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夺鼎1617 > 夺鼎1617第133部分阅读

夺鼎1617第133部分阅读

    始对造船业实行球墨铸铁做龙骨,以保证大船的建造需要。

    即便是如此,在没有开发出铁甲舰、铁路这几个消耗钢铁的巨兽之前。守汉和他的助手们,一直都在为钢铁的去处而发愁,不得不为这钢铁巨兽去寻找新的领地。

    所以,北上佛山、西去天竺,东向九州、本州,都是成为了倾销钢铁的主要途径。

    “只有三十万吨钢铁便已经令我有些手足无措,当真如你等所言,五座高炉每日每座炉子出产数百吨钢铁,只怕我就要去跳海了。”

    守汉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这种统计方式和实际上的生产数量之间的差距,不由得内心苦笑一声。只有当家人才知道马老爷子所说的那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市场之间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切实存在的微妙而又危险的关系。

    “每日每炉数百吨?便是三百吨,一日便是一千五百吨,一年便是只按照三百天计算要多少吨了?四十五万吨!足足比眼下的钢铁产量多出来了一半,你们是打算让我去死吗?”

    一边苦笑着,一面用朱笔在钢铁产量一栏中打上了一个记号。标识着这个数字存在问题,只能用于宣传,不能用于实际上的推演和估算使用。

    “十二座船坞,可以对自常胜号以下吨位船只进行检修、制造。另有民间船厂船坞四十座,可以用于修造各类船只。我南中若是船厂敞开运行,木材供应充足,每月可以制造出四十条各类船只下水!”

    这数字是包括了民间的那些二百料以上的渔船和小型货船,不完全都是军舰。若是都是如同常胜号那样的艨艟巨舰,动辄便是数百水兵在上面操作帆索舵桅火炮的话,就算是如今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也出不起这么多的水手。

    但是,接下来的两组数字则是令守汉和李沛霖越发的几分欢喜几分愁。

    “我们的瓷器工坊和玻璃烧制行业,如今拥有工人一万七八千人。瓷器窑口十二座,玻璃工坊九处。每年可以烧制瓷器九十万套,其中骨质瓷六十万套,百合瓷二十万套,其他粗瓷十万套。玻璃工坊数目不详。因为与制造千里眼、制造镜子等行业紧密相连,属下等也不好过于逼问。”

    对于瓷器和玻璃行业给自己带来的暴利,守汉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

    瓷器,特别是那些中高端的骨质瓷和百合瓷,大多是北上卖给内地。或是西进。被那些欧洲来的客商、天竺和阿拉伯的商人买走。换回大量的金银和物资。而玻璃,除了安装在房屋之上,制造出水晶宫和镜殿。更多的是用来制造各种大小不一的镜子、望远镜和炮队镜。

    而另外一组数字,是关于纺织行业的。

    “我南中现有果下马纺织机一千二百三十九台,纺织行业从业人员二万八千余人。涵盖了从棉花分拣,梳理、清洗、纺织、机器养护,制衣等诸多环节行业。”

    合上手中的记事本,那承宣郎向守汉看了看,仔细的观察他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话要说。

    “郭大人,有什么话要说便说就是了。”一旁的李沛霖给他打气壮胆。

    “是!多谢长史大人!”郭承宣便大着胆子向守汉和李沛霖说出了自己的一番看法。

    “这纺织业的调查是属下自己带人去做的。各处的工场场主。无论是官营的还是民营的额,都有着开工不足的问题。场主们说,眼下纺织娘人手充足,只要在家中会纺纱织布的,稍加培训,便可以上机织出较松江细布更加细密结实的棉布来。纺织机器也可以三班倒。除了日常维护保养检修之外,人歇机器不歇,这样的话,产出还可以多出至少一倍以上。只可惜,只可惜。。。。。”

    “只可惜棉花来源不足。”

    守汉回敬了他一句。

    “是也不是?”

    “主公圣明烛照。果然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郭大人,你这差事办的不错。但是你也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南中如今缺少的依旧是人!不是耕田种地的人,而是可以操作大船的人!”

    只有有了足够的水手,打造出来的大船才能够往天竺等地,为南中的钢铁行业、棉布、瓷器行业开拓新的市场。同时为纺织行业换回大量的棉花等原料。

    否则,这运力不足的问题,将是困扰南中军下一步发展的瓶颈。甚至会将南中军扼杀。

    “那,主公,我们北上将广东水师和广东沿海的船只收编了便是!如果运力依旧不足,便将福建省的郑芝龙水师一并收编便是!这样一来,各处大小船舶皆在我手,何愁运力不足?!”

    “宗兄,你怎么看?”

    打发走了郭承宣,守汉端详着这次查清家底的成果,在硕大的一张长条桌案上摆的满满当当的数百本账册,这些数据基本上如实反应了南中军的国民经济和战争潜力。

    但是,守汉还一直拿不定主意。

    “主公,若是打算做一个中兴大明的擎天保驾之臣,则两广福建必须拿下来、若是只打算做一个盘踞南中的藩镇,安享富贵尊荣,则两广福建亦是必在我掌握之中,主公方可以高枕无忧。”

    “不仅是两广,云南这几年流入南中之人也是日渐增多,去年主公前往京师勤王之时,云南府的黔国公沐家居然派人前来索要钱粮,要我们交回人口。被我一顿乱棍打了出去。据说后来沐家还为此大发雷霆,征召土司兵准备南下与我作战。幸好他家祖宗有灵,主公在北京被封官进爵的消息传来,他只得偃旗息鼓。”

    说起来北方的这位邻居,李沛霖满是不屑。

    “主公!我们现在人丁有四五百万之多,其中有户籍之人在半数以上,大多经过数月的军训操练。属下查过,南中家中备有盔甲刀枪之人不下数十万户,只要主公一声号令,何愁百万虎贲之师带甲之士不能旦夕齐备?”

    “到那时,主公是要做郭子仪还是开辟新天地,皆有您自己决定!”

    李沛霖的话颇有诱惑力,说得李守汉也是血脉喷张,热血。

    “你说的不错。但是,如你所说,不管是做什么,闽粤桂三省,是必须在手的!”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军制改革

    在南中各地被调查员们折腾的鸡飞狗跳的进行家底调查的时候,另外一项大事件在悄悄的进行。

    事情虽然隐秘,但是在军中已经悄悄的有消息流传。

    “听说了吗?主公要把军队营制改造一下,不再以营为单位,大家有可能升官呐!”

    “升官还不好?!升一级,你的军饷月俸和分红都多出一笔来!”

    “不过,都说是要打乱现有建制,不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

    “我的讲武堂同学在兵司,他悄悄告诉我,这次要分出战兵和守兵的区别!不过,是叫什么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虽然说军饷一样,可是要是去了地方部队,升官的机会就少了!只是打几个小毛贼和作乱的土人,有什么出息?!”

    就在这流言满天飞的时间里,守汉和他的军事助手们,紧锣密鼓的操持着营制改造问题。

    时下南中军不缺乏经过军训的壮丁,很多壮丁的训练水平和实战经验不比内地官军家丁差,在平日里便是各自村镇中的护卫队、自卫队主力队员,随着大军剿灭过作乱的土人。

    但是,如今人马多了,地盘广了,火炮器械种类繁杂。以前的以营为基本单位,下设哨队甲的编制明显不适合战事需要。特别是勤王归来之后,对于内地官军、辽东反贼和流寇都有了了解,守汉觉得,自己的军制也是必须要改了。

    “主公,照您的军令。我们已经制造了一万柄铳刺,对六千支火铳进行了改造。时下每月可以出新式火铳铳管二千根。改造三千根,大约到年底,能够完成全部火铳兵的改装任务,为所有的火铳都配上这铳刺。”

    在军制改革之前,守汉还是要考虑一下物质基础。他打算将现有的长枪兵和刀盾兵的比例再行削减一部分,让火铳兵的比例提高到七成或者八成。为此,便是要提高火铳兵的战场生存能力,为他们增加白刃战的利器。枪刺!

    为此,河静冶金和河静制造的几位总办很是忙活了几天,将套筒枪刺的规模化生产的事情解决之后,押运着四千柄刺刀前来顺化供守汉点验。

    为了在工业生产中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南中实行了一套严格的度量衡制度,各级官吏上任、离任、调动之时,交接的一项主要内容便是由将军府统一下发的青铜制成的度量衡量具。斗、尺。大的方面,从丈、尺、寸,小的方面,从分、厘、毫、秒,甚至到忽,将原有的营造尺、裁衣尺统统裁撤掉。只有一种尺寸。对于不按照下发的度量衡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商家,什么也不要说,关门,抓人!用这样严格的度量衡标准,用来制造武器。便没有丝毫问题,零件标准化更没有问题。这也就是南中军武器精良补给容易的原因。几乎每一个同兵种、同专业的士兵使用的武器都是一样的!

    当然。打造火铳和铳刺的执行标准被定为毫米。眼前的标准,已经足够用了。

    铳刺不但要按照统一的标准,用上好的钢铁打造,打造出来后,还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规格测试。

    质量检查人员的检测方式很简单,除了检查钢铁品质、铳刺尺寸之外,便是要检查铳刺的通用性。每人手中两根铳管,将铳刺分别套在两根铳管上,用卡榫卡住。感受铳刺与铳管完全合拢,使用起来力度恰好,这样的铳刺方能入库。

    而且每一根铳刺上都有编码,各个环节的人们都不敢马虎大意,一旦在实战中出事,轻则失去饭碗,重则本人下狱,家眷被赶出南中,这里的一切都将失去,由不得人们不小心谨慎。

    守汉从木箱中取过一柄铳刺拿在手上仔细端详,手上感觉这铳刺还是有些分量的,看来工场没有在用料上克扣计较。除了套筒与前方弧起圆滚滚部分,其余部分都是扁平的宝剑式样。

    若是全部火铳手都配备上铳刺,火铳便拥有了肉搏能力,那么现有的长枪兵和刀盾兵便至少可以削减一半。而多出来的这部分兵员,便可以同样配备上火铳作战。

    “现有的火铳便不要改造了。你们只管生产新的火铳便是。以替换这些无法安装铳刺的火铳。”

    现在的火铳回收之后改造,远不如新造一支铳管便宜。

    这对于凡事都喜欢仔细计算一下成本的守汉而言,可是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至于说那些替换下来的旧式火铳,他已经寻觅好了去处。

    “火铳重新上油、翻新之后,大约成本是多少?”

    “回主公,工料和人工加在一起,不超过一块五百文。”

    仔细计算了一下工价,冯默峰作为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成本,若是将燧发枪改造成火绳枪,按照新枪的价钱,大量的外销给东瀛的大名和将军们,或是北上卖给内地的各地官军,换回一些南中军需要的物资,不知道会不会被人痛斥黑心呢?

    除了外卖之外,守汉更打算将这些旧式火铳全数配发给各处新区村寨,增加他们的自卫武力。一个屯堡村寨有五六只火铳,再有壮丁们手中的长矛、腰刀,便可以将那些手中拿着原始的木质梭镖的土人视为无物了。

    便是在各种小道消息沿着驿路,通过快船和书信在南北东西迅速传播,引起人们的热切议论和猜测的时候,崇祯十年七月初八,将军府下了给各地带兵将领,务必于八月十五中秋放假之前,赶到顺化议事。顺便大家一起过一个中秋节。

    于是,众人便将手中的各项事务交给副手,或是快马。或是乘船前往顺化。大家都清楚,这次大会。想必便是要将军制的事情有一个传达了。众人的官职和编制,就要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说法了。

    八月初十,已经是金风乍起,到处都是新稻子和甘蔗的味道了。

    顺化的王府里,热闹番茄。

    兵司、营务处的大员们同一干带兵将领们聚在一起,各人或高谈阔论,或轻声细语,讲述着各自防区内的见闻。各自的战功战绩。只有随同守汉前往勤王的人和不久前收复了耽罗岛的几个家伙是各个圈子里毫无疑问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声音一个大过一个,不停的在那里高谈阔论,炫耀着自己的战功。便是在府门外仿佛都可以听闻见他们的声音。

    军人们从表情语言行为气质,一望便是明显的两批人,兵司和营务处组成的幕府一批,水陆两军的将领们一批。其中又有些细微区别,不过各人议论的,皆离不开今日主题,相互打探着大将军召他们所议何等话题。

    “主公出来了!”

    后堂中一阵鼓乐之声响起,众人立刻停止了议论,按照各自的建制站立整齐。幕府成员,按照兵司的各科站立,营务处在兵司的右侧。在营务处和兵司的后面,按照水陆两军的界限各个带兵官分别依照近卫、凤凰、麒麟、玄武、炮队、马队各营的编制站立成整齐的行列。

    鼓乐声中,守汉蟒袍玉带金冠从那面巨大的绘制着南中水陆地形图的屏风后面转了出来。身后是李沛霖、近卫统领莫钰以及两个子女李华梅和李华宇。

    “见过主公!”

    众人一起施礼唱喏。

    守汉看来心情极佳,笑容可掬的摆摆手:“都起来吧!都是自家人。把你们找回来就是因为你们在防地辛苦了,回来调剂一下,这礼数是给外人看的,咱们关起门来就不要多讲了”

    话虽如此,却依旧等众人行礼完毕之后才命人搬来椅子,挥手让众人落座,守汉自己虎皮帅位上就坐,随后李沛霖、李华梅、李华宇等人纷纷入座,一干人等也是纷纷落坐,只有莫钰站在守汉的身后右侧。

    “看样子,各位的气色都不错,咱们早些办正事,办好了正事,大家可以回家与老婆孩子过一个八月中秋节。免得到时候老婆孩子埋怨我这个做主公的。”

    “多谢主公!”

    几句客套话说完,营务处的会办,当初被陈天华推荐上来的黄五启取出一份文书开始大声宣讲。与方才屋子里的大声喧嚣不同,眼下屋子里只有黄五启的诵读之声,别的便是一干声息也无。

    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便是南中军整编和新的军制问题。

    南中军采取的兵役制度有些像卫所制度,便是辖区内所有的壮丁,也就是十六岁以上男子,只要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和残疾的,都有接受军事训练和服兵役的义务。与卫所制度不同的是,南中军的壮丁在服役期间是享受军饷和一系列福利待遇的。

    大量的壮丁在农闲时节接受训练,不仅接受训练,南中军将他们的铠甲刀枪下发给个人保管使用,作为平日里的自卫武器。到了有事时,按照一甲一兵的标准进行动员,也就是在拥有户籍的人中间实行十丁抽一的政策。

    这也就是为何李沛霖说一旦有事,百万雄师旦夕可备的原因。

    而原有的军制中,四大营(近卫、麒麟、凤凰、玄武)最初都是编制了八个营,分为前后左右中、突击、选锋、炮营,之后随着人马的增加,各营分别又有了新前营、新后营等诸多新营和前副营、中副营等编制。

    每个营按照甲、队、哨、营设立营伍,一甲十二人,甲长和从甲长。十名士兵。一队四甲,六十人,含队官,护卫、旗鼓、伙夫之类。然后一哨五队,三百六十人。一个营五哨,另有营部直属炮队,大约全营两千四百人上下。

    营制中除炮队以外,火铳兵占据六成,每一哨中,火铳兵有三队之多,其余为刀盾兵、长枪兵。

    照着这个标准计算下来,四大营中每一营少则十几个营,多则二十多个营。总数计算下来应该在二十余万人上下。

    “眼下我们养兵、练兵、用兵都不成问题。但是,这样的编制同主公的身份、我南中军日后的发展不相衬。所以。主公要将军制改革一下!”

    整编的方案被人逐一的下发到各个带兵将领手中,这些年不断的扫盲,为了晋升职务,带兵官们也是捏着鼻子不断地在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这份整编方案写得又极为浅显,众人一看便一目了然。

    讲武堂依旧归于将军府直属,负责培训水陆各军的基层军官,以及军官晋升职务之前的岗前培训任务。

    讲武堂系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