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夺鼎1617 > 夺鼎1617第219部分阅读

夺鼎1617第219部分阅读

    不过,一寸长一寸强,火铳即便是装上了铳刺,比起长枪来还是短了一截,这些两白旗的兵马往往是一个照面间被被长枪比刺死,互相护卫扶持的小队伍也立刻溃散。成为下一组被屠杀的目标。

    “好!冲上去!把建奴的队伍给老子彻底的冲乱!冲散1”吴标见长枪兵和刀盾兵源源不断的冲向两白旗的队伍,将一个个牛录冲得七零八落,不由得兴奋异常,在战马上手舞足蹈。

    战场上的形势变化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还不等吴标的笑声落地。那边两白旗阵中同样发生了变化。

    此刻距离模范旅最为遥远的四个牛录,在曹振彦的号角声之中,迅速集结到多尔衮的巴雅喇兵阵前,一则护卫主子,二来结阵准备冲击。

    这一千余人的队伍,同样排成了两列,前列半蹲。后列直立,手中平举着火铳,铳口的铳刺闪耀着光芒。而藤牌手、长枪兵各自举着刀枪肃立在火铳兵两翼,随时准备待命出击。

    多尔衮的眼睛半开半闭,盯着由远而近哭嚎着奔来的那些包衣火铳兵们。还好,虽然溃散。这群奴才们还都记得放弃军器者全队皆斩的军纪,尽管逃得连鞋都跑丢了,手中的兵器、火铳却仍旧牢牢地抓在手里。

    眼前,这群家伙身后不过步便是追杀的兴冲冲的模范旅长枪兵。

    败兵的浪潮已经冲进了火铳的最佳射程。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曹振彦觑见多尔衮脸上的神色,猛地一挥手中的令旗,那七百余名火铳手立刻扳开了龙头,向前瞄准。

    “前列!开火!”

    第一列一排火铳打过去,正急急忙忙往多尔衮大阵前奔来的包衣们立刻被打翻在地数十人。惨叫和鲜血顿时让其他的败兵清醒了过来,此时决计不能直冲主子的大阵,要绕到后面去!

    “第二列,开火!”

    后列的火铳,全数招呼在了挺枪杀来的模范旅士兵队伍当中,虽然他们队形稀疏,不过却也打翻了二十几个长枪兵,令冲锋队形稍显一滞!

    趁着这短短的一瞬,随着曹振彦手中代表着睿亲王的织金龙纛旗的不断挥动,包衣牛录之中的藤牌手和长枪兵齐声呐喊,从两翼杀出。

    刹那间,两支军队的作战方式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全数使用刀枪。

    之前我们说过,模范旅的装备同包衣兵相比并不占据什么优势,他们的优势便是纪律和训练,而包衣兵却是在这种火器对战之后采用刀枪进行最为坦诚热烈的交流方式有些不太适应。

    “主子!让我带着奴才们上前去教训一下这群明狗吧!”

    多尔衮的巴雅喇纛章京有些跃跃欲试,在他看来,那些身材矮小黑瘦的南蛮军士兵,在自己手下那些精悍的巴雅喇兵面前,只怕一个回合都未必能够走下来,就会被砍成七八块。

    “稍微等一等!这群蛮子的主力还没有压上来!”

    多尔衮看得清楚,在模范旅的大阵之中,一直有着将近三分之一的部队不曾动用,那些想必便是模范旅最为精锐的部分了。在两侧,吴三桂的骑兵还在那里虎视眈眈,如果在这个时候贸然将自己的巴雅喇兵投入进去,只怕是泥足深陷。

    他不着急,可是有人着急。

    如雷鸣般的马蹄声骤然在战场后方响起,数以千计的骑兵从||乳|峰山下清军大营之中蜂拥而出,单是队伍之中的牛录旗便要十余面之多!

    “奴贼的正蓝旗!奴酋黄太吉的儿子虎口的部队!”

    明军大营前,将领们又惊又喜。

    今天这场战事,打得可谓是精彩纷呈。

    先是叛附奴贼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对吴标作战,之后又是两黄旗的巴雅喇兵对吴三桂的骑兵作战,刚刚又是两白旗对战吴标,眼下豪格的正蓝旗满洲骑兵又投入了战场!

    “哪位将军前去接应一下两位吴将军的人马撤回?”

    洪承畴也看到了那奔雷烈虎一般疾驰而至的正蓝旗骑兵。他看了看周围的总兵和副将们,希望有人能够自告奋勇,前去接应一下吴三桂和吴标。毕竟这两部官军已经战了数场,能够不落下风。已经是超出他的预期了。

    马科唐通王廷臣白广恩左光先等人立刻躲避着督师大人的视线,唯恐被督师大人点将。

    倒是宣府镇总兵杨国柱,眼睛里满是热切,向前一步站了出来,两手叉手施礼,正要向洪承畴请战,耳边却听得一阵阵明军的惊呼之声!

    将领们顾不得说话,只管将注意力投向战场!却原来,吴标这个黑瘦的广东蛮子,又一次给大家制造了一次大大的惊讶之举!

    见大约两个甲喇的正蓝旗冲出大营直奔战场。不曾等到吴三桂的骑兵出动,吴标已经挥刀大吼,领着手下那七八百名骑马都骑得东倒西歪的,只能勉强算是马队的战士迎着正蓝旗满洲骑兵来的路线猛扑上去!

    “主子!我们也冲上去吧!”

    多尔衮身边的那个巴雅喇纛章京有些急不可耐,他担心正蓝旗这群前来捡便宜抢功劳的狗贼们一到。这场战事的功劳便全数被他们抢走。

    不过,这个不曾参与长清之战的巴雅喇纛章京,却没有看到多尔衮嘴角露出的一抹诡异的笑容。

    如同刚才吴标看到了两白旗的包衣兵列成伏虎开山阵势的时候一样,多尔衮也在惊愕之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阵势。

    不到八百人的模范旅骑兵,列成了三列,前列一色的长枪在手,后面两列各执马刀。手中的兵器倒也罢了。关键是,这些骑马骑得歪歪斜斜的马队,人挨人、马挨马的阵势,他睿亲王多尔衮早在长清时便曾经领教过了这种阵势的厉害之处,几年的冥思苦想下来,竟然找不到如何破解这种阵势的法子。

    如今。豪格这个蠢货为了显出自己的能耐和出来捡便宜,自己往这个火坑里来跳,而且还有背上一个不遵军令,擅自出兵的罪名,这岂不是令多尔衮乐见其成?

    “不!我们的人缓缓回撤。给正蓝旗的人马腾出他们施展的地方来!”

    在众人的惋惜和哀叹声中,多尔衮心中一阵阵得意的窃喜,收拢手下,将部队撤到了||乳|峰山脚下,冷眼看着豪格的两个甲喇骑兵的下场。

    “完了!肃亲王的这两个甲喇算是完了!”在山上石城之中,杜度看着山下两支越来越近的骑兵队伍,不由得心中哀叹一声,不过,一阵幸灾乐祸的心情却又油然而生:“你们父子对别人强势压制,今日且看你们损兵折将,如何在众人面前收场!”

    太阳渐渐转过了头顶,将阳光均匀的洒在了这片满是血肉的战场上,东西两侧的统帅们都用一种兴奋、紧张、期盼的心情关注着两支骑兵的殊死拼杀。

    在两军相距不到一里时,正蓝旗满洲骑兵集体朝马屁股上加了一鞭子,马的速度登时加快了。随着速度的拉开,马匹的素质和等级显现了出来,距离迅速拉开。前后左右散得更开。从明军这个方向望去,给人以一种感觉。似乎正前方漫山遍野的都是建奴骑兵,黑压压的满是马匹与人头,除了阵阵野蛮欢快的嚎叫声之外,还有一片如云的旗帜,被北风拼命地撕扯着。

    两股相向而行的铁骑洪流便迎头撞击到了一处,顷刻间便是溅起血花无数!

    冲过来的模范旅马队马匹之间的距离,几乎都是在一米左右的间距,冲在第一列的一百多匹战马,拉开了一个一百多米宽的正面。

    起初是战马以小碎步缓慢的向前快走,之后逐渐变成了慢跑。

    随着马队的逐步加速。整个排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马与马之间的距离依旧控制在两米之内。

    巨大的排面依旧是拉成一个横排面冲过来,一路碾压着冲击着那些徒步四下里乱跑的鞑子残兵败将,不时的有人被慢跑的战马撞到在地,接着被后面的马匹踩踏成死人。

    “铁浮屠!?”

    饶是黄太吉几乎一生都在征战之中度过。年轻时更是每日夜都在马上,却也只在传说之中听说过当年的女真人金朝曾经有过一支这样的骑兵队伍,用来与敌军的骑兵对撞对冲,所遇之敌无不是望风披靡。原本以为也只是一个传说。不想今日在这决战的战场上让自己遇到了。

    与建奴和蒙古骑兵习惯了的锋矢阵型不同,这如墙如山一样的阵型,让习惯了与敌人在马上拼斗,展开马上武艺较量的鞑子们,大为惶惑。没有人和你拼马刀,只管成排的冲撞过去!

    在正蓝旗骑兵眼中,眼前的骑兵和他们以前遇到的任何一支骑兵都不一样。以往他们遇到的,都是骑兵与骑兵个人之间的对战,而这里,他们却感到。自己是与对面几乎所有的骑兵在对抗!

    先是迎面冲来一列,一色都是手执长枪,长枪上的皮套套在身上,骑手们一手揽住马缰绳,右手将长枪紧紧的夹在腋下肩窝出。朝着正蓝旗的骑兵猛扑过来。这一道枪林便将正蓝旗的队列冲散!

    惊天动地的马蹄声中,第一列如墙而进的骑兵,就象农人手中挥舞的镰刀收割稻麦一样,撞翻了不少鞑子兵不说,那密密麻麻的长枪还使侥幸冲过队形的奴骑非死即伤,偶尔有全身而退的,他们要面对后列如纺车一般而来的骑兵阵。

    还不等骑兵们稍微整顿一下队形。第二列的骑兵如同一列会移动的刀山一样,迎面又冲了过来。正蓝旗的骑兵们正待鼓起勇气,用手中的兵器给对面这群骑着比狗大不了多少的矮小战马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时,却在一声闷响、一声惨叫后被间隔不到一米五的马队迎面撞倒,被骑兵们手中的马刀拦腰在身体上划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青紫色的肠子。暗红色的内脏悄无声息的流了一地。接着被战马踩踏成稀泥。

    一名平日里自恃勇武的牛录章京虎吼一声,挥动手中的长柄虎牙挑刀便策马迎了上去,身后两名同样身披两层甲胄的家奴各自舞动桦木精铁镰刀紧紧催马跟随。

    对面的七八名骑兵从他的衣甲、战马、家奴等特征发现此人是个人物,同样的一声嘶喊策马迎他而来。

    刀光闪动,一名骑兵手中的马刀朝着那牛录章京快速而来。他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刀刃的锋利,生死之交的这一刻,马上技艺精熟的牛录章京猛地向后仰去,整个身躯便贴在了马背上,眼看着这一刀便从面门上挟带着风声划了过去,耳边听得骑手们交手时的呼喝叫骂声惨叫声,战马互相撞击时的咆哮,被撞到在地时的哀鸣惨叫。

    他刚刚从马鞍上起身,还来不及庆幸自己逃脱了一次,对面又是一列骑兵滚滚如潮如山而来。战马巨大的身影在他的眼中越来越大。

    短短时间内,马上技艺低劣,手中仅仅一把马刀的寒酸装备,但却保持密集阵列的模范旅马队,有若巨锤呼啸,接连撞开多层奴骑队列,将他们一片片撞翻在地,鞑子的稀落阵列,根本无法抵挡他们的冲锋。

    居然八百马队把将近三千正蓝旗骑兵打得队形奔散,看到这样一幕,不由得在后方观阵的诸位总兵大人们垂涎欲滴,食指大动。这个时候如果不上去检点便宜,那他们就真的对不起这个总兵、副将的头衔了。不待杨国柱的请战接应被洪督师批准,马科唐通白广恩王朴等人一起请命出战,要去痛打落水狗。

    不过,战场上的吴三桂反应更快。

    当第三列模范旅骑兵冲上去后,他便惊喜的发现,这群只能算是会骑马的家伙,竟然能够将正蓝旗的精锐杀得人仰马翻,这个时候不冲上去分战功,捡便宜,哦,不,帮助友军扩大战果,他也就不是趁着天下大乱,向田皇亲家明着索要陈圆圆做保护费的平西伯了。

    他一手控缰,一手提着一根马槊,领着几个心腹,在自家军阵前将战马的速度提高到极点,一路上只听得风声从耳边呼呼刮过,眼角余光中,可以看到被风吹得如船帆般的黑色披风。

    策马冲到阵前,吴三桂猛地用力一提缰声,胯下战马一声长长的嘶鸣,他的坐骑几乎四蹄后倾腾空。吴三桂单手勒住马缰,另一只手将马槊斜斜的指向天空,加上舞动的披风大氅,好一个跃马横枪的雄姿。

    “宁远军!”

    “威武!”

    吴三桂的家丁队伍中暴雷也似的传来一声呐喊。

    “宁远军!”

    “威武!”

    “孩儿们,随我杀奴!”

    在千余名家丁的齐声欢呼声中,吴三桂双目圆睁,手中马槊指着对面的慌乱成一团的正蓝旗骑兵,兴奋地叫道。

    “杀奴!”

    一马当先,提着马槊冲在前面,一色全黑的吴三桂家丁骑兵紧随着他冲出,蹄声滚滚轰响如雷。

    “杀奴!”

    黑色的骑兵仿佛一道金属的洪流,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咆哮向前,在数千只铁蹄的敲击之下,大地都仿佛在抖动。

    第四百七十五章 战果,报捷,风波。

    这场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战斗对于各自拥兵十余万的明清双方来说,其实动用的兵力都是九牛一毛,但是战斗的意义却是巨大的,大到了超越双方统帅预计的地步。

    吴三桂家丁的加入战场,迅速的将本来业已到了崩溃边缘的正蓝旗骑兵推到了死亡的深渊之中。

    模范旅的马队在前,吴三桂的家丁在后,双方对正蓝旗骑兵的战斗逐渐的变得十分默契。

    冲在最前列的吴标领着枪骑兵将本来就十分疏散的锋矢阵型的正蓝旗骑兵变得更加疏散,后续两列骑兵再将手中的马刀同那些慌乱分散的骑兵进行亲密接触。

    而吴三桂的家丁们则是兴高采烈的在这三列骑兵后面将那些落了单的、受了伤的正蓝旗骑兵一个个砍落马下,每干掉一个骑兵,都会有家丁兴奋的跳下马,抽出腰间短斧或是解手刀,将人头砍下,把尸体上的衣甲兵器财物搜刮的一干二净,然后将战马收集到一处。

    一个建奴的人头便是一个军功,就是三十块叮当作响的银元,更不用说这些骑兵身上的甲胄兵器都是价值不菲的,身上还多少都有些银钱细软等物。

    看到不断有吴三桂的家丁喜笑颜开的牵着肥壮的战马,手中拎着人头,马背上驮着缴获的盔甲兵器,这样的景象更是令观战的总兵们和明军骑兵们垂涎三尺。

    如果不是碍于洪承畴的军纪森严,只怕早已有人跃马而出加入战团去大抢特抢战功了。

    不过,明军高兴了,清兵那里自然就不会高兴了。

    ||乳|峰山上的黄太吉,从两军甫一接战,就心中猛地一凛,知道这次亏吃定了。看着正蓝旗的骑兵被模范旅和吴三桂联手宰杀,耳边不断传来阵阵清兵的惨叫声和明军的欢呼声,黄太吉的脸色猛地变得如同血一般红。然后又立刻变得面色青白。

    看着山下自己的骑兵那副被人追逐宰割,不住的哭号奔逃,一片混乱的样子,豪格再也没了往日的骄狂。面色苍白,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他身旁的诸位满蒙亲贵旗主王爷贝勒们,更是面色神情复杂,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不过皇太极饱经战阵,立时反应过来,当即便下旨:“鸣金,让多尔衮负责收兵,将各旗各部的散兵收拢。”

    又思索片刻,皇太极下令,此刻屯驻于松山岭的清军尽数撤退。

    他看得清楚。对明军来说,松山岭离松山堡不远,卧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势必会出死力来争,与其说将兵力分散。用来与明军拼消耗,不如将这些要点一个个的丢给明军去守,将他们的活兵变成死兵。

    在清军尖利的鸣金声中,在山下待命的多尔衮冷笑一声,开始带领自己的部下,缓缓的压上,开始接应、收拢那些溃逃下来惊魂未定的正蓝旗败兵。

    见清军的两白旗再度缓缓上前。吴标便也命令手下众人莫要再向前冲,只是保持一个间隔百步的距离,防止包衣兵们再度冲上来。两支人马便遥遥相望,看着他们各自收拢部队。

    一个一个牛录的清军迅捷的撤回壕沟和营寨之中,方才还炽热如烈火地狱般的战场,转眼间变得冷寂下来。

    清兵退了!?

    稍稍的沉默之后。明军阵中,率先从宁远军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接着是关宁军各镇,之后迅速蔓延到了整个明军军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