一跳,虽然这些事人人都知道,但心里明白也就行了,绝对不能宣之于口,特别是像他们两人的身份,更是不能对这种事加以讨论。

    不过李贞却满不在乎的挥了一下手道:“七哥你就是胆子小,现在老九都已经坐上太子之位了,咱们说上几句又能如何?再说了,咱们这些庶出的皇子也早已经没了机会,况且有六哥这个榜样,我对那个皇位还不稀罕呢!”

    李恽听后却是连连苦笑,他知道自己这位八弟一向胆大,说话根本没有什么顾忌,不过李贞也的确有这个资本,别的不说,光是他母系的燕氏就了不起,特别是燕北还是六哥李愔的心腹,借着六哥的帮助,现在燕氏已经成为大唐最大的工商业主之一,有十几万人靠着燕家吃饱,一般人根本不敢得罪,所以李贞有这个底气。

    李贞在说完上面的话后,忽然看了看身边,然后压低声音道:“七哥,咱们兄弟肯定与皇位无缘,不过身为大丈夫,咱们却也不能这么庸庸碌碌下去,现在六哥就给咱们指了一条明路,只不过小弟觉得有些势单力孤,所以不如咱们兄弟联手,也到海外做出一番事业来!”

    李贞说到这里,两眼中也不禁冒出两股精光,自从上次随李愔去了趟台湾后,李贞这才忽然发现,原来海外也并不是蛮荒之地,反而有些地方比中原还要富饶,不过在这些富饶无比的地方,却被那些懒惰无比的土人们所占据,而且这些土人的战斗力极低,只要克服了当地恶劣的环境,那么他就有信心用一支军队横扫土人。

    而李恽在听到李贞的话后,手中的筷子却一下子掉了下来,整个人更是目瞪口呆,他虽然知道李贞的胆子很大,但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李贞竟然想以六哥为榜样,也走上向外开拓的道路,而且现在还想把自己也拉上。

    看到自己这位胆小的七哥被自己吓呆了,李贞却隔着桌子拍了拍李恽的肩膀,笑呵呵的道:“七哥,我知道你一向谨慎,而且也没什么野心,不过咱们出身皇家,自然该有个皇家的气度,九弟就不说了,他能接父皇的位子是他的运气,至于六哥咱们不敢比,也比不了,但是六哥却给咱们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开疆拓土,别的不说,到时咱们在海外占块地盘,然后做个逍遥自在的海外王爷,岂不是比呆在大唐看人脸色要强的多?”

    而李恽听到这里也是全身一震,李贞的最后几句话的确打动了他,一般人可能会觉得他们这些皇子锦衣玉食,出门前呼后拥,好像十分风光,但自家有苦自家知,李世民在的时候,他们这些做儿子的还能生活的不错,但日后换成李治登基的话,那他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甚至稍微有什么不小心的地方,很可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其实说起来李贞、李恽和李治的关系都还不错,哪怕是李治坐上太子之位,也经常与他们两人玩闹,并没有为与他们疏远,由此可见李治也是个重情义的人。不过现在是现在,当李治坐上皇位时,亲情在皇位面前,绝对会变得脆弱不堪。

    以李恽的精明,再加上李贞言语中的提点,能明白上面的那些道理,另外他也知道,自己母亲出身卑微,母系一方根本没有什么人物,这点李贞就比他要强的多,人家背后的燕氏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日后哪怕是李治想动李贞,也会掂量掂量。而自己却无依无靠,说句不好听的,到时他连自保之力都没有,别人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想到这里,李恽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同时心中对李贞的提议也有几分心动,这几年李愔在海外的事他也很清楚,而且也知道那些土人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期,别说是大唐的军队了,就是周围那些属国的军队也比那些土人强,若是自己和李贞真的能拥有一支军队的话,那么在海外打下一块地盘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李恽的年龄毕竟大一些,考虑事情也比较周全,只见他忽然皱着眉头道:“八弟,六哥可不是那么好的,你别看现在六哥在外面连灭数国,又打下那么大的地盘,但是六哥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后来又得到父皇的大力支持,可以从咱们大唐抽取大量的人力,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六哥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但是咱们现在要人没人,要钱也不多,所以就算咱们有心学六哥,但恐怕也没那个力啊!”

    李贞听后也是一愣,他倒没想那么多,总觉得只要自己有一支军队,那么其他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现在仔细一想,光有军队还不行,毕竟军队中的士卒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后勤补给,兵器坏了也要更换。

    不过李贞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当下一笑道:“七哥,听你话中的意思,看样子也是同意我刚才的话了,至于什么财力物力等乱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咱们暂时先不考虑,我只知道六哥说过,外面的世界是强者为尊,咱们现在最主要的,是手足必须有一支听命于我们的军队,至于其他的事,我相信六哥肯定会帮我们的。”

    听到李贞竟然如此说,李恽是哭笑不得,虽然他相信六哥李愔的为人,但是在这种大事上,谁也不知道六哥能帮他们多少?不过李贞既然都如此说了,他也不好再反驳,只好与李贞商量该如何组织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其实军队对于李贞和李恽来说,还真不是太难的事,首先他们都有自己的王府卫队,虽然卫队人数只有一千人,但只要不造反,这一千人的军队是完全听从他们的指挥的,而有了这一千人打底,再买上一批身强体壮的奴隶,然后再训练一下,就是一支很不错的军队。

    只是这首先就有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军队绝对不能在大唐,否则肯定会被人奏上一本,说他们擅养私兵,意图谋反之类的。所以李贞和李恽若是想组建军队,那就绝对不能放在大唐国内。

    另外军队还需要各级的将领,这个对于李贞和李恽来说,却是一个比较好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本来就在军校学习,有不少同学朋友,这些人虽然可以在毕业后担任军队的中低级军官,但若是他们两个许下厚利的话,也未尝不能拉到自己的军队中。

    这点恐怕李世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当初听从李愔的意见设立的军校,竟然成了儿子们挖自己墙脚的地方。说起来军校里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出自军中,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民间,他们受外界的影响,对李愔在海外的事也听说过不少,所以在心中也有那么几分渴望,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贞和李恽招揽起这些人时,倒也十分轻松,很快就召集了一批人加入他们,而这些人也将是他们组建军队的基础。

    而就在李恽和李贞兄弟二人野心勃勃的开始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时,太极宫立政殿内,已经做稳了太子之位的李治却面临着一个选择。

    “母后,儿臣现在专心学业,而且还要向父皇和大臣们学习政务,实在不想分心,所以立太子妃的事,能不能暂且缓上一缓?”李治躬着身子,一脸小心翼翼地说道,而在他的面前,长孙皇后端坐在那里,脸上却有些不太高兴。

    “雉奴,你都已经十六岁了,而且也是当今的太子,也该找个太子妃了!”长孙皇后沉着脸再次说道。为了劝说儿子成婚,长孙皇后可没少费口舌,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李治就是不同意,这让长孙皇后也有些恼火。

    李治看到母亲不高兴,也是吓了一跳,犹豫了一下后,却还是坚持说道:“母后,儿臣是真的不想成婚,父皇也提倡女子在十八岁后再结婚,我才十六,又不想娶个大我两岁的女人,所以还是再等两年吧!”

    “哼,好,你不愿意是吧,那就让你父皇亲自和你讲!”长孙皇后是真生气了,说完转过脸去不再理儿子。这让李治也很无奈,只得上前连连讨好,最后终于让长孙皇后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不过她还是坚持让李世民强压着李治成亲。

    李治出了立政殿后,想起母亲坚持让自己成亲的事,却是长叹了口气,不过紧接着他又想到一件事,当下脸上又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快步离开了太极宫,然后打马向城外跑去。

    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治与采儿的相见

    阳春三月,正是长安景色正美的时节,城中富贵人家的花园里,处处都是鲜花盛开,东南方向的曲江池畔,更是游人如织,就连明德门外的水泥大道两侧,当年栽种的小柳树也已经长成树荫,阵阵轻风抚过,万条绿枝舞动,看上去婀娜多姿,像极了江南水乡的浣纱少女。

    这条向东的水泥大道是通往洛阳的路,同时也是大唐最为繁忙的商路之一,每天都有无数的马车来往于两地,特别是在春天这种时节,道路上更是繁忙无比,路两边更是摆满了各种小摊贩,借着这个繁忙的季节发上一笔小财。

    不过今天在这条拥挤的水泥道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