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夺鼎1617 > 夺鼎1617第47部分阅读

夺鼎1617第47部分阅读

释什么?又不花公家的钱,我用我自己的钱给自己盖房子,管别人鸟事!”

    “郑杖在后来的几天里,每天派遣心腹在河静各处四下打探,但是看到的是不是大队兵马向西而去,便是军工厂大量的打造兵器,火药,无数的辎重滚滚如潮水一般随着大军西进。”

    “而此时,将军府内也开始了大兴土木,一面面巨大的琉璃镜被运到了将军府的私库之中作为建设材料储备起来。”

    “作为一个几百年前的外交人员,郑杖无疑是合适的。他具备外交人员的天赋,但是,他缺乏恰当的训练,最后导致了他个人的悲剧和郑家的悲剧。”

    “他不能相信,为了制造一个骗局,我们的李守汉,居然下了那么大的本钱,动用了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为了给他制造一个假象,我南中军要西进,要在解决了寮国地盘归属问题之后,同郑家的一干人等摊牌。但是,想不到,郑杖被自己的判断杀死了。”

    尹司长很是兴奋的讲解了这段往事,从战忽局专业的角度为这些学员们剖析了战忽局的光荣历史。从而让这些刚刚投入到战忽局大家庭的新人们树立光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报告!”一名学员涨红着脸举手提问。

    “我想知道,李守汉的水晶宫到底化了多少银子。有没有动用府库公款。”

    张局长和尹司长、李处长戴副局长等人互相看了看,大声的笑了起来。

    “我说他是我们战忽事业的开山祖师,一直有人不信,你们看看,到现在还有人怀疑那座水晶宫的造价。”张局长朗声大笑道,“这位同学,你回头可以去我们的图书馆查阅一下有关的档案,那里面详细记载着有关的开支情况。”

    在档案中明确记载着,水晶宫的决算账单。

    总造价:五百四十六两三钱二分。

    这就是水晶宫的总造价。

    原因无他,守汉的玻璃成本,一直是一个高度机密。

    第一百一十四章 顺化城的试验

    今天晚了,没节操的章节继续奉上。哭喊着求支持,求票。

    郑杖的一封密报,将这里的动作一五一十的报告了郑王,并提出了自己的判断。

    “大王如欲自立为皇帝,便请早下决断,务必将黎氏一门清理干净,免为后患!为确保此事万无一失,臣恳请陛下撤回西征之师,镇守升龙等处。”

    密报的最后,郑杖建议郑王,日后一旦攻克了河静,“愿我主如宋太祖碎七宝器,毁了李守汉所建之水晶宫!”

    杀气腾腾的密报,顿时在郑王麾下文武高层中引发轩然大波。

    “引兵回升龙,杀了黎家,大王早日正位为皇帝,名正言顺,讨伐寮国与李贼,一统天下!”

    “黎家已是笼中之鸟,砧上之肉,何须大动干戈?只需一狱吏便可以决其生死。西征之师不必撤回,一撤则前功尽弃,数万将士血战得来的山河土地,便又要得而复失!”

    “依臣之愚见,大王早日正位为皇帝,而后一道诏纸给李贼,好言抚慰,许给他寮国的土地山川,多给金银财物。到那时,木已成舟,他又能奈何?”

    以上种种,都是大臣们的争论,各抒己见,争吵不休。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意见,在他们心目中,那位此刻还在宫中的黎皇帝,已经是死人了。

    郑王爷如何乾纲独断,我们姑且不去管它,把目光南下,投放到昔日阮家的政权中心,顺化。

    这座城市已经从战争的摧残和创伤中走了出来。日丽十条的充分贯彻,大批村镇长的到任履职,让这座古老的城市重新获得了生命,焕发了勃勃生机。

    由于一时没有确定顺化的定位,也有说要将顺化作为南中军的首府来建设,所以,这里还没有开始那么多的工场,只是城外的水田中,耕种的农夫们倍加卖力了。

    城中原来的宫殿府邸,被临时派上了别的用场,成为了凤凰营伤病号的将养所在。

    王宝和他的一干部下们,便在此处养病。

    王宝站在当日的旧战场上,眼前是枪炮声大作!

    王宝的脸色稍显有些憔悴,疟疾对这条大汉的打击也是很严重的,几乎毁了他的健康。原来的一张四方脸,变得有些消瘦,不过,脸色中开始透出红润的光泽。

    一件红色战袄穿在他的身上稍显有些肥大,他手中捏着一具望远镜仔细的向对面望去。

    “禀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开始吧!”

    高处的红色号旗摇动,在不远处列队的几百名士兵在带队长官的口令下开始缓缓的向前移动。

    对面的目的地,排列成了一排,整整齐齐的栽着数百根木杆,木杆上,拼命挣扎扭动的身躯,分明说明了这些生命对于即将到来的事情心知肚明。

    这样的试验,已经进行了两次了。

    为了这样的试验,王宝几乎将周围的猪羊搜购一空。

    被绑在木杆上,身披着阮家、暹罗等处军队铠甲的猪羊很不幸的成为了王宝的试验品,之后会被下锅,成为伤病兵和驻军的美食。

    部队在行进了数十步之后,一旁有人提醒王宝,“统领大人,到了距离目标六十步的地段了!”

    “命令部队!止步!”

    一声嘹亮的铜号在半空中响起,带队的军官听到之后,立刻下达口令:“停止前进!”

    方才还在犹如一堵城墙一样向前缓缓移动的队伍发出一声巨响,那是士兵们立正时发出的响声。

    “检查火铳!”

    哗啦!士兵们将自己的火铳从肩上取下,立在地上。

    “上子药!”

    “举枪!”

    “瞄准!”

    “放!”

    一阵白色的烟雾在人群上空迅速升起,随着烟雾,是一阵阵爆豆般的枪声,烟雾凝结在队列上空,久久不能散去

    对面的猪羊,虽然被牢牢的绑缚在木杆上,但也在这一阵阵的枪声中被吓得狂叫不已,疯狂的挣扎的身躯,试图逃脱这样的噩运。

    但是,很快有人冲过来,给这些猪羊身上又一次的紧了紧绳索,顺便检查了一下是否有不幸的家伙在这一轮射击中被击毙、击伤,甚至是命中。

    “娘的!二百头猪羊,只有不到二十头被击中!有四头身上的甲胄被击穿!”带队进行测试的军官阿明垂头丧气的跑到王宝所在的高坡上,向他禀告这让人欲哭无泪的数据。

    “准头还不到一成?!”

    “是的!统领大人!”

    王宝手指在腰间的宝剑剑柄上敲打着,远处脚下的烟雾逐渐散去,隐约可以看到部队在席地休息,火铳手们枪靠右肩坐在草地上低声说些甚么。

    “吹号!传令,继续前进!到四十步时开火!”

    “四十步?大人!四十步可就进入敌人弓箭的射程了?!”

    王宝也不说话,只管举着望远镜向下望去,远处一阵阵猪羊的惨叫声从山坡下传来。那军官也不敢再问,只得示意身边的司号员吹号传令。

    人们继续向前行进。

    五十步,四十五步,四十步。

    “停止前进!”

    士兵们用整齐的脚步声回复了长官的口令,面对着四十步以外的猪羊,士兵们眯缝起眼睛,打量着不远处那些人的一举一动。

    二十几个刀盾兵,临时充当了油漆工的角色,手里提着一个小号的木桶,里面是用酱油、糖调制的汁水,黑红的颜色,可以作为统计数据时的依据。

    用手中的小刷子,沾上酱油和糖水,将猪羊身上的弹孔一一标注上,而后又有专人手中平端着簿子,在各个木杆间穿行,一面统计着数据,一面检查着刀盾兵们的工作。

    一个刀盾兵一面小心的涂抹着猪身上被铅弹击中的弹孔,一面嘴里不住的小声嘟囔着,“一会可得好好的把这肉处置一下,要不然,吃到嘴里不是味不说,还得提防着铅子!”

    人们嘴里说着,手上的动作却是一毫也不敢停下,很快,将那些可怜的猪羊收拾干净,有那被击中次数过多的倒霉蛋,便被从木杆上解下来,换成一些在一旁备份的。

    “上子药!”

    随着长官的口令,火枪手们检查了一遍燧石,然后从子药盒中取出纸壳子弹,用嘴咬开纸壳,将火药倒入枪管之内,随后将通条取出,猛力的在枪管里夯筑几下,然后将弹丸放入枪管,随着通条上传来的感觉,人们知道,弹丸已经和火药密切的结合在了一起。

    “举枪!”

    随着长官的口令,人们纷纷的举起了手中的火铳,在阳光下,密密麻麻的九转钢制成的铳光,闪烁着蓝幽幽的光芒。

    “开火!”

    又一声口令,火铳手们下意识的扣动了扳机,扳机在弹簧的帮助下,带动了龙头,龙头将力量和意识传递到了燧石上,一点火星溅起,引发了药池中的引火药,紧接着,是枪管内的发射药被引燃,火药们的激|情,将小小的铅制弹丸推出枪管,沿着预定的轨迹前进。

    转瞬之间,又是一阵白色烟雾在队列上空迅速形成、凝结在一处,接着,是几百声如同闷雷一般的枪声响起。

    烟雾、枪声给人们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已经是习以为常,但是,接下来的事情,便令人有些瞠目结舌了。

    “炎龙,效果如何?”

    傣家小伙子炎龙的汉话几个月下来,说得不错了,虽然腔调还有些奇怪,但是已经很是流利了。

    “回禀统领大人!四十步的火铳射击效果,比起其他距离都要好!已经是三分之一的目标被击中,破甲效果也是超过我们想象,几乎是无甲不破!”

    看着从山坡下传来的一阵阵马蚤动,和士兵们彼此间惊喜的议论,王宝有些不知所措。

    “以往都是在七十步的时候开火,效果不甚理想,靠的便是火力密集弹丸如雨,才能克敌制胜。如今推进到了四十步,却一下子便到了三成的命中率,这个,。。。。”

    “大人!兄弟们都兴致正浓,托我来问问大人,一会是不是还继续练习一番?还有,要是再来一次的话,那些猪羊怕是都不能再用了。有几十头猪身上被击中了十几发铅弹。”

    “当然要练了!不但要练!而且还有继续向前推进!”一个声音从王宝身后的山坡坡道上传来。

    听到这个声音,王宝不由得身体为之一凛,转身循着声音望去,上山的坡道上,拾级而上走来一人,锦袍金冠,不是李守汉还是别人?

    在山坡上的几个军官顿时大惊,旋即满面喜色,急忙扑到守汉面前见礼。

    守汉身后,莫家兄弟两个,以及近卫营的几名军官同王宝等人也是熟人,一个个含笑见礼自不必说。

    山坡下,两哨亲兵,一营近卫营的部队,成方阵在山脚下列队,虽然燕雀无声,只有风声偶尔吹动旗角的声响,然而,那股气势却令山上的军官们很是熟悉。

    百战强兵的气势!

    虽然头顶上冒着热汗,还有汗水沿着头盔和发髻之间流下来,但却没有人试图去擦拭汗水。

    “王宝!怎么我一来,你却停了下来?”

    守汉和一干人见礼以毕之后,转过身来含笑面对着王宝。

    “是不是我一来,把你的安排给打乱了?”

    “属下不敢!”王宝悄悄的擦了擦汗,这几个月,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怕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自己要被主公用刘邦入韩信大营的方式解除了指挥权?为什么凤凰营和新附军、部族兵要被分散运回南中军地区?为什么那些部族兵要发动叛乱?

    越想,心里便是越怕!

    越想,心里便是越怕!

    好在这位主公还不像汉高祖和明太祖,对于一起打天下的旧部,王宝这样的从龙之士,还是心存宽仁,在王宝在顺化养病期间,一切供给药物都是上上之选。

    想到这里,王宝决定,与其语焉不详的有所隐瞒,还不如实话实说。这位主公的耳目可是一点不比太祖爷少。

    “主公,当日属下同叶少宁并肩作战,对于火器射击军纪颇有感慨,后来少宁虽然北上,然而属下在素林府、真腊等处作战也是有点心得。近日无事,便领着这些兄弟们操演一番,一来活动一下筋骨,二来,也是摸索一下,看看火铳在什么位置开火最佳。”

    一边说,王宝示意炎龙将旁边的一具图囊取过来,从里面取出几张信笺,上面有工整又不乏灵动的楷体写得密密麻麻。

    “标下和叶琪当年都是在七十步的时候下令部属开火,但是,杀伤效果不佳。属下当日在素林府,数千火枪手,一个齐射过去,才杀伤数百人。少宁在渡江战役时也对此很是无奈。这还只是同暹罗、真腊、安南等小邦弱敌作战,如果日后同佛郎机人作战,此辈更是以火器见长,我铳不能及彼,彼铳却可及我,这边如何是好!?”

    翻看了一番这份《渡江战役得失检讨》,还有下面的一份风格迥异的作品,用核桃大的字,歪七扭八的写的《素林府战役得失》。

    “阿宝,上面这份是叶琪写的,下面这份是你的吧?”

    听到守汉叫自己阿宝,王宝的心中大定,有些不好意思的搔着头,“叶少宁是读书人,我不过是刚刚学了些字,就冒失的写了这个。倒叫主公耻笑了!”

    部下将领间有些往来,这些事情守汉倒是不在乎,毕竟都是人,又是在一起打仗的兄弟,不可能下了战场就老死不相往来,那绝对不现实。而且,从王宝拿出的信件上看,二人讨论的也是火器的运用问题,属于技术、理论上的讨论。

    “所以你就在这里试验一下,看看在何处距离上,火器效果最佳?”

    “不错!主公当日言到,为兵者,剑不如人,剑术要胜于人!还有一句,令属下茅塞顿开,如果剑不够长,便上前一步。”

    “属下便想,既然都在传说,佛郎机人火铳射程长,那,属下便拼着伤亡,上前与其近战,在我火铳射击效果最佳阶段开火射击便是!”

    守汉听了顿时无语。

    什么时候出现这样的谣言了?

    什么时候佛郎机的火铳比我的射程远了?

    但是,谣言也有好处,它催生了一件好事。

    士兵的敢战和探索精神。

    “继续试验!”

    第一百一十五章 顺化城的试验(下)

    士兵们推进到了三十步的距离停止了脚步。依旧是那样的步上子举起了火铳。

    “开火!”

    人们的肉眼几乎可以看到弹丸在经历了短暂的飞行之密集的击中了眼前的目将方才还在木杆上拼命挣扎的猪羊打得血肉横了结了生命。有几根木杆因为被弹丸击中的过在齐射结束竟然发出了一阵阵断裂之之后轰然倒在地上。

    火枪手们凝神注视他们不太敢相信这眼前发生的一原来火枪齐射居然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主命中率兄弟们统计出来到了一半了!”王宝也是有些兴声音居然有点颤抖。

    对于这样的结守汉也是有些兴虽然早就知道滑膛枪应该集中火力、推进距但是在实际中亲眼所见这还是第一次。

    “枪!”他伸手示意。

    一旁的炎龙急忙将自己的双筒短火铳递了过这是专门为营官、近卫部队配置的武器。不料守汉摆手拒“火铳!”

    有人急忙将一支火铳递到了守汉手让他仔细端详这南中军中的标准装备。

    枪管是用球墨铸铁采用铸管技术一次成确保了口径的基本一至少是一个批次的火枪口径一致。枪管用薄铜条固定在木质枪身枪身和短火铳同样使用樟木制枪托不像内地的习惯而是按照守汉习惯的样式制黄铜制成的弹簧在扳机和龙头之间闪着可爱的光芒。如果不是龙头和燧石的特征之这支枪基本上和近代步枪的外形一致。唯一不同的便是缺少刺刀。

    不久之前还进行过保从枪管内壁光滑的程和枪口微微有些腻腻的油脂手感就可以看得出守汉很是满意的点点拿起用厚布缝制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枪管的枪头对着阳光看了枪头帽上一个隐隐约约的圆孔这从另一个角度证火铳的保养情形。

    王宝见状急忙凑了过“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