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往事 > 抗战往事第44部分阅读

抗战往事第44部分阅读

尼赫鲁的政策,而不是像对待中国的傀儡那样完全控制,尼赫鲁自然也不愿意手中握有一百万大军然后还要成为日本人的傀儡。

    日本人担心直接动手会把印度人再一次推向盟国,所以采取了瘟疫这种手段,只要消灭了大部分印度的人口,那么尼赫鲁就无法对抗日本人,最后印度将会成为中国的替代品,成为日本人向往的大陆,日本人就会将大量的人迁移到这边。

    日本是个岛国,那里多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因此日本一直向往大陆,因为很多原因日本快要打下中国了,但是最后功亏一篑,现在中国强大了,日本就更加沒有办法对付的了中国,因此拿印度下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印度的人种和宗教都跟日本不一样,在加上印度政府并不为日本控制,想要移民同化也不可能,因此消灭这些印度人是最好的方式。印度人死光了,那印度就是日本人的了。

    英国人这么大肆的分析一番,也很有道理,似乎日本更加有作案动机,一时间大家纷纷猜测应该相信谁。

    日本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沉默,日本在行动上派出了大量的医务人员,当然这些人都是事先受过训练,只不过是去做做样子,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

    同时日本政府依旧在继续指责英国人,日本人为了逼真还故意让日军上万人感染了瘟疫,当然日本人知道瘟疫是自己搞的,到时候他们只要把这些人找个借口运回日本,绝对不会有事,但是他们沒有想到这次他们跟英国人那么默契,一起策划了这场瘟疫。

    日本人将日军感染瘟疫的照片发了出去,还邀请国际上的媒体來看看日军的感染人员。国家上的媒体看日军居然有上万人感染了,一时之间又觉得日本虽然有作案动机,但是沒必要让自己这么多人都感染瘟疫,特别是印度的媒体看到日军的感染人员居然有上万之多,他们开始还是挺怀疑日本人的,但是现在又觉得是英国人的可能性更大。

    事情确实太巧了,英国人刚刚撤离,印度就爆发了不可控制的瘟疫,而且瘟疫爆发在主要地区实在开战前英国的控制区域。

    这其实也是日本人为了避免嫌疑,所以并沒有在已经控制区域的腹地释放病毒,只是在战场区域还有拿下的英国控制区这么做了。

    英国此时还真的拿不出什么更有利的证据是日本人做的,在上万日军感染者摆在眼前的时候,大家更愿意相信是英国人做的,而不是日本人。

    不过英国人依旧坚持不是自己干的,同时把那些分析更细化的说了出來。

    不过英日两国怎么打口水仗也不过是盟国和轴心国的利益之争,并沒有谁真的去援助印度什么,美国、英国、德国、苏联的政府可沒有任何行动要去救援印度人,所有人都只有口水仗而已。

    印度的瘟疫已经从北部扩大到中部,而后又扩大到恒河北部,瘟疫让整个印度都震动了,所有人都在争相逃离瘟疫区,能逃离印度的直接逃离印度了,瘟疫已经控制不住了。

    尼赫鲁政府已经将首都迁移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以河流为界,让军队十步一岗,不让任何人南渡,北边已经被放弃了。

    印度爆发如此规模的瘟疫,作为邻国的秦国和中国也是十分的紧张,秦国虽然以戈西河和恒河与印度为界,但是瘟疫的规模如此之大,谁也不知道会通过什么传播过來。还有中国开着青藏高原,虽然地广人稀,但是也不能大意。

    而王汉章心里却活络了,印度多肥沃的地方啊,百分之七十五的国土可以当作耕地,后世养活了十几亿人口,根据情报印度每天在大量的死人,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等差不多了,就派兵占了那里。

    第033章 四大核心技术

    王汉章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愿望就是至少把波斯(伊朗)、里海、乌拉尔河、乌拉尔山纳入华夏民族的的势力范围,印度王汉章打算直接占了,当然还要看具体情况,但是恒河以北王汉章是占定了。

    拿下恒河以北之后,从中东的石油就可以直接从这里修管道运输过來,而不需要绕过青藏高原或者不安全的海运。

    当然占了印度是最理想的,要不然留着始终是一个祸害。

    围绕印度大瘟疫的口水战还在继续,但是太平洋和欧洲的战火并沒有因此平息下來,日本人看印度的瘟疫如此的汹涌,找了个借口,把军队撤到了几块沿海的单独地区,并且接管了当地的军政,美其名曰“防止瘟疫扩散到这边,当地人早就被瘟疫吓破了胆,看着日本人如同看见救星一般,欢迎还來不及呢,哪里会反对日本人接管当地的军政。

    尼赫鲁此时焦头烂额,虽然对日本人的行为十分不满,但是现在他已经沒有能力抗衡日本人了,甚至还需要日本人的大力支持。

    印度的瘟疫让731石井部队的大大的兴奋,他们沒想到自己研究的成果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印度北部现在到处都是瘟疫,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

    他们并不知道这次瘟疫还有英国人的参与,当然英国人也不知道有日本人在参与,他们都一直认为是自己的细菌武器在印度的某个环境下发生了特殊的事情,所以变得如此的厉害。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

    王汉章此时回到秦国,着手安排相关,事宜,秦国本土目前拥有兵力60万,部署在新加坡、雅鲁藏布江流域等广大地区

    同时还有一支50万人的建设大军,虽然不是正规军编制,但是全部是由当初修筑铁路的工人而來,他们将会继续在秦国参与基础性建设,修筑公路和铁路还有修筑军事基地。

    王汉章把他们集中起來就是为了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组织起一直大军。秦国的海军虽说是亚洲第二(第一是日本),但是力量比起日本相差的十万八千里,而且现在在印度洋上也就只有日本有能力进攻秦国,恰恰也就是他可能会随时进攻秦国,所以王汉章不得不在海军力量弱小的时候加强陆军和空军。

    随着众多的兵工厂投入实用,目前秦国已经有一般军队换装了了突击步枪,当然这主要是要给中国的军队换装,要不然秦国已经换装完毕了。

    现在拥有一支30万人的全自动化的军队,王汉章相信就小日本那点火力想要打过來也沒有那么容易,何况秦国的空军现在拥有战斗机450架,轰炸机也有200架,还有鱼雷攻击机也有一百多架,空中力量也不容小视。

    原本应该有限装备中国国防军和驻扎在北方的军队,但是王汉章认为如果和苏联开战,日本指不定会过來咬伤华夏一口,所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东南方,只有秦国和大理国稳定,那么中国的西南腹地才会安定,中国才能集中力量对付苏联。

    眼下在中国的投入的兵工厂陆陆续续的开工,虽然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但是民生却沒有下降,将轻工业交给民间之后,又沒有外国资本的擦和,民族资本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动力,大量的产品火热畅销,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

    而大量的无土农民则被安置到了中南半岛,感谢法国人当年修筑的铁路,火车从中国一火车一火车的拉人过去,就像当年张作霖从关内往东北拉人一样,现在往大理已经迁移了2000万人,有了这些人,龙云终于可以安心了,现在在大理从中国迁移过來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半。

    而大规模的移民也被终止了,这大半年來,为了移民,为了彻底占据这片领土,为了不让人轻易夺走这片领土,华夏三国可是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物力。

    秦国为此终止了大规模的移民,因为要将大部分粮食供应给移民到大理的人,同时还要生产大龄的药品,以便很多人水土不服得不到救治,索性一切都挺过來了。

    秦国和大理国大规模的移民将中国大约4500万的农民迁移到了中南半岛,这给中国减少了无数的麻烦,这些人在之前基本上都是靠租种地主的一些田地过活,甚至很多人家中都饿死过人,沒有饿死的在來之前都瘦的皮包骨头。大移民后这些人一走,不但减少了生存的压力,同时还为沒走的人腾出了生存的空间,他们也有更多的土地中,国家现在又提倡限租限息,同时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大建设,需要大量的壮劳力,打工可以赚到很不错的收入,他们不用被限制在土地上,因此他们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中国政府自然也就沒有了那么巨大的压力

    大理现在有陆军40万人,空军也有200架战斗机和100多架空炸机,他们北靠中国,西靠秦国,只要防守东边和南边这样的军力也足够用了,而且秦国和中国也可以随时支援他们。

    现在华夏三国都安心的进行经济建设,准备几个月后的大战。

    王汉章好久沒有呆在秦国了,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到处跑,处理了这个事情,就要处理那个事情。

    现在回到秦国,仔细看看,依旧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工厂,铁路都非常的繁忙,不过这些东西王汉章只要了解一下大概的情况,其他的交给政府的官员就可以。

    这次呆在秦国主要是视察飞机包括战斗机和直升机连个系列,另外就是海军,还有就是火箭等太空技术,第四个就是汉语编程。

    飞机方面,其实技术创新方面基本上是沒有的,连德国人给的技术都还沒有消化,想要在德国人的技术上面创新是很难的,不过在德国人送來的犹太人的协助下,秦国到是培养了很多人才,虽然他们还不是很专业,但是王汉章相信这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而直升机则一直是自己的科学家在研究,顶多很难解决的技术,可以打着螺旋桨飞机的名义让这些犹太人帮忙研究。

    另外就是喷气式飞机技术了,王汉章并不懂什么,只是提出了要研究这个东西,而且很多理念上的东西,这时已经有科学家提出來了,所以不需要王汉章去做什么,这个王汉章沒有排斥犹太人,因为靠华夏的科学家去研究是不现实的,华夏沒有那个科学底蕴,沒有那么多人才,根本办不到,直升机都是出于保密,虽然这年头已经有了直升机,理论上也比较成熟,但是目前的直升机还在研发阶段,要是给犹太人知道秦国的直升机已经可以用于作战,还有了一套先进的作战理念,传出去,那就完蛋了,王汉章辛辛苦苦的努力就白费了。

    而造船技术上还是有一些创新的,在王汉章的忽悠下,德国人愿意提供他们先进的技术,当然王汉章相信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对于秦国來说是最先进的就行,王汉章可是答应了要共享研发的成果,德国人才同意的。

    事实上王汉章自然不会轻易共享,其实德国人也沒那个指望,所以给的使他们认为对秦国來说很先进的技术,秦国的科学家们其实一看就知道那不是了。

    而王汉章交给船鞋厂的技术人员们研究的方向自然就是后世的那种,至少以后可以装上导弹等武器,所以他们也是预留了一些改进的空间,另外关于王汉章在舰首装上一门类似于火箭炮的武器也让造船厂的技术人员感觉不可思议。

    但是对于火箭炮这种玩意,王汉章并沒有可以的隐瞒,他们看过火箭炮的威力之后也是身为震惊,如果真在军舰的舰首上装上一门,那么就算不能击沉敌舰也至少可以给敌舰的表面建筑以毁灭性的打击,自然在目前的军舰的武器唇腭裂鱼雷其余的全部是安装在军舰的表面,确实可以取到那种效果。

    另外这样的火力覆盖也可以增加击中的概率,既然我们不能增加敌人的军舰的受攻击面积,那就增加我们攻击火力的范围。

    第三件就是火箭技术了,火箭技术的重要性在后世是人尽皆知,在农村的老太太,老爷爷不知道刘德华,不知道张学友,但是他们知道两件事,一件事国家主席是谁,另一件就是火箭是用來干什么的。

    其实王汉章刚刚说道的火箭炮就是一种火箭技术,如果要把它装在军舰上,那么还要把他缩小很多,当然沒有了地盘,一般的火箭炮的发射管也比军舰上的那种武器的发射管要长,军舰自然不能为此增加面积,军舰越大,就意味着当了一份死亡的威胁。

    如果是那个样子,王汉章宁可不装上这玩意,何况军舰上的的火炮越大,准头就越低。

    第034章 汉语编程

    使用汉语编成相信是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那样的话我们不用被强迫学习英语了。

    王汉章一直认为中国文化如果沒有自己的语言软件,而是要用dows的话,首先我们的文化很难继续发展,现代文明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软件,但是汉语却沒有,给广大国民的感觉是我们的语言有缺陷。

    另外别人有的东西,我们沒有,这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的语言不行,从而导致华夏民族普遍的自卑感,也许很多人不承认,但是从自己无形中透露出來对外国的向往和对外国产品的向往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这种情绪或许不是很难感觉的到,但是确实深入骨髓的,就像现在大家都已经沒有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文化的熏陶,但是大家考虑问題的思维依旧是以儒家思维來思考的。

    当这种自卑情绪继续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扎根,越來越强大,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开始慢慢的攻击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变成了沒有帝国主义发工资的走狗,很悲哀!但是我们自己也应该多多的考虑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天天在那里乱放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们。

    后世历史当中的本世纪七十年代以來,中国开发了一个dos下的中文编程语言,但由于dows的流行,还未等推广,就被淘汰。

    八十年代开始,台湾已见到繁体中言语版本的logo语言。

    九十年代,沈志斌的汉语编程初步推出。并申请了“汉语编程单片机”专利。

    同时,中国人使用的很多游戏中都带有了汉语脚本语言,很多软件都是用汉语编程写的,很多学校都在开展汉语编程的教学,汉语编程的需求越來越多。

    其实中国的汉语编成之所以发展不起來,主要是我们发展的太晚了,我们全面开始发展已经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近半个世纪后,王汉章认为其实二战开始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这段时间战争催发了无数科技成果。

    而中国因为很多原因,一直到80年代才开始改革开放,我们很多科技在发展,但是很多东西甚至沒有预测到他的重要性,比如汉语编程。

    随着微软软件的全球使用,众多的砖家、叫兽们都在各种场合公开说汉语不适合编程。

    对汉语编程存在的一些疑问:有很多砖家叫兽,认为国外已有很多成熟的编程系统了,中国再搞汉语编程系统沒有必要。

    这群王八羔子的主要理由之一还在于:中文输入比英文慢。

    不过王汉章却不认同,虽然国内沒有成熟的汉语软件编成,但是并不代表汉语就不行,记得后世在网上看到过一家在这块做的比较突出的公司。大连易语言公司出品的“易语言”为最有特色的代表,也是汉语编程中的技术领先者。易语言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題。如:易语言提供内置快速的输入法,即首拼、简拼与英文的混合输入法,综合输入速度平均比英文要快。例如:输入“信息框”,易语言只要输入“xxk”(xxk是“信息框”的首拼)即可,而不必要象英文“sgbox”这样输入6个字母。而且熟悉英语的编程者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英语输入。因此王汉章认为那些砖家叫兽做研究,不能以点概全,应该亲自使用一下,多去了解调查,才能有发言权。

    还有的人认为英文编程的关键字只有那么十几个,记忆量不大,而且仅仅是符号而已,编程人员不用花大力气学习英文编程。但他们仅仅是想当然,学习过编程的人都知道,随着编程的深入,会越來越多地接触到英文,很多资料都需要翻译大量的英文资料。因此有很多职业培训学校一开始都是进行外语方面的培训,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