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好莱坞的秘密花园 > 好莱坞的秘密花园第148部分阅读

好莱坞的秘密花园第148部分阅读

    了起来。

    少女尖叫之后在咯咯的笑声中不断躲闪,同时寻找着破绽以便还击,两人嘻嘻哈哈的在客厅疯闹了好一阵后,这临别前的嬉闹才以凯特把安吉拉从背后压在沙发上而告终。

    虽然安吉拉对那些和自己醉酒有关的报道采取了无视的态度,但她还是低估了人们的八卦心理,所以第二天当她出现在学校里的时候立即被惊讶、诧异或者幸灾乐祸的目光所包围。

    “真不敢相信,我居然成了马戏团的小丑!”在宿舍安吉拉抱怨的对贝妮塔说道。

    “别担心,很快就会没事的。”贝妮塔心不在焉的安慰了下她,虽然汉娜并没有因为派对上出了点小小的问题而对她有所指责,但是姐妹会的其他成员的嘲弄目光却让她非常的郁闷,尤其是在电话上得知安吉拉出问题的原因后。

    而同样郁闷的安吉拉也就采纳了她的意见以不变应万变,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些目光越来越多,学校里流传的版本比外面的小报还要多。加上又从中国留学生那里传出天才小姐会一种叫做“歌咏春天”的功夫,据说布鲁斯·李在创造截拳道的时候也曾参考过。

    如此一来,原本已经不多的找安吉拉搭讪的男性数量更是急剧下降,而杰克·吉伦希尔现在只要见到她就躲得远远的——这大概是醉酒事件后唯一的收获了。

    随着各种版本的流言在剑桥城里风传,媒体们很快再次参与了进来,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作为花边新闻以供谈资还是可以的。而且和之前差不多大型媒体相对严谨而各种小报花样百出,交叉之下让不少人信以为真,这从博客下面留言急剧增多就可以看出来。

    “好吧,我原本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没想到居然会被炒成这样,那么就在此稍微说上一两句澄清下。

    首先我不想说什么保留对某些媒体的起诉权之类的东西,因为这毫无意义他们从来都是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反正该他们承受的迟早会承受。

    我不想说太多,总之,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不能喝威士忌,只要沾上那么一点——哪怕是一点就会醉!是的,很夸张却是事实,我已经试过很多次了,喝别的酒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但是威士忌却是个例外。

    最糟糕的是,清醒后完全想不起发生过什么,所以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当然我承认确实将几个人打到了,但是绝对不严重。帮我做实验的朋友们都说只是比平时兴奋了点喜欢打打拳什么的,没错我会那么几招功夫……好吧我承认当我喝醉后确实很危险但绝对不会像报纸上说的那样,你们都知道把事情夸大是狗仔们最喜欢做的事情。

    总之,为了防止出问题我能饮用的酒类名单中已经剔除了威士忌,但愿以后不会再出这种问题了。“

    这提安吉拉最新的一篇博客,算是对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醉酒事件做了个总结。至于会引起什么反应她懒得去管,反正媒体的眼球很快会被吸引到其他地方来,因为上传这篇博客两天后安吉拉登上了天空号去了欧洲,不过不是波兰而是法国巴黎!

    香榭丽舍大道,巴黎最著名最漂亮的大道,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戴高乐广场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而美丽的塞纳河就从旁边流淌而过。

    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公寓就在香榭丽舍大道和塞纳河之间,装修风格类似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风格,小巧而舒适,自从1977年因为猥亵少女逃离美国之后他就一直住在这里,到目前为止已经度过了二十几个年头。

    随着偶尔的翻页声剧本就快要读完了,沉浸在阅读当中的波兰斯基终于慢慢回过了神,一边翻着最后几页一边瞟着坐在对面的少女。

    她翘着腿端着茶杯平静的饮着红茶,一络金发颇具风情的从低垂的眼睑边上搭下,虽然是坐在沙发上但掩盖不了美妙的身段,只是精致的脸蛋上非常的平静让人看不出什么感情,给人一种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掌握中的感觉。

    非常漂亮,也非常不容易掌握。见过许多美女并且宣称x爱是自己最好的灵感的波兰斯基在心里下了这么一个定语。他很奇怪也很吃惊,要知道和这个少女差不多的年轻女性大多都在各种派对上狂欢,电影圈里的天才女演员很多,但是天才女导演却非常稀少,在这个年纪就执掌导筒拍摄出《美国丽人》这种出色电影的在全世界恐怕都是头一个!

    因为一直以来对好莱坞的复杂情绪加上那又是自己的伤心之地,波兰斯基一开始对所谓的天才少女并不感冒,直到《美国丽人》在法国上映。

    她的脑袋里到底想什么?她是如何思考的?她怎么可能理解得如此透彻?波兰斯基双手交叉放在自己的大腿上闭起了眼睛。如果说《美国丽人》只是让他有些讶异的话,那么当他看见出自她手的《钢琴家》的剧本后只能茫然了。

    这本小说在去年出版后他第一时间和出版商联系改编权的问题,小说中描述的种种让他瞬间就想起了年幼在集中营的日子,所以他觉得自己把这段历史搬上屏幕的时机已经到了。

    可惜让他失望的是《钢琴家》的改编权和制作权已经早卖了出去,所以他只能怏怏而归。然而今天这个有着天才小姐之名的安吉拉·梅森却忽然找上门来,想要邀请自己担任即将开机由她掌镜的电影《钢琴家》的特别顾问,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有着大屠杀经历而还拿得动摄像机的电影导演。

    波兰斯基最开始颇有种被侮辱的感觉,仅仅出于礼貌才让对方进屋,可当他翻看起剧本的时候却不由自主的沉浸了进去。这个剧本仿佛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让他就像最开始看那本小说一样霎时回到了那段黑暗的岁月中,尤其是当看到有人将斯皮尔曼从上火车的人群扯了出来让他赶紧离开并且叫他不要跑要走的时候,如果不是有客人在面前而且还是位女士,他可能会激动得叫出来。

    波兰斯基抬起头来第一次认真注视起这个有着天才之名的少女,数年前她还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扮演过他的表妹,而现在却已经拿起了导筒开始亲手导演起这段历史来!

    对方眨也不眨的和他对视着,那对翠绿的眸子里面似乎有着莫测高深的东西。她真漂亮,波兰斯基在心里再次说了一句,她知道要怎么导演这部电影吗?

    “基于事实,用近似于冷酷的客观角度讲述,以及力求做到……”对面的少女用好听的声音开了口,“相对的公正!”

    波兰斯基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竟把后面那句话说了出来。

    “那么,你决定答应我的邀请吗?”安吉拉再次开了口。

    沉默了几秒钟后波兰斯基摇了摇头:“很抱歉,我的回答是:不。”

    面前的少女顿时皱起了眉头不过没有说话,而波兰斯基向后靠了靠凹进沙发闭上了眼睛仿佛将什么放下了:“你是导演,你是编剧,你是制作人,这是你的电影,不是我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很想说让他来执导,可惜对方之前的总结让他明白她有着足够的全面的思考,这是个强势的女人所以自己不必去凑热闹。而且……在这个少女面前,他忽然有种可以放下些东西的感觉。

    半晌后,对面终于再次开了口:“那么打扰了,谢谢你和你夫人的款待。”

    一声闷响,车门被关上了,安吉拉对前面点了点头:“不用回酒店了,直接去机场,打电话告诉他们,我马上要去华沙。”

    她脸上很平静并没有别的什么情绪,之所以会到巴黎来邀请波兰斯基担任特别顾问,无非就是想要让《钢琴家》无限趋近于原版,让自己更加有把握而已。

    这的确很无耻,但是——既然当了脿子就不要想着立牌坊!已经做了那就做得彻底一点,只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就行了。

    刚开始波兰斯基拒绝的时候安吉拉确实有些头疼,想着还能用什么方法说服对方——说实话,她并不喜欢这个总是拍一些黑色电影的家伙,不过对方那句话却让她突然有种当头棒喝的感觉。这是你的电影!

    是啊,从一开始你就把自己的烙印打在了上面,无论再怎样接近原版无论是否意识到了,你始终在里面掺杂了只属于你的东西,因为你是在为自己拍电影!

    安吉拉紧紧抿着嘴巴,为什么你总是思考“如果始终复制下去而没有自己的东西,那么等到要拍摄那部电影的时候你还能复制什么”这种问题?

    为什么几年前在苏黎世当你告诉娜塔莉自己要当导演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顾虑了?

    为什么你为计划挑选电影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要也从学习的角度出发?

    她忽然有些庆幸,如果不是要拍《钢琴家》如果不是压力太大如果不是想要拖波兰斯基下水,也许自己还要继续纠缠于表面而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

    每个导演在制作电影的时候首先都是为自己制作的!

    这是我的电影?不,不全是,但是我是为自己在拍摄电影,所以………我会有属于我自己的电影的。安吉拉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道。

    然后,在放下心事的轻松之后一种长久以来被忽视被压制被扔到最隐蔽角落里的东西忽然偷偷冒了出来,开始撕咬起她的心来。

    那么,你花了那么多的精力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甚至不惜赌上一切策划的那些又是为了谁?你……是谁?

    布满荆棘的成长路 第58章 争论与采访

    走出华沙的奥肯切国际机场,路易斯·道特里深深的吸了口气后精神为之一振,虽然已经是下午时分但是天高云淡的环境让人感觉很舒服。

    四月的东北欧果然是旅游的季节。路易斯在心里这么说着拉了拉背包伸手拦了辆的士。

    “去斯兰道尔区的伯金莱酒店。”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后,他用流利的波兰语说道。

    “好的,先生,”的士司机笑容可掬的点点头,“你是来旅游的吗?”

    “不,我是来办公的。”路易斯笑了笑。说实话,他没有想到总编辑会让把到华沙采访的任务交给自己,原本所有人都以为人选会是克利夫·贝克森,因为那家伙不仅会说波兰语同时对德语和斯拉夫语也有涉及。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波兰语足够流利吧,路易斯这样想着司机继续交谈起来。很快就他们就聊到了路易斯想知道的东西。

    “是的,我知道,事实上几天前我还载过他们剧组的成员。”那个叫波罗莫维斯基的的士司机笑了起来,“他们在弗拉朗克区拍电影,拍的是二战时期关于犹太人大屠杀的电影。听说导演是那个19岁的天才小姐,我听过她的歌也看过她演的电影但是我不知道她还会导演。说实话,我认为她可能有些过于的……狂妄,就是这样。”

    刚开始路易斯还没什么,可说到后面他不由皱起了眉头,刚要反驳但是想了想之后才又淡淡的说道:“那可不一定,要知道她创造的奇迹已经够多的了。”

    的士司机耸了耸肩似乎有些不以为然的,不过目的地伯金莱酒店已经到了,路易斯什么话也没有说当即下车付账走人。

    住进酒店后他迅速整理了下自己的旅行箱以及背包,跟着然后洗漱了下拉上窗帘准备倒时差。不过生物钟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调整,所以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后他干脆坐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背靠床头整理起采访需要的相关资料来。

    这大概是自己接到的最古怪的采访任务了吧?浏览着相关评论的路易斯颇有些无奈,不过一想到别的报纸媒体也有可能派出记者像自己这样大老远的跑到华沙来,他的心理不由又平衡了许多。也许,只有天才小姐才有这么大的能耐让大西洋两岸的媒体都为她争吵不休。

    起因很简单,《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4月底的一天同时刊登了“天才小姐远赴波兰,执导和斯皮尔曼自传小说同名的电影”这条消息。

    最早应该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发现安吉拉离开了哈佛大学,而此前关于天才小姐即将执导自己的第五部作品的传言已经听得够多的了,于是他们很快开始求证。

    然后《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也参与了进来,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电影已经在华沙开机,所以记者们很容易就把情况打听了出来,所以出现了两家报纸同时刊出头条的情况。而这个消息一宣布出来,立即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她太冒失太急躁太草率了!我承认安吉拉·梅森是个天才,没有人在这个年龄能做得比她更好的了,去年的《美国丽人》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已经能掌握如此沉重的题材,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异想天开的想要把这段历史搬上屏幕,我只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一不小心她可能就会从此跌落深渊!”

    这是《好莱坞报道》上刊登的一篇评论,这位影评在批评的同时多少还带着善意的提醒,但更多的却是毫不留情的嘲讽:“天才小姐显然雄心勃勃的想要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她选择将《钢琴家》搬上屏幕。

    很显然,她认为自己既然能和斯皮尔伯格同时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那么必然也能像他一样拍摄出《辛德勒的名单》这类作品。我不好多说什么,因为当一个人忘记很多东西并不是靠天才就能做到的时候,说什么都没用。“

    总之,主流媒体上面大多都是持批判态度,对于安吉拉“盲目”开拍和二战大屠杀有关的电影感到不解和不满。许多小报也跟着瞎起哄,用反讽的语气说什么天才小姐一定会拍出前所未有的电影,直到欧洲媒体介入进来。

    “狂妄!自大!她以为她是谁?当然,好莱坞的天才小姐,他们是这么说的。不过此时此刻看起来不过是个被荣誉冲昏头脑的小女孩,她以为这段历史很简单,她以为就凭她18年在好莱坞的阅历足可以驾驭这个题材?是的,《美国丽人》是很出色,可惜的是她很快变得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自大起来,不知道几十年前死于那场战争的人会怎样看待这部电影。”

    这篇文章刊登在了《法兰西晚报》上,基本上可以代表欧洲媒体对安吉拉开拍《钢琴家》的看法,反正就是嘲讽她不自量力。这样一来美国媒体又不乐意,在他们看来即使安吉拉再怎么盲目自大再应该被批评那也是美国人的事,跟欧洲人有什么关系?于是,很多媒体立刻掉转枪头开始维护起安吉拉来。

    “不要忘了,天才小姐最善长的就是创造奇迹,能在这个年龄执导出《美国丽人》这种电影的天才,即使是在男性当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在你们看来她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但是你们又怎么知道她是否就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呢?如果她再次创造出奇迹的话,这些质疑她的人会不会因此感到难堪呢?”

    ——《纽约时报》埃弗里·博尔廷

    向来在文化上看不起美国人的欧洲人也跟着展开了反击,如此一来就像95年的美英两国的媒体大战一样,美国媒体和欧洲媒体又开始了针锋相对,意外的是英国的大部分媒体这次站到了天才小姐这边。

    然后很多文化界的名人也被卷了进来,美国本土演员和导演大多数都保持中立,不是他们不支持安吉拉而是这个题材确实不是一个19岁的少女能够掌握的。不过有时候中立就是最好的支持,甚至人们原本以为在93年执导过相同题材的斯皮尔伯格会提出批评,但是面对媒体的提问他犹豫了下只是摇了摇头说了句“在她完成之前不予评论”的话。

    欧洲那边的看法虽然基本上是一边倒,即使和安吉拉有过一面之缘的苏菲·玛索也认为她过于托大。不过保持中立的人也有那么几个,吕克·贝松在采访时就表示对于一个12岁就可以写出《杀手里昂》、《第六感》、《捉迷藏》这种剧本的女孩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而波兰斯基则完全沉默不予回应。

    不过在普通民众当中并没有这么多复杂的看法,不少人还在网站上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安吉拉可能会把《钢琴家》拍成什么样子。

    “也许我们可以看见一部打乱了时间顺序,多线叙事,带着黑色幽默的《钢琴家》,就像《美丽人生》那样。”一个荷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