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资本大唐 > 资本大唐第50部分阅读

资本大唐第50部分阅读

中的赞美奉承之词如潮,反正他们都是小辈,拍程咬金那几个老家伙的马屁也不算丢人。

    “呵呵,草原商路的放开,这还只是其一,另外新罗那边的贩奴也要放开,这个已经得到燕长史的首肯。”王子豪接下来又丢下一个重磅炸弹,眼睛同时看到了坐在末位的那位燕府老管家。

    “老奴拜见各位公子!”老管家颇有气度的站起来,向在坐的众人行了一辑,然后这才又道,“我家公子刚刚从登州传来消息,登州贩奴的商路也要全部放开,不过若是想要到新罗捕奴,必须要加入登州的捕奴协会,然后听众统一指挥才行。”

    在坐有大部分都是聪明人,从刚才放开草原贩奴商路的事情上,已经有不少人猜到登州可能也会同样放开商路,不过当真的听到这件喜事时,却还是忍不住喜上眉梢。相比草原。登州贩奴的安全性和成本都更小一些,毕竟新罗百济都是小国,民风没有草原上那么强悍,就算是派人去抢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但草原上却不同,现在草原贩奴一般都是组织商队向各个部落里买奴,成本肯定会高上一截。而且从草原运奴走的是陆路,没有登州水路那么方便快捷。

    “怀亮兄,我终于知道程老国公为什么答应将草原贩奴的商路放开了!”就在众人都在欢呼的时候。李恪忽然凑到程怀亮耳边,低声地说道。

    而程怀亮和李敬业、秦怀玉三人听后,与李恪则是相视大笑。一切已在不言中,他们几个国公家里现在都在准备各自的船队,马上就要开赴登州参加捕奴。

    不过四人笑过之后,年纪最小的李敬业忽然灵光一闪,想到另外一层更深的意图,看看四周没有注意自己这边,压低声音说道:“各位,以六郎的脾气,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放开这么重要的两条商路?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深意,而且我听说高句丽那边可是出了点事情。而六郎偏偏现在让我们大肆组织船队,会不会……”

    李敬业说到这里,别有深意的看着李恪三人,而他们听到李敬业的话后,也都露出一脸深思的表情。不一会的功夫,他们就想明白了李敬业话中所指,结果立刻被吓了一跳,过了好一会秦怀玉才道:“若是真的如敬业所猜,那六郎这次可是玩的大手笔啊,到时不但能一举解决矿场用人的问题。甚至以后咱们也不用再担心缺人了。”

    “各位,大家静一静,我们还有两个事情没有谈,接下来再说说玻璃的事。”王子豪等了一会,看众人都因为贩奴商路的打开而兴奋不已,最后只能站出来制止道。不过就算是有他出面,最后还是过了好一会才将众人兴奋的情绪压下来。

    “子豪,现在玻璃厂的销售形势一片大好,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一听要说玻璃的事,立刻有人高声问道。因为罐头的事,李愔不得不把把玻璃工艺拿出来,让众人参股大办玻璃厂,现在光长安就有三家规模巨大的玻璃厂,长安周边的州县也有不少,都在全力生产做罐头用的玻璃瓶,毕竟在这个食物保存手段落后的年代,罐头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各位,是这样的,现在玻璃厂生产的玻璃瓶的确供不应求,不过想必有许多人已经注意到了,玻璃瓶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现在不少罐头厂都在回收使用过的玻璃瓶,虽然会有一些玻璃瓶损坏,但这个市场迟早都会有饱和的一天,到那时,现在开办的很多玻璃厂都会因为接不到订单而纷纷倒闭。”

    王子豪说话时,脸上表现得十分沉重,但心中却是乐开了花,同时也在感叹着李愔的精明,当初公开玻璃工艺时,李愔就给了他一个命令,让他尽可能地让更多人开办玻璃厂,不用管以后出产玻璃过盛的事,结果现在搞的不但长安和周边都是玻璃厂,连南方各道也都有人在长安买了专利回去办厂,这么多玻璃厂现在生产的还都只是罐头瓶。

    “子豪,这个问题虽然不少人都清楚,不过现在玻璃厂的利润实在惊人,因此吸了不少人盲目开厂,我们倒没什么可怕的,反正厂子规模大,而且各家又有自己的罐头厂,以后就算是倒闭,也是那些小厂先倒闭。”一个冷漠的家伙站起来说道,不过他的话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各位,道理的确如此,不过齐王殿下却想到两种玻璃的新用途,若是能将这两种用途推广开来,倒是不用担心以后玻璃厂的销路问题。”王子豪神秘地一笑,李愔就是先用巨大的利润将不少人都骗上船,然后再用更大的利润引着别人一直跟着他走下去。

    “噢,又是六郎搞出来的,快点和我们讲讲是什么东西?”一听是李愔搞出来的,所有人都来了兴趣,现在李愔已经成了一个赚钱的品牌,只要是他搞出来的东西,几乎没有一样是不赚钱的。

    王子豪这时冲外面一招手,立刻有几个仆人抬着一个木头做成的方框走过来,然后放在他的身边支好。众人仔细观看,发现这是个普通的田字形架子,不过在‘田’的四个方框里,却都镶嵌着玻璃,一时间看不出来是做什么用的?

    王子豪笑着指着木框说道:“各位可能看着这东西有点陌生,不过若是将它镶嵌到墙上,大家肯定都认识!”

    “镶到墙上。那不就是窗户吗?”李敬业的反应最快,立刻高声叫道。经他这么一提醒,其他人也纷纷醒悟过来。再看看这个木框,虽然做工极其简单,但的确是个窗户的样子。只是用玻璃代替了现在用的窗户纸。

    “没错,这个就是玻璃的新用途,现在的窗户纸不透明,就算是白天,若是不开窗的话,屋子里也是一昏暗,但若是开窗,春夏两季还好,到了秋冬季节,光是寒风就让人受不了。而若是用玻璃代替窗户纸,就不会有以上的问题了,不但明亮,而且还可以防灰尘,开不开窗都没有任何影响。”王子豪十分兴奋的介绍道。

    用玻璃做窗户的好处人人都能明白。但之前却一直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在他们心里,玻璃还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就算是现在到处都是廉价的玻璃瓶,但这种观念却不是一两天就能扭转过来的。

    “我发现咱们好像掉进六郎的圈套里了,怎么感觉这玻璃和当初的石炭那么像呢?”秦怀玉忽然一脸苦笑着说道。当初石炭也是这样,一开始只是用于水泥这种工厂,但后来也是李愔发明了蜂窝煤,这才开始在民间推广开来。现在这个玻璃的推广过程简直就是石炭的翻版啊。

    “没错,这已经是六郎的老办法了,可是却屡试不爽,就算明知道是个坑,但相信还是有许多人心甘情愿的跳下去。”李恪也一脸苦笑地说道。在场的虽然有不少和他们一样的聪明人,不过他们却丝毫不介意被李愔算计,和其他人一样,纷纷为这个窗户的创意叫好。

    “呵呵,相比这个窗户,另外齐王殿下还有一个个更大的手笔。”等众人安静下来后,王子豪再次说道,“这个东西叫玻璃大棚,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但据殿下的来信说,这是用于冬季种植蔬菜的,想必大家对于冬季新鲜蔬菜的珍贵,肯定都是深有体会!”

    其实在大唐时,冬季已经有了蔬菜种植技术,不过用却要依靠温泉水灌溉,因此受到的局限很大,产量也不高,每年都要进贡到宫里,偶尔李世民才会赏赐给大臣一些,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竟然还有这种东西?”所有人听后都是一愣,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虽然李愔的信誉是有保证的,但这个玻璃大棚竟然能冬天种菜,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因此都有些疑虑起来。

    “子豪,你能不能具体讲一下,对于这个玻璃大棚,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没见到实物之前,我们也不好做出判断。”程怀亮高声叫道,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现在说什么都是猜测,还是亲眼见一见一为好。

    “程公子,这个实在的抱歉,因为现在登州派来的工匠还在路上,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最多半月,工匠就能到达长安,到时我们就清楚了。”王子豪无奈地说道,登州到长安的路程太远了些,他都收到信好长时间了,可工匠还是没到。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一下,等人来了再说。”李恪大手一挥做出决定道,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同意。

    “那好,下面我们就说一说从去年就开始准备的纺织之事,虽然今年的棉花能拿到咱们手中的不多,但听殿下的意思,这个行业可是以后的重中之重,大家也都有所了解,现在就由我来开始,通报一下自己的准备情况如何?”说起纺织,王子豪立刻兴奋起来,去年棉花都被工部给收走了,不过今年年初时,工部却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他们各家都种了不少,虽然这些棉花大部分都要上缴,但也能留下一些,刚好可以为以后做技术积累。

    第四十二章 捕鲸船

    “我们齐王府去年派人开垦了千亩荒地,今年年初都种上棉花,不过按着当初与工部定下的协议,其中八成都要被工部收购,剩下的两成归我们自己支配,如此算下来,估计能有万斤的棉花,另外我们还买了三百名新罗妇女,经过工部纺织工匠的培训后,现在已经可以熟练进行纺纱和织布等工作,只要今年的棉花一下来,立刻就会进行棉花的纺织工作,赚不赚钱倒是其次,主要是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经验。”王子豪侃侃而谈,将齐王府为纺织做的准备讲了一遍。

    “嗯,我府上和六郎府上的准备是一样,而且都由子豪派人代为管理。”李恪听完,第一个接住话头说道。

    “我们程府也差不多,不过女工没有准备那么多,只准备了一百名。”程怀亮也接着说道,然后是秦怀玉、李敬业、李景恒等人分别对自己府上的情况做了介绍,大部分都和程怀亮说的差不多。

    听完众人的话后,王子豪虽然表面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微微有些叹息,当初齐王在长安时,已经将纺织的重要性和程怀亮他们说的十分清楚,而且要求每家一定要多做准备,特别是熟练的纺织工方面,最少也要有一百名达到一定程度的女工,但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只准备了一百名女工,显然是对纺织这件事的重视度还不够。

    王子豪虽然心中明白,但以他的身份。也不好说什么,只不过他也在暗暗冷笑,等到明年棉花下来时,若纺织业真如殿下所说,开始显现出真正的巨大威力,到时他们的人手不够时,那就干看着两个王府发财吧!

    “钱兄。你府上准备的如何?”问完程怀亮这些贵族之弟后,终于轮到那几个商人,其中第一个就是那个送袁天罡师徒去登州的钱贵。

    “启禀子豪兄。小弟府上也准备了三百名女工,同时还和不少农户签下协议,除了上缴工部的棉花外。都要卖给小弟!”钱贵一听叫到自己,立刻一个激灵站起来答道。煤矿和玻璃制造这两个行业他根本没资格沾,不过水泥、蜂窝煤、罐头厂等几个行业,他是个个都有份,而且投下的资金还不少,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被邀请到这里。

    听到钱贵的回答,王子豪心中很是满意,不过脸上却不动声色,又问了一下其他几个商人。发现他们也都做了不少准备,比如女工最少也准备了两百人。

    钱贵这些人虽然有钱,但是却无权无势,因此有很多行业都无法参与进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财。这次好不容易得到王子豪的指点,而且听说还是齐王殿下亲口吩咐下来的,因此都十分卖力,而且相比于程怀亮他们这些熟人,钱贵这些与李愔素未谋面的人反而对他更为信服。

    知道了各家准备的状况,王子豪心中对于明年的纺织业有了大概的估算。特别是最关键的熟练工人,各家加在一起大概也有上万,到了真正开始发展纺织业的时候,以这些熟练工人带那些生手,很快就能组织一支庞大的纺织队伍。

    就在王子豪在长安忠心的执行着李愔的命令时,在登州东北方面的黄海海面上,也有一艘正在为李愔卖命的大船,这艘船看起来好像是条渔船,但是体型却比普通的商船还要大,而且船首那里空出一块巨大的甲板,船的四周还支着许多奇怪的武器,若是有登州人在这里的话,肯定可以认出,这艘就是齐王府派出去的那艘捕鲸船。

    虽然天刚刚亮,不过船上的船员们却一直在忙碌,操船这种事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因此船上的船员都是两班倒,昨天值夜的船员刚刚被替换下去休息,新上来的船员虽然休息了一夜,但精神却不怎么好。昨天晚上起风,整艘船都是摇摇晃晃的,即便是睡在吊床上,可也时不时被晃的摔下来,最后有人索性把自己绑在吊床上,可是一晚上下来,全身都被勒的酸痛,精神萎靡也是很正常的。

    老窝子提着一桶珍贵的淡水和墩布,十分认真的清洗甲板,今天早上风小了,不过甲板上却被海水浸泡过,现在必须用淡水清洗干净,否则这甲板会被腐蚀掉的。

    老窝子其实并不老,才不过刚三十出头,只是常年在海上打鱼,被海风吹的满脸皱纹,倒是显得十分苍老,再加上他为人木讷,因此得到了这么一个外号。他本来是黄县人,以前也是以打鱼为生,可是自从各家大户都用大船加拖网捕鱼后,一下子使鱼产量增加了好几倍,本来就贱的鱼价更是降了又降,老窝子上有老娘下有五个光屁股的娃,另外他弟弟去年出海死了,留下老婆和三个孩子,平时也要靠老窝子接济。

    家里没有一点存粮,光靠自己打渔又根本养不活全家,那段时间把老窝子急的,差点就找根绳子一死百了,幸好当时齐王殿下在各县开了些罐头厂,而且还找女工,他老婆和弟媳都是穷苦人,也没那么多讲究,为了这一家子,都进厂做了工人,两人每月的工钱加在一起,比他以前出海的收入都高,接下来各个捕鱼大户都招人捕鱼,老窝子也到本县黄大户的捕捞队里干活,结果一家子三人干活,收入一下子比以前高了几倍,家里的孩子和老娘也总算吃上几顿饱饭。

    但是好景不长,家里已经七十高龄的老娘在看八个孩子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一下子伤到骨头,每天疼的直哼哼。老窝子是个孝子,为了老娘看病,不但花光了前段时间的积蓄,而且还欠了好多外债。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老娘这一病,这中就得分出个人看孩子,弟媳家里没男人,全家都靠她一人的收入,自然是不能辞工,无奈只能让自己老婆辞了工,结果家里一下子少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更加显得入不敷出,因此他一听到齐王府组织捕鲸船,而且待遇一下子提高三倍,立刻就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为了家里的老婆孩子和老娘,别说是鲸鱼了,就算是海神,老子也敢给他来一渔炮。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今天早饭有羊肉,谁他娘的要是敢偷懒,都给我去喝海风去!”正在这时,船中间的船长室中走出一个年青人,一脸严肃的对无精打采的众人呵斥道。

    老窝子一见这个年轻人,立刻低下头专心做事,再也不敢乱想家里的事。出来的这个人名叫周鱼,别看人家年青,但却是这艘捕鲸船的船长。听说这位周鱼的身份可不简单,以前可是整个齐王府捕捞队的管事,这次是因为捕鲸船第一次出海,因此他才自告奋勇暂代船长之职,估计等那个副船长刘大胡子得到肯定后,人家还会回去做捕捞队的管事。

    看着所有精神一振,开始专心干活的船员,周鱼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之所以自告奋勇的跑到捕鲸船上做船长,并不是为了那三倍的工钱,毕竟以他捕捞队管事的工钱,不但不愁吃穿,而且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他娘亲自挑选了一个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姑娘定下亲事,等到了年底就成婚。而他之所以冒险到捕鲸船上,主要还是看出齐王殿下对这件事很重视,他做为刚进到齐王府核心的新人,自然要表现一翻,否则以后想站稳脚跟都难。

    周鱼信步走到船头,手扶栏杆向四周的海面望去,但是肉眼所及之处,没有丝毫的异常,这下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焦急。他们出海已经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