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入聊斋 > 穿入聊斋第8部分阅读

穿入聊斋第8部分阅读

底还曾做过多少伤天害理之事,如敢隐瞒一件,我定要你不得超生。”

    小鬼阴神狡辩道:“请相公明鉴,小人只是前年才被授予景阳村土地一职,实在未曾做过什么伤害管辖百姓之事……”

    嗯!

    陈剑臣一声冷哼,气势徒然一冷。

    小鬼阴神骤然觉得背上的岩石重量在急剧增加,形状似乎又变大了一圈,直压得它脊背都要折断了,双腿支撑不住,扑通一下就倒在地上。

    这一下,被压得只露出一个头颅来,吓得它呱呱大叫:“饶命,相公饶命,我说,我现在就说……”

    这般情形之下,小鬼阴神哪里还敢隐瞒,连忙竹筒倒豆子般把十余桩做过的逼取香火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陈剑臣听完,只觉得怒意滔天━━这哪里还是什么庇佑一方土地的土地神,简直就是祸害乡邻的流氓地痞。

    只不过流氓地痞收取的是保护费,土地公收取的则是香火信念而已。

    形式不同,本质却是一样的。

    可怜那些乡民百姓,受到威迫损害而不自知,反而以为鬼神有灵,供奉有加。

    陈剑臣莫名就想起庆云道长拿着画皮时所说过的话:“世人多愚,明明妖也,而以为美……”

    套这句话过来,陈剑臣就可以对那些愚昧的乡邻说:“明明贼寇也,而以为神明!”不但虔诚敬拜,而且还一心维护,不许他人触犯丝毫。有触犯者,这些人当即口诛笔伐,表现得义愤填膺的,真是可笑又可悲。

    当下陈剑臣乘胜追击,问起阴司的情况。

    虽然小鬼阴神地位低微,所知不多,但陈剑臣还是很顺利地从对方口里得到了许多他想要知道的情报━━

    阴司阴司,顾名思义,就是管理阴魂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人死则有阴魂出现,这些阴魂统统都受阴司统治管理━━当然,也有些意外情况出现,会有个别阴魂逃离出来,在阳间作祟,成为厉鬼。

    阴司自成世界,同样的等级分明,上层有十殿阎罗,中层有判官,有黑白无常等,再下面就是各州城隍了,至于基层的,则为山神土地这般存在。

    鬼魂想担任官制,或者想投胎转世到富贵人家去,则必须赚取阴德,用一定数量的阴德换取━━当然,想在阴司当官,本身修为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例如说要当土地山神,没有阴神境界是不可能的,要当城隍老爷,则要金丹境界才行。

    阴司有律法,本规定阴司不干涉阳事,但正所谓上有法规,下有人为。为了赚取香火,得到更多的阴德,阴司中违背律法的事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尤其是基层的土地山神,真正能做到奉公守法,自律严明的实在太少太少。

    简单的说,阴司的世界,就是凡人世界的一个倒影━━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传统意义的所谓神明!

    第四十章 纸鹤

    了解完诸种情况,陈剑臣早有定断,只是故作沉吟不语。

    那土地已被镇压得喘不过气来,一张脸涨得像猪肝似的,一个劲地不住求饶。

    陈剑臣终于开口,道:“今日暂且饶你一回,再敢犯恶,决不轻赦!”

    土地拼命保证,从此洗心革面做神云云……

    陈剑臣信念一动,正气所化的那块巨大的岩石凭空消失,不见踪迹。

    土地脱得身来,狼狈的朝着陈剑臣作揖拜谢后,抱头鼠窜,遁回自家土地庙里去了。

    ━━这土地附身莫三娘,触犯陈剑臣逆鳞,他其实已有杀心,只是转念一想并不妥当,至少目前还不到时机,可暂且忍住不发,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夜再无事端,第二天起床,陈剑臣来到母亲的房间,见到莫三娘精神大有好转,已经能独自起床了,面色也渐渐恢复了一丝红润。

    陈剑臣忙道:“孩儿不孝,累得母亲大人受苦了。”

    莫三娘微笑道:“留仙,说也奇怪,昨晚我也做梦了,那土地又来缠扰,只是突然不知从哪里飞出一块大石头,一举把它压住,随后消失不见……这样,我才能睡得一次好觉。”

    陈剑臣没有多加解释,道:“如此就好。”

    莫三娘又道:“不过我想,还是抽时间去祭拜土地公公一下。俗话有言: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

    她的这种思维,却是很难改变的了,陈剑臣也不想去改变,去做那几乎注定是徒劳的事情━━这个世界,鬼神为客观存在,他不信,并不是说不信它们的存在,而是不信奉,不信仰罢了。

    这属于信念上的选择问题。

    当下道:“嗯,母亲,孩儿在学院只请了一天的假,等会吃过早饭就要回学院的了。”

    莫三娘便有些愧疚:“留仙,都是娘不好,突然发病,以致使打扰到你的学业。”

    陈剑臣正色道:“母亲可千万不要这般说话,求学固然重要,但孝道更为着紧,哪里能为了学业而置孝道于不顾的呢?”

    母子俩又说了一会话,那边阿宝已经做好饭菜,可以开吃了。

    明华学院里的膳食,总体来说算是不错,但陈剑臣吃着的时候,却总觉得不如阿宝的手艺,这趟回来,胃口大开,风卷残云地,基本他一个人就吃掉了桌上饭菜的三分之二。

    他吃得香,莫三娘高兴,阿宝更开心。

    用膳之后,陈剑臣又分别叮嘱母亲和阿宝一些话语,便告别出门,折返回江州去,继续学院的平静生活。

    明华学院,平时课堂的主要内容为八股经义,但也有散文,书法,以及诗词歌赋的传授。所谓散文,就是区别于八股文的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它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和限制。

    对于这些课,陈剑臣是很喜欢的,听讲得也非常认真,丝毫没有分心。

    日子如淙淙流水般流逝而过,波澜不惊的,陈剑臣本以为阴司方面会很快的找上门来的麻烦,居然也不见出现,却不知对方有什么盘算。不过在了解清楚阴司的大致架构后,陈剑臣底气更足,料定阴司不敢把事情闹大。

    在天统王朝中,不敬鬼神的多了去,诸如修士们,都属于此类,阴司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置之不理。

    如今陈剑臣修习‘三立真章’,有正气防身,在不敬鬼神方面自是多了一份至关重要的筹码。

    ‘三立真章’奥妙非常,作者不知谁人,却能写出如此锦绣文章来。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实在和陈剑臣所接触理解的儒家相似又颇不相同。

    自从陈剑臣突破凝练出了一丝正气,他对真章的领悟便深入了一层,但越是深入,越觉得深不可测,前面云雾缭绕,不知还藏着多少秘密。

    这一夜,月朗星稀,天色清明。

    陈剑臣挑灯夜读,在读一本‘阅微堂游记’。

    这本书,通体都是用散文体裁写成的,作者为‘诸葛卧龙’,一个看起来似曾相识,并且非常有气派的名字。

    书内用游记形式,写着许多则小故事,或乡野怪谈,或奇情轶事,文笔出众,叙事风趣,看得很有意思。

    其实类似‘阅微堂游记’这般的杂学闲书,在天统王朝内属于三等禁书,不得在市面上发售。不过上有法规,下有人为,只要有门路,禁书一样可以流传开来。据说其中有一本名曰‘兰竹梅’的一等禁书最出名,也流传得最广,只因书中描写的全部都是风月之事,深得人爱也。

    ‘阅微堂游记’这本书,是王复捣弄到手的,为手抄本,不过字都抄写得很工整,不影响阅读。恰好被陈剑臣看见,便借了过来阅读。

    而王复对于‘阅微堂游记’并无太大的兴趣,看过就算了。他心中最感兴趣的是‘兰竹梅’,到处找门路想借一本过来,然后手抄一本,放于枕头之下,时刻可翻阅,学习。只是一直以来都苦无门路,不得神书一见,真是深以为憾。

    陈剑臣在读一则关于狐妖和穷书生相恋的故事,正看得入神,忽而听到一阵‘扑扑扑’的细微声响,一抬头,就见到一只橘黄铯的小小纸鹤从窗户外飞了进来,在头顶上空盘旋绕飞着。两只翅膀一扇一振的,非常灵巧,活灵活现,犹如活物。

    道法!

    陈剑臣立刻就明白了。

    “嗤!”

    纸鹤徐徐降落,落在书桌上,蓦然一张小嘴,嘴里竟吐出一张被折叠得甚是纤细的字条来。

    纸鹤传书?

    陈剑臣惊喜交集。

    吐出纸条后,只有巴掌大小的纸鹤做出了一个摇头晃脑的拙稚动作,随即小小的头在桌子面上轻轻叩了一叩,仿佛在向陈剑臣行礼般。这才一振双翅,又‘扑扑扑’地飞起来,从窗户飞出去,消失不见。

    有趣……

    陈剑臣大感新奇,飞鹤传书这等道法他可是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现在倒好,亲身经历了一次。

    他稍稍平复了兴奋的情绪,拿起那张纸条,打开来看。

    第四十一章 喝酒

    一看纸条,那只纸鹤果然是庆云道长发来的,其实就是用一张符箓折叠而成,灌注了法力,就能在一定范围内找到要找的人,把信息送到。

    眼下,庆云在江州城内,和广寒师叔在一块,其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想叫陈剑臣过去一见,撞撞道缘,看陈剑臣能否进入广寒法眼……

    无疑,庆云是一个古道心肠的出家人,他欣赏陈剑臣的心性,有心把其引进道门里去。庆云自己修为不够,不能收徒,所以把主意打到了师叔身上。

    换了以前,陈剑臣学道之心急切,自然没有二话。不过现在,自从辟邪笔开锋,得到了‘三立真章’,他就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难再和道法发生交集了。

    信念必须纯粹,必须干净,才能做到‘心如赤子’。

    如果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到头来很可能就互相冲突,前功尽弃。好比如说道士不会去跪拜佛祖,和尚也不会跪拜三清一样━━这是意识形态的原则性问题,一旦没了原则,那心境就会产生破裂,修为再无法得到寸进。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方,两者肯定无法并存一体。

    又比如说陈剑臣得了‘三立真章’真传,不信不敬鬼神,所以就必须要做到心中无鬼神。假如做不到,心中还装着鬼神的话,驱之不去,那么,就会产生心魔,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更遑论能凝练出正气了。

    正气,不是一视同仁,也不可能是一视同仁。

    因为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邪,不管在哪个世界,都会存在根本性的对立。

    故而,立场很重要,立场的稳定更重要。

    作为过来人,陈剑臣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握好自己的立场,经历丰富的他能洞悉很多事物的表面,透入到本质里去。而在前一世,他读书破万卷,所开辟的眼界阅历,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

    然而既然庆云道长有心发纸鹤传书来,在礼仪上,陈剑臣觉得自己应该去一趟,这也算是一种人情规矩,不能失了分寸。

    城隍庙,庆云所说的地址竟是那里……

    是巧合,或是别有原因?

    陈剑臣沉吟片刻后就把此事搁置一边去,继续看他的‘阅微堂游记’。

    第二天黄昏时分,陈剑臣再度向学院学监请假,那学监五旬年纪,国字脸,留三缕胡须,一看上去,样子都是长得非常规矩的。

    他看了陈剑臣一眼,道:“留仙,虽然你少有才名,有天赋,但学海无涯,万万不能产生骄傲之心,有所松懈……”

    其言下之意,就是觉得陈剑臣老是请假,不够勤奋专心。

    陈剑臣道:“多谢学监教诲,只是学生近日有事务缠身,不得不出去一趟。”

    见他不听劝,学监便微微有些不悦,道:“好吧,你好之为之。”

    拿了钱,批准了。

    ━━从学监的立场上看,其所说的当然都是至理之言:科举绝非简单之事,背四书只是基本功而已,还要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地读透,研究透彻才行,十分耗费精神时间。很多书生秀才穷其一生,都是在‘子乎者也’里琢磨打滚,到头来依然无法中举,却是捉摸的功夫还不到家的缘故。

    出了学院,陈剑臣寻人问好路径,很快就来到那江州城隍庙中。

    城隍庙历来都受官封,城隍也会被授予官职,称为老爷。故而城隍庙的地位很是显赫,建筑辉煌,不是一般庙观所能相比。

    时近傍晚,来庙里烧香跪拜的人已经渐渐稀疏减少了。

    陈剑臣来到宽大方正的庙门外,抬头一看,就见到一副对联:善恶有报时候到,是非莫应论晚早,

    横匾:我处无私。

    字写得很庄重,一笔一划,工整严格,被铭刻在木头上,入木三寸,使人一看,顿生敬仰之心。

    “这位可是陈剑臣陈公子?”

    一个庙祝来到陈剑臣身边,稽首道。

    陈剑臣还礼回答:“正是。”

    “公子请随我来,庆云道长已在厢房等候。”

    陈剑臣便跟着他走,走过一段曲折清幽的走廊,进入到一间素净的厢房中,庆云道长果然在里面。

    两人见面,先是寒暄了几句,然后坐下来喝茶。

    此时庆云道长忽而低声道:“陈公子,等会贫道师叔就会过来……嗯,我师叔这人脾气有些古怪,难以捉摸,所以公子要见机行事。”

    陈剑臣答谢道:“谢道长提点。”

    过了一会,砰的,房门居然被人从外面大力撞开,随即一个浑身污垢的道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他一进来,就赶紧把房门关上,好像外面有只狗在追他一样。

    陈剑臣一看,就认出来此人正是那天在街道上施展出‘种梨’妙术的道士,其果然就是庆云的师叔,广寒道人。

    庆云连忙起身施礼,道:“见过广寒师叔。”

    他脸色波澜不起,似乎根本没有看见师叔惊惶的样子。

    广寒道人眨眨眼睛,忽道:“庆云师侄,你赶紧到外面去,如果看见一个满面横肉,腰像水缸的妇人追了进来,你就使个法子引她走开。”

    “谨听师叔吩咐。”

    庆云道长什么都没有问就走了出去。

    晕乎,这搞的什么名堂?

    陈剑臣在一边看着,很是惊愣━━他可从没有见到如此作为的道士,果然不同寻常行径。

    广寒吁了口气,坐下来,直接把整个茶壶端起来,把茶壶嘴对着自己的嘴巴,咕噜咕噜地喝个痛快。

    喝完,重重往桌子上一放,道:“茶水果然淡出鸟来,却是不爽,且弄杯酒来喝喝。”说着,伸出右手中指,往空茶壶里一指,只一瞬间,酒香飘溢,竟是从茶壶里传出来的,显然里面已装着一壶上好佳酿。

    “公子可要来一杯?”广寒斜着眼,问陈剑臣。

    陈剑臣道:“谢道长赐酒。”

    广寒呵呵一笑,端起茶壶,往陈剑臣面前的空杯子里倒酒,酒水盈盈,色泽清幽,香气扑鼻而来,光是闻着,就能让人油然生出熏熏然的醉意。

    “好酒!”起码是存放了五十年以上的上等佳酿。

    当下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得不亦乐乎,而那一壶酒,本来最多不过十杯的容量,如今两人喝了十余杯了,壶内却依然酒水充足,丝毫不见减少,就仿佛永远不会枯竭一般。

    小小茶壶内装着的,竟是永远都喝不完的美酒。

    第四十二章 广寒

    陈剑臣不是贪杯好饮之徒,数杯美酒下肚,已然面红耳赤,心神摇曳了,当即起身道:“道长,留仙不胜酒力,恐怕不能再陪道长畅饮了。”

    广寒斜着眼睛问道:“这位公子,刚才庆云师侄定然和你说过老道性格古怪,喜怒无常,要你随机行事,尽量迁就老道,为何如今只喝得数杯便要离席而去,端令老道好生不爽快。”

    闻言陈剑臣正色道:“留仙为读书人,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能饮则饮,不能饮却也不能故作豪阔,打肿脸充胖子。”

    广寒哈哈一笑:“有点意思。”

    顿一顿,又道:“如果老道没有看错,当日老道在街道上种梨之时,公子也在楼上观望吧。”

    陈剑臣心一凛,倒没有想到对方早发现了自己的存在,老实回答:“在。”

    广寒道:“我曾闻庆云说过,公子有心道法?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