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资本大唐 > 资本大唐第132部分阅读

资本大唐第132部分阅读

不愿意自己留在杨州,萧皇后最后也只得长叹一声,缓缓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如此说了,那我就去六郎那里住上一段时间。”

    众人一听刚想松了口气,不过却听萧皇后接着又道:“不过杨州这边却也不能停,恪儿你还是要找人帮我和你姨母建一所道观,等建好之后,我就从六郎那里回来,专心在这里陪着他们父子俩!”

    所有人都没想到萧皇后留存扬州的决心这么大,虽然答应暂时去李愔那里住一段时间,可是最后还是要回来。本来杨妃她们还想再劝,不过却被萧瑀用眼神制止住了,毕竟他这个做兄弟的知道,自己这位姐姐既然都如此说了,那别人再劝也没用,索性就暂时答应下来,先让萧皇后去登州住一段时间,说不定到时她就会改变主意了。而且就算是没有改变主意,只要在登州养好了身体,再回来住在扬州也没什么问题。

    杨妃她们也知道萧皇后心意已决,再加上萧瑀的制止,也只得叹息一声不再劝阻,只不过在离开之后,杨暕暗中对李恪和李愔吩咐,让李恪尽量拖延扬州这边的建设进度,而李愔那边则尽量的讨萧皇后开心,最好让她想不起来扬州这边的事。

    对于母妃的吩咐,李恪和李愔自然是满口答应,只不过李恪的任务倒不难,可是李愔却不一样了,想要讨萧皇后的开心倒也算是李愔的长处,可是要让萧皇后乐不思蜀却是件天大的难事,毕竟扬州这里可葬着人家的丈夫和儿子,怎么可能会忘记?

    因为杨暕的丧事,所有人都累的不轻,所以李恪和李愔兄弟安排众人在杨州住一段时间,不过李愔却没有休息,在将所有人安顿好之后,立刻和李恪乘船去了上海,从李愔提出建设上海城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一年时间了,而这一年里,李愔却一次也没有来过,所以他想趁着这个机会,看看上海城建设的如何了?

    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背靠着繁华的苏杭之地,可谓是占尽地地利之势。自从齐王李愔在这里决心要建一座新城开始,华亭县的谢县令就命人贴出招工告示,以县衙的名义开始招工,而这些被招来的工匠则按月发放工钱,至于这些工钱,自然全都是李愔的齐王府所出。

    这个告示一出,苏杭等地的无数农夫纷纷赶来应聘,毕竟现在大唐的丝绸业被绵布挤掉了一些生存空间,苏杭这里更是首当其冲,不少以种桑养蚕为业的农人生活无着,与其在家里挨饿,还不如出来买把子力气,挣的工钱虽然不多,但节省一点却也能养活几口人。

    所以当李愔赶到上海城的时候,看到的正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无数民夫在一座港口上担泥挖土,一点点的将这里建成一座深水码头。而在另外一个早已经建好的码头上,却有无数商贾云集,海中的船只将整个海面都给遮盖住了,甚至时不时还有进出的船只发生碰撞的事故,所幸在这港口里的船速都不快,所以倒没发生翻船的事故。

    船上的李恪看着眼前这座忙碌的上海城,十分自豪的对李愔介绍道:“六郎,现在上海已经建好了三座码头,另外还有三座正在建设之中,等到将所有码头都建设完成后,港口这里的拥挤状况就可以得到解决。”

    听到李恪如此自信的话语,李愔心中也十分欣慰,以前的李恪虽然十分有才能,但却一直没能将自己的这份才能发挥出来,现在建设上海城这件事,刚好给了他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话里话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成熟。

    “二哥,现在上海城常住人口有多少,税收又如何?”李愔看着忙碌而混乱的上海码头,笑呵呵的对李恪问道。对上海硬件方面的建设,李愔倒没什么好担心的,毕竟这里除了李恪外,还有不少朝廷派来的建筑官员,有他们一起帮着设计规划,自然没什么问题,现在他关心的是上海软件方面的发展。

    李恪听后略微回忆了一下答道:“这上海城虽然连港口都还只建了一半,城内的设施更是还有待完善,不过因为这里有利的地利条件,已经吸引了不少的海商来这里交易,再加上通往上海的各条水泥路也建的差不多了,所以附近各地的商品也慢慢的向上海聚集,现在城中的人口流动性极大,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统计,但是按我们初步的估计,应该在二十万人到三十万人之间起伏,而且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想必以后的人会越来越多。”

    说到这里李恪暂时停了一下,然后接着又道:“至于税收方面,户税之类的税收就不算了,毕竟上海的主要税收都是来自于港口,而在我来到上海的这段时间内,上海城春季的税收总额达到了十万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上海交易的船舶会日益增多,所以今年的税收总额预计应该可以达到五十万贯。”

    李愔听到这两个结果,当下也是喜不自胜,现在上海才刚刚起步,甚至连最重要的港口也都建好了一半,竟然就已经可以收五十万贯的商税,若是整个城市建造完毕的话,估计一年百万贯的税收是跑不掉的。

    而且这百万贯的税收还主要是港口收入,到时上海还要有造船、纺织、食品等其他方面的产业,这些产业加在一起,所能提供的税收想必也不会比港口少,所以若是整个城市发展起来后,每年两百万贯的税收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如此一来,简直都快比的上登州了,毕竟登州一地每年的税收也不过才三四百万贯而已,若是假以时日的话,上海的税收超过登州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相比较而言,上海这里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

    正在两人说话之间,他们的船已经进了一座码头,因为船太多,他们的船又大,所以与周围的船磕磕碰碰的找到泊位,一行人终于可以下船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偶遇故人

    李恪和李愔的船刚一靠岸,两人就立刻急不可耐的下船,这主要是李愔心急着看一看这一年上海的建设成果。本来以他们的身份,来到上海肯定会有当地的官员迎接,不过李愔却不想让一群人围着,那时他根本没办法仔细观察一下上海城,所以就央求李恪,两人秘密回来,谁都没有通知,李愔也架不住李愔的央求,最后只得同意了。

    李恪和李愔都是一身常服,看上去像是两个普通的富家公子一般,身边带着几个高大的护卫,然后信步走进人群之中,只不过在他们周围,还有不少王府护卫秘密保护。

    这上海的港口里是船只遍地,码头上的人也是往来如织,李愔和李恪走在人群,感觉简直像是赶大集一般,若不是身边有几个身体强壮的护卫帮忙挤人,他们两个天皇贵胄非得被人挤成丨人片不可。

    码头上也是划分区域,比如有些地段只能停靠货船,有些地段只能停靠客船,还有一些则只能停靠私人的船只。李愔这次为了不暴露身份,所以租了一条大客船,结果下船时刚好周围也有船下客,再加上岸上也有人上船,所以这一上一下的,自然挤的要命。

    好不容易挤出来后,两人也没急着进城,而是信步在码头上转了起来,只不过相比他们的悠闲,从他们身边走过的人却全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样子,这些人中有商人、有工匠、也有不少船上的船工,这让李愔有些奇怪,登州的港口他也经常去,可却也没发现港口上的人都这么急匆匆的,可是在上海这边,‘快’这个字几乎成为了李愔对上海的第一印象。

    “二哥,你这里的人怎么全都是这么急匆匆的样子?”李愔看着身边几乎都快是小跑的人群,十分不解的开口问道。

    李恪听后却是笑道:“还不是因为码头不够的问题,现在上海只修好了三座码头,可是来上海停泊的船只以及陆上聚集的商人却是数量庞大,为了尽量有效的利用这些码头上的泊位,所以港口做了一些相应的规定,比如以船只为例,船只的停靠时间都有一个限制,若是船只想要超过规定的时间停靠的话,那就要多收取一些额外的费用。另外港口上的货物也有类似的规定,所以这些人为了节约一点时间,几乎个个都是行色匆匆的。”

    两人边走边谈,刚好来到了货船停泊的区域,这边的人流比较少,大都是一排排装货卸货的苦力,不过在这些苦力中李愔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离他比较近的这排苦力中,有不少都是头发结着辫子的女真人,另外还有皮肤黝黑的昆仑奴,其实也就是南洋土人,除了这两种人外,另外还有一些草原蛮人。不过无论是哪种人,这些赤裸上身的苦力脸上,全都烙着奴隶烙印,不用说这些人全都是买来的奴隶。

    看到李愔注意这些奴隶苦力,李恪笑着说道:“六郎,装卸货物可是个苦活,而且工钱又不高,以前还有人愿意干,可是现在工厂越开越多,工钱也是越开越高,哪怕是在马车行赶大车也比做苦力强,所以现在这种活是越来越不好招了,最后有人从中看出商机,花钱买了一批身强体壮的奴隶,专门承包码头上的装卸活,到现在整个上海的码头几乎全都是这种奴隶在做苦力。”

    李愔听后也是微微一笑,他是大唐最大的奴隶头子,眼前这些奴隶之中,最少有一半都是或直接或间接通过他的齐王府搞到的,只不过他一直没怎么关心这些卖出去的奴隶去向,没想到还有人这样用。不过这个办法倒也不错,至少可以解放出一群壮劳力,但若是想要在登州推广的话,恐怕还得等一段时间,毕竟登州不是上海,那里的人口稠密,暂时还不需要异族奴隶来与汉人抢饭碗。

    李愔站在这里看了会这些奴隶苦力,发现这些人虽然都是累的满头大汗,不过个个脸上都十分红润,显然平时在饮食上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而且旁边还有个大桶,里面放着水,可以随时取用,只不过每队奴隶都有几个监工,这些人可不是吃白饭的,若是有哪个奴隶动作慢一点,立刻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鞭子。

    其实想想也很正常,这些奴隶买来就是为了给主家挣钱的,而且干的又都是重活,所以主家肯定不会太过苛刻,不过若是这些奴隶敢犯懒的话,那就没什么可客气的了。

    在码头上转了半天,甚至李愔还去看了看旁边一个正在兴建中的码头,结果发现干活的劳力之中,竟然也是奴隶占了一多半,而经过李恪解释李愔才知道,原来现在正值春忙时节,好多民夫都回家耕种了,另外随着上海港口的兴建,丝绸的运输也更加便利,所以使得丝绸价格上涨,蚕桑业也随之兴盛起来,所以好多民夫都回家种桑养蚕了,毕竟在他们看来,那才是正业,所以现在建设上海的主力军中,奴隶占了大半。

    而在剩下的民夫之中,还有好多是从百济和新罗招来的工人,这些人不是奴隶,每月可以领取一定的工钱,只不过因为不是汉人的缘故,所以工钱大打折扣,而且这些工钱也会被折算成粮食,发到他们的家属手中。

    在码头上转了几圈,李愔也感觉有些累了,这时刚好看到前面有座酒楼,于是两人兴冲冲的走进去,打算在里面坐会歇歇脚。

    李愔他们两人是上午到的上海,在码头上转了小半天,刚好也到了饭点的时间,再加上这码头上的人也多,所以这座酒楼里是人满为患,幸好他们的运气不错,二楼有个雅间的客人刚好退房,结果立刻被李恪的护卫订上了。

    这座酒楼名叫万和楼,李愔进到酒楼里看了看,发现这间酒楼面积倒不小,一楼大厅里放着几十张桌子,黑压压全都坐满了人,刚一进去就立刻被喧哗声给包围着,吵着人脑袋痛。幸好护卫已经订好雅间,立刻引着李愔和李恪上楼。

    这座酒楼的格局与其他酒楼没什么两样,一般楼梯旁边就是掌柜所在的柜台,一开始李愔也没在意,抬腿就往二楼走,只不过旁边的李恪忽然轻咦一声,李愔扭头一看,却发现对方的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顺着李恪的目光看去,刚好看到楼梯旁边的柜台,而在柜台后面,是两个正在忙碌的年轻男女,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一对夫妻,其中李恪正在盯着那位年轻的小妇人看。这让李愔有些奇怪,仔细打量这个小妇人,发现对方不过十六七岁,虽然眉目清秀,算是一个有几分颜色的妇人,不过皮肤却有些黑,按说这样的女子,应该不会引得李恪的注意才对。

    而这时李恪也发现李愔在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当下也是一笑道:“六郎,难道你不觉得这个小妇人有些眼熟吗?”

    “呃?”李愔听后一愣,仔细看了看柜台后面忙碌的小妇人,这才忽然发现,对方果然有几分眼熟,只不过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对方。

    也许是注意到了李愔和李恪的目光,正在忙碌中的小妇人忽然间一抬头,刚好和李愔的目光对上。本来这个小妇人还有些生气,不过当看清李恪和李愔的长相时,这个小妇人的目光中先是一阵迷茫,紧接着全身一震,手中拿着的帐薄一下子掉在地上,满脸都是震惊之色,显然认出了李愔两人的身份。

    而这时李愔也忽然想起来,眼前这个小妇人他的确见过,当初他带着李恪、李恽和李贞第一次来到还是一片荒滩的上海时,曾在一个乡村野店里坐了一会,顺便还吃了一盆蒸野菜,而且还在店中见了华亭县的那位谢县令。这个乡村小店的主人是个老头,好像是姓孙,身边还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孙女,若是没有记错的话,眼前这个小妇人就是那位孙老头的孙女,不过没想到这才短短一年时间,当初的那个少女竟然已经嫁为人妇了。

    看到柜台后面的小妇人已经认出了自己的身份,李愔笑不由笑呵呵的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对身边的护卫吩咐了几句,这才拉着李恪上了楼。

    得到李愔吩咐的护卫转身下楼,然后走到柜台前对那个小妇人道:“这位娘子,我家主人吩咐,若是您方便的话,可否到楼上一趟,主人有些问题想请教一下?”

    这位孙姓的小妇人早就吓呆了,当初她虽然只见过李愔四兄弟一面,但是却印象深刻,毕竟人家可是大唐最尊贵的皇子殿下,而且李愔还和她的爷爷谈了会话,更让她牢牢记住了李愔的样子,所以今天再次见面,自然马上就认出了李愔和李恪的身份。

    “奴……奴家有空,请……请贵人稍等片刻!”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小妇人立刻吞吞吐吐的回道。既然是齐王殿下有命,她一个小妇人自然不敢拒绝,况且她还承了李愔的情,否则哪会有今天富裕的生活。

    第三百四十章 孙氏夫妇

    小妇人孙氏答应上楼与李愔兄弟一叙,不过接着却又先和身边的丈夫说道:“夫君,楼上有故人请奴家过去,我去去就回。”

    孙氏的丈夫姓张,名叫张默,早年读过几本书,可惜家道败落,生活无着之下,只得跟人做点小生意,后来被孙老头相中,招入家中做了上门女婿。张默与孙氏的感情很好,现在一起经营这座酒楼,小日子过的不错。

    张默刚才也见到了李恪和李愔,只是对于这两个盯着自己老婆看的年轻贵公子,他却没有什么好感,现在听到人家请妻子过去,而且孙氏竟然也同意了,这让他脸上不禁有些难看,顿了一下没有回答。

    看到丈夫的样子,孙氏也立刻明白他心中所想,当下露出一个揶揄的笑容道:“夫君若是有空的话,倒是可以我一起去见见两位贵人,不过事先说好,贵人的身份清贵无比,夫君一会可要小心回话,千万不可冲撞了贵人!”

    听到妻子让自己同去,立刻让张默打消了心中的猜忌,至于孙氏提出来的要求,自然也是满口子答应,两人跟着护卫上楼,而这时张默也终于能沉下心来打量带路的护卫,结果发现对方身形彪悍,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杀气,能带着这种护卫的人,肯定不是什么简单人物,怪不得妻子叫自己小心回话。

    孙氏夫妇进到雅间时,李愔和李恪正在品茶,这酒楼虽然算不上高档,不过在上海这座正在建设的新城中,也算是不错的酒楼了,比如茶叶用的就是李愔名下生产出来的上等炒茶。

    看到孙氏带着丈夫进来,李愔和李恪先是一愣,紧接着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