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公子风流 > 公子风流第31部分阅读

公子风流第31部分阅读

了琪国公,而琪国公又是汉王殿下的岳父,二人密不可分,若是有心人将这联系起来,那么这弑君杀父的谋反就讲得通了,所以……只要琪国公一旦垮台,下一个就是汉王。”郝风楼深深地看了朱高燧一眼,压低声音道:“殿下和汉王殿下有多少牵连?”

    朱高燧这时笑不出来了,道:“你的意思是,二王兄也……”

    郝风楼淡淡地道:“等着看吧,眼下情况还不明朗。”

    朱高燧叹口气道:“或许这是太子的安排。”

    郝风楼不置可否,太子安排当然有可能,不过郝风楼不信太子会急不可耐到这个地步,只是眼下到底是谁,一时也说不清,宁王呢?宁王一直都在自己的监视之下,似乎没有什么异动,这么大的事必定需要联络和随时与一些骨干接触,绝不是三两下能做出来的。

    郝风楼深信,这件事若是没有个头绪,最后的结果将会改变整个朝野的格局,一旦有人受到波及,就会有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先是丘福,紧接着整个五军都督府,再接下来就是汉王,汉王之后还有无数的勋贵。

    他不由捏了一把冷汗,他不由有些庆幸,自己一直都游离于汉王之外,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做确实能够明哲保身。至于让他为汉王去抛头颅洒热血,那绝不可能,虽然他心仪汉王,可并不代表自己愿意托付出身家性命。

    低声的议论还在继续,一些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到了一丝什么,刻意地开始远离丘福和汉王,也有人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自然,有人脸色阴沉,却没有做声。

    丘福的神色还算镇定,虽然嗅到了一丝危险,却还保持着平静,似乎为了避嫌,故意和汉王分开一些,或许他现在在思考的是,一旦事情到了最坏的时候,就只能壮士断腕,无论如何,先保住汉王再说。

    朱高煦或许能猜出一点端倪,可他的政治嗅觉毕竟迟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距离垮台不过一步之遥,只是他比朱高燧聪明一些,父皇受伤轻重是一回事,为人子者,该表现的还要表现,这如丧考妣的表情却是少不了的。

    太子和朱高煦的表情差不多,并没有幸灾乐祸,只是和受了惊吓的解缙在一起,似乎低声说着什么。

    解缙站在朱高炽的身边,心里掩饰不住狂喜,可是却不得不憋住,将今日在林涧深处的谈话简要的说了一遍,解缙最后低声道:“殿下,过两日宜带圣孙入宫一趟,圣孙聪慧,陛下见了他必定大喜,不错,就以探视陛下伤情的名义,圣孙虽幼,却一定要教导他好生照料陛下,至于其他的事,殿下不必理会,外间有什么传闻,朝中有什么动静,甚至是……汉王那里如何,殿下一定不要过问,必要之时,一旦汉王殿下获罪,殿下可以到徐皇后那里去说情。”

    朱高炽颌首点头,他很明白这里头的内情,心里虽是大喜过望,却是表现出淡然处之的态度,只是道:“辛苦了解先生。”

    正说着,郑和从大营中走出来,扯着嗓子道:“陛下有口谕,请太子入见。”

    一听太子入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朱高炽的身上,因为今日的情形很不同,大家虽然都叫朱高炽太子,便是朱棣也没有反对,可是在官面上,朱高炽的身份很尴尬,一般正式场合,该叫世子才对,因为太子并未册封。

    可是今日,郑和却将太子二字咬得很重。

    朱高炽一脸悲痛,却仿佛对太子二字恍若未觉,连忙进去。

    大帐里,朱棣胳膊上的刀伤已上了刀药进行了包扎,几个太监和御医陪侍左右,他半光着上身,神色怡然,仿佛方才的险恶不过小菜一碟。

    朱高炽入内,肥胖的身体扑倒在地,低泣道:“父皇临危,儿臣竟不能随驾左右,实在万死。”

    朱棣挥挥手道:“还死不了,你坐下说话。”

    郑和搬了个椅子来,朱高炽小心翼翼地侧坐,看了朱棣的伤情一眼,道:“不知是何方的贼子,竟然混入紫金山中行刺,这件事,儿臣觉得……”

    朱棣压压手道:“这件事容后再说。”他沉吟一下,道:“朕叫你来,是新送来了一批奏书,通政司那边按时送来的,本来朕今日狩猎回来要批拟,眼下是不成了,你来办吧,游猎是游猎,可是国事也绝不能耽误。”

    朱高炽原本以为父皇叫自己进来是商议刺客的事,谁知竟是这个,不过他心里不由狂喜,这等于是父皇让自己代政,看上去好像只是暂代,可是仔细一推敲,却是别有深意。他连忙道:“儿臣这就来办,只是儿臣毕竟不经事,到时批拟之后,还要请父皇最后定夺。”

    朱高炽保持着最后一点的清醒,没有得意忘形。

    朱棣唔了一声,道:“朕命人将奏书送你的帐中,你好生来办。”

    朱高炽告退出去。

    朱棣呆坐在榻上,陷入了深思,良久,他才道:“郑和,百官们还在不在外头?”

    郑和道:“汉王及随驾的文武百官人等都在外头候着,不敢擅离。”

    朱棣站起来,道:“给朕穿戴好衣衫,待会请他们进来入见,他们想来不见一见朕,不看一眼朕是死是活是不甘心了,也好,索性见一见吧。”

    郑和点点头,命人给朱棣换了衣衫,随即出去,高声道:“陛下口谕,请诸卿入见。”

    营外的人一个个精神一振,打起了十二万的精神,鱼贯而入。他们自然心里清楚,今日的觐见是何等的重要。

    ……………………………………………………………………………………………………………………………………………………

    lwen2lwen2月票榜快被人爆了,这才几个小时的功夫,大神们太给力了,老虎请大家投票支持,如果老虎能坚持的话,尽量熬夜更一章,大家放心,老虎说到做到,但是真的恳请大家,无论如何支持一下,前面的大神没有追上,后面的大神咬得又太紧,再这样下去,就要调出新书lwen2lwen2月票榜了,开书四本,也没有这样丢脸过。(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是乱党

    一进大帐琪国公丘福拜倒在地,声音哽咽:“微臣罪该万死,微臣深受陛下重托,总揽卫戍事宜,却让这猎场混进了蟊贼,若非陛下洪福齐天,险些酿成大祸,还请陛下降罪。”

    这位靖难功劳排名第三的心腹大臣,堂堂琪国公,如今深知这一次罪责难逃,倒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了自请处置。

    他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断断续续的道:“微臣有负陛下重托,已是万死之罪,不敢恳请陛下轻饶,只求陛下以微臣无用之身,以儆效尤。”

    帐中的诸多人都闷不作声了,郝风楼跟在赵王之后,赵王则紧跟汉王朱高煦身边,朱高煦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眼见自己的岳丈如此,心念一动,想要跨前一步为琪国公说几句话。

    可是这时候他的袖子却被死死拉住,朱高煦不得不朝后看一眼,却见郝风楼拉住了他的袖子,微微朝他摇头。

    朱高煦微愣一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朱棣的眼眸如电一般射在他的身上。

    这眼神锐利无比,宛如鹰隼,更像是一道闪电。

    朱高煦骇的面如土色,不敢去对视父皇的眼睛,慌忙垂下头去。

    朱棣的目光只是在朱高煦身上短暂停留,随即平静的掠过去。

    他坐在榻上,虽然臂上带伤,可是手指头依旧在敲击着榻沿的红木,每一次敲击,都极有节奏。

    帐中陷入了沉寂,所有人大气不敢出,无数双眼睛带着敬畏,看着眼前这位喜怒不定的九五之尊,空气仿佛凝结起来。

    朱棣站了起来。走到了丘福跟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丘福,叹口气道:“建文密使人捉拿朕的时候,是子健与朱能、张玉一道夺得北平九门。在真定一役时,也是子健率先突入子城。白沟河之战,更是你以精兵直捣南军的中坚。至于夹河、沧州、灵璧等战,你担任军中的前锋,所过披靡。若是没有你,会有朕的今日吗?”

    他突然说出这番话,让所有人都失措起来。

    不少幸灾乐祸之人不由愕然。

    便是丘福也是微微一愣。感动的道:“微臣……微臣……”

    “站起来!”朱棣厉声道:“你见了朕固然该跪拜,可是他们都站着,朕的先锋岂能屈膝跪倒,这像什么样子,你还是朕的丘大先锋吗?”

    众人一听。随即黑压压的人统统拜倒在地。

    丘福站起来,身躯在颤抖。并不是害怕。而是感动。眼中老泪纵横,双唇死死抿着,感激涕零的去看朱棣。

    朱棣眯着眼,扫视了一眼跪倒的文武百官,道:“都免礼!”

    众人齐声道:“谢吾皇恩典。”稀稀拉拉的站起,心里都感觉自己遭了无妄之灾。

    朱棣已是走回了榻前。并不顾忌自己的手臂受伤,用手指地,道:“区区几个蟊贼,也伤的了朕?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朕没有吓倒。朕的大臣们倒是吓坏了?”

    众人默然,郝风楼叫了一句:“其实微臣没有吓坏。”他本是老老实实有问必答,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做木头人,谁都不吱声,结果自己成了出头鸟,忍不住想要泪流满面,暗怪自己做人太实在。

    朱棣莞尔一笑:“对,小事而已。”他目光扫向丘福,道:“你心里不安,是吗?”

    丘福忙欠身道:“微臣卫戍不严……”

    朱棣叹口气,道:“偶有疏忽,也是难免,你不必惊疑,朕自然信得过你。”他负着手,目中掠过杀机,道:“不过此事蹊跷,总得追根问底,查个水落石出才好,朱爱卿。”

    朱能应声而出:“微臣在。”

    朱棣淡淡道:“你来彻查此事。”

    朱能道:“微臣遵旨。”

    听了这些话,原本许多心头落下大石的人又不由心沉下去,这件事本是锦衣卫的职责,是纪纲的差使,可是皇上没有让纪纲负责此事,而选择了五军都督府的朱能,只怕是别有深意。

    若是再一琢磨,便可从中知道,纪纲和汉王过从甚密,陛下没有选择纪纲,莫非……是对汉王抱有怀疑?

    朱高煦便是再蠢,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朱能一向不偏不倚,在太子和自己之间若即若离,假若这个时候,朱能偏向太子,自己只怕就彻底完了。

    朱棣已是稳稳的坐回了榻上,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朕不怕区区蟊贼,可是朕想知道,是谁……”他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逡巡,目露杀机:“是谁想要将朕置之死地!此事,不但要彻查,也绝不能姑息,凡有牵涉此事者,皆可先斩后奏。”

    朱棣震怒了。

    若说他一开始还处于冷静,而接下来,则被满腔的怒火所取代。

    他愤怒的不是几个蟊贼,而是蟊贼背后,那些敢于站在自己对立面的人,如今他贵为天子,手掌天下,居然还有人敢和他做对。

    只是这些话在众人耳里,却是非同一般,让人隐隐觉得这是要兴大狱的前兆,太祖皇帝的株连事迹历历在目,谁能保证,在接下来,这件事不会牵涉到自己。

    如此一想,所有人开始不安起来。

    在场之中,唯一镇定的人怕也只剩下了一个——郝风楼。

    整件事的前因后果,都是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队死士,紧接着又是天子震怒,再之后陛下让朱能彻查,这些死士,到底哪里来的?

    其实在此之前,郝风楼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事情实在透着诡异。

    他的心里似乎抓到了一点灵感,可是这灵感若隐若现,宛如鱼线一般,自以为抓住了,可又发现是两手空空。

    他瞥了身旁的朱高燧一眼,朱高燧这个家伙突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整个人乖乖垂手站立,这家伙面相其实颇为俊朗,不过今日,颧骨上的淤青依然还没有散去。

    这淤青自然是昨天夜里和旗手卫的那些人殴斗造成的。

    突然……郝风楼想到了什么,忍不住道:“原来是他!”

    就在这安静的大帐里,一个不作不死的家伙没来由的一句自言自语,很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郝风楼只是个小小千户,能够进来这里还得仰仗朱高燧。可是现在,他这本不起眼的千户,突然变得格外的刺眼。

    朱棣脸色阴沉,道:“郝风楼?你说什么?”

    郝风楼呼了口气,觉得自己有些冲动,因为他发现自己的逻辑还没有完全理顺,只是方才一时想的痴了,才如此放肆,可是现在,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道:“陛下,微臣有了些眉目。”

    “是吗?”朱棣精神一振!

    好端端的一次围猎,突然遇到了刺客,这对朱棣来说,本就是一件难以容忍的事,若是此事传出去,天家的颜面荡然无存,朱棣当然晓得他不得人心,也正是因为不得人心,所以才急不可耐的需要知道这件事是谁指使,假若有人布置刺杀了他这堂堂大明天子,自己是找不到丝毫头绪,让这背后的凶徒逍遥法外,那么对朱棣这个大明朝的掌控者来说,无疑是裸的打脸。

    他连忙道:“是谁?”

    郝风楼一字一句道:“开城侯刘喜!”

    满帐哗然。

    朱棣掠过一丝疑惑之色,显然不信。

    便是帐中的文武百官,都是低声议论,大多数人露出嘲弄之色。

    刘喜也在帐中听命,一听到郝风楼说他是幕后指使,先是打了个哆嗦,随即勃然大怒。这绝不是非同一般的指控,牵涉这样的事,可是要诛族的。刘喜立即踏步出来,恶狠狠的道:“郝风楼,本侯忍你很久了!”

    刘喜此时顾不了许多,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客气可讲,他气的脸色铁青,冷笑道:“你和本侯儿子之间,确实有过节,可是吾儿先是被你殴打,此后又……又……”他看了一眼朱棣,还是把本想说的话吞回去,继续怒道:“可是为了这些许的私仇,你竟如此血口喷人,你不过一个小小锦衣卫千户,如此出言无状,可是知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可是要担干系的吗?”

    郝风楼和刘喜之子互殴的事,许多人也听到风声,现在见刘喜怒气冲冲,不少人心里摇头,对郝风楼的印象直线下降,只因为有过节,在如此大事上诬赖别人,此举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刘喜随即拜倒在地,朝朱棣磕头,肝肠俱断的样子道:“陛下,请为微臣做主,郝风楼如此诬赖微臣,微臣必定要他,还微臣一个清白。”

    朱棣的脸色也有一些松动,他最清楚郝风楼和刘喜之间的仇怨,对郝风楼也是恼怒无比,这个时候,可是开玩笑的,朱棣正待开口劝慰,可是郝风楼却是正色道:“这个人本就是你,你万般抵赖也是无用。”

    …………………………………………………………………………………………………………………………

    这一章码了近三个小时,主要是布置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有把之前挖的坑想办法埋掉,哎,说真的,想的脑袋都有些发晕,老虎是个没存稿和没大纲的渣渣,现炒现卖,最是痛苦。双倍lwen2lwen2月票最后22小时了,此时是凌晨,老虎的眼睛已经熬红,现在老虎去睡觉,真心希望,老虎一觉醒来的时候,大家能给老虎一点惊喜,多一张lwen2lwen2月票,就多一份力量。(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铁证

    郝风楼说出这番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承担了极大的风险。

    当着这么多人‘污蔑’一个侯爷,断然不是开玩笑。

    可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郝风楼看了所有惊愕的人一眼,也是朝朱棣行礼,道:“微臣有一个问题,陛下今日狩猎的行程,是什么时候决定?又有多少人知晓此事。”

    天子打猎,当然是非同小可的事,至少郝风楼知道亲军内部会有周密的计划,往大里说,陛下未出京之前便会有丘福率军事先封锁紫金山,进行卫戍,并且事先运来物资,扎好营寨。

    丘福负责的是大体上的事,不过到了真正狩猎时,皇帐还要拟出明日狩猎的具体位置,以便次日清早有专门的皇家侍卫先抵达那里布置一下简单的卫戍。

    也就是说,朱棣的去向,狩猎的路线,在此之前,这个规划是机密的,只可能是皇帐附近的某些太监和亲军所知晓。

    朱棣看了看刘喜,目光又落