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锦衣为王 > 锦衣为王第141部分阅读

锦衣为王第141部分阅读

    服服帖帖,但我问你,要是有不同于江湖兄弟的强梁人物,你预备怎么办?”

    “咦?”曹翼并不蠢笨,不然也到不了现在的这个位子,他想了想,便道:“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见两人冷笑不语,知道是这两个大爷故意报复自己刚刚的小丑作态,好在自家兄弟,也没有什么下不来的,当下曹翼笑嘻嘻的躬了躬手,双手叉起,唱了个肥诺,只道:“两位好哥哥,赶紧教我一教,不要叫小弟蒙在鼓里。”

    他这么则教,眼前两人对视一眼,然后便是哈哈大笑。

    不过,笑完之后,两人却又都是神色严峻起来。

    当下屏退众人,三人到得厢房,掩上门来说话。李瞎子先道:“叫咱们协理九城巡防,却是给王增这厮打下手,咱们心里很不服气。前几天,到伯府去,见了老伯爷一面。”

    提起王骥,曹翼倒也敬重,当下便道:“老伯爷身体怎么样?”

    “还硬朗,听说礼部的胡尚书教老头儿打了一套太极拳,身子还算不坏。”

    “哦,那好。”曹翼点了点头,用惋惜的语气叹道:“老伯爷英雄一世,对咱们大人也是青眼相加,但儿孙太不争气了。”

    王骥提拔张佳木当然有南宫里太上皇的意思,不过老头儿自己也是慧眼识英才,不论如何,锦衣卫上下倒都是念王骥老头儿的好,当初张佳木也算是得遇贵人,不然的话,想要成功的由锦衣卫军余到百户,这一道坎却是难迈的紧

    不过,王骥的嫡孙王增就不得锦衣卫上下的欢喜了。

    倒也难怪,王增样样也很出挑,甚至够资格和张佳木成为朋友,但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而心气太高,甚至不能居于人下,结果现在俨然能与张佳木分庭抗礼,也算是特别捧出来和张佳木对抗的一位人物。

    对这一点,锦衣卫上下都心知肚明,想对王增恭恭敬敬的听命行事,那也是绝无可能的事了。而曹翼的话,就是针对此点而发。他其实也是王增节制,却有意抗着不去见此人,凡事最多打个招呼,就是这种心理所致。

    第553章 襄王

    “现在不必说这个。”李瞎子很沉稳的道:“我们见过老伯爷,又见了王增一面,他倒挺客气,和咱们先闲谈了一会,然后才聊起公务。别的事情,他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夸说你办事很得力,京城内外都很安静。不过,说到后来,他话锋一转,却是说西城这里有一伙人很是难缠,撵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总之,他说的含糊其辞,也没有明说,但咱们哥儿俩是什么人?哪要他多说,他这么一点,咱们就明白这里头必定有猫腻。”

    “是,”余佳接口道:“查几个赌坊,还不是小菜一碟?只是王增这厮说话云山雾罩的,咱们也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才耽搁了几天。”

    这两人可以说是锦衣卫里最出类拔萃的几个人之一了,要说起来,能力能和他们比肩的根本也没有几人。

    要说办事狠辣,滴水不露,孙锡恩是把好手。打架斗狠,凶猛厮杀,黄二是个好样的人才。其余王超、谭青等辈,也是办事缜密的好手。

    至于武艺强悍,长枪大马的厮杀,当然数任怨等人。

    办事细密周到,刘勇和年锡之都是一类人,统驭力强,遇事争先,薛祥等人也是难得的人才。

    但江湖勾当,人心阴谋诡道这种事,李瞎子认第二,整个锦衣卫没有人敢认第一。

    这两人就凭着语焉不详的几句话,就能把底细给查出来,不能不说,这就是难得的本事,换了人,一定就做不到。

    曹翼就自忖自己做不到,当下便只是向着这两人拱一拱手,示以敬佩,然后才道:“那么,到底查出来什么了?”

    “是襄王派来的暗探,也是襄王的心腹护卫。”

    “什么?”

    曹翼闻言大惊,几乎就要跳将起来。

    看眼前这两人的脸色,绝对不是开玩笑,于是曹翼亦是神色凝重,想了再想,便道:“是一桩极麻烦的事”

    “对了”

    “大人为了襄王承认太上复位,当初可下了不小的功夫,现在因为曹石之变,襄王就算没有窥探神器,但天下人如果知道他派人入京,暗中查探,或是皇上又或是太后知道了,不知道该怎么处?”

    “怎么处,可真是为难。”曹翼苦笑道:“太后说起来是最大了,但其实也就是和襄王平辈,襄王是她嫡亲的小叔子,对晚辈可以用的言词,对襄王可是全不管用,怎么处?怎么处法,都是大明一大丑事,足可动摇根基的一大丑事”

    要知道,这么大的一个帝国,在建立之初也不能全靠武力,还要有一定的大义基础。朱元璋的北伐檄文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此文一出,不管徐达和常遇春打的顺不顺,基本上,明朝得天下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无它,得大义耳。

    而维持王朝的统治就更不能靠纯粹的武力,n理和道德才是巩固国家的基础。秦朝倒是想靠纯粹的武力和律令来治国,但很快就崩溃了。以当时中国的道路和通信情形,用儒家学说的n理和宗族的力量来统治才是不二选择。

    既然如此选择,那么统治者就不能不讲道德,无论如何,脸上要涂一层粉才算好看。

    襄王地位特殊,仁宗子嗣之中,只有他和宣宗、皇三子越王都是当初的张皇后亲出的嫡子,而现在宣宗逝世都二十多年了,越靖王也早就薨逝,无子,国除。

    剩下在世的亲王,只有他和二哥郑王,但郑王并非嫡出,且老迈昏庸,根本无人把这个庶出的亲王放在心上。

    襄王就不同了,仁宗嫡子,当年的张皇后所嫡出,这是出身大宗嫡子,是一条别人难及的身份光环罩在身上。而此亲王又以仁德爱民著称,朱氏诸亲王,开国时还象个样子,比如燕王、辽王、宁王、周王等诸王,都各有特色,有的能征善战,有的博览群书,也有的仁厚爱民,百年之下,当年诸王已经死绝,现在的均是二代或是三代甚至是第四代第五代了,养于深宫,哪里知道民间稼穑艰难?于是奢华无度,甚至是残暴凶狠,唯知自己享乐而残民以逞,如襄王这般不兼并,或是少兼并,而偶发善心,善待儒生的亲王,自然就会使举国上下交口称颂,以为是难得的贤王了。

    正统元年,宣宗皇帝崩逝。当时的皇太子,也就是当今皇帝尚是黄口小儿,根本不能理政治民。而明朝又没有垂帘的传统,所以当时的太皇太后,也就是襄王生母有意召襄王入京,继承帝位。以张后的能力,手腕,权术,如果坚持此事,襄王即位并非没有可能。

    而幸得当时三杨犹存,是永乐和仁宣年间的名臣,就算是张后也要卖几分面子。在三杨的反对下,此议遂寝,太皇太后虽爱自己嫡出的幼子,却也不能不为了大局。

    而到了正统十四年,皇帝被擒之后,就有不少官员建议由襄王北上即位,由此引发了不小的风潮。

    至于皇帝复辟,景泰退位,当时皇帝一意要杀王文和于谦,而最终诛杀了大学士王文,其原因也就是有王文要传召襄王即位的传言。

    此事对皇帝来说也绝非不可能,他自己孟浪失国,太子被废,景泰无子,是谓大宗无人继嗣,而襄王是仁宗嫡子,论资格和名望都足够了,有此传言,是要掘他复位的根。由此皇帝深恨王文于谦二人,若不是张佳木一意营救,于谦也是必死无疑了。

    “这算是闹的哪一出啊?”

    曹翼苦笑一通,不过,紧接着又想起来,眼前这两人是什么角色,想必都打听了出来确切的消息,问清楚之后,再来决定怎么做。

    “当然是因为曹吉祥和石亨这两个死鬼”这一次是余佳出来回答,他气哼哼的道:“没事造什么谣言,什么仁宗皇帝是被弑杀的,宣庙其实是太宗之子,所以仁宗把他打发到南京,预备将来废立。但仁庙身边的人全是太宗安排,也都是宣庙的人,所以迹象一露,仁庙即位才七个月,就被毒杀了。因着此事,张皇后心中也报愧,觉得宣庙之后不该为君,所以正统元年的时候,才想召襄王入继大统。”

    “这些话,不论真假,是当时要给废立皇上造舆论,曹石二人,哪里能安什么好心了?”

    “可襄王并不明白,或者是说,听闻这等事后,是个人也会动心?听说襄王年纪虽然不小,身子骨倒还硬朗?”

    “他哪儿大了?王伯爷都八十多了,襄王是永乐四年生人,才五十一岁,说起来,还算是在壮年咧。”

    “这么说,”曹翼龇牙咧嘴的道:“这位王爷是静极思动了。景泰元年,大家都说要立他,太后把襄国金符都取回后宫了,后来还是立了景泰皇上,但襄王辞谢的表章没几天就到京城了,大家都说他是贤王,知道轻重。”

    “哼”李瞎子冷哼一声,冷笑道:“当时的情形,国不可一日无君,就算襄王长而贤,但当时景泰皇上也是成年,也素有贤名,又在京城里头,原本就是备位副储,防着出事用的。大伙儿再想立他,可也先就在附近,襄阳还远在湖广,怎么立他?此老识趣,凭白就博得一个贤名,听说当今皇上在后宫看到当年辞谢的表章,也直夸叔父贤德,你们想想,他是聪明不聪明?”

    这般诛心而论,也是李瞎子一向的作风,余佳和曹翼听了无话,只一笑便罢。

    但笑过之后,却又是苦恼。

    襄王可不比普通亲郡王,当初大明太祖分封诸王时,每王都给三护卫,虽不能临土治民,但有军权

    象燕王和辽王这样的塞王,麾下军队还远不止三护卫这么多。

    后来建文削藩逼反燕王,削藩的志向却是被燕王继承下来。毕竟,不管是亲是疏,身为帝王,是绝不会愿意卧榻之侧,却有他人酣睡的。经过永乐削藩,普天之下的亲王都再无护卫,要么自己敬献归还国家,要么就被削夺。

    明初时,亲王虽不理政务,但几个塞王要练兵治军,还要定时奉旨北上,带着宝钞北上打击蒙古,胜则大赏诸军,好不快活威风。

    可惜到了现在,不能理会政务,也不能管军,二王不能相见,出城要奉旨才可,生生把一群亲藩子弟养成了一群群的猪

    但襄王不同,素有贤名,而且皇帝因为感激他几次辞让帝位,觉得这位叔王贤德,所以特别下旨,发还了襄王的三护卫。

    得此旨意,襄王也未辞谢,现在襄阳城中,这位亲王有自己的三卫兵马,万一激出事来,瞬间可反,整个湖广到河南一带,就会立时大乱起来

    有此顾虑,自然也就是投鼠忌器,到了这会儿,曹翼才恨恨的道:“王增真不是东西,这般烫手的事,就这么推给咱们”

    他倒是冤枉了王增,王增倒是勇于任事的,只是王骥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知道王增还拿不下来,便授意叫王增推给锦衣卫来处置,至于如何处置,却要看看再说。

    第554章 伏子

    “怎么处?”曹翼的脸苦的就如同刚摘下来的苦瓜一般,看着李瞎子和余佳两人,一副无计可施的模样。

    “这等大事,我们当然也做不得主。”

    “要等大人回来再决定。”

    “哼。”曹翼起身,背着手在室内绕道而行,半响过后,才道:“这可不成。亲王私派护卫入京,打探京中虚实,这是谋反造逆的大事。论亲,他是皇上的亲叔父,论贵,他是亲王。怎么弄,都会出大乱子。”

    “可不是”李瞎子也是难得的苦起脸来,叹气道:“咱们一弄清楚,就直奔大人府邸了,谁知道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大人已经出城,而且城门已经关闭了,怎么说,守门的那把总百户官就是不肯开城。”

    “也难怪人家,大乱刚平,谁敢给你乱开……这是要脑袋的事”

    “可惜,谭青这厮不知道哪儿去了?”李瞎子怒道:“要是找到这厮,咱们也一样能出城去,偏他不见人影了”

    谭青也是正南坊百户的老人了,当年李瞎子当百户时,谭青只是一个小旗,所以尽管现在谭青已经是一个部门的首领,官加都指挥佥事,可李瞎子提起来时,仍然是一副盛气凌人的腔调。

    可惜,谭青不在,他再怎么发火,却也是枉然了。

    不然的话,凭谭青把程森弄出城去的本事,李瞎子几个要出城,也是小事一桩了。

    现在却是无计可施,张佳木已经出城,刘勇等人亦是各自回府,在锦衣卫堂上值夜的只是一个新晋的指挥佥事。

    刘勇等人就算在,也当不得这么大的家。

    “就等一夜也不妨事吧?”余佳道。

    “不能。”李瞎子森然道:“这等大事,岂能耽搁?说不定,就在我们说话的这当口就走漏了风声……这个责任,谁背的起?”

    “说的就是这话了”

    曹翼大为惶急,他任总兵下来,向来对付的只是青皮混混,无赖j徒,这一类人,再怎么厉害,他也丝毫不惧,轻松就办了。现在叫他做这种主,当这种家,他却是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办是好了。

    如果不知道,也还罢了,既然已经查到了底细,知道人在哪里,却是坐视不管。真的出事,不要说皇帝会责罚,就是张佳木的责备,他也是承受不起。

    他是跟随张佳木最久的,反而越是知道张佳木的脾气。有事推诿,扯皮,踢皮球,这般的行径,是最容易叫这位大人恼火的。

    “我看,叫几个有担当的人来商议了再说。”

    徘徊了几圈,曹翼倒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当下便向着外面叫道:“来人”

    一个打扮精干的青年人昂然直入,曹翼吩咐道:“立刻去请孙大人,年大人,还有黄大人几人过来。”

    “是,下官立刻去办。”

    那个青年大声答应了,行了一礼,便即出门。

    曹翼所请的人选,当然都是极亲近的坊丁老伙伴,但又多请了一个年锡之,因为此人是张佳木身边最亲近的谋士,虽然没有什么急谋,但遇事有担当,请了来,办坏了事,也多一人背黑锅。

    这点狡黠心思,在场的人哪一个都明白,当下俱都是一笑,由着曹翼去摆布就是。

    没过一会,孙锡恩和黄二便一起到了,因为事先打过关照,便也都是换了便装过来,再过一会,打扮成翩翩佳公子样的年锡之亦是到了。

    他倒是潇洒,一身白衣,头上一顶方巾,手中一柄倭国贡来的折扇,二十来岁的人,又是大家公子哥儿,生的面如冠玉,一看就叫人觉得潇洒出尘,果然是浊世翩翩佳公子。

    不过,听到曹翼等三人的话后,年锡之先便是面色大变。

    别人犹自不怎么样,他却是第一时间便知道此事了不得。藩王派人入京,虽是潜入,但一旦暴露出来,立时就会成为一桩了不起的大乱子。

    “不成,不能留他们。”年锡之将手中折扇一合,断然道:“他们有几个人?”

    “是襄王护卫下的一个千户,带着五六个从人,化装成湖广的大粮商,不过,这些人躲在赌坊,就知道狂嫖烂赌,没事官腔十足的打探消息,这么扎眼,没几天就被王增的暗探发觉,这小子也不理,又叫咱们过去,咱们一去,就打听的八九不离十了。”

    等李瞎子说完,年锡之便大为皱眉,道:“看来他们是才来不久,这么张扬,襄王怎么挑的人啊?”

    “没准是故意挑的人呢?”

    李瞎子一语惊醒,年锡之咬着嘴唇,立时便道:“不成,赶紧把人全逮了再说。”

    “逮来怎么办?”

    “等大人来处置就是。”

    “人家可能就等着这样?咱们一抓人,这火红的炭团儿就真的落在咱们手里啦。”

    “那……”年锡之大为皱眉,白皙的手连连拍桌,叫道:“该怎么办是好?”

    他没有捷才,好在大家知道他对张佳木忠心耿耿,做事不怕烦剧,而且掌握总务,凡事都很经心,所以倒也没有谁说什么。

    “老孙,你倒是开口啊?”李瞎子似笑非笑,向着一直闭目养神的孙锡恩道:“进了门就不言声,有什么见解,不如说出来大家参详一下?”

    “老李,我说件事出来,你听了后,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考较我来着?”孙李二人是坊丁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人选,现在两人也都是在张佳木心中份量甚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