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锦衣为王 > 锦衣为王第179部分阅读

锦衣为王第179部分阅读

    恼恨那也是假的,人非圣贤,没有被人打一耳光再把另外一边脸凑过去的道理。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才是人生至理。什么宽恕,大度,仁德,都只能在抱复之后再谈。

    “增儿,已经伏剑自裁了。”

    王骥脸上一无表情,但话语里深沉的悲哀却是怎么也藏不住。

    “什么?”张佳木浑身一震,看向王骥,满脸的震惊之色,“王兄已经?”

    “是的,”王骥摇了摇头,道:“增儿说,与其叫老夫为难,向你求情,也使你为难,彼此都为难,不如早点自己了断了也罢。”

    他伸出手来,止住要接话的张佳木,又道:“增儿说了,换了你是他,也是这般选择。而换了他是你,也是一般做法。所以,无需多说什么。”

    “唉,何至如此!”

    事到如此,张佳木也就只能叹息不语了。

    王骥一夜间老了十岁般,脸上的皱纹也是越发深刻。王增的事,对他的打击至为惨重,可以说,在场的人都是看出来,老头子命不久矣了。

    一见如此,再想想王增已经天人相隔,张佳木便是再铁石心肠,也是眼眶有些儿发红。

    毕竟,在这靖远伯里有他一段至关重要的回忆和美好的过往,当初就是在这里,他摆脱了黯淡无光的前程,就是在这里,扬帆起航。

    他站起身来,到王骥身前,跪下施了一礼,道:“伯爷请放心,日后由我看顾王家,一定不教王家再吃一点亏。”

    以张佳木的身份,说出这般话来,老实说,在未来几十年内,这个承诺比皇帝的丹书铁券还要管用的多。

    世侯伯府,要的就是一份安稳。

    有张佳木这么一个承诺,便是心如槁木的王骥,也是神色微微一动,然后露出感动的神情。

    至于王祥等人,更是看得出的欣喜。王增当然是他的儿子,但这会子的人凄妾成群,死了一个嫡子,还有好多庶子可以选择,王家能传承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唉,承情之至!”王骥也不能不表示谢意了,看看王祥,老头儿一脸苦笑,道:“以后就要靠你看顾吾家子侄了,他们不是能做事的材料,就安享富贵吧。”

    说着,王骥站起身来,看向张佳木,一字一顿的道:“增儿临去时,还托我问你一句话。”

    虽知道必定不是好话,但张佳木也无可推托,因道:“请老伯爷说。”

    “增儿叫我问你,将伊于胡底?”王骥慢吞吞地道:“什么时候封公?封王?再加九锡?他想说,历来得国之正,无过于大明。现在佳木做到这种地步,京师和地方的锦衣卫足够稳住局面,本朝又不准亲藩临民裂土,没有人制得住他了。要说一声,能进的不算什么,不过是多一个开国帝王,到这种地步儿了,能退一步的,才是难得的大圣贤!”

    第691章传承

    “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太祖高皇帝!”

    张佳木点一点头,向着王骥道:“此论甚正,老伯爷,愚意也是觉得如此。”

    “好,你能这么说,老夫甚慰。”

    “但如果我停止在这一步,恐怕也不是这个原因。”张佳木缓缓道:“得国此正,也不说就不能失国。王朝更迭兴替,谁还管当初的事?要说得国之正,周朝八百年天下就不正?”

    他见王骥要反驳,因摇了摇头,向王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绝不可以天下人奉一人,而一人可以残民以逞,享尽威福……没有这个道理!”

    “佳木此论……”

    明朝学术的开放还要从明中后期开始,那些文臣根本不把皇权看在眼里,可以直指着皇帝的鼻子大骂。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才会出现顾炎武和黄宗羲两个救国无方,误国有术,但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两个大学者。

    张佳木现在说的,便是顾炎武的主张。

    可以说,在当时就提出这种比较原始的理论也是极为不容易的,也是明末思潮解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这样的见解。如果没有明末文官政治发展到顶峰的结果,恐怕顾炎武也不会有此结论。

    但就现在王骥来说,这样的理论也实在是太超前了一些。

    老头儿瞠目结舌,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张佳木看向王骥,沉声道:“现今天下事,独集于县官一人之手,连丞相也没有,试问,君贤则国治,君若不贤,又如何?”

    “君不贤,则文死谏耳。”

    “死谏仍不听呢?”

    “这……”

    张佳木微微一笑,道:“王振用事时,老伯爷为什么托庇于阉人门下,还不是因为国君年幼,实权尽在阉人之手,不得已不为之耳。如果君权没有那么大,大臣可以分府自立门户,各操权柄,州县官可以自行辟官,临民、理财、管军、分君权而各治之,天下事又如何呢?”

    明清之际,之所以国家衰败到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还是因为中央集权太过,儒学因程朱理学的出现而僵化,士大夫除了少数人之外,经世致用之学根本就谈不上。

    现在这会儿,就是明朝一个关键的转向点。

    是继续集权,继续僵化,还是幡然悔悟,有所改变?

    对于时政的弊病,王骥也是心知肚明,等张佳木说完,他点了点头,道:“看来佳木主持的政府革新,绝不会止步于现在这个样子。”

    “是的,是的!”

    张佳木答道:“自是不会止于现在这样的程度。不瞒伯爷说吧,中央要恢复三省制度,强加监察,限制君权,独立司法。做到这个程度,只若是今天行,我便是明天便死,也是值得的。”

    他从来没有和人这么推心置腹的说话,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随着时间和权力的增减会产生变化。

    张佳木执掌天下权,久矣!到现在,把话说出口来,他也才是知道,眼前国家大政的走向和改变在他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也怪不得很多优秀而杰出的政治人物,为了理想可以抛弃一切。

    有的时候,只有到这种境界的人才会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会如此。

    “是的!”他自己强加了一下语气,向着王骥道:“伯爷带我出身,所以我句句是实。中央就是要这么改,非改不可。若是有谁挡我去路,任是谁,我也绝不会放过!”

    “唉!”王骥也是神情激动,起身踱了几句,才转身向张佳木道:“你和增儿,分歧就在于此了。”

    “伯爷说的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想的事。”

    “这都是命中注定所必然之事,无可再说。”王骥看向张佳木,道:“这么一说,你绝不会放权,最少在二十的内,非得由你把大权牢牢握住不可。那么,我要问你,三省重立,中央如你所说改制成功,地方郡县分权,也是势属必然。同时,吏员与官员都以考试进行,是不是?”

    “是,这也瞒不过伯爷。”

    “嘿,老夫和胡老狐狸常推演朝局,看你要怎么做。我看,你办吏员学校,考核吏员,只是将来考核官员的先声罢了。将来,是要官吏不分,官可以行吏事,吏也可以为官,是吧?”

    “就是如此,伯爷真的厉害。”

    “这不算什么。”王骥甚是感慨,向着张佳木道:“老夫虽然能从你的布局中推演出一些东西来,但和我胡老狐狸,还有王直那厮,我们三个服官都有一百五十年了,三个老东西自诩不凡,但于国家大政上一无建树,和你相比,我们真的只是伴食副诺的小吏罢了!”

    王骥这般夸奖,张佳木却也是并不谦虚,和这些老臣比起来,他的成就自是要大上许多,这一层也毋庸讳言。

    “那么,老夫最后来问你一句,这却是老夫自己问,佳木,究竟将伊于胡底呢?”

    “废立之事,绝不会有。”

    张佳木想了一想,便语气坚决的道:“历来权臣想要更进一步,篡夺中央,非得有两次以上的废立,请伯爷放心,绝不会有此事发生。还有,重建中央威权,分权三省,我的权力也会慢慢削减,除了军权之外,政权我将慢慢的不再插手。”

    王骥眼皮一跳,道:“你的意思,将留着军权在手?”

    “是的,本朝也非得有一个军权极大的人物来制衡文臣不可。”

    在明朝原本的轨道上,虽然朱元璋和朱棣这爷儿俩都是强势帝王,也有很强大的武官集团,但明中期之后,文官集团一样发展到了可以对抗皇权,同时也对抗皇权的副属品宦官的地步。

    现在张佳木进行了政治改革,文官们在制度上都有掌握天下的权力,如果军方没有一个强势人物和掌握强势军权的人物和机构在,历史的演变将一无变化,百年之后,仍然是文强武弱,国家渐渐失去国防的结局。

    “这么说,你要重开大都督府?”

    王骥不愧老而弥坚,甚是老辣。张佳木不过刚提一个头,他便已经知道结果了。

    “是的,重开大都督府。”张佳木答说道:“事情一出,我就知道我很难了。以今日之局面,我没有办法ji流永退。一退,则非死不可。”

    今日局面,确实也是如此。

    太子要杀张佳木,而张佳木若不引颈就戮的话,就非引导一场废太子的政变。这政变一起,宫中再有这么样的动静,他一失权柄,就非死不可。

    就算是驸马的身份,也是一样救不了他。

    “所以,”张佳木看到王骥的脸上也有谅解的表情,因又接着道:“天下军权,我必须掌握在手。而且,以后要形成制度。”

    “这个制度怎么弄?”

    “汉代的大将军,权柄太重。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军权和政权全部在手。现在我重开三省,中书令和尚书、门下三省掌握天下政权,而我和历代大都督只掌军权。”

    “如果你下一任的大都督有野心,文官虽有政权,但调一营兵,什么问题也解决了。”

    “天下事哪有这么简单?文官掌握了政权和人心,还有可管一部份后勤,军队以后也要读书识字,知道天下大义。如果文官无理相逼,甚至是皇帝无理,那么军队可以反击,除此之外,绝不可调兵相向。这一层,我将刻石成碑,留在大都督府正堂之前。”

    “虽然如此,还不足。”张佳木又接着道:“还要有监军,掌握军队动向,同时也规劝继任的大都督们,还有,要加强监察权,便是议院。以天下有名有德望的人,不拘是士大夫还是退休的武官,又或是有名的学者,甚至是商人,有此一院,可以制衡和调和文武,伯爷,以为如何?”

    “说到这,你还没有说大都督怎么选任?”

    “这没有办法选。叫皇上和外人插手,大都督府自己就会乱。”说到这,张佳木微微一笑,向着王骥道:“况且,我做这么多事,立这么大功,掌这么大权,难道就什么也不落?我虽一心为国,也不能清高至此,以后大都督,就由我的子孙相袭,世代守国,岂不也是美事?”

    “哈哈,果然如此,不出老夫所料。”

    “老伯爷,这种时候,我能这么着,是不是也算退了一步?”

    “算了,算了。”王骥神情已经轻松很多,他道:“你不曾要加九锡,已经难得可贵。嗯,可贵之至。”

    他看向左右四周,看到已经听呆了的李成桂和门达等人,又是抚须笑道:“况且你为大都督,并且世代相承,也是要安部下之心啊。他们提着脑袋陪你玩命,你说要退位,恐怕现在你的这些部下就要和你玩儿命。现在这么一说,知道将来必定可以尊荣富贵一生,而且可以安然传给子孙,大家自然就心安了。”

    “是的,愚见也是如此。”说这个,张佳木自是有点无奈,但哪怕就是他自己也想把权位传给子孙,人同此心,谁又能真的无私,到化家为国的地步呢?

    第692章潜藏

    “好吧。”王骥匆忙站起,道:“老夫这便入宫去,此事非得由老夫和胡、王二人,我们三人一并向皇上分说利害。”

    张佳木也确实有点不知如何开口,皇帝若是不允,或是怒火迸发,他也不知道如何面对。

    毕竟,能干老曹家和老司马家老杨家那些权臣干的事,他还真差点儿火候。

    “伯爷,我想去拜祭一下王兄。”

    “罢了,罢了。”王骥连连摆手,道:“老夫都看的开,国事要紧,还有什么可说的?还好,老夫髦矣,没有几天的功夫了。到时候,我和增儿黄泉之下把酒聊天,倒正好可以拿你的事来下酒。”

    老头子也真是刚强,说的话一点烟火气也没有。

    嫡孙死了,他也浑当无事。

    但张佳木和他关系太深,可以看的出来,王骥虽是面上做出一副无事模样,但实在是伤惨入骨,已经有点儿无法面对现实。

    要知道,眼前这高大老人是几十年权臣,五朝元老,镇守边关时,不知道手上取了多少人命,普通人类的情感在这等人身上是弱化了很多,但,嫡孙之死,必定仍然是无可开解之惨痛。

    这也怪不得老头子一心关注国事,王增的事除了必要,连提也不想提了。

    “唉!”张佳木深感愧疚,只得拱一拱手,道:“伯爷如此操劳,晚辈亦无可话说,只能心感铭记了。”

    “不谈,不谈!”

    王骥倒是兴致盎然的样子,掀着胡须大笑道:“佳木,你要记得老夫的恩,老夫的儿子不大成器,诸孙中也没有上佳的,所以,你要给我看顾好了!”

    “这何消说得!”

    尽管张佳木对请托私门和关照这些勋旧子弟没有一点兴趣,祖宗的功劳不是叫这些人能堂而皇之心安理得成为蛀虫的理由。

    所以等数年之后,他权柄稳固了,第一要动手的就是大明的亲藩制度。那些猪,不能再这么养着了。

    第二,就是要动动勋戚制度,这更是不消说得。

    但王骥的恩情实在是太重,他也只能这么拜下去,将来王家只要不犯大过,此许小恶,也许只能包容了。

    见他如此郑重,王祥等人脸上也是露出欢喜的神色。

    要说对王增,他这个当父亲的也不能说不伤心,但这个伤心却是有限度的,身为这个大家族的第二代掌门,王祥也实在是不提也罢了。

    当下张佳木送了王骥出门,看着老头儿去约王直等人入宫,他自己矗立在靖远伯府门前,一时还真有点茫然无措之感。

    “太保,不如还到鄙府中喝茶吧?”

    站在张佳木身边,王祥小心翼翼的问。

    “不必了。”面对他,张佳木神色严峻的多,想了一想,摆了摆手,用训诫的口吻向着王祥道:“伯爷入宫之后,精神一松驰,身体怕有问题,你,这几天要小心再小心。如果这会儿伯爷有什么不好的消息,我饶你不得!”

    可怜王祥好歹也是未来的伯爵,现在的都督,但被张佳木训的如小孩子一般,两人的年纪相差也甚远,但张佳木这么训斥他,王祥和四周诸人也是丝毫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哼,走吧!”

    “太保,去哪儿?”

    “回府了!”

    “太保不去看抓捕郭登或是别的反贼了?”

    李成桂极为意外,问道:“若是有什么消息,且不是要误事么?”

    张佳木冷哼一声,道:“郭登和刘家叔侄有什么好看的?几具枯骨罢了,他们想造我的反,还要做几年的梦。等缇骑一上门,你们看吧,刘家叔侄立时束手就擒,倒是郭登可能会顽抗一下,不过,就他府里的几十人能打的家丁,能抗得几时?”

    “或有别家勋戚,闻风而至?”

    年锡之提醒道:“太保在,可以震慑不法狂徒,若太保回,恐怕有人会蠢蠢欲动。”

    “不会的,你们放心吧!”

    张佳木只觉得心中烦燥,挥了挥马鞭,道:“你们都去衙门候命,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来禀我就是了。”

    他如此坚持,别人自也无法,当下就由李成桂等人护送张佳木回金银胡同的府邸,别的人则回到衙门,由年锡之和刘勇等人,受命指挥全局。

    ……

    等回到张府的时候,张佳木远远看到了府上情形,倒是哈哈一笑。

    李成桂等人也是微笑,但见张府高大的围墙上俱是弓箭和刀枪,还有大大小小的火炮和火铳,数百人分班站在墙上,如临大敌,远远看到张佳木等人骑马过来,看不真切,墙上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