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夺鼎1617 > 夺鼎1617第45部分阅读

夺鼎1617第45部分阅读



    诸如汉元商号旗下的通和染坊、盐场、陶瓷工坊、玻璃工坊、铁厂还有棉纺等行业,那一个不是分红分得各个股东们一个个眉花眼笑的?

    就这样,还是守汉强行以大股东的身份,勒令各家商号,分红不得在盈余公积金比例低于一成的情形下进行的结果,那盈余公积金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这点道理,各个股东们都心知肚明。

    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夜话(下)

    “不是汉元商号每股分了一万一千三百多两银子吗?我们在汉元的股份可是最多的!”

    “你知道如今内地的读书人都怎么说我们南中吗?”盐梅儿扁了扁嘴。

    “怎么说的?”守汉有些不太了然了。

    “大明百姓,南中万税!”

    这话是负责税收事务的税务司主事吴存节那天哭丧着脸到府里来向盐梅儿说的。这话的始作俑者,正是他的一个同年。也是吴存节好事,总是觉得富贵不归故乡,如同锦衣夜行。自己在南中也算是混得有头有脸,不说是风生水起,也是春风得意,虽然不能回家去炫耀一番,但是,可以请旧日的朋友到南中来游历一番也是好的嘛!

    但是,他的朋友在他的盛情邀请之下,施施然的来到了这“化外蛮夷之地,不尊王化之邦”,吃饱喝足,连拿带偷的,将吴存节很是折腾了一番,走的时候,不冷不热的丢下了“南中万税”的四字评语。

    “穷酸文人!”听到这里,守汉饶是平日里自诩涵养甚好,也是忍不住猛地一拍桌子,用力之下,桌上的碗、碟之类的,叮叮当当的撞在一处,正在奶娘怀里安睡的二丫,被这声音吵醒,睁着小眼睛四下里望望,见没有什么动静,于是闭上眼睛继续睡。倒是吓得在一旁伺候的丫鬟婆子们脸色如土。

    “于是,我便安慰了吴老狼几句,顺便让他看看,我将军府名下的这些产业,收入,按照将军府颁布的税则、税种、税率,应该缴纳多少税收。这一算,可不打紧!每一股一万多银子的收入,照你的统一累进税率,一下子就没有了五千!”

    守汉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不对啊!就算是这样的税收,也是还有百余万两的收入呢?

    “还有,防洪费税率千分之一,按照人头征收。我因为没有出去做事,所以,咱家只收你的那一份。按照你的收入,这二百多万银子,千分之一,又是几千两没了。”

    “还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范围也跟你那个增、增值税一样,除了在乡下种田不用交,只要是在城里、在镇上做事的,一律都要缴纳!那日吴老狼给我算账,什么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适用税率。税率按纳税人所在地分别规定为:河静这样的地方百分之七,县城和镇百分之五,乡村暂定百分之一,但是现阶段不收取。各类工矿企业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百分之一。还有,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也是跟增值税一样,年应征税销售额白银二百五十两以上的(包含),税率为百分之三,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税额)x3。”

    盐梅儿的记性不错,口齿也是十分流畅,转眼之间,将税收的几个大项税种说的清清楚楚。

    “你算一算,这样一来,一半以上的银子都交税了!百分之七加百分之三,再加百分之四十五,五成五的收入,都进了吴老狼的税务司了?!”

    守汉听着这一系列的数字,心里确实十分肉痛,不由得脱口而出,“那你缴税了吗?”

    “当然交了!不但交了,我还让吴胖子这个家伙,把给我们家开具的收税凭据,送到汉元商号,让他们发在《南中商情》上面,另外,我让莫钰把税收凭据,贴在板子上,用竹纸包好,挂在了辕门口外的公告栏上,我要他们都看看,莫要说什么南中万税,南中的人,从将军以下,都是要缴税的!而且,我家交的税最多!”

    “为了这教育费附加,我还生了好大一肚子气!”

    吴老狼的同年当日走时,还不冷不热的说了几句,“打着圣人的旗号,行搜刮民脂民膏之事,却不将圣人之道教授于民,在这蛮荒之地普及教化,反而讲授一些微末道行,唉!不过如此!”

    “当日姐姐就让人开了库房,把一箱一箱的银子点好,让税务司的人拉走,整个河静府都轰动了,无数人在辕门口看热闹,一车一车的银子往外拉的时候,街上所有的人都鸦雀无声的。再看看辕门口挂的税收凭据,那些不想交税的人也不敢说什么了。”妹妹诗琳在一旁为盐梅儿当时的英雄壮举鼓掌喝彩。

    “后来,姐姐又把库房里的银子拨了好大一笔,交给咱们家在湄南河、九龙江地面的那些庄子的主事,那个叫陈庆华的。”姐姐美珊也出来为盐梅儿助阵。

    陈庆华摇身一变,从一个镇长变成了守汉的管庄头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祸得福?反正在很多人眼里,这家伙一下子成了主公的近臣。负责李家在上述地区的那些农场,哦,按照现在的习惯说法,是庄子。但是,开垦荒地,使其变成可以利用的农庄,也是要有大把钱粮砸下去的。

    于是,盐梅儿将库房里留存的三十万银子,拨付到了汉元商号账上,由汉元商号为陈庆华提供开荒所需的工具、粮食、衣物等等各类物资,按照老规矩,三节归总(端午、中秋、过年)年底结账。

    “这样算下来,咱们家里留存的银子也就只剩下一万多两了,也就只能请大少爷你,还有两个花朵一样的妹子,一起吃这不到五钱银子一副的牛下水了。这一顿饭,不到二两银子。如今,咱们全家上下,一天的开销不到三十两。”

    不到三十两?

    这个时代,一两白银差不多可以换两千铜钱,一个烧饼也不过就是一文钱上下,一天花费三十两纹银,还说不到?似乎很节约的样子啊?!但是,仔细想想,如今阖府上下几十口佣人,还有各种的消耗,单单这一座宅院一天的维护,怕是就不在少数。

    “梅儿,辛苦你了。”想想那些琐碎的家务事,守汉就不由得有些头疼。

    “辛苦倒是谈不上,你我是夫妻。”借着这个机会,盐梅儿又在美珊姐妹面前悄悄的明确了一下自己的地位。

    “但是,大少爷您能不能不那么大手大脚的花钱啊?!别的不说,那些湄南河、九龙江地面的土地,让新来的垦民去就是了,您可倒好,一下子一百多万两银子扔了出去,买了那许多的生荒地,做什么?看着好玩啊?!那些银子可是历年来的积存啊!”

    二人做夫妇久了,盐梅儿又是有些产后忧郁症的表现,少不得将腹内的牢马蚤一股脑的都发出来。

    “如今粮食都要府里给补贴价格收购,你还嫌粮食不够多?还要种粮食吗?还有,我听说,你在铁厂和枪炮所几处工场,许给工匠们每人每季一身棉袄棉裤?还有一个月一身棉甲?这是为甚?您的银子真的多的发霉了吗?”

    盐梅儿的话,如同熟练炮手操作的大佛郎机一般,一炮接着一炮的向守汉猛烈轰击。

    看到守汉面色不豫,识趣的美珊悄悄的摆手示意那些丫鬟婆子们退出去,起身给守汉和盐梅儿换了一杯热茶,然后,姐妹两个俏伶伶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眨着眼睛看着守汉。

    “梅儿,粮食,从来就是不嫌多的。我们这里多了,未见得别的地方就有饭吃。今天这里多了,未必明天就有粮食。再说了,告诉陈庆华那厮,不一定全都种稻谷,我当年让冈萨雷斯那群人寻来的那些种子,这些年也培养了不少,那些滴泪树,可可树,金鸡纳树,都可以在这里试着种种。”他用手指点着美珊姐妹,“回头给你们家里写封信去,让陈庆华在你们家的封地上也可以租些土地来种种这些东西,租金我照付就是了!”

    “这些土地上的收益,以后就是二丫他们姐弟们的产业了。”

    守汉这话,不说一语谶成也差不多了,十余年之后,当陈庆华将湄南河、九龙江等处的农庄收入上解到府库的时候,将盐梅儿、美珊姐妹三人惊吓的花容失色,哦,那时候已经是徐娘半老了。

    听了这话,盐梅儿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些,哪个做母亲的,也愿意听到为孩子打算的话,“少爷,”她用了一个许久不用的词汇,“你御下宽厚,这是南中军中有目共睹的,可是,凡事也要有个度啊!”

    盐梅儿指的不仅仅是给工人发放棉衣棉甲作为所谓的劳动保护用品,她还另有所指。

    “听莫钰说,那炼钢冶铁铸炮等处所在,如同红碳冶炉一般的热,人如果不穿厚一些,少不得一会便汗出如浆,不得不到稍稍凉快些的地方大口喝水,方才能够确保无事,否则身子骨弱一些的脱水而死,也是有的。你给他们发放棉衣,棉甲,保全他们的性命,为你效劳出力,这我明白,奈何还要在工场里设什么休息室?里面还有大桶的糖盐水让他们随便饮用?另外,还要发什么高温补贴?”

    听了盐梅儿的话,守汉半晌不语,过了一会,他开口询问。

    “这话是莫钰告诉你的?”

    在门外当值的亲兵登时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坏了!主公要对莫统领执行军纪了不成?!从守汉冷森森的话语中,连门外的亲兵都感觉到了后脊梁一阵阵发冷。

    自古以来,外臣与内宅交通,就是大忌。如果莫钰犯了这个大忌讳,不知道会是什么结局。

    “不是莫钰说的,前日几个股东太太到府里来拜会,喝茶聊天的时候,他们同姐姐说的。”诗琳讲述了消息的来源,为盐梅儿解了围。“那天喝茶的时候,几个股东太太就说这样的做法,在工匠身上耗费太多了,影响盈利。”

    “还说如今满街都是人,满街都是来河静找事做的新人,不必要在工匠身上花费那许多的银钱。又是棉衣又是糖盐水的。”姐姐美珊又补充了一句。

    听了这话,守汉的脸上稍微好看了一些,夫人外交,内宅往来传递消息,是官场之中最寻常的事情,只不过这次是股东们不愿意自己提高工人待遇和劳动保护标准罢了。

    “还有什么?”

    “还有就是,就是,。。。。”美珊姐妹两个面面相觑,下面的话,她们可就不敢说了。

    “相公,你是不是让人将秀儿机的机杼和其他部件都用九转钢制造了?”

    千里来龙,结|岤在此啊!守汉心里一阵暗笑,果然是蛾眉善妒,千古至理名言啊!

    古龙先生说过,不吃饭的女人也许有,不吃醋的女人绝对没有。

    在秀儿机定型、投入生产,特别是得到了江春这个明朝的买办相对比较稳定的棉花供应之后,秀儿机的功效开始发挥出来,大批的棉布每天从秀儿机下机被送到库房。

    但是,面对着如此的大好形势,守汉又一次的出人意料。

    将秀儿机的机杼和其他零部件逐步换成了由球墨铸铁制成的零件,取代了原先的木质零件。这样一来,因为零件的制造越发精密了,生产出来的棉布不论是品相还是质量都有了一个提高。

    他嘴角带着笑容,将这个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效果和目的同盐梅儿、美珊姐妹原原本本的说了一般。“当然,这个也有毛病,这样一改,机器就可以歇人不歇机了,一台机器可以当三台用,如此一来,我们的织布工又不够了,还有,得从广西大量的进口桐油,来给这些部件注油,否则,会影响织布机的寿命,影响布匹的质量。”

    他有意识的将秀儿机改换了称呼。目的只有一个,防止给盐梅儿的醋坛子又加上一桶酸水。

    “那是不是就和用番茄枝叶浸水一个道理?”美珊眨着漂亮的眼睛,一只手在指点着,随着玉手的上线舞动,腕间的金钏碰撞的叮当悦耳。

    将俗称西红柿的番茄新鲜枝叶取下,加少量水捣烂,去渣取其原液,以3份原液加2份水混匀,再加少量皂角水喷洒,专杀红蜘蛛,杀虫效果达100。也是对很多害虫都有效的广谱杀虫剂,装入唧筒之中,对稻田、果林中的各类害虫进行杀灭。同样的原始农药,还有南瓜枝叶、辣椒枝叶、花生枝叶,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根据各处的农民种植作物的品种而不同。有人统计过,这样的原始绿色农药,可以让亩产提升不到一成左右。

    “哦,却是如此!”

    自己的老公原本就是为了正事,为了提升产量和质量而已。却是自己多心了。盐梅儿心中好受了许多,但是,这个台阶该如何下?

    “梅儿,”守汉很是恰当的给她搭了一个台阶,“你刚刚生完了二丫,不要过于操劳了,万事切不可过于操切,免得上火伤了身子。”将盐梅儿的醋海生波,巧妙的变成了生了孩子之后过于操劳造成的。

    “你们两个,入府也有些日子了,有些事情,也应该为太太分劳一些。”守汉指着美珊姐妹。

    “相公,你不说我倒要忘了,方才我想请美珊妹妹帮我将内宅的这些人管起来,上上下下几十号人,丫鬟婆子的,以后就烦劳美珊妹妹了。”

    “这府里的大小物件,出库入库,日常使用花销,便要劳烦诗琳妹妹了。”

    后来,有好事者,从宫斗剧、阴谋论的角度出发,对盐梅儿的放权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她此举目的有三:一是给自己寻找帮手,因为她当时的身体确实不太适合繁杂的家务管理,二来是寻找盟友,因为不久李秀秀的婚期就要到了,三来,是在李守汉面前表现出自己的风度气量。”

    第一百一十章 张小虎家的陆海之争

    琼州府,崖州,红沙镇。

    这里就是着名的天涯海角所在地,历来就是文人笔下发配官员最为悲惨的去处。

    的确,在这个时代,这里就是蛮荒之地。

    红沙镇上,带着一阵阵浓烈鱼腥味道的空气,用贝壳垒筑起来的院墙,沙滩上的大大的仙人掌,都告诉人们,这里的荒凉。

    但是,自从海上一下子来了十条炮船,几千号人,红沙镇登时也热闹了起来。

    镇上的人们纷纷的为这支水师提供各种方便,房屋,蔬菜,鱼虾,等等,也有些渔家的小伙子平日里自恃水性和操船本领都不错,纷纷想去投军。当然,这绝对不是明朝的军民鱼水情,而是看在了这支军队拿出的白花花、黄澄澄的各种金属份上。

    在这个时代,军队不抢掠,相反还拿出钱来用比较合适的价格来买东西,不说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来的人正是南中军水师左翼,张小虎的舰队。

    除了船队本身的人手之外,还搭载了一营兵,玄武营的前营和他同船抵达,这里,以后会是南中军的一个前哨和跳板、据点。向东,奔吕宋、琉球,向西是南中,向南是满剌加。

    到了崖州,除了礼节性的同当地的州县官客气了一番,拿出些财货给这些被发配到天涯海角的官员,告诉他们,从此不必担心海匪的袭扰之外,张小虎便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榆林港的建设来。

    一船一船的烧灰被运来,同时运来的还有河静的主打产品——精盐和大米,以及那些在山区黎族眼里几乎是神兵利器的九转钢制成的各类刀斧,还有各种锅碗瓢盆。

    “到水师营去做工去!管饭!干一天可以获得吃一天的口粮!干一个月可以获得五斤盐!干三个月可以获得一柄刀或者斧子!”

    这样的消息在黎家村寨、苗家村寨中如同长了翅膀一样流传。各个村寨中的青壮年纷纷到红沙镇来碰碰运气。

    果然,昔日比渔村稍稍繁华些的红沙镇,此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在那些学习了测绘技能的学生们的笔下,一张纸地图被绘制完成,通过花钱聘请当地渔民,航线上的明暗礁石和浅滩沙洲、水道被清楚的标注在了海图上。

    利用“不值钱”的工业品,张小虎雇佣了大量的民工,对榆林港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建设:鹿回头、马岭、南山岭等突出海面的山岭,这样的地形被很好的利用起来,和处于海中的东、西瑁州岛一样,修筑了炮台和灯塔。

    “好了!就等着主公派人把大炮送来,咱们这榆林港就彻底建成了!”站在西瑁州岛上,用望远镜向港内望去,榆林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