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资本大唐 > 资本大唐第77部分阅读

资本大唐第77部分阅读

主要是为了给卢宏接风洗尘,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卢兄与小弟的堂妹成婚的日子,大家到时一定要捧场啊!”

    说话这人名叫崔璜,是清河崔氏族长崔言的长子,与崔玉是堂兄弟,他口中所说的那个与卢宏成亲的堂妹,正是崔玉最小的妹妹。

    崔璜此人不但出身高贵,而且在国子监中的人缘也很不错,剩下的人中有不少都与他有交情,所以看在他的面子上,大家的脸色都缓和下来。既然萧林他们走了,他们也没了争论的对象,只得成群聚在一起,只是气氛却没有之前那么热烈了。

    崔璜接着面色阴沉的卢宏进到旁边一个小竹亭内,周围其他几个好友也一起跟着,他们这几个人都是出自五姓七望的世家子弟,自然都是坚定的农业派。

    “卢兄,和李业诩那种人生什么气,卫国公不让子孙参与到军队中,注定以后是要没落的,等到卫国公一死,那时看李业诩还有什么嚣张的本钱?”几人落坐之后,其中一个儒雅的青年说道,此人名叫崔景,不过他却不是清河崔氏子弟,而是出自世家大族中排名第一的博陵崔氏,而且他父亲是族中的重要人物,因此他也是博陵崔氏的核心子弟之一。

    “崔兄说得不错,没必要和李业诩生气,相反,咱们还要感谢对方,他刚才透露的消息十分重要,齐王李愔竟然要放开私人报纸,如此一来,倒是让咱们省了不少的力气,所以大家还是讨论一下报纸该如何开办吧?”另一个面色微黑,一脸阳光的帅哥说道,这人名叫李冰,出身于赵郡李氏。

    “李兄你不要太过乐观,齐王是什么人,他怎么可能轻易的同意私人开办报纸?而且就算李业诩的话是真的,恐怕其中还有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限制。”卢宏虽然气恼,不过脑子却十分清醒,冷冷的分析道。

    “李业诩为人虽然高傲无礼,不过却素来与齐王交好,而且以他的品性,想必也不屑于说谎,因此他说的那个消息,十有八九应该是真的。”崔璜也开口分析道,“可是也正如卢兄所说,对方肯定会在私人办报一事上,做出诸多限制,不过这些不是问题,只要齐王能让私人办报,那么以后就要看咱们的了,只要发动各家的影响力,想必以后肯定能盖过大唐日报的风头,成为最能影响大唐舆论的报纸!”

    “崔璜兄,你可不要太过乐观了,报纸这东西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崔璜话音刚落,一脸儒雅的崔景立刻开口反驳道。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虽然同出一源,但也正因为如此,两族之间的竞争才更加激烈,谁都想压过对方一头,以前是清河崔氏强盛,现在却被博陵崔氏反超,因此两族之人见面之后,都互相较着劲。

    “哦?崔景兄有何高见?”崔璜看到是崔景打断的自己,也有些不悦的反问道。

    “高见谈不上,只不过想到一些办报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崔景撇了崔璜一眼,淡淡地说道,“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报纸之所以能大规模流行,是和活字印刷以及新型造纸术分不开的,这两样都是齐王府的专利,若是我们想要办报纸,最后还是绕不过齐王那一关。”

    崔景的话刚一出口,卢宏和李冰他们都陷入沉思之中,不过只见崔璜却是一脸冷笑地说道:“崔景兄,看你平时精明,怎么在这关系时刻犯了糊涂?齐王既然连报纸这种国之利器都敢拿出来与人分享,又哪里会在乎区区印刷术和造纸术?”

    不得不说崔璜不愧是清河崔氏族长之子,一句话就点醒了众人,卢宏和李冰立刻恍然大悟,纷纷高声称赞崔璜。崔景脸上虽然露出几分尴尬,不过却也极有风度的认输,承认自己刚才的确想的不够周全。

    说完报纸的事后,卢宏他们又随意闲聊几句,很快就又聊到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他们在坐的这几个人,都是出身世家大族,从小都受着良好的儒家教育,所以人人都是满腹的才华,作诗写文都是出类拔萃,所以颇得魏王李泰的看重,平时也经常被请去参加李泰举办的宴会,这次若是不李泰刚好有事,说不定也会亲自来为卢宏接风洗尘。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外人的眼中,应该都是支持魏王李泰的。

    “各位,太子性情大变,再加上身有残疾,迟早都会被陛下废掉,而剩下的诸皇子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自然就是魏王和齐王,不过从最近的表现来看,齐王却渐渐的占了上风,若是到时陛下立他为太子,那我们这些世家大族可就糟糕了!”崔景首先说道。

    工商业就是李愔一手推动的,若是等他坐上皇位,天下更无人可以制衡他,到时工商业肯定会更加兴旺,而原来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结构也会发生大变,到时他们这些站在现今社会最顶层的世家大族,就算没有消亡,也绝对无法保持现有的地位。

    “那倒也不一定,魏王毕竟是皇后所出,与太子、晋王都是嫡子,而且皇后与陛下感情甚笃,再加上朝堂上还有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撑着,因此就算太子被废,新一任太子也很可能从嫡子中选出,因此齐王哪怕再受宠,但要想坐上太子之位,恐怕光长孙氏那里就不答应!”崔景的话刚一出口,仍然是崔璜第一个反驳道。

    听完两人的话,卢宏也点了点头说道:“崔璜兄所言有理,嫡子只有魏王和晋王,相比较而言,魏王若是能坐上太子,对我们才最有利,虽然他为人颇有才学,不过却不通人情,遇事也不知变通,再加上我们与其交好,到时左右他的决定也方便一些!只可惜他这个人除了会讨好殿下外,在政事方面却没有杰出的表现,若是想要坐上皇位,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卢宏的话刚落,那个一脸阳光的李冰却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看了看周围,发现竹亭外都有心腹家人守着,不怕有人偷听,这才轻声说道:“卢兄支持魏王,自然是一件极为英明的举动,只是小弟却又听说,在齐王路过魏州时,遇到贼人刺杀,差点丢了性命,这件事虽然不是魏王所做,但却在魏王的封地内,幸好此事齐王处理得当,才没有传播出去,否则对于魏王殿下的名声,恐怕又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知卢兄听后有何感想?”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商报与儒报

    听到李冰说出的这段后,崔景与其相视而笑,崔璜却是听的一头雾水,不知李冰话中何指?而卢宏虽然满脸尴尬,但却并没有感到惊讶,过了一会这才说道:“齐王在魏州遇刺之事,小弟也听说一些,其实说起来幕后主使也是一片好心,本想借此让齐王的目光转向皇位之争,可惜却没有成功,否则我们这些世家身上的担子也就轻了许多。”

    听到卢宏话中的暗示,李冰和崔景也没再追问,倒是崔璜背后的清河崔氏势力差一些,根本没有听说这件事,因此刚开始并没有听懂,不过从三人的对话和表现上,崔璜也能猜出一二,心中也不禁有些骇然,看向卢宏的目光中也带上一种震惊。

    李业诩并没有撒谎,就在卢宏他们这场竹林聚会过去没多久,在李愔的建议下,李世民下旨在长安成立了大唐新闻监察总院,并且将许绍宗从专利司调出来,成为了新闻监察总院的第一任郎中,而专利司郎中则是由原来的员外郞李义府接任。

    而在新闻监察总院成立的同时,大唐颁发法令,允许私人办报,不过报纸的主办人却要带着户籍证明,到新闻监察总院报名,然后总院再根据办报人的收入与名望,再决定是否给予办报的资格。

    至于办报用到的印刷与造纸,这个也不是问题,因为李愔已经和长安各个新贵世家,投资兴建起不少的印刷厂与造纸厂,各个报社的报纸都可交由这些厂子排版印刷,而李愔他们也从中赚了一笔。

    这条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一片哗然,随着大唐日报日益增长的销售量,知道内情的人都已经明白,这是李愔掌握在手中,用来打击五姓七望影响力的利器,但正是如此重要的东西,他却拿出来让所有人分享,实在是让人猜不透他是怎么想的?

    不过在新闻监察总院成立后,虽然上门询问的人挺多,但真正愿意办报纸的却是少之又少,因为早在之前很多人就知道,大唐日报现在就是赔钱经营,全都靠家底丰厚的李愔向里面贴钱,因此报纸可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

    当然了,愿意办报的人还是有的,比如石炭、水泥、玻璃等几个工业协会,联合开办了《工商报》;上次在竹林中密谈的卢宏、崔璜等一些世家子弟,联合开办了《儒报》;另外在洛阳、太原、郑州等几个大城市,也都开办了自己的地区性报纸。

    随着这些报纸的开办,对于工商业与农业人口之争的话题,也更加的激烈,只不过争吵的阵地却在慢慢转移,其中支持工商业的人多在工商报和大唐日报上发表文章,而支持农业的人则多在儒报上发表文章,另外几个地区性的报纸上,也不时出现双方争吵的身影。

    随着几份报纸的开办与发展,早已经准备多时的广告业务,也终于被李愔引入到报纸上,他名下的产业无数,找几个重点项目在大唐日报上做下广告,虽然报纸也是他开办的,不过做广告的产业依然要出一定的广告费。

    不过大唐日报是一份政治性比较强的报纸,所以上面并不适合做大量的广告,而且有些广告也不适合放在上面,所以李愔在大唐日报上做广告的同时,还让人与更适合做商业广告的商业报进行洽谈,按对方报纸的销售量与影响力,给出一定比例的广告费。

    报纸广告业务一经推出,几乎立刻解释了报纸亏损的大问题,以并不适合做广告的大唐日报为例,虽然报纸上的广告位不多,但因为这是大唐的第一份报纸,无论是销售量还是影响力上,都不是其他报纸可比的,所以报纸的广告费也是最贵的。

    不过即便如此,大唐日报上的广告位也很快被各个工商业主抢订一空,纷纷在上面打出自己的品牌广告,而这些广告费用的收入,也立刻扭转了大唐日报的亏损局面。虽然没给李愔带来多少收入,不过只要报社能够独立支撑起自己的财务运转,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那少量的营利,李愔也没看在眼里,全都让燕北当成奖励发给报社里的先进工作者了。

    相比大唐日报的不赔不赚,商业报这个从名字上就带着金钱气息的报纸,却从广告业务中赚取了大量的金钱。做为大唐商业气氛最浓重的报纸,它面向的读者大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商业主,他们用自己敏锐的目光,从报纸上一条条的商业信息中,挑拣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转化成金钱,因此商业报的读者数量极多,而且流传范围也极广,甚至它还是紧随大唐日报之后,第二个开始在各个城市开办分社的报纸。

    正是因为商业广告在商业报上能达到最大的转化率,报纸没有官方背景,不用顾及严不严肃地问题,报纸上可增加的广告位极多,再加上不俗的销售量和影响力,不少工商业主都愿意花大把的金钱在上面打广告,所以短时间内,工商报的广告收入就超过了大唐日报,成为大唐最赚钱的报纸。

    这点倒是出乎几个工商协会的意料,他们当初之所以想办报纸,第一是看在李愔的面子上,第二是因为工商业对信息流通的要求极高,所以才不惜赔钱开办了工商报,只是没想到钱没有赔,反而还让他们多了一个收入渠道,这让几个协会的人不得不感慨:齐王不愧是财神爷转世,随手一个点子就能赚来大笔的钱财!

    相比赚钱的商业报,几大世家开办的儒报却是一个反面典型,因为它是打压工商业的阵地,所以遭到工商业的一致抵制,如此一来,更没有工商业主敢在上面打广告,否则他们的生意也别想做下去了,毕竟没有人会和一个资敌的商人合作。

    不过儒报背后的世家大族对此并不在乎,甚至他们还在儒报上宣称,大唐日报和工商报以文字赚钱,实在是有辱圣贤、有辱斯文之举,将有利于学术交流的报纸,变成了只顾着捞钱、充满了铜臭的工具,实乃报界的耻辱云云。

    对于儒报的谩骂,大唐日报和商业报却一反之前的强硬,反而并没有出声,就在儒报以为对方被自己骂的哑口无言,正在暗暗得意之时,第二天却忽然接到新闻监察总院的传单,大意就是他们在报纸上指名道姓对大唐日报和商业报进行谩骂,这种行为是新闻监察总院所不允许的,责令他们三天内在报纸上公开道歉,同时缴纳一笑数额巨大的罚款也做警示,否则将取消他们的办报资格。

    初入报业的世家大族,根本没想到李愔还有这一手,更没想到新闻监察总院还有这种权力。任凭他们的势力再大,也影响不到则李愔掌控的新闻监察总院中,无奈之下只得认罚,在期限的最后一天,在自己的报纸上公开道歉,而大唐日报和商业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十分无良的转载这一道歉声明,使之传到了大唐各地,进一步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声望。

    商业报成功的赚钱模式,慢慢的传播到大唐各地,如此一来,原来那些有些心动的人,立刻转化为实际行动,纷纷筹备报纸的开办。毕竟报纸可不仅仅是赚钱工具,它在赚钱的同时,还能给主办人带来巨大的声望,而这种声望与影响力,在大部分人眼中,甚至比单纯的金钱要宝贵的多。

    当李愔从许敬宗那里得知,越来越多的人准备开办报纸时,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自得的微笑。在没有电话、网络和手机,甚至连电报都没有年代,报纸无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等到全国各地的报纸网络形成之后,信息的传递速度将以几何倍数递增,作为一个后世人,整个大唐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信息的重要性了。

    说起许敬宗,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高,说他不但贪财,而且为人刻薄轻狂。不过在李愔眼中,这个许敬宗却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当初因缘巧合,本来属于李愔的专利司郎中之职落到他的头上,不过专利司中都是原来水泥督造院中的老人,又有李义府这个笑面虎统领,所以许敬宗那个郎中之职坐的并不稳。

    不过在他任职的这两年,许敬宗凭借着自己多年的为官经验,不但将专利司管理的井井有条,连李义府这个表面恭顺,实则内中狂傲的家伙,也对其十分推崇,从一开始的排斥,发展到后来的主动合作,由此可以看出,许敬宗此人的手段。

    许敬宗这次之所以担负新闻督察院的郎中之职,听说还是他主动要求的,因为他本来就是耍笔杆子出身,当初就是专门给李世民草拟召书的中书舍人,本身也十分有才气。因此相比专利司那种地方,他还是新闻督察院这种与笔杆子有关的工作感兴趣,所以才向李世民毛遂自荐,而李世民也看重他的才气和能力,于是就答应下来。

    就在李愔正在为自己取得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时,却忽然被李世民召到宫中,两人在两仪殿后的书房内密谈了好一会,当他从书房中走出来时,脸上却变得无比阴沉,独自走到两仪殿的殿门时,李愔抬头看了看东北方向的天空,口中恨恨地说道:“范阳卢氏!”

    第一百四十章 冤家路窄

    李世民之所以急匆匆地把李愔叫到宫中,是因为刺杀李愔的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事发前几个怀疑对象的种种迹象表明,当初刺杀李愔的幕后主使正是范阳卢氏,而他们这么做,也像当初李世民分析的那样,就是通过这件事,让李愔陷入到皇位之争中无法脱身,到时他们好趁机打压工商业,可惜李愔却没有上当,让他们所有的算计都落到了空处。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件事是范阳卢氏做的,但即便是李世民发动全力,却也没有拿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可见对方处理的十分干净,根本没有留下任何的把柄,如此一来,就算明知道是范阳卢氏所为,却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甚至连李世民这个皇帝也不行。毕竟大唐不是后世的鞭子皇朝,因为几个字就能抄家灭族?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